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李華的結果

最牛國醫妃

79_79237凌晨破曉的霧光中,兩道飛影,趁着馬維不在的時候,伏棲在三王爺府的上方。

“師父,師兄會在這裡嗎?”蘭燕問。

許飛雲的眼睛掠過三王府裡來來去去的那些打着呵欠的下人頭上,擰着的眉毛,好像快要擰出兩道水來。

蘭燕心頭焦急,看看,自己出來的那之後不久,李敏等人出事了,她都不在。都因爲自己師兄突然失去了蹤影,令她被迫提前回北燕,和自己師父一起南下一路尋找伏燕。

伏燕找念夏,本該找到高卑或是東胡去的,結果找着找着找了大半個大西北,什麼都沒有找到的樣子。後來根據伏燕回饋給護國公府的最後一道線索表示,伏燕認爲,人質恐是從一開始,並沒有被高卑或是東胡人劫持。

其實只要仔細想想,當天,念夏肯定是跟着李敏走的。如果李敏是被三爺朱璃發現的話,念夏理應一樣是被朱璃的人找見,前提是念夏沒有在那場大風雪裡面死亡。

這樣一來,只剩下個結果。那就是朱璃把所有人都騙了,可能是先發現了念夏都說不定,然後馬上把念夏不知道送哪裡去了。

三爺,果真是不可小看的一個人。

許飛雲如今有點唯恐,這些皇子,於他來猜測,都不是他們所想的那麼簡單的人。想朱璃把念夏單獨藏起來幹嘛呢?

再有,當他和蘭燕回到京師裡以後,發現,數月沒有在這裡而已,京師裡的格局彷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是,萬曆爺雖然依然穩坐在龍位上,掌握着全國最大的權勢,但是,明顯萬曆爺變老了。聽說萬曆爺自冬至以後,精神明顯不濟了起來,比起以前,老色儼然了許多。

朝廷裡的文武百官,固然以萬曆爺的聖旨馬首是瞻,可是,不少人肯定要準備後路了。倘若哪天皇帝突然駕崩的話,站在哪個皇子的陣營裡比較好。於是,就連平常,被衆人看不起的受到極爲輕視的十爺,門前都突然間變得車水馬龍。

好像,大家都有種預感,如今萬曆爺手中的京師好比在大風中搖搖欲息的蠟燭。尤其是,當北方傳來關於李敏不好的消息以後。

沒有了神醫李大夫,等於,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有死而復生的奇蹟出現。

真要死了的人,已經沒得救的了。當然,如果李敏身在這兒的話,肯定會搖頭否認這些話。她並不是神仙,哪裡能起死回生,最多隻是,把這裡治不好的但是可能現代醫學裡反而能救得了的病給治好了。

不管怎樣,對於這些在位的當權者來說,一個神醫的消失,意味着什麼,特別是如果這個人本身有病的話,其結果可想而知。

據說,那個東胡的野皇帝,冒頓可汗,最終不是因爲惡疾纏身,不敵病情的肆虐,最終死了了嗎?

到底,一個什麼樣的人都好,多有錢,多有勢,多有權力,生在這個世上是多麼輝煌,只要一病,一死,什麼都完了。聰明的王者,都很清楚這點現實。死了以後,說白了,什麼東西都帶不走的。

少有人說在這個時候不怕死的,畢竟本來大好的生活,在未來等着自己的時候,突然死了,真的是太缺德了。相反,如果活的太痛苦太窩囊太委屈,那麼,生不如死,情願死了也不想活着,其實,活不活在這個世上,就這麼簡單的事兒。

像萬曆爺,東胡可汗這樣一些在得志之中前途輝煌的人,在世坐擁金山銀山,想什麼能得到什麼的人,怎麼會願意死呢?

皇宮裡現在,聽說全部精力,都在李華生孩子這件事上了。說白了,一個本來打入冷宮的娘娘,萬曆爺兒子女兒衆多,多一個是好事,少一個,其實也不是很緊要的了。但是,突然間如此集中注意力在李華身上,本就很讓人費解,感到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蘭燕卻似乎能一眼看透皇宮裡那羣人的心態,誰讓她跟着李敏的時間長了,人生百態幾乎都看盡了。

這萬曆爺哪裡是在關注自己的小老婆生孩子,說起來,是在跟李敏鬥,跟天鬥。李敏的話,是真是假,等李華的孩子一出來,結果一見分曉。

可以想見,這萬曆爺恐怕是聽說了東胡的可汗怎麼死了以後,對李大夫再次產生了深深地畏懼。

如此看來,李敏失蹤了,是不是壞事還難說。

蘭燕憂愁地擰着眉頭,心底裡肯定是在掛念北燕的那些人。

許飛雲翻起了公孫良生在他們下京師的時候,給他列出的幾條要他去辦的事兒。其中,就有,勢必到三王府裡探一探。

不僅僅是,觀察三爺的動靜,還要觀察一個人的動靜。

誰?

李瑩。

“王妃沒有死,可王爺,在王妃走了以後都一句話不說的,沒人知道王妃去了哪裡。”蘭燕俯瞰三爺府裡的動靜,想着公孫良生讓他們盯梢李瑩,本身好像是一件挺讓人納悶的事兒。

李瑩是朱璃的王妃沒有錯。但是,誰都知道,朱璃對於這個老婆,一點信任感都沒有的。朱璃做什麼事兒,都不會和李瑩說。想從李瑩身上,得到朱璃做事的線索,等於零的機會。

那麼,公孫良生讓他們觀察李瑩,是想從李瑩身上得到什麼?

蘭燕就此是想起了一件事兒。不知道這件事兒,那個時候在場的那些人是不是都記得。但是,她當時確實在場,所以目睹的一清二楚。

那是發生在她們從京師逃亡到北燕的路上,在遭遇到東胡人和朱璃的兩面夾擊時,李瑩突然橫插一腳,拿出只玉鐲子,嚷嚷了些什麼。

這件奇葩的事兒,後來,李敏雖然什麼都沒有說,彷彿是當成一個李瑩自己製造出來的笑話,拋到後腦勺去了。可是,蘭燕知道自己女主子並不是表面說怎樣就怎樣的人,這件事,是藏在李敏心裡頭了。

基於對朱隸的忠心耿耿,李敏身上發生的任何事情,她蘭燕回頭,都是要和朱隸做彙報的。這件奇葩的事情不無例外,都被她如實告訴給朱隸了。朱隸之後有沒有就這事和公孫良生商量,八成是有的,畢竟是這麼大的事,關係到她女主子的安危。

許飛雲聽徒兒說了一番,心裡一樣有了些考慮。幾根指頭學着那書生把算了下,說:“按照老黃曆來算,到了七天之後,是個鬼時。”

“鬼時?”蘭燕對算卦這種事兒,是完全一知半解的,從來沒有和師父學過這個東西,最多隻學了丁點皮毛的怎麼翻黃曆。

許飛雲對這個東西,不和徒弟說太多,都是因爲算卦這個東西,本來就有些玄,說不清道理。而且,算得太準,泄露了天機的話,要折壽。

“公孫那個傢伙,都養了一羣小烏龜,擺在方陣裡頭,纔敢來算這些東西。不然,他這條命早就不知道被天滅了多少次了。”許飛雲搖搖頭,不敢說自己真算,只能說自己瞎算。但是,公孫給他們指引的這條方向,似乎已經瞄準了這個目標。

蘭燕聽到師父說到這兒,彷彿才恍然一悟,臉色瞬間刷的通紅通白的,不知道該做何情緒,興奮?緊張?或是傷心?

如果李敏不能在七天之後那個鬼時回來,又會怎麼樣?

所謂鬼時,應該是地府裡的靈魂被召回來到世上的時候吧。

回不來的話,朱隸和他們這些人都得傷心死了。如果回來的話呢?

蘭燕的心情頓時都矛盾了起來:“王妃究竟去了哪裡?回來的話,會從哪裡回來?在哪兒出現?是,直接回護國公府嗎?”

許飛雲儼然是沒有辦法解答她這些疑惑的。很顯然,在這個世上,恐怕也沒有人能解答她的這些疑問。

李敏如果沒有死,回來的話,只能說,李瑩身上或許有點蛛絲馬跡,可以讓他們尋找。

三王爺府裡的人,奉了李瑩的命令去太醫院找太醫了。

沒過多久,周太醫搭着馬車過來,下了馬車進了李瑩的院子。

馬維沒有和朱璃回來,許飛雲讓徒弟望風,自己一個人跳了下去貼着壁角,聽這兩人準備做些什麼。

只聽李瑩對着周太醫說:“本妃的姐姐,是天下第一名醫李大夫。”

“本官對於李大夫的醫術,一直都懷着崇仰的心情瞻仰着。三王妃如今說,李大夫有醫書流傳下來?”周太醫的那雙眼珠子裡掩蓋不住一抹貪婪的神色。

李敏的醫術所能帶來的好處,他周太醫已經品嚐過一次了。可以說只要是個聰明人,都會想擁有李敏自己著作的藥書。

李瑩嘴角斜勾,怎能不知道這些人心底裡都想着什麼,佯作鎮定道:“藥書的話,姐姐走的時候,把東西都燒了,所以,沒有東西留下。怕也是被人拿了不知道怎麼用。本妃二姐謹慎的性子,周太醫不是不知道?”

想的也是,如果李敏真有離開前留下什麼東西,一定也是被萬曆爺先收入自己口袋裡了。

周太醫因此,是不太懂李瑩找自己來,是爲了什麼了,試探道:“三王妃之前,讓人到太醫院找本官,好像不是這樣說的。”

“本妃的二姐,是沒有留下具體的物品給本妃。可是,本妃的二姐,向來與本妃姐妹情深,確實和本妃說過一些關於醫學上的事兒。”

周太醫聽見她這話,小眼睛又一亮。很顯然,李敏的藥書沒有留下來,但是有話留下來,都有可能是可以救人一命的好事,八成又是什麼神奇的醫書,普通大夫想都想不到的,必然是他周太醫想不到的。

舔舔嘴脣,周太醫對李瑩變得再次恭敬了起來,說:“請三王妃告訴本官,本官作爲一名救死扶傷的大夫,希望能借助李大夫的神奇醫書,再挽救一條生命。三王妃此舉,可謂是功德無量。”

李瑩微笑:“本妃也是這麼想的。想我那二姐,宅心仁厚,雖然如今不知道在不在這個世上,可勢必心裡頭一直系掛百姓的健康和安危。更何況如今這個病危的病人,還是我們的大姐。如果我二姐在的話,必定是全力以赴救我們大姐的。可惜,現在二姐不在,只得藉助於周太醫的神醫妙手了。”

“本官不敢當。”周太醫謙虛地說,“如果病人能得救,肯定是李大夫和三王妃的功勞。”

客氣的話說完,轉到了正事兒。

李瑩揭開茶蓋喝了口水,像是思索片刻,說:“本妃聽說,在宮裡的華小主生產時碰到了難處,是因爲胎兒過大的緣故。”

“這事兒——”由於涉及到皇宮裡的秘密,周太醫不敢明說是不是,但是,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兒,他這就支支吾吾,算是側面承認了這事兒。

李瑩欣嘆一聲,眸子中是閃過徹骨的一抹幽冷。想着這是誰呢?肯定是有人,背地裡故意給李華吃好的,纔會最終導致到這個結果。這些皇宮裡的妃子,真是一個個惡毒至極了,連一個被打入冷宮的女子都不放過。

大概都是怕李華借孩子翻身吧。

她大姐是有這個本事,只要生了個好兒子,肯定能翻身的。結果,在冷宮裡,被人算計了。是誰都想不到,她聰明的大姐會上人家的這個當。

“周太醫。本妃固然去過皇宮裡,想探望華小主,可是,到底是皇宮裡的規矩不能破,本妃沒有機會進到霄情苑。”

對於李瑩能不能進到霄情苑的事兒,周太醫當然是心知肚明的,這會兒心裡冷笑着順着李瑩的話說:“本官有聽說,三王妃與華小主的感情至深,向來讓皇上聽了都動容。”

李瑩拿帕子掩飾眼角:“周太醫,你說說看,華小主如今走到如此艱難的境地,本妃實在想不出來了,何故致於如此?”

周太醫像是垂眉:“三王妃自身懷有身孕,不該太過操勞的,勞心對孩子不好。”

不說是嗎?遲早一天她都會查出來的!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李華和孩子的命救回來。

李瑩道:“本妃從二姐口頭裡聽說過,如果肚子裡的孩子太大的話,可以把肚皮割開一條線,打開肚皮,把孩子取出來,再縫合起肚子。不然,怎麼都生不出來的話,時間太長的話,怕是肚子裡的孩子和孃親會一塊死。所以,這事兒,還望周太醫儘快彙報給太醫院實施,否則,只怕華小主來不及了。”

周太醫愣了下。這種剖腹取子的事兒,說起來,在古書裡是聽說過的,唯一的問題在於,據說古代那些大夫實施過以後,無不都是以失敗告終。即是說,孩子和母親都一塊死了。沒有成功把孩子從血海里救出來就死了。

當然,到了李敏手裡可能不一樣。因爲他們在大明京師的時候,都聽說了,李敏到了北燕以後,已經給人做過打開肚子的手術了。是給魏家的四少爺做的腹部手術,而且成功地治好了魏子裘的傷。

太醫院聽完這個傳奇的事情以後,一直也有在研究李敏給魏子裘怎麼治傷的過程。爲此,還派過間諜去到北燕專門打探這個案例。

但是,怎麼說呢?只能說他們都不是李敏。哪怕和李敏和一塊進行過手術的大夫,都不可能

擁有李敏那樣的醫術。

外科手術的基礎,首先是外科醫生要非常熟悉人體解剖學,知道打開人體每個器官在體內的具體位置,這樣打開以後,才知道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李敏是現代醫學體系培育出來的醫生,當然有這個醫學基礎了。而這些古代大夫並沒有,這就是實在的差距。

當然,如果李大夫不說的話,這些太醫院的老狐狸是怎麼都想不到是這回事的。

剖腹取子會不會失敗,首先就是取決於,大夫能不能知道從哪裡打開孕婦的肚皮,哪裡下刀能最快速度地把孩子安全取出並止血,而不誤傷到病人的其它體內臟器引起更大的傷害和出血。

而不管怎樣,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麻醉。

古代麻醉學,並不發達。李敏嘗試了麻沸散,但並不是完全成功,只能做一些比較小型的手術。大手術的話,李敏也會怕,中途病人醒了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或是病人永遠不會醒,死於麻醉意外。

李瑩說出這個主意以後,見周太醫的表情,並不如她想象之中的驚喜,頓感迷惑。想着,自己所打聽到的情況應該是沒有錯的。因爲,李敏早在京師的時候,好像都在防着自己難產了。

她知道李敏說的剖腹產子,都是因爲李敏之前在京師裡好像在找這方面的書,和京師裡的書店老闆說過類似的話。

周太醫露出一道苦澀十足的笑,說:“三王妃並不知道,不是任何大夫,都能像李大夫那樣。”

“怎麼,不是她不成嗎?”

“回頭,本官和魯大人商量下吧。”周太醫不敢把話說死了。畢竟皇宮裡對太醫院下了聖旨,要是李華和孩子一塊死了的話,他們這些人一個個恐怕要跟着挨罪受的。現在,既然李瑩都透露出這個信息,倘若李敏在場只會選擇這樣的治療方案,說明,他們太醫院,恐怕只能往這方面試一試了。

許飛雲聽到這兒,只聽外面好像是朱璃的馬車回來了,唯恐被那個馬維察覺,他急身撤退。

周太醫出三王爺府的時候,和朱璃擦身而過。

朱璃對其背影眯了眯眼,很顯然,可不覺得李瑩在這個時候找太醫院的大夫來,是爲了給自己看病。

馬維私下找李瑩身旁的穩婆問話了。

穩婆如實回答說,李瑩已經知道宮裡的李華因爲胎兒太大生不出來的事。

馬維把穩婆的話報給主子。

朱璃在書房裡徘徊着,儼然,是沒有這個想法要去找李瑩一問究竟。那畢竟是李瑩的親姐姐,相依爲命的手足了。李瑩對其關心關切,是應該的。

再到後來,據說太醫院有了想法,彙報到皇帝那裡去了。皇帝做了一夜的考慮。只知道霄情苑裡,李華到底是快扛不住了。太醫給她灌人蔘,都沒有什麼用處了。孩子就是生不出來,是要帶着母親一塊下地獄的趨勢。

在這個時候,可以說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聖旨,即刻下到了太醫院。

那晚上,皇宮裡燭火徹夜通明。祈福的燈火從皇宮裡燒到了大明王朝朱氏的祖廟。

當年兩個皇太子出世的時候,皇宮裡和皇帝都沒有這般的隆重。皇宮裡的人,各自對此有了各自的想法。

不比李華生產的第一晚,這晚上,饒是皇后和淑貴妃,都是不敢睡的了。

李瑩坐上馬車,再次從三王府裡出發,一路上,手指頭用力捏着手腕上戴的凌波煙雲,彷彿那是她的護身符一樣。外面的人,都知道那玉鐲子是朱璃的,只想,她這是在想着朱璃。

當晚颳起的大風雪,寒風肆虐,好像是要把整個京師用雪埋葬的趨勢。京師不知道多少年了,纔有這樣一場這麼大的雪下來。可謂是空前絕後。

百姓們好像都預感到了皇宮裡要發生大事了,一個個都緊閉門窗。

在要快到宣武門的時候,李瑩的馬車被風雪阻住了去路。馬車的一個輪胎陷入了一個雪洞裡出不來。幾個小廝拼命在馬車後面推。

李瑩坐在馬車裡猶如抓着浮木的溺水的小船,搖搖擺擺,搖搖欲墜。

一口氣,在她胸口翻涌着,吐不出來,吞不進去。她似乎可以想象到,在宮裡的李華,八成也是這個狀況。

確實如此,李華在產房裡,除了被五花大綁,嘴裡被塞了一塊軟木塞以外,其實,人離最後那口氣,都差不多了。

在這一刻,李華什麼都看不見。她想象會有天庭的光亮來接自己,可實際上,只有漫無邊際的黑暗,讓她恐懼,恐懼到比死亡更可怕。

她的手指頭用盡最後那絲力氣,抓穩婆的手,想在穩婆的手心裡寫什麼。

那個穩婆,知道她意思以後,把她身上唯一值錢的,掛在手腕上的那隻銀鐲子給拔下來了,裝在自己懷裡,衝着她,點了點頭。

李華閉上了眼睛。

與此同時,李瑩的馬車猶如孤島被困於風雪中,一直不能前進。只等神武門出來報信的太監,在路上遇到她的馬車,拿着宮裡發出的聖旨,對她說:“華小主產下一公主,皇上賜名爲回明公主。”

回明,回明?如此高深莫誨的名字。一聽,都知道不是什麼吉利的名字,偏偏戴在李華的女兒頭上。莫非,真的是,被李敏說中了,這孩子的眼睛——李瑩大駭,隨之,一頭栽倒在了身邊綠柳的懷裡。

李華死了。

死於太醫院實施的剖腹產。

畢竟是一羣大明皇朝裡最高明的大夫所組成的醫生團,給李華動的剖腹產子。由於皇帝聖旨裡面說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因此,那些太醫理所當然,先要搶救孩子出來。李華自然而然,爲了這個小公主必須要犧牲了。

早就知道那個殘酷的男人,那個她用心去侍候的男人,因爲坐在龍椅上,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對誰的心,都是一陣風一陣雨的。

曾經他對待她,是那麼好,把她捧在手掌心上,讓後宮所有人都妒忌。但是,這個男人,可以說變臉就變臉。男人的心,終究比女人更冷酷,是真正的石頭!

她李華在被打入冷宮以後,在最後現在難產快要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男人,到最後一刻,心裡面都沒有爲她李華留存過一個位置。

是誰私下經常送好東西給她李華吃的。那個坐在皇位上的男人,實際上掌握整個後宮的男人怎麼能不知道?那男人故意這麼做的。

拿了李華那個銀鐲子的穩婆,卻是不敢私吞了這個東西的。到了萬曆爺的御書房裡,衝皇帝跪下以後,主動地把銀鐲子交了出來。

萬曆爺那雙烏黑的好像能吃人的小眼珠子看着她:“華小主的?”

“是。華小主給奴婢的,要奴婢傳句話給三王妃。”

都說李家姐妹情深。萬曆爺似乎可以理解,道:“那不用交上來了,你收着吧。華小主有什麼話要給三王妃的,算是她的遺願,朕允了。”

皇帝這一刻,變得仁慈起來。那是必然的。是人,到這個時候,都難免心腸軟了幾許。更何況,那個女人,還曾經是他的枕邊人。

穩婆倒不敢馬上就按照他的這句話去做,畢竟李華要她轉說給李瑩聽的說,不是那麼回事。

皇帝見她像是遲疑不決的,深沉的老眼微眯:“怎麼了?華小主有什麼話和三王妃說的?”

“回皇上。華小主要奴婢轉述給三王妃的話,是這四個字。”穩婆重複寫出李華在她手心裡劃的四個字,叫做——好自爲之。

皇帝內心裡一震。

想這對李氏姐妹,都是野心勃勃之人,傳承了王氏的理念。在王氏被抓,有了個悽慘的下場以後,這對姐妹卻沒有半點收斂。顯而易見,這對姐妹從不認爲自己所用的手段伎倆有任何錯誤。

那麼,李華這句好自爲之是什麼意思?是臨死之前,終於對自己所做過的邪?惡的事有所悔悟?

不,不可能!

皇帝很瞭解自己的女人。

李華這句話,其實是這個含義的,奉送給自己妹妹這個含義的:男人不可靠!

這對姐妹,雖然都有自己的野心私心,但是,到底都是爲了自己喜歡的男人拼一把的。這點萬曆爺心裡很清楚。說李華一點都不愛他,不可能。

“皇上。”王公公擔心的,看了眼皇帝臉上浮現的青色。

萬曆爺那表情,不知道是怒,或是傷。

“哼,哼。”萬曆爺鼻孔裡出了一絲氣,嘲諷味兒十足,“到死了之前,都埋怨朕是不是?認爲是朕害死了她是不是?朕冷血心腸不是人是不是?”

撲通,所有在屋裡的奴才全部跪了下來,個個心驚膽寒。

萬曆爺猛然劇烈地咳嗽着,看着底下一羣人畏懼成這樣,突然像是悲從心來,擺擺手:“罷了,都下去吧。”

衆人獲得他這句話,彷彿都得了大赦一樣,穩婆拔腿就跑。

萬曆爺在穩婆背後說:“記得,把華小主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給三王妃知道。”

“是,奴婢遵旨!”

李瑩被人擡回三王府裡以後,隨之,接到了自己大姐從宮裡讓人傳出來給她的遺言。

綠柳從穩婆手裡接過李華那隻銀鐲子,交給李瑩。

李瑩碰上銀鐲子的時候,彷彿眼前出現李華的臉,嚇得隨手一扔。

穩婆重複李華那四個字:“華小主臨走前說了,說是務必告訴三王妃,好自爲之。”

李瑩的臉,唰的好像紙一樣白,整個身子不斷地打起抖。

她好怕!好怕!這個世上,有誰能救得了她?太醫院傾巢出動,有皇上的聖旨頂着,都救不了李華。

不要。她不要死,絕對不要死!

哪怕孩子死了,也不該是她死。

皇宮裡來的人,還在說,萬曆爺終究體恤李華犧牲自己的生命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女兒,所以,不會把李華葬在亂墳崗,允許李華的屍骨由李家帶回去,葬在李氏的墳地裡。

李瑩聽着只是冷笑,想,要不是她大姐最後那句遺言,恐怕萬曆爺只給李華留一條裹屍布了。

從李華的這件事上,她總算是明白了,男人都不是東西!關鍵時,只要孩子不要老婆!

李華最後遭的這個罪,恐怕就是她李瑩的未來。難怪,李華臨死之前非要送她這句話。

她,絕對不會死的!李華的這個結果,不可以重複在她身上,她發誓!

“聽說,這幾日,皇上即使去了景陽宮,也沒有去春秀宮?”李瑩的情緒像是瞬間冷靜了下來。

從宮裡的太監,都一時有些沒法跟上她的反應,有些遲疑之後,纔回答她這話:“是的。不知道三王妃是要找哪位娘娘?”

“沒有,只是隨便問問。”李瑩說完,讓下面的人把公公送了出去。

等皇宮裡的人都走了,李瑩低頭,轉動着手腕上的凌波煙雲,對綠柳說:“你去趟宮裡。”

“三王妃要奴婢找哪個主子?”綠柳問。

“春秀宮的吧。最少那兒,不是皇上關注的地方。”李瑩眸光裡一閃。

今天,約好了到醫院做手術。李敏之前做了一些手術前的準備,比如說驗血什麼的。手術不會開腔,也不可能做造影,安全起見,選擇了心腔鏡。這樣高難度的手術,不是一般外科醫生能做的,而且,人家不一定敢接手。更主要的是,一般手術說了風險以後,也難有病人及病人家屬能接受。

李敏想,要不是自己爺爺回來了,自己恐怕就退縮了。看來,大叔說的話一點都沒有錯。她,其實就是看起來比較堅強,心底裡遇到這種事,肯定是比較脆弱的。人之常情,她一樣逃不過。

孫女要做這樣高風險的手術,李老肯定是全程陪伴,申請了進手術室裡陪她。

在要被推進手術室之前,李敏看着自己爺爺,突然發出這樣一句感慨:“其實還好,仔細考慮的話,這回其實一點都不可怕。”

李老心頭一驚,知道孫女這話不是因爲要安慰他,而是說的大實話。畢竟這裡是現代,再怎樣都好,醫學比古代昌明許多,又有醫術高明的大夫坐鎮。有高科技的醫療設備做輔佐。

確實,在這樣齊全的前提條件下,只要不是出什麼掉以輕心的大紕漏,病人基本不會死的。

不像古代,古代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是做一個普通的手術,都足以讓人心驚膽戰。

李老想到這的時候,一點喜悅的心情都沒有了。哪怕孫女在好醫生的幫助下,十分順利地做完了這個手術,基本沒有任何意外。

他必須想辦法,不能讓孫女這樣回古代去。否則的話,到了古代,沒有醫生可以給他孫女做剖腹產手術,那些古代沒有現代醫學知識做基礎的醫生,只會把他孫女害死了。

在這個時候,白小璐是找到了表弟陸徵。

“哪個東西?”陸徵對他的緊張顯得一絲奇怪,“不就是隻蜈蚣嗎?”

白小璐不知道怎麼解釋,只能是手舞足蹈的拉着他:“先帶我去,你們現在把它怎樣了?”

“聽你的。把它應該是解剖了吧。”陸徵理所當然地說,“畢竟我們也挺好奇的,這種蜈蚣的體型,應該屬於熱帶的東西。可能是迄今,我們所知道的,最大的蜈蚣都說不定。裡面,會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毒素或是結構?或許可以幫助到我們對生物學和醫學藥學等方面的研究。你如果擔心他們會把它怎麼樣的話,完全不用。我相信,他們會十分善待它的。因爲他們見到它的時候,當它比黃金還要寶貴。”

白小璐直接被表弟這番話震呆了:果然都是一羣科學達人和怪人。

手術之後,醒來的李敏,沒有看見自己的爺爺。經過護士通知以後,她的主刀醫生過來看她。

“感覺怎麼樣?”

“挺好的,謝謝你,陸醫生。”

對方檢查了下她的生命體徵,看起來,對於她的這個手術結果也是較爲滿意,但是,嚴肅的表情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對她說:“接下來,主要還是看你自己怎麼安排了。這個手術做了,可以降低風險。但是,剖腹產本身就是個手術,本身具有不可以忽視的風險存在。”

“這個我知道,陸醫生。我沒有辦法逃避。”

對方像是遲疑了一下後,道:“有我可以再幫上的忙嗎?”

“怎麼說?”李敏聽出對方的話裡像是有話。

“你爺爺剛剛來找過我,說了一些事情。希望我能給點什麼建設性的建議。說實在話,我覺得,我能給點建議也很有限了。如果,真的到時在那樣的條件下,我想如果是我本人,都難以去應付的。但是,人的生存願望是存在的。像你今天的手術能這麼順利,我認爲,不是我的醫術有多好,關鍵在於,那天你的不安,到了今天因爲你親人在所以消除了。你能明白我說的話嗎?”

李敏點頭:“我明白,生存的意願非常重要,如果有親人陪着自己的話,感覺當然不一樣。”

“那麼,現在我說一些其它的。藥物,器材,你都有想過準備了嗎?”

對,東西,說不定穿的時候,能穿回去時帶上。畢竟,連綠鸚哥都被她帶過來的。這是有可能的,希望無疑又多了一線。

李敏的信心倍增。

“謝謝你,陸醫生,我會再仔細籌備我能帶的一些急救物品。”

“我這裡有一些軍隊裡的醫療用品,因爲部隊裡用的東西都講究實用性強,方便攜帶。因此,如果你需要的話,或許我可以幫你準備一部分。當然,它們大部分屬於一次性耗材。”

李敏聽對方這話,明白了,定是自己爺爺求了對方,否則對方不會做到這種地步來幫她。這畢竟是,屬於部隊裡面的東西了,一般不可能對外借出去的。

她究竟要欠老人家多少才能夠?

李敏心裡頭酸酸的,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如果可以,她恨不得再來一世,專門侍奉老人。

“有一件事——”對方再啓口。

“什麼事?”

“白小璐,我太太的外甥,拿了一樣東西,據他自己說,他從你那裡拿的。”

白小璐偷了她的東西?

李敏冷靜地問:“他拿了我什麼東西?”

到底人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還是留點面子吧。

“是一隻蜈蚣。”對方答。

李敏立馬從牀上坐了起來。

對方似乎能猜到她這個反應,慢慢地說:“研究所的人,把這隻蜈蚣解剖了,發現它體內有一種,以前從沒有發現過的毒素。很是吃驚,想知道這隻東西從哪裡來的。”

“這個毒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李敏問。。

朱潛軼事二三事拾壹147 李大夫再顯神通278 下場淒涼50 李瑩的算盤191 皇帝的新衣79 冒死送信朱潛軼事二三事拾貳58 誰是花魁97 太后的懿旨19 賤人就是愛裝218 所謂的親人118 是死是活207 對質270 皇帝動手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壹251 救不救是個大問題朱潛軼事二三事陸壹119 東宮告急235 攻城47 百花宴朱潛軼事二三事肆玖210 還回來孩子10 看夠了朱潛軼事二三事伍柒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拾140 真相大白朱潛軼事二三事肆伍187 真相大白朱潛軼事二三事叄伍13 藥幫44 百花宴請帖104 黃雀在後64 嫁衣250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柒211 誰當誰的棋子272 尤氏回京朱潛軼事二三事叄玖75 真的太遲了204 納妾228 國王歸來朱潛軼事二三事拾叄85 人生最重要的事傳宗接代152 馬家父子慘死266 陪產193 親爹的事兒250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245 回來了129 餞行125 事實遠勝於雄辯137 一個接一個188 選擇225 雪蓮76 太后動心13 藥幫64 嫁衣138 讓妾身和王爺回北燕吧137 一個接一個185 浩浩蕩蕩地進山了21 貴人133 有孩子當然不一樣247 皇帝朱潛軼事二三事貳116 王妃受傷了186 驚變192 這個女子不配王爺68 太后有請137 一個接一個240 親人朱潛軼事二三事肆貳朱潛軼事二三事伍叄239 天譴26 初次出手223 病因大博弈128 有人坐不住了165 婆婆出手29 遭遇30 十日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捌231 出氣41 她父親這個正人君子110 各顯神通47 百花宴158 王爺呢5 李家人朱潛軼事二三事拾263 生兒生女朱潛軼事二三事肆貳156 黑風谷109 箭在弦上朱潛軼事二三事肆104 黃雀在後8 璃王駕到229 一家五口164 沒有解藥的毒朱潛軼事二三事陸拾53 神醫駕到55 二姑娘轉運誰都要了266 陪產280 死得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朱潛軼事二三事拾壹147 李大夫再顯神通278 下場淒涼50 李瑩的算盤191 皇帝的新衣79 冒死送信朱潛軼事二三事拾貳58 誰是花魁97 太后的懿旨19 賤人就是愛裝218 所謂的親人118 是死是活207 對質270 皇帝動手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壹251 救不救是個大問題朱潛軼事二三事陸壹119 東宮告急235 攻城47 百花宴朱潛軼事二三事肆玖210 還回來孩子10 看夠了朱潛軼事二三事伍柒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拾140 真相大白朱潛軼事二三事肆伍187 真相大白朱潛軼事二三事叄伍13 藥幫44 百花宴請帖104 黃雀在後64 嫁衣250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柒211 誰當誰的棋子272 尤氏回京朱潛軼事二三事叄玖75 真的太遲了204 納妾228 國王歸來朱潛軼事二三事拾叄85 人生最重要的事傳宗接代152 馬家父子慘死266 陪產193 親爹的事兒250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245 回來了129 餞行125 事實遠勝於雄辯137 一個接一個188 選擇225 雪蓮76 太后動心13 藥幫64 嫁衣138 讓妾身和王爺回北燕吧137 一個接一個185 浩浩蕩蕩地進山了21 貴人133 有孩子當然不一樣247 皇帝朱潛軼事二三事貳116 王妃受傷了186 驚變192 這個女子不配王爺68 太后有請137 一個接一個240 親人朱潛軼事二三事肆貳朱潛軼事二三事伍叄239 天譴26 初次出手223 病因大博弈128 有人坐不住了165 婆婆出手29 遭遇30 十日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捌231 出氣41 她父親這個正人君子110 各顯神通47 百花宴158 王爺呢5 李家人朱潛軼事二三事拾263 生兒生女朱潛軼事二三事肆貳156 黑風谷109 箭在弦上朱潛軼事二三事肆104 黃雀在後8 璃王駕到229 一家五口164 沒有解藥的毒朱潛軼事二三事陸拾53 神醫駕到55 二姑娘轉運誰都要了266 陪產280 死得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