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打倒列強

天與晴朗,能毋度良好。田野片綠煮,被條深煮聊加沁習路分成東西兩片,馬路東邊是農田,種植着高粱,馬路西邊也是農田,種植着大豆和蔬菜。

這裡是北京南郊,距離南苑航空基地已是不遠,至於那條橫貫南北的拍油馬路,就是剛剛竣工通車不久的京津國道。

現在的京津國道上,幾輛掛着普通牌照的小汽車正在飛馳,其中的一輛汽車裡坐着民國財政總長熊希齡。其它的汽車裡都是他的隨員,其中既有秘書、機要員,也有警衛,作爲一名中樞政府的高級官員,熊希齡有資格配備警衛人員,這些警衛人員均來自於京畿警衛處,京畿警衛處的唯一職能就是爲所有的中樞高級官員提供安全保衛工作,並由統帥堂轄下的侍從室直接管理。

熊希齡是從天津過來的,昨天他去天津大沽主持大沽新港的奠基儀式。隨後在天津視察了一下當地的仿織業展情況,跟他同去天津的還有工商部總長劉接一,不過劉援一現在還留在天津視察當地的輕工業基地。沒有跟熊希齡一起回北京,本來從天津回北京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乘火車。但是熊希齡想順便考察一下京津國道的道路情況,看看底下報上來的數據與真實數據是否一致,畢竟,修路的施工隊是民間公司,而出錢修路的則是財政部,熊希齡不想被人當成是冤大頭,更不想替人頂缸。否則,那個,督政處還有內政部都不會給他好臉色看,也正走出於這個目的,熊希齡才決定乘坐汽車趕回北京,他去天津的時候坐的是火車。現在這幾輛汽車是從天津市政府借的。

這一路走一路看,熊希齡對於京津國道的建設質量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當靠近北京的時候,熊希齡的主要注意力已經從國道轉移了。他開始考慮爲財政部添購幾輛公務用車的事情了。

雖然這兩年經濟展勢頭不錯,再加上消炎藥磺肢噥吒及其衍生物在國際市場上賺取的驚人利潤,這民國財政部終於基本上擺脫了北洋時代的困窘局面,雖然目前爲了支撐那個。“四隻工業展計劃,”財政部的日子過得依舊是緊巴巴的,但是由於熊希齡的高理財能力以及歷年的財政節餘,現在的財政部總算是可以爲自己購置一些汽車了。

說起來財政部管着全國的財政,可是現在的財政部總共只有五輛汽車,四輛轎車,一輛卡車,平時的公務用車基本上仍是依靠馬車。甚至是自行車,說起來都有些磕磣,每當有什麼重大公務活動或者需要與外國財團打交道了,財政部才東拼西湊的跟各方化緣,五花八門的汽車才能稍微給財政部的上上下下一些底氣,可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作爲中國的財政中樞。這面子工夫確實也是少不了的。

要是擱以前,熊希齡是下不了決心添購汽車的,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爲中國可以自行製造汽車了,轎車、卡車都能製造,雖然性能或許平平。但是相比外國汽車,中國汽車在價格上還是有優勢的,由於從美國福特公司引進了剛剛出現的流水線生產工藝,並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處理,中國造汽車的價格要遠低於那些飄洋過海而來的外國汽車,這不僅要感謝那些工程技術人員,更要感謝那位趙大總統,沒有他的那個“四隻工業展計劃,”武漢就不會成爲中國現在的重工業基地,更不會出現與汽車製造業相配套的諸多工廠。作爲現代工業最爲璀璨的一顆明珠,汽車製造業最考驗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與組織能力,畢竟。這個虛弱的國家曾經連鐵釘都需要進口,而現在,這個國家的工廠已經能夠仿製汽車動機了。

但是汽車業的展需要廣闊的市場。目前出口還談不上,所以,武漢工廠製造出來的那些轎車、卡車就需要政府訂貨,以維持工廠的正常運轉。熊希齡之所以現在突然冒出爲財政部添購汽車的念頭,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的市場,最好還是應該由中國棄品佔領,哪怕它是掛着個“中美合資中德合資”的招牌。

由於國防軍的訂貨多爲卡車,所以目前武漢汽車廠正在集中全力完成軍方訂貨,至於以前製造的轎車,除了向民間銷售了一部分之外,剩下的還積壓在露天倉場,熊希齡打算將其一口氣買下,不僅給財政部配幸。也給其它政府各部多配幾輛汽車。尤其是農林部、教育部那些“冷衙門。”不能叫人說熊總長偏心眼。更不能給政敵以攻擊的黑材料。

熊希齡坐在車裡琢磨着爲政府部門添購汽車的事情,直到汽車停下。他才收斂心神,向車窗外一望,兩邊仍是田野,離北京城還遠着呢。

“爲何停車?”熊希齡問坐在前頭的那名秘書。

“並頭堵車秘書回答。

“堵車?這一路沒看見多少車啊

熊希齡好奇之下推開車門,走下汽車,幾名隨員急忙跟上,護衛左右。

下了車,熊希齡纔看清那國道上都是馬車、騾車一類的民間車輛,拉的東西卻基本上只有一樣,清一色的棉花包,趕車的車把式們正聚在一起打聽前頭生了什麼事情。

熊希齡問了幾名車把式,但對方都有些語無倫次,無奈之平,只的派了一名警衛到前頭去打探,而他本人則帶着隨員與那幾名被堵在路上的棉花采購商聊了起來,打聽一下京津一帶地區輕工業展給民間帶來的變化。

京津不比武”這裡距離山海關太近。距離海岸也太近,考慮到日本的減”斤以在那個“四隻工業展計刮”中,京津地區與其它沿海的區一樣,除了少量的軍事工業之外,這裡主要展輕工業,棉仿織業就是輕工業中的代表性行業,現在還沒到收棉花的時候,這些棉花商人收購的都是陳棉,但是現在棉仿織業展迅,尤其是江蘇,那裡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仿織廠,北方的陳棉是供不應求,而北京、天津就是北方的棉花集散中心,這裡的棉花主要通過火車、輪船轉運南方。

熊希齡正與一名棉花商人聊得興起,那名警衛已從國道前頭折返。

“總長,前頭就是南苑,有一幫青年在航空基地路口集會演說,在那路口瞧熱鬧的人太多,軍人、村民好幾千人呢,這國道兩邊又是灌溉渠。結果把那道路就給堵上了。現在憲兵已經過去了。正在協調

“原來如此。

熊希齡恍然。最近中國與日本的關係非常緊張,爲了反擊日本,全國各地的愛國人士都組織起來了,有的遊行示威,有的表演說,掀起了一場狂熱的愛國反日運動,在這裡頭,那個褒貶不一的政宣委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主持政宣委的張激揚也被穩健派國會議員指責爲“惟恐天下不亂”的愣頭青。

但是熊希齡卻明白,張激揚只是站在前臺的人物,真正在幕後策戈,反日運動的是那位民國的總統先生,自從聯合陣線上臺執政之後,趙大總統就非常熱中於煽動青年運動,經常到京津等地的中學、大學視察,與青年學生們打成一片,所以,在現在的青年人中,總統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鬧吧,鬧吧。中國的強大不是表一些演說就可以實現的,中國需要實幹家

熊希齡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再對此事感興趣,坐回車廂裡,繼續琢磨他的政府公務用車購置計科去了。

半個時後,這段嚴重蜜塞的京津國道才恢復了正常交通,熊希齡催促着司機加快度,趕去北京城,因爲他要趕一場會議,而且不是普通的政府會議。而是一場外交談判,“東北亞危機”由於英國、美國的強力斡旋和干預。目前正逐步走向緩和,今天外務部將繼續與日本川,交特使舉行會議。討論如何解決中日之間的分歧,彌和兩國關係,由於今天的談判要涉及日本商人和企業對中方製藥企業的專利侵權問題,所以熊希齡有必要參加談判,咎竟,磺脆嚯吒及其衍生物的生產與銷售直接關係到中國的中樞財政狀況,該藥品的生產與銷售以及專利授權均由財政部直接管理,而日本企業肆無忌憚的仿冒和傾銷嚴重損害了中方

益。

汽車經過那個路口的時候,熊希齡特意看了看路口,現那些表演說的青年已經走了。只有一些憲兵和航空兵軍官在那裡晃悠,於是苦笑着收回了目光。

熊希齡的車隊很快駛進了北京南城,就在大前門火車站前,熊希齡終於碰見了那幫在南苑航空基地路口表演說的青年,這時他才明白對方爲什麼會消失的那麼快,因爲這些青年都騎着自行車,而且從那些自行車上的標記來看。這些自行車多數都是由民國大總統獎勵給那些品學兼優的中學生和大學生的,難怪他們如此熱情的響應總統的反日號召。

“難道是一路從天津過來的?。

熊希齡留意了一下那些青年們插在自行車上的旗幟,現其中的多數人似乎都是天津幾所技術學校的學生,不過他的心思沒在這上頭,很快就命令司機調轉車頭,從另一條道路繞了過去,以免被那些正在火車站前聚集的青年攔住。

不過熊希齡的車隊還是太惹眼了,青年們當然不會放過他們,於是,等熊希齡的車隊趕到北京北城並在外務部大院前停下之後,這幾輛公務用車的車廂外頭已經被人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傳單,多數都是號召國民抵制日本商品的,少數更爲激進的傳單上甚至還在高喊“打倒列

“這幫愣頭青。不知天高地厚,內政部也不管管。“打倒列強”這口號也是能亂喊的麼?這要是叫英國公使和美國公使聽到了,只怕外務部又要頭疼了。”

熊希齡從車廂上扯下幾張傳單看了看,對青年們的評價可不怎麼高,嘆了口氣,扔了傳單,吩咐隨員將車廂上的傳單清理乾淨,然後便帶着一名機要員走進了外務部大院。

外務部門前早有司員恭候,見熊希齡趕到,急忙將他引去了會客室,奉上清茶,讓熊總長在這裡先歇歇腳,現在離正式會議舉行還有差不多一個小時。連外務總長唐紹儀都還沒有趕到。

會客室裡倒是有幾位比熊希齡到愕更早的官員,工商部次長周學熙、農林總長朱啓鋒兩人都是熊希齡的舊相識,內政總長夏壽田、交通總長饒漢祥雖然也與熊希齡認識,但是關係卻很一般。再加上這兩人都是聯合陣線的候補委員,熊希齡也刻意與他們保持着距離,畢竟,他現在也與楊度一樣,都是政府裡的逍遙人士,無黨無派。

既然都坐在同一間會客室裡,自然也不好一句話都不說,熊希齡與四位同僚各自東拉西扯幾句,然後就將內政總長和交通總長扔到了一邊,與工商總長、農林總長做起了長談。

第358章 蘆臺(下)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995章 多數人的選擇第1175章 演戲(上)第1244章 堅守陣地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843章 醒獅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1192章 諜對諜第1245章 橋第1144章 雷雨(下)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717章 讒言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111章 日落(上)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40章 共和饅頭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541章 青島(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703章 立國第479章 削藩第47章 漢口車站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260章 武穴(下)第770章 克復第510章 鐵青團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355章 託孤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909章 恰克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1104章 迎擊(下)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740章 好自爲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483章 這個總統不好當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223章 炮戰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132章 交易第60章 不眠之夜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8章 天心洲第1220章 古姆(下)第955章 坦克戰第813章 1917年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280虛名與實力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155章 掮客(上)第1001章 對手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16章 張園(上)第204章 旗營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542章 青島(下)
第358章 蘆臺(下)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1172章 總統手裡的棋子第903章 口蜜腹劍(上)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995章 多數人的選擇第1175章 演戲(上)第1244章 堅守陣地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714章 一號方案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843章 醒獅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1192章 諜對諜第1245章 橋第1144章 雷雨(下)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717章 讒言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111章 日落(上)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40章 共和饅頭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541章 青島(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703章 立國第479章 削藩第47章 漢口車站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260章 武穴(下)第770章 克復第510章 鐵青團第484章 抗議與反抗議第355章 託孤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909章 恰克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1104章 迎擊(下)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740章 好自爲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483章 這個總統不好當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223章 炮戰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132章 交易第60章 不眠之夜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8章 天心洲第1220章 古姆(下)第955章 坦克戰第813章 1917年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280虛名與實力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155章 掮客(上)第1001章 對手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116章 張園(上)第204章 旗營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542章 青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