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驚變

186 驚變

“太白寺首座淨遠、維那慧可,監院弘忍參見王爺。

三綱帶着衆僧到了寺門迎接。

兩排林立的百姓,站在遠處眺望這幕熱鬧的場景。

都知道太白寺是依護國公子祖廟而建的,護國公到太白寺來,應是司空見慣的事兒。然而,護國公來的時候,並不意味被公衆知道,一般來說,都是闇然來,闇然去。燕都的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城主其實並不喜歡張揚。

今兒不知道是出了什麼事兒,護國公居然親自帶人到太白寺來了。

朱隸身後這上百人的隊伍,人數不算是上千人驚天駭俗,但是,究其這些人的身份,已經夠讓人咂舌頭了。只見燕都裡,只要有頭有臉的,都出現在這裡了。也就是說,這裡有,商界的大富翁,身份顯赫的貴族那即是和護國公或是皇親沾親帶故的皇親國戚了,其餘的,還有一些或許不是那麼有錢有勢,可是在民間中負有聲望的一些人。

突然浩浩蕩蕩地帶了這樣一批人上山,護國公意欲如何,是連太白寺裡的得道高僧們,都有些不明不白了。

“各位僧人,免禮。”朱隸道,聲音沉穩,不偏不倚。

高僧們起身。三綱互相望了眼之後,由慧可上前問詢:“王爺此次到訪本寺,之前並未差人過來,是不是——”

“哦。”朱隸像是不經意想起一樣,說,“本王那條狗,想念太白寺的齋飯了,本王剛好想起自己也很久沒有來看望方丈了,所以,順着愛犬的美意臨時主意到這太白寺來。至於本王身後跟的這些人,同樣都是掛念起太白寺的齋飯了。如果貴寺覺得人太多不好招待沒有關係,本王已經和他們說好了,在這寺廟附近臨時搭個帳篷過夜。”

三綱猛然愣了下。幾位得道高僧的臉色瞬間都不太好看了。

其中,監院弘忍倒不是一直在太白寺裡的僧人,是從其它寺院被請到太白寺當監院的,對朱隸瞭解比較少。因爲朱隸小時候來太白寺來的多,長大了,繼承父業以後,事務繁忙,鮮少到太白寺來,來也是經常是爲了一些禮節性的必要,來去匆匆,根本沒有時間在太白寺長逗留。

弘忍問起了應該相較而言比較瞭解朱隸的淨遠和慧可:“王爺此言,是否是在與貧僧等人說笑?”

說朱隸開玩笑。基本上,毫無可能。

別看朱隸有時候口氣挺吊兒郎當的,可是,護國公那個本性本就是不太會開玩笑的,當然,這種東西,不是很瞭解護國公的人不清楚。淨遠和慧可一樣是覺得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畢竟朱隸太久沒有來太白寺了,小時候的朱隸與長大後的朱隸,肯定是,不太一樣的。

對於弘忍的問題,淨遠和慧可都只能是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同時這兩人的目光,落在朱隸那似笑非笑的嘴角上,似乎是在努力回憶見這位新城主最後一面時的樣子。

是在什麼時候?

對,是在朱懷聖死的時候,朱懷聖要安葬在護國公的墓園裡,靈牌有兒子守護着供奉進護國公的祖廟。那會兒,朱隸披麻戴孝,剛行過弱冠之禮,年紀尚小,一張年輕的臉,經歷這人生的第一場滄桑,稚嫩的少年皮膚上猛然一夜之間,粗糙了許多,是被歲月的刀子給刮的。

他們是記不起朱隸那時候的表情了,好像很嚴肅,又好像,不是沒有表情。

父親死了,自己剛成年馬上要負起一家子的重擔,不僅僅是一家子而已,還有北燕這片廣袤的土地裡那些世世代代效忠於護國公的百姓和部隊,談何容易。

是人,都在突然面臨這樣的變故時,會一瞬間變成了另一個人。

淨遠輕嘆出一聲,雙手合十,唸了句善哉。

小和尚們,那羣小蘿蔔頭,鑽在前面師兄長老們的後面,偷偷窺探着他們的城主。對於其中有些人而言,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見城主。可是,這一次看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孩子的直覺天生比那些老人們成年人們敏銳,看到朱隸嘴角勾的那絲弧度,這羣小蘿蔔頭卻另有見解。

“我敢打賭,隸王是來見老婆的。”

“什麼呀?隸王現在不是和王妃住一塊嗎?有必要跑到山上來嗎?沒多久,王妃就下山了。”

“你知道王妃來做什麼的嗎?說你傻真傻。王妃要進祖廟,可我們方丈還沒有出關。隸王要是不來的話,方丈不出關,王妃怎麼進祖廟?等到頭髮花白了,可能都——”

尚姑姑是躲在角落裡聽人說着,聽到這會兒,從小和尚們的話裡好像聽出了一絲端倪。剛好,尤氏屋裡的孫婆子應該是奉了尤氏的命令一樣跑出來聽壁腳,與尚姑姑撞了個正着。

孫婆子嘀咕道:“這羣和尚,果然像夫人想的那樣,居心叵測,想把我們留在這裡做什麼?是想引少爺上山來嗎?”

引朱隸上山?

尚姑姑心裡頭大吃一驚,想,現在朱隸都上山了,是不是,代表有什麼事要發生了。

心中揣了塊石頭,不安地轉回身,急急忙忙回院子裡給李敏報道。

聽到了老公來的消息,僧人們都出去迎接了,但是,自己和婆婆這次來,並沒有對外宣佈,這時候突然在公衆面前露臉反而不太合適,因此,婆婆不出聲,李敏也就在屋裡呆着,沒有出去迎接。反正,自己老公肯定是要過來的。

屋裡,紫葉在給來到訪的僧人蓮生倒茶。

蘭燕跑去四周再找了一圈,實在找不到剛纔襲擊這裡的案犯從哪裡逃出去的痕跡,回來後,對李敏彙報:“主子,不見人,是逃出寺外了,或是根本沒有逃出寺外,奴婢不得而知。但是,這太白寺算是守衛森嚴的地方了,如果不是像昨晚我們出去時那樣——”

“昨晚我們出去時?”李敏這會兒想起了昨晚她們一行尾隨尤氏出門時,並沒有遭遇到守護僧院的僧人攔阻,原先,她還只以爲這些僧人是惱了尤氏,採取了對尤氏任何行爲不理不睬的態度。畢竟尤氏身份擺在那裡,尤氏真要怎樣的話,這羣僧人想攔都要考慮三分,得不償失。

現在聽蘭燕一說,好像另有緣故。

蘭燕要繼續說時,先看了在屋裡盤坐的蓮生一眼,接着才說:“回王妃,昨晚我們走出僧院的時候,據奴婢觀察,並沒有看見守護僧院的僧人在。”

聽見這話,作爲太白寺的一分子,蓮生有必要出口澄清,站起來,對着李敏一鞠躬,道:“王妃,本寺昨晚上西側出現了一夥不明來歷的匪徒,因此,貧僧師傅帶着夜訓的衆僧前去探明對方來路,難免在東側的防備上略有疏忽。”

看來是一場激戰,否則,怎麼會連留下一個人把門都沒有。

可是,爲什麼襲擊這個院子的匪徒,要針對這個年輕的僧人?

屋外一串腳步聲,尚姑姑穿過院子,從紫葉掀起的棉帳裡穿過,到了屋裡,輕咳一聲,道:“王妃,奴婢聽那些和尚們說,好像是說方丈沒有出關,所以,王爺不得不上山來。”

當着其他僧人的面,尚姑姑不敢直言。

言外之意卻是不難聽懂,蓮生皺下眉頭,道:“不可能。方丈不會做這種事情。只是很不湊巧,方丈於王妃來之前三日前閉關修行的。王妃沒有提前告知要來,所以,本寺上上下下都是有些猝不及防。”

高僧修行,是不一定時間的,有時候閉關久,有時候閉關短。因爲沒有提前告知打亂了高僧的修行計劃,李敏心裡是覺慚愧,說:“師父所言,本妃都懂。本妃和王爺也相信,方丈定不是願意見到這種事發生。就不知方丈此次閉關,原先計劃是何時出關?”

“貧僧師父已經告知了方丈。只是臨時改變主意提前出關的話,尚需要時間調整。”蓮生說。

李敏對此也相信,自己丈夫肯定不是趕着來逼慧光出關的,這裡頭,肯定是有什麼事發生了。

他事務繁忙,公務纏身,和她一樣,屬於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

對此,金毛朝天拱起了狗鼻子,似乎不太苟同她這個意見。

它那主子,說它花癡,其實主子不也一樣花癡。

哼哼。

與寺廟的高僧打過照面以後,朱隸遣散了隨行的人,自個兒去找老婆了。留下一大羣面面相覷的。

呂博瑞走出轎子,在聽說朱隸讓他們各自今晚在這裡找房子睡覺時,臉色馬上黑了大半。

“豈有此理!”是人都按耐不住了,何況是朝廷大臣,皇上派來的官差,他朱隸再如何,都怎麼可以把朝廷大臣招來以後,兒戲對待?

師爺在他旁邊說:“看這個情況,大人現在想下山,恐怕不容易。”

朱隸讓他們自便找吃找住的,卻是,沒有允許他們下山。朱隸一個人走了,底下親衛隊貌似黑鏢旗的人都在,是守在了寺門的通道上,沒有朱隸下發的牌子允許,他們這行人別想下山。

護國公究竟想做什麼?

讓他們上山,本以爲是想讓他們做什麼的,結果,把他們困在這裡,沒有房子住,沒有東西吃,讓他們直接在寺廟外的原始森林裡過野人生活。他們要是那些飢餓的流浪漢倒也不愁在這深山老林裡自力更生一夜,可他們不是,是每天穿好吃好,沒有山珍海味難以下嚥的達官貴族。

真是的!

呂博瑞可以聽見,四周那些與他一樣被朱隸拋棄在山上的貴族們,發出高高低低的牢騷聲。他們不牢騷才奇怪了。因爲,寺廟裡還有普通香客。朱隸這分明是,讓普通老百姓看他們笑話。

據此,呂博瑞本來怒氣熊熊的火焰似乎瞬間消去了一大半,眯起了小眼珠子,似乎,這是一個不錯的機遇。

平常與這些人接觸不多,這些人明着不敢和他來往,正因爲朱隸在。現在,同病相憐,要彼此生起感情可就容易多了。

呂博瑞向師爺勾了下手指,小聲說:“讓夫人過去,和那些貴婦們說說話。”

男人不好出面,這時候女人出面反而方便多了。不用呂博瑞交代,晉氏已經趕緊走出去發揮公關了。

尤氏在屋裡打扮整齊了,坐在炕上,只等着兒子來拜訪。

過了不知道多久,孫婆子跑進院子裡喊:王爺來了——

所有丫鬟婆子,都走到了門口迎接。

由於朱隸先派人過來說了,李敏呆在屋子裡沒有走出去刮寒風,否則要被老公刮一頓了。

朱隸身後只帶了一個小廝,揹着手走進了院子。一羣小和尚頭,趴在牆角上觀望。朱隸擡起那雙銳利的鷹眼,在小蘿蔔頭那一張張好奇的臉上掃過去,不禁揚起英俊的眉梢。

小和尚們舉手像要高呼一樣,一個個興奮地咋呼眼睛。

李敏這個明眼人一看,哎呀,原來自己老公挺有孩子緣的,居然很受小孩子歡迎。

某個小和尚把腰間綁着的某樣東西解下來,跳下牆,雙手捧着那葫蘆,進獻給朱隸:“隸王,知道你有朋友說是愛喝酒,這個葫蘆好,送給隸王。”

“爲什麼不是送給本王的禮物?”朱隸讓人接過小和尚送的葫蘆,揚着眉宇像是掛起一絲不悅,嘴角卻微笑着問。

“因爲隸王說過,廣交朋友,是隸王最大的本事。小貧僧想着,助隸王一臂之力。”

李敏趕緊拿起帕子捂住嘴角,捂緊了那口差點噴出來的笑。

是沒有想到,自己老公竟然曾經在這羣小蘿蔔頭面前誇耀自己。

尤氏在屋裡扭了嘴巴,捏緊了帕子,想的和兒媳婦是大相徑庭:這羣該死的孩子胡說八道,等會兒要被她兒子用棍子打,欠揍。

只是,她兒子反而是欣嘆着,笑吟吟地回答小蘿蔔頭的話說:“你們長大了,可是也要當本王的友人?”

“要!”

孩子們的高呼聲,驚得歇在屋檐上的鳥雀都振翅欲飛。

尤氏挺直的腰都軟了下來,根本不知道自己兒子想什麼。

李敏眉角上掛上了一抹深思:她這個老公,確實是有這個本事,什麼朋友都能交。看看,像許飛雲這樣無拘無束任性妄爲的怪人,公孫良生這樣不得志被皇帝下令冷落的讀書人,都是這樣,被收攬到她老公旗下。

所謂,得勝者,成王者,需要衆生合力。她老公,是有這個條件。

朱隸下了令,尤氏被扶到了隔壁兒媳婦住的屋子裡。爲此,尤氏心裡頭有些不太舒坦,本來應該是兒子兒媳婦一塊來她房裡拜訪的。爲此,朱隸親自站在門口,和尤氏一塊入屋,說:“敏兒如今身子不同以往,請母親多多體諒。”

尤氏一撇嘴:“敏兒是本妃見過的,最活蹦亂跳的孕婦了,今早上,還去了隔壁那兒,與風水大師鬥了一番,直把城裡最有名的風水大師司馬先生給逼到屋裡角落裡躲着去了,讓本妃再次大開眼界。”

李敏已經從座上下來了,聽到婆婆這話,低頭說:“本妃只是過去救個病人,沒有與風水大師計較的意思。反而是風水師冒犯了太白寺,才被僧人們關押了起來。”

尤氏坐上了屋裡的主位,看着兒子兒媳婦在下座坐着,似乎心裡一口氣稍微舒坦了。

老人家要的就是一份高高在上的在乎,沒有其它。

朱隸接過喜鵲倒來的茶時,先問了一句:“夫人在寺院裡吃了齋飯嗎?”

喜鵲偷偷看了尤氏一眼,低下頭說:“入鄉隨俗,何況,進太白寺要祭祖,定是吃的齋飯。”

“吃齋飯有利於身體,母親要是覺得有益,不如在寺中再吃個兩三個月齋飯。”

一句話,尤氏猛的打了個寒戰,好像從夢裡驚醒了。

無疑,兒子這是惱了。

朱隸惱的原因很簡單,既然這事兒你老母親要做,我做兒子的信任你,給你去辦。結果,你竟然在這種大事兒上還耍小心眼,搞到差點兒大家都下不了臺。如果太白寺不讓李敏入祖廟祭拜,理由也很充足,誰讓妳們之前不打招呼。

尤氏承認自己之前沒有提前通知是耍了小心眼,可真沒有想到太白寺裡的僧人們心思複雜,已經不及當年她隨丈夫來那會兒一樣,都只有慧光一人發話。只見慧光現在閉關,太白寺裡好像意見也不是很統一。

“隸兒,此事,應說都是太白寺的僧人作祟。明明是我們護國公的祖廟,爲何不讓我們護國公的家人進入,這是不合道理的。”

“母親,當年,父親帶父親到太白寺的時候應該說過。護國公與太白寺僧人們是定有協議的。僧人們有權力處置太白寺寺中的事務,護國公不予插手。護國公尊重太白寺與太白寺僧人。太白寺不是普通的寺廟,是北燕第一大廟,與中原三大廟,爲全國百姓四大朝奉聖廟之一。其在佛界民間的地位都由此可見。母親你如此魯莽的行徑,是連皇上都不敢做出來的事!”

兒子的口氣突然變得如此嚴重,尤氏大氣不敢出。

可見,朱隸趕着來是有原因的,這個太白寺壓根不像外面人所想的那麼簡單。太白寺的一舉一動,乃至可能影響到北燕的民間。

“如今隸兒你來了以後,不見得太白寺中的方丈願意出關。”尤氏說。

婆婆心有不甘的口氣當然是想着,要不讓兒子逼着方丈出關也好。可顯然,朱隸沒有這個打算,也不可能這樣做。

“方丈閉關修行,母親沒有事前通知,不知情的情況下了來拜訪,當然是要誠心等待方丈出關。”

“什麼?”尤氏驚叫,“我們怎麼可能在這太白寺中久住?”

所以,朱隸剛纔說的那話,一方面是惱火,一方面看起來真有這個意思,讓尤氏在山上住久了反省。

尤氏氣呼呼地扭過臉。

李敏瞅了眼失態的婆婆以及在那兒氣定神閒的丈夫。婆婆太不淡定了,她老公都帶了一批人上來,怎麼可能無所事事只是上山來看看風景。

尤氏回房裡休息去了。據說跟她老公上山的那批貴客們,都各自找到了可以下榻的地方。

到底是一些得罪不來的貴客們,太白寺匆忙清出一點地兒,讓這些香客們擠一擠,能有個落腳地兒休息下還是有的。然而,太白寺的僧人們,據此發生了很大的意見分歧。

突然乍到的護國公,以及護國公完全出人意料的行動,讓太白寺沒有計劃應對,有點失臉了。

最少,三綱聚集在一起討論的時候,再次提起了這個問題。

監院弘忍擔心起這些貴客倘若今晚上真的都在太白寺過夜,寺院裡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畢竟太白寺從來沒有接待過這麼多客人過夜,問起:“方丈何時出關?”

“用問嗎?”慧可怒氣衝衝的,“這像話嗎?沒有事前通知,不止自己家母親夫人是如此,本人也是如此,和他父親簡直是判若兩人。本寺從來沒有接待過這樣無禮的主子!方丈要是真出關了,見到這個狀況,老人家不得生氣。”

“方丈是不是生氣倒是說不定。隸王性情乖僻,從小時候隨懷聖公到本寺來的時候,已經表現出其頑劣的本性。方丈卻是對此十分寬容,稱隸王未來將是一名有爲的君王。”淨遠說完這番話,手捻佛珠唸唸有詞。

“如今倘若方丈不出關的話,此等局面,兩位師兄,我等該如何是好?”監院弘忍只問最實際的情況,畢竟招待這些貴客是他的職責,可謂負擔沉重,幾乎都壓到他肩頭上了。如果慧光與朱隸關係真的好,慧光發一句話朱隸願意聽也好,而他們幾個,與朱隸關係不是很好的話,對朱隸說什麼話,朱隸都不一定聽。

他們更沒有辦法說趕這羣人下山,總得朱隸發話。更何況,現在不是那羣人不下山,是朱隸把人都困在山上了。

百姓們據此都已經在相傳,護國公召集這麼多人在山上,而且都是有錢有勢有名望的,無疑一個原因,很簡單,護國公想通過帶自己王妃祭祖的時機,正式向外界宣佈,尤其是在宗族面前,確立自己王妃的地位身份。

是要爲自己王妃立威!

何必呢?不就是一個女人而已。

普通人是想不太明白的了。對此,那負責寺院裡常務的包括土地管轄的監院,似乎是聽說了些什麼,與另兩人說道:“之前,寺裡有下山的徒弟在城裡聽說,說是隸王妃想在城郊建立起一塊規模巨大的私宅。”

“隸王妃建設私宅,勞民傷財,是爲何?可有百姓同意?又與本寺何關?”慧可問。

“爲何隸王妃要建私宅,徒弟們並沒有打聽到,但是,聽說,這個私宅想徵集部分山地,是涉及到了護國公交給我們太白寺的部分土地。可能,這次隸王來是把這部分土地向本寺討回去給王妃。”

“豈有此理!”慧可勃然大怒。

淨遠盤坐在當中閉着雙目,像是充耳不聞他們兩人之間的對話。

“把祖宗留下來的土地拿去討好女子,隸王是掃盡了護國公列祖列宗的臉,而此等妖言惑衆的女子,更不可讓其進入護國公祖廟祭拜,不可承認其地位身份,否則能得了。”

在屋內服侍三位高僧的懷讓,聽見慧可這句話,終於是忍不住插了句嘴說:“師父,此前,司馬在我寺行風作亂,隸王妃救了兩個病人,是替我們太白寺挽回了聲譽。”

“有誰請她出面做這事嗎?沒有祭拜祖廟,根本不算護國公宗族親人,怎麼可以說是爲本寺主持公道!”

慧可那番氣勢洶洶的聲音,都傳出了門口去。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原來,這個太白寺裡,真有僧人是不願意見到李敏進護國公祖廟朝拜的。

是尤氏都覺得奇怪了。

阻攔李敏進祖廟朝拜有什麼意義?李敏已經被他們護國公府娶進門裡了,孩子都懷上了,鐵板釘釘的事實,皇上的賜婚,誰都改不了的事實。如果不承認李敏,不是和護國公以及皇上都對着幹嗎?還有,不承認李敏爲護國公府的王妃,能爲哪些人謀的什麼利益嗎?最少,和太白寺的僧人關係不大。

“真奇了。”尤氏琢磨着,莫非,這個太白寺的人,和李敏有什麼矛盾。

李敏從來沒有來過太白寺,更何談能和太白寺裡這些人結怨。

屋子裡,紫葉遵從她的命令沏了一壺從山上徐掌櫃那裡帶過來的大麥茶,給在她屋裡坐客的蓮生師父再上了杯茶。

屋檐上,那位隱秘跟着護國公山上的俠怪許飛雲,聞及特別的香味,從屋頂上落了下來,我行我素進了屋裡,用手招了招香味說:“好香,像是肉香。這個寺院裡不是吃齋飯嗎,怎麼有肉香?”

寺院裡是沒有肉,可有豆腐。僧人擅長把豆腐做成肉的感覺和菜樣,吃起來,一點都不遜色於肉。李敏是讓底下人和僧人的廚房借了點豆腐,嘗試做一下紅燒豆腐的味道,在這裡,雖然不能急着祭拜老公的祖先,但是能有機會和寺廟裡的僧人切磋廚藝,也是個不錯的機會。

衆人見着李敏壓根不受到謠言任何影響,熟知她的人,都知道她淡然處之的性情,並不覺得奇怪。

朱隸讓人在屋裡擺了個棋盤,讓許飛雲與這裡的僧人蓮生對弈。

蓮生本來是在護國公回來的時候,本該起身告退的,可不知道怎麼回事,被這對夫婦一而再再而三留了下來。

“以前本王沒有見過這位師父,師父看起來有些面生。”

聽丈夫開了這句口時,李敏端坐在旁邊捧着杯茶,擡頭可以看到蓮生起身對着她老公有些拘束的模樣。

蓮生說:“貧僧是去年纔到太白寺的。”

“以前呢?”

“以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落腳地,都是跟着以前的師父雲遊四海。”

“哪個師父?”許飛雲把盤着的兩條腿換了換,像是一幅興趣全被這個僧人給吸引住了。

“恕貧僧無法告知。”蓮生說。

“你如今跟着哪位師父?”

“明德師父。”

“明德僧人是跟隨方丈,是方丈的侍從,按理來說,明德是不收徒弟的,明德收的徒弟,其實爲方丈的徒弟。”

“王爺說的沒有錯。”蓮生的聲音變的更爲低微。

李敏不太清楚太白寺的規矩,但是,身邊那位許大俠已經大嘴巴地在給她解釋現有情況了。

“王妃可能不知道,這位小師父,既然爲方丈的徒兒,即有可能繼承方丈的人。”

哎?

方丈不是要由衆僧推舉出來的嗎?不是要年紀很大才能被叫做方丈嗎?

“各寺有各寺的規矩。王爺就很清楚。王爺年紀小的時候,應該見過慧光方丈繼承住持的那一刻。慧光方丈是經由自己師兄傳承下來的位置。慧光方丈的師兄,是原來太白寺的寺主,後來年事太高自然圓寂。慧光方丈本就是個喜歡雲遊四海的人,以前,都不常在太白寺中,都是因爲師兄囑託,纔不得已繼承了太白寺住持一位,從此定居於太白寺中。”

這樣說,慧光與以前的住持爲師兄弟關係,爲同一師父所出。但是,這個師兄弟,不止兩人。其實他們師父收了三個徒弟。再有一個叫慧可,即如今太白寺中的維那。

慧光與慧可年紀相差也甚遠,有十歲以上。足以說明,那些得道高僧,收徒弟是完全不按理出牌的,是看緣分的。

像慧光,雲遊那麼多年,最終只收了一個徒弟,僅朱隸和許飛雲所知道的,即眼前的這位蓮生師父。像懷讓,雖然叫明德也是師父。可是,明德與懷讓,其實都是拜在首座淨遠的門下。

這樣說來,慧光方丈如果出什麼事,真要把太白寺移交出去,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把太白寺交給自己師弟慧可,一是,交給自己唯一的徒弟蓮生。因爲,太白寺的住持繼承秩序從來都是這樣的,是由前任住持指定繼承人,前任住持,是不太可能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不是同門的人。

“這位師父年紀看起立很是年輕。”許飛雲一隻手枕着後腦勺,兩隻眼眯着打量蓮生那張年紀輕但是沉穩冷靜的臉,嘴角微微一揚,“師父定力不錯,不做僧人,若想學武,可以拜到本大俠門下。”

朱隸聞言,都不禁嘆一聲氣,給他敲個警鐘:“這裡是太白寺的地盤,你到太白寺來挖人家的人,也真是不怕死的。”

哈哈哈。許飛雲仰頭一串大笑,是真正的任我行。

李敏看他們兩個男人你一句我一句,說的那個小師父都在旁邊像螞蟻一樣任踩,實在可憐至極,於是道:“師父還勿見怪,王爺性情乖僻,據說方丈也很頭疼。至於,這位大俠,從來就是怪人一個。”

另兩個男人聽見她這話,不由都擡頭朝她望了過去。接着,許飛雲摸了下鼻樑,對朱隸說:“瞧你把人寵的,都敢直接說起我們兩個的不是了。之前,還扭扭捏捏的,羞羞澀澀的,好像沒過門似的。”

李敏只差沒伸出一隻腳踩到許大俠的爛嘴上。

這個許飛雲,確實從來沒有怎麼把他們夫婦當成什麼王公貴族。在公孫良生等一羣人,對他們夫婦從來都畢恭畢敬的情況下,也只有這個許怪人,從來對他們說話基本上都是不需客氣的。

當然,這都是因爲,人家真的是,把護國公當兄弟看了的緣故。

李敏想起,自己小叔對她老公,尊敬歸尊敬,說話都從來不敢像許飛雲這樣放肆呢。終究是,再親,偶爾仍不及陌生人。

朱隸聽着許兄弟這話,果然只是嘴角噙着一抹快要咧開弧度的笑意,手指捉着茶蓋拂了拂杯口說:“我寵她,你妒忌,只能說你運氣不濟我好,到現在都找不到一個給自己寵的——”

此話,真是天高地厚的膩,膩歪了。

許飛雲大瞪着眼珠子,像是不敢相信自己所聽的,驚訝地坐起來,一隻手指着他,對着李敏說:“你看看,你看看,知道他這人本性是什麼樣了吧。要是其他人,早受不了,虧我能忍他到今時今日。”

李敏像是吐出一句冷聲:“你也好不到哪裡去。每天吃半杯酒都能醉倒的人,還狂妄自稱爲酒仙,把李大仙的聖名都給毀了。”

許某人聽到這話,只能是垂頭頓足的,懊惱自己,道:“我看,我還是趕緊和小師父一塊撤了,你們這對狼心狗肺的,合夥起來欺負人。”

蓮生在旁聽着他們幾個說話,好像很久都沒有能聽出個大意來,接着,突然被許飛雲一拉,給扯出門去了。

見人走了,李敏知道那位許某人是故意把人拉走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盅,對自己老公說:“王爺,王爺此次上山,莫非真的是希望方丈出關?剛纔蓮生師父說了,方丈是三日前剛閉關,恐怕不太方便。”

“嗯——”朱隸輕輕一聲。

“王爺,妾身在太白寺等並不覺得辛苦。寺中齋飯,妾身吃起來既覺得美味也很知足。只是母親可能吃的不太習慣,母親下山也可。”

“本王知道王妃對清苦的寺院生活並不介意。但是——”

話沒完,屋外傳來了一陣動靜。聽說是被關押在寺內的風水師司馬文瑞突然間爆了,像瘋子一樣在牢房裡大喊大叫,說最可怕的妖魔鬼怪來了,要讓太白寺裡最重要的某個人物死掉。

瞬間,寺內起了大波驚瀾。

蘭燕慌慌張張跑進他們夫婦倆屋子裡說:“王爺,王妃,好像住持的院子裡出事了——”

李敏眸子裡神色驟然一沉,是想,是自己丈夫來的時機恰好,還是說,某些人是瞄準了她丈夫上山的時機。

眸子轉到丈夫的側顏時,只見他聞風不動的樣子,只道:“太白寺裡的事兒,不是外人可以插手的事兒,都不要隨意走動。”

“是的,王爺。”

這會兒,必須以靜制動,否則,真說不定,一個不小心,都可能上了對方的當。不會兒,不好的消息還是傳了出來,說是,慧光大師在閉關時不幸圓寂了。

第一個發現異常的人是明德,本在住持門口報道,結果等了很久屋裡始終沒有動靜,終於,明德感覺到了異常,不得已情況下打開了住持閉關的門,這時才發現住持本人躺在屋內的牀榻上雙目緊閉,已經是圓寂的狀態。

一時間,太白寺突然之間變成了喪事,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四處可以聽見僧人們哭泣悲傷的聲音。慧光是個有名望的大師,深受寺中衆僧的厚愛。

大師突然的圓寂,超乎了人的預想,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爲什麼三日前還好好的人,突然間說死就死了。

病死的,也得有個前兆?莫非是兇殺?但是,人家大師閉關,身上沒有受到襲擊的明顯傷痕,怎麼是兇殺?

寺內寺外,無論是僧人,還是剛好在廟裡面的香客,都議論紛紛,議論不出個所以然時,司馬文瑞在牢中大聲嚷嚷那什麼最可怕的魔王來了之類的話,似乎給這個事情上面再籠罩了一層烏雲。

如果,慧光真的是在這兩天內死的,剛好,正逢護國公夫婦到訪太白寺。難道真的是司馬文瑞說的不祥之雲搞出來的禍端?

明德神情悲傷地跪在三綱面前,一句話都不知道怎麼說。方丈死的太突然了,等於給他當頭一棒,他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何從說起呢。

在他面前徘徊的慧可,時而銳利的鋒芒掃過他臉上。

開口的卻是監院,弘忍問:“蓮生呢?”

蓮生?明德忽然想了起來,說:“蓮生並沒有隨我去方丈院內,所以可能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如今,事情都傳得沸沸揚揚了,他居然當作不知道?”弘忍像是吃驚地說。

弘忍的吃驚,指的不僅僅是因爲蓮生是慧光收的唯一徒弟,更因爲慧光這一死,蓮生很有可能是這裡的住持了。此刻如果消失不見,豈不是不想當這個住持了?

44 百花宴請帖195 相見朱潛軼事二三事貳玖朱潛軼事二三事拾壹274 倉皇堡65 迎親朱潛軼事二三事貳拾117 麻煩不麻煩肯定不麻煩262 賤人活該教育241 來自古代的動靜98 徐氏遺言178 老公讓她爽朱潛軼事二三事貳伍242 總得以防萬一87 套中套231 出氣朱潛軼事二三事拾柒217 抵達182 越來越熱鬧了1 想醫死她大黃182 越來越熱鬧了169 臣服朱潛軼事二三事叄伍198 目的是什麼169 臣服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9 倒潑髒水219 父女見面169 臣服172 都督府277 收拾李瑩朱潛軼事二三事陸壹69 算盤打盡266 陪產63 病癆鬼變寶貝40 聖旨到了129 餞行91 謎底揭曉朱潛軼事二三事陸玖4 未婚夫130 護國公發威44 百花宴請帖136 下一個輪到誰140 真相大白110 各顯神通174 拿老公狐假虎威8 璃王駕到朱潛軼事二三事陸玖218 所謂的親人198 目的是什麼253 皇帝動手98 徐氏遺言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242 總得以防萬一188 選擇281 剃胎髮21 貴人128 有人坐不住了47 百花宴111 辯論真假105 秘籍朱潛軼事二三事柒壹74 羊和老虎146 追兵一個接一個119 東宮告急142 往哪裡逃朱潛軼事二三事伍拾222 認不認261 船上36 當然不能自賤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柒126 送梅子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拾120 人在這裡149 被發現了33 寒毒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184 對峙風水師184 對峙風水師250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62 聘禮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柒265 臨盆207 對質179 誰能預測未來80 對薄公堂179 誰能預測未來17 剝一層皮94 賭約223 病因大博弈31 砸了神醫的招牌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壹133 有孩子當然不一樣211 誰當誰的棋子朱潛軼事二三事伍肆181 太白寺87 套中套朱潛軼事二三事伍叄239 天譴
44 百花宴請帖195 相見朱潛軼事二三事貳玖朱潛軼事二三事拾壹274 倉皇堡65 迎親朱潛軼事二三事貳拾117 麻煩不麻煩肯定不麻煩262 賤人活該教育241 來自古代的動靜98 徐氏遺言178 老公讓她爽朱潛軼事二三事貳伍242 總得以防萬一87 套中套231 出氣朱潛軼事二三事拾柒217 抵達182 越來越熱鬧了1 想醫死她大黃182 越來越熱鬧了169 臣服朱潛軼事二三事叄伍198 目的是什麼169 臣服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9 倒潑髒水219 父女見面169 臣服172 都督府277 收拾李瑩朱潛軼事二三事陸壹69 算盤打盡266 陪產63 病癆鬼變寶貝40 聖旨到了129 餞行91 謎底揭曉朱潛軼事二三事陸玖4 未婚夫130 護國公發威44 百花宴請帖136 下一個輪到誰140 真相大白110 各顯神通174 拿老公狐假虎威8 璃王駕到朱潛軼事二三事陸玖218 所謂的親人198 目的是什麼253 皇帝動手98 徐氏遺言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242 總得以防萬一188 選擇281 剃胎髮21 貴人128 有人坐不住了47 百花宴111 辯論真假105 秘籍朱潛軼事二三事柒壹74 羊和老虎146 追兵一個接一個119 東宮告急142 往哪裡逃朱潛軼事二三事伍拾222 認不認261 船上36 當然不能自賤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柒126 送梅子朱潛軼事二三事叄拾120 人在這裡149 被發現了33 寒毒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叄184 對峙風水師184 對峙風水師250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62 聘禮朱潛軼事二三事肆柒265 臨盆207 對質179 誰能預測未來80 對薄公堂179 誰能預測未來17 剝一層皮94 賭約223 病因大博弈31 砸了神醫的招牌朱潛軼事二三事肆壹133 有孩子當然不一樣211 誰當誰的棋子朱潛軼事二三事伍肆181 太白寺87 套中套朱潛軼事二三事伍叄239 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