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

“孫大人,莫非你也認爲王某升遷是借了方首輔的光?或者說,你也認爲王某是浙黨一員?”王興問道。

“這,這,難道不是嗎?”

孫承宗不想王興問得如此直白,又見王興臉上絲毫不見有什麼羞愧之色,反而有些理直氣壯。倒是自己被人問到臉上,回答起來卻是有些心虛。

“孫大人,既認爲王某與方首輔有勾連,那王某必然與方首輔過往甚密,那麼請問,王某自入京以來,去方府拜訪過幾次?”

“那倒是不曾親見。”

“可曾聽聞?”

“也沒有聽聞?”

“既未親見也未聽聞,那麼請問孫大人,說王某借了方首輔的光,證據何在?莫非孫大人是憑空想像?”

“這……”孫承宗被王興問得張口結舌。

是啊,自己憑什麼就說人家是沾了首輔的光?無端入人以罪,可非君子所爲啊。

“這,孫某確實沒有憑據。不過是據情理推測而已。”孫承宗無奈,只好說是推測的。

“據情理推測也應該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孫大人,王某入京以來,只在會試中第以後,與同年一起去拜房師時,去過一次方府,話都沒說上幾句。請問你依的是何情?據的是何理呢?莫非就因爲我與方家公子是連襟兩喬這一層關係?”

這番話說的孫承宗啞口無言。

是啊,憑什麼呀,連襟兩喬的關係放在後世,是很近的關係,那是因爲婦女的地位和話語權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放在講究父系血親的現在,這層關係真不算是什麼親近的關係。就憑這一條,情理上還真說不過去。

“再者說了,王興是蘇州人,就因爲地緣的關係,就認爲王某天然是浙黨,孫大人,未免過於武斷了吧?”

王興並沒有因爲孫承宗答不上話來就放過他。

“事實上,興對朋黨毫無興趣,莫說是浙黨,就是孫大人所在的東林黨,王某都不會加入。”

“至於王某人爲什麼升遷如此之速,孫大人如有興趣,可具折問一問皇上,說實話,王興也是一頭霧水。”

王興說到這裡,見孫承宗臉上很難看,也不想他過於難堪,於是躬身一揖道:“孫大人,日後你我同在這一片屋檐下,且孫大人高風亮節,向來爲興所敬重,王某不想相處起來有所芥蒂,所以坦言相待,還望孫大人勿怪王興孟浪。”

孫承宗畢竟是正人君子,見王興問的有理,且姿態放得很低,他衝王興一揖,說道:“王大人,孫某確實疑的不當,還請勿怪。高風亮節可不敢當,不過,承認錯誤的勇氣,孫某還是有的。”

“孫大人果然是坦蕩君子,王興佩服。”

人家都自承其非了,王興也不爲已甚,借坡下驢,趕快轉圜。

說完話,王興就開始收拾書案。

孫承宗望着王興的身影,心想:“這個王興不簡單,幾句話就把我問住了,我觀他目光真誠,倒不似作僞。不過,他升遷之速確實令人想不明白。莫非真如聖旨裡說的,此人品行端方,學識過人?嗯,我還得試他一試。假如真是個沽名釣譽之徒,以後還真得小心他一點。”

想到這裡,孫承宗開始琢磨如何試探。猛然想起剛纔王興的話,似有未盡之意,不如問一問他。

見王興收拾完書案,坐到椅子上,孫承宗問道:“王大人,聽你剛纔之言,似對黨爭很有看法?不知能否見教?”

王興想不到他問這個問題,他沉吟了一會兒,卻是不知如何作答。談深了吧,有點交淺言深的意思,膚淺地談一談,看來也不能折服於他,這個度還真是不好把握。

“莫非王大人有難言之隱?或者,嫌孫某鄙陋,不願見教?”孫承宗見王興臉色不定,以爲他胸無點墨,徒有狀元之名而無狀元之才,所以又出言激了一句。

王興笑了笑說道:“既然孫大人如此相激,那興就略抒淺見,不當之處,還請孫大人見諒。”

“如此,孫某洗耳恭聽。”孫承宗正襟危坐,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擺了出來。

“孫大人,興以爲,世生萬物,皆有陰陽,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只有陰陽調和,才能萬物蔥蘢。人爲萬物之靈,當然也不例外。何謂人的陰陽?陽是表現在外面的符合普世價值的理想,陰則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私慾。只有既重視人的外在表現,又要一定程度上滿足他的私慾,才能算作是陰陽調合。比如,你要求一個人敬業勤政,但也要發給他俸祿,以滿足於他衣食上的私慾。總不能,只讓他奉獻,不讓人他索取吧。這個說法,孫大人不反對吧?”

“嗯,有道理。王大人,請繼續。”孫承宗邊聽邊思考,左手捻着鬍鬚說道。

“朝中大人,無論是齊浙楚宣黨,還是東林黨,都習慣於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評價別人的得失,指手畫腳,動輒大加韃伐,無限地上綱上線,對皇帝、當權大臣如此,對邊將武官也是如此。尤其是指摘皇帝之非,更是趨之若鷙,前赴後繼。你想做比干,那皇上是紂王嗎?說到底還是求名,求自己名垂青史,卻置君父於何地?所以說,這些人看似憂國憂民,實則是爲了小團體利益,看似沒有功利之心,實則大有功利心。此爲吾所不恥者一也。”

“評點他人之非,則慷慨陳詞,鬥志昂揚,像好鬥公雞。一遇軍國大事、民生經濟,卻毫無良策,噤若寒蟬。大言炎炎,空談誤國,此吾所不恥者二也。”

“東林黨也好,齊黨、浙黨也好,無論哪個黨,都是朋黨,不是政黨。沒有理想信念,沒有紀律約束,是一種鬆散型而非緊密型。久之,正人君子必被邊緣化,僞君子則會大行其道,結黨營私,用筆如刀,興風作浪。所謂的黨,必成一些人謀取私利的工具,也必然會四分五裂。無組織、無紀律、無政治原則,此吾所不恥者三也。”

“請問,有此三者,孫大人,你以爲興會加入某一黨嗎?”

……

各位書友:自明日起,恢復一天兩更。

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二十三章 什麼是筍炒肉?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四十一章 校場點兵(八)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十八章 虛僞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十八章 虛僞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三十七章 拜師第六章 朝中異議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二十九章 慈慶宮風雲(一)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六十七章 張家亂起(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饑平亂(八)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九十章 放權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三十七章 拜師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四章 賢婦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十六章 告狀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
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二十三章 什麼是筍炒肉?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十六章 圓滑中隱見方正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四十一章 校場點兵(八)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十八章 虛僞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十八章 虛僞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三十四章 狐狸精上身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三十七章 拜師第六章 朝中異議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二十九章 慈慶宮風雲(一)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六十七章 張家亂起(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饑平亂(八)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九十章 放權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三十七章 拜師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四章 賢婦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十六章 告狀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