洛鵠搖頭失笑,“郡主與江弟果真是像極,都是如此的無賴。”
趙淑驚喜,“這麼說,先生是答應了?先生放心,明日學生便前來拜師,不知老師如今落腳何處?”
“四海爲家。”洛鵠瀟灑大笑,揚長而去。
趙淑暗暗着急,若明日找不到了該如何是好,身後有哨聲傳來,趙淑回頭,見霍白川招呼了個霍家家丁跟在洛鵠身後。
“多謝先生。”趙淑此謝,真心實意。
霍白川擺擺手,對她的謝不屑一顧,讓多姿牽來馬,“走吧。”他翻身上馬,打馬來到趙淑面前,“不用想,你不能坐你父王的馬車進城。”
趙淑不甘心,氣鼓鼓的仰視,不對,擡頭直視他,“爲何?”雖然心中知曉爲何,但依舊想坐在馬車裡,風風光光的進城。
這是一種病,想要炫耀的病。
霍白川不理她,示意多姿將她抱上馬背,便驅着馬與儀隊並着走,不多會便來到永王的馬車邊上,與馬車並列而行。
“郡主,郡主。”小郭子策馬來到儀仗隊伍旁邊,翻身下馬便跪在地上給永王行禮,“奴才給王爺請安。”
“小郭子,起來罷,快去告訴皇祖母,父王馬上便入城。”趙淑揚聲吩咐小郭子快回城稟報。
小郭子忙不迭點頭,“是,奴才這便去。”他站起來翻身上馬,馬鞭一揮,又策馬而去。
儀仗行了大約兩刻鐘,初春等人便也到了,不過卻只能遠遠的看着趙淑坐在馬上,開心的和永王說話。
“王爺變了,以往也不常笑的,以前端王殿下到咱府上的時候,那時還覺得咱王爺太陰柔了些,如今看來。十個端王也不及咱王爺半分。”這話是盛夏說的。
“也便是你覺得端王好,我起初便覺着咱們王爺更好,有一****去尋畢巧姐姐,看到王爺在水榭上喝酒。”晚冬說到這裡。卡住了,已找不到更好的詞兒來形容,她想了好久,才接着道:“風華絕代,對。就這四個字才能囊盡咱們王爺的氣度。”
“我聽說當年咱們王爺也不是這樣的名聲,當年咱們王爺年少便被封爲親王,是最年輕的逍遙王,還曾去闖蕩過江湖呢,便是那會認識的王妃,後來王妃難產歿了,王爺才變了模樣。”初春低聲與小姐們分享聽來的八卦。
說起小八卦,大家似乎都有八卦,盛夏壓低聲音,幾人湊到一處。她道:“我跟你們說,莫要說與別人聽,王爺其實不認人。”
“你胡說,怎麼可能不認人。”初春第一個反駁。
緊接着晚冬也幫腔,“王爺又不是傻子,怎會不認人?你莫要魔怔了。”
“你們還不信,我告訴你兩,”幸好車上只有她們三個大丫鬟,一個吳峰在趕車,壓低聲音。吳峰倒也聽不到裡面的聲音,“有一次,我奉命去找王爺,你道王爺叫我什麼。叫我畢巧,我以爲王爺是叫錯了,但他看着我,像是認識我般,然後一直把我當畢巧姐姐,這事之後我誰也不敢說。心裡害怕。”
“噓。”初春做了個噤聲的動作,“你不要命了,這種話也敢說出口,快忘了,我們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不知道,千萬莫要讓太后知曉我等知曉王爺這個秘密,不然。”她做了個殺頭的動作,三人都靜默不語,心中後怕不已。
話雖如此說,但幾人還是忍不住相互對視一眼,極爲不解,王爺平日裡表現得,也不是不識人的樣子。
然而,不解,卻無人會爲她們解惑,很快,觀州城便依稀可見了,號角聲,鑼鼓聲,聲聲震耳,她們顧不得八卦,紛紛掀開一角車簾偷看。
臨進城時,端王坐在馬車內,神色自若,很顯然,這樣的仗勢,他早已習慣。
然趙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號角聲此起彼伏高亢凌厲,鑼鼓聲聲聲震耳氣勢磅礴,錦旗寶傘迎風飄動。
行至城門前,城門口等着進城的老百姓跪了一地,中書省的官員門大聲宣念皇恩聖旨,聽了聖旨,不管聽懂沒聽懂,都先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永王坐在馬車內,偶爾會笑着對路邊高呼千歲的百姓揮揮手,笑得極爲真誠溫暖。
霍白川的馬與趙淑並列,看趙淑那神采飛揚的模樣,自己也笑了起來,不是假笑,而是發自內心真心實意的笑,從他第一眼見到趙淑起,便知曉這個小女孩,過得不開心,有着與年紀極度不符的滄桑,看着極爲不舒服,故此總忍不住讓她回家繡花。
同時,也不確定她要的是什麼,如今他看明白了,她要的不過是永王能得到應屬於他的那份尊重,要的不過是太子能撐起大庸的江山。
細細想來,霍白川不由得再笑,這個小女孩,比別人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怎樣做才能得到想要的。
儀仗緩緩入城,街道兩旁分別立了宗室、世家以及普通老百姓,還有維持秩序的衙差、彭城軍,當永王的馬車駛入城內,衆人皆跪,並高呼吾皇萬歲,王爺千歲。
震耳欲聾的聲音,“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趙淑只覺心口一緊,鼻子一酸,眼眶便潤了,視線掃在宗室、世家人的身上,一股得意從心底升起。
這一跪,從此她的父王再也不是荒唐王爺,再也無人會指着他的鼻子罵他是皇室的敗類,從此,永王,是受文武百官舉薦代天子巡視天下的一代親王。
儀仗駛過長街,駛過浮橋,來到行宮前,行宮前太后已帶着行宮內所有人來到宮門口等着。
有詩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太后與永王這對母子,雖非尋常人家母子,但天下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一樣希望兒孫繞膝,共享天倫。
永王走下馬車,輕甩衣袍,恭恭敬敬跪下,“兒臣,給母后請安,讓母后憂心,兒臣罪該萬死,還請母后責罰。”
再多的榮耀,再大的功績,也不及讓母親憂心的那份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