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

濟南,位於山東中部,黃河下游南岸,古時濟水在城之北方,故此得名“濟南”。

濟南以北是華北平原的南部邊緣地區,濟南以南則是泰沂山區,津浦鐵路就從這裡經過,從地形特點就可以看出,濟南以北的鐵路修建難度較低,而濟南以南的鐵路因爲進入山區的緣故,修建難度就提高了不少,也正是這個原因,現在的津浦鐵路北段只修到了濟南,南邊的工程還沒有開工建設。

“戊申革命”爆發之後,山東的局勢相比南方各省,一直比較平靜,山東巡撫袁樹勳積極響應袁世凱“立憲”號召,在山東宣佈“自主”,後來袁世凱做了民國臨時大總統,投桃報李,袁樹勳搖身一變,也做了山東都督,更是跟着袁世凱一步一趨,南北實力派因爲國會選舉而正式決裂之後,袁樹勳也積極追隨袁世凱,派兵南下,山東省內較有戰鬥力的部隊都加入了王士珍統率的北洋南進第一軍,並最終被困在了南京一帶。

北洋軍在河南吃了大敗仗之後,袁世凱衆叛親離,北洋集團搖搖欲墜,面對如此危急的局勢,袁樹勳有些搖擺不定,一邊繼續向病榻上的袁世凱表忠心,一邊向聯合陣線派出特使,並同時在報紙上刊登公報,以廣東都督張人駿爲榜樣,宣佈山東“局外中立”,試圖從這場南北利益之爭中脫身而出,繼續維持他對山東的統治。

袁樹勳的“局外中立”公報一刊登,同時受到了北洋集團和聯合陣線的歡迎,這倒是大出袁樹勳意料,其實北洋集團和聯合陣線也是各自打着小算盤,北洋集團是想把山東從亂局中踢出去,以便爲北洋今後的發展留條後路,而聯合陣線方面也絕不是出於對袁樹勳“中立”姿態的信任,準確的講,趙北就是打算利用袁樹勳這個“局外中立”的藉口將自己的一隻手伸進山東,形象一點來講,這叫“摻沙子”,而那顆“沙子”就是王佔元。

王佔元身份特殊,他出身於北洋新軍,但是卻投降了革命軍,對於北洋來講,他是叛將,對於革命派來講,他是“革命元勳”、“起義將領”,至於真相卻是沒人關心,反正他王佔元在北洋軍和共和軍裡都混過,這資歷卻也不是吹的。

由王佔元擔任山東都督,是個南北雙方都可以勉強接受的方案,在這一點上,聯合陣線的領袖趙北與北洋的領袖徐世昌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在他們看來,由王佔元擔任山東都督並維持山東的“中立”局面是很明智的選擇,於是,在一場南北之間的利益交換中,山東軍政府的第一任都督袁樹勳識趣的宣佈“下野”,王佔元走馬上任,做了山東軍政府的第二任都督。

由於這頂“山東都督”的帽子是趙北給的,所以王佔元對趙委員長是感恩戴德,當趙北取代徐世昌成爲民國大總統後,王佔元是第二個拍發賀電的北洋大員,至於第一個拍發賀電的北洋大員,則是另一位北洋降將、黑龍江鎮守使盧永祥。

有這樣一層關係在,此次趙北以總統身份南巡山東,王佔元當然要率領山東文武官員親往火車站迎接總統大駕,這儀仗也是擺得相當隆重,濟南全城的名士縉紳、社會名流也都遵照王都督令趕到火車站,恭迎趙大總統。

現在,王佔元就坐在濟南火車站的一間候車室裡,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着總統專列的到來。

之所以心裡忐忑不安,只是因爲一封電報,一封由陸軍部拍過來的電報。

這封電報是趙大總統南行前夕從陸軍部拍到濟南城裡的,拍報人是陸軍部次長蔡鍔,由於是特級專用密碼,王佔元不得不親譯,但是譯出來的內容卻讓他有些吃驚。

電報的內容也不復雜,蔡鍔向王佔元建議,鑑於山東局勢穩定,山東的軍政府可以解散了,山東省應該首先實現所謂的“軍民分治”,也就是軍務與政務分開處理,如此一來,“山東都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蔡次長建議王都督,主動向中樞請辭,辭去“山東都督”一職,改任“山東督軍”,以後專管軍事,至於山東省政和財政,應該交由省長和省議院全權處理。

“軍民分治”,最早是袁世凱提出來的,但是卻無人響應,當初趙北還是湖北軍政府都督的時候,他也是反對軍民分治的,但是現在,作爲一國元首,趙北似乎也打算提倡軍民分治了,畢竟,由一個人同時掌握着軍權和財權,這不利於貫徹中樞的政策,任何一個雄才大略的國家元首都不會允許這種局面長久持續下去,收權是必須的,而收權的第一步,就是軍民分治,尤其是這個財政權力,更是必須收回中樞手中。

對於王佔元來講,這個山東都督的寶座還沒坐熱呢,現在就有人來“建議”他辭去都督一職,這確實有些士可忍孰不可忍的情緒,但是另一方面,王佔元也深知,他這個山東都督是比不了廣東都督、安徽都督的,他手裡沒有多少軍隊,可以作戰的部隊現在大部分還在南京一帶逗留,暫時不可能調回山東,就算是調了回來,也未必有膽量與中樞對抗。

王佔元沒有別的選擇,他只能妥協,不過妥協之後中樞會不會踐諾,他的心裡完全沒底,所以這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在無意之間得罪了趙北,不然的話,這一次陸軍部爲什麼先拿他祭旗呢?雖然拍電報的是蔡鍔,可是這改“都督”爲“督軍”不是小事,這涉及到權力的重新分配,如果沒有趙北的點頭,蔡鍔也是不可能拍這封電報的。

爲了以防萬一,王佔元不得不想辦法拍拍趙大總統的馬屁,此次在火車站恭迎趙大總統,王都督是準備了不少禮物的,金條、古董自不必說,戲子、歌女也準備了一些,都是濟南城裡戲班、茶館的名角。雖然在共和軍裡呆了不少日子,不過王佔元一直處於落魄的境地,對什麼事情都不關心,所以他確實不清楚趙大總統的偏好到底是什麼,是喜歡聽小曲,還是喜歡更直白一些的消遣?王佔元沒有把握,所以,乾脆兩手準備,這個辦法是失意政客袁樹勳教給他的,而作爲回報,王佔元也答應,如果趙大總統“龍顏大悅”,就舉薦袁樹勳擔任山東省長。

作爲王佔元現在的幕僚長,前任山東都督袁樹勳就陪着現任山東都督王佔元坐在候車室裡,兩人都是心思重重,也沒什麼興趣說話,倒是那個山東機器局總辦戴修國與一名德國商人相談甚歡。

戴修國是趙北指名要王佔元帶在身邊的,此次趙大總統巡視山東,主要目的就是視察山東機器局,那也是清廷開辦的一座兵工廠,就設在濟南,革命之後,兵工廠總辦換了好幾個人,這個戴修國上任不過數月,但是他一直在山東機器局任職,對該廠事務比較瞭解,所以趙北想直接讓這個人跟他見見面,看看是否勝任總辦的工作。

至於那個德國商人,卻也不是普通商人,那是一個軍火商,中文名包爾德,原是一名德國陸軍少校,1900年作爲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的副官在北京、天津一帶逗留過一段日子,並在這段日子裡發了筆小財,隨即就選擇了退役,在天津德國禮和洋行入了股,成了這家專賣軍火的洋行的股東,前段日子南北大戰,禮和洋行趁機撈了一筆,趙北就任民國大總統後,打算整頓兵工事業,禮和洋行也從陸軍部那裡接了筆訂貨單,於是將包爾德派到濟南,到山東機器局實地考察,看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新式機器,此次趙北巡視山東,點名要戴修國在火車站拜謁總統,這個包爾德不肯放過巴結總統先生的這個機會,於是也跟了過來。

包爾德的積極不是沒有意義的,作爲德國軍火商,他很清楚現在的中德關係,爲了拉到更多的定單,他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元首建立起穩固的私人友誼,禮和洋行固然是德國軍火商中的翹楚,但是作爲禮和洋行的競爭對手,德國捷成洋行也經營着精良的德國軍火,只不過,禮和洋行的後臺是克虜伯軍工集團,而捷成洋行的後臺則是艾哈德軍工集團,兩個工業壟斷集團在全世界進行着競爭,這個國家也不例外。

在華多年,包爾德中國話講得不錯,與戴修國的交談不需要翻譯,而且,現在他與戴修國的談話焦點也是那位民國大總統的個人愛好。

但是戴修國也不清楚趙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只知道這位大總統行事果決,絕不是個好糊弄的主。

既然從戴修國嘴裡問不出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那麼,包爾德只能求助於沉默中的王佔元。

“這個……總統先生最討厭別人講廢話,而且總統先生最喜歡新式武器和新式裝備,包爾德先生,如果你能爲總統先生買來一些更好的機器和飛機的話,總統先生肯定會對你留下好印象。”

王佔元自己心裡都還忐忑不安呢,哪裡有空搭理這個德國人?正欲隨便敷衍兩句,卻突然聽到外頭傳來幾聲長長的汽笛,於是急忙站起。

“總統到了,走!都站到站臺上去,都把腰桿挺直了!都把臉擡起來!總統最討厭別人彎着腰、板着臉!”

王佔元擺脫了德國人的糾纏,拉着袁樹勳就奔出了候車室,其他人見狀,也不敢怠慢,亂哄哄奔出候車室,戴修國也急忙整理了一下儀表,扔下包爾德匆匆趕了過去。

“這是一筆大買賣,我可不能錯過。”

包爾德也急忙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提着一隻沉甸甸的公文包,帶着幾名助手趕去站臺迎接趙大總統。

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315章 誘敵(下)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751章 奇兵(上)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1052章 獵鷹第35章 借題發揮第1013章 大佬(上)第730章 佈局北滿(上)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36章 連消帶打第744章 各有所謀第130章 說客(下)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541章 青島(上)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584章 少壯派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720章 調整第656章 防禦(上)第778章 戰俘們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558章 狼窩(下)第381章 魚與熊掌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609章 事變(上)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154章 反擊與防守(下)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508章 小腳色(下)第1106章 誘敵(下)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952章 攻擊(下)第930章 伯力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151章 戰重慶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852章 鋼師第204章 旗營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748章 戰前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525章 刺汪第336章 騎兵(下)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409章 北行第863章 有樣學樣第558章 狼窩(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590章 練兵(下)第760章 交涉(上)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843章 醒獅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8章 危局第1080章 前線(下)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1108章 伏擊(下)第34章 初步整編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816章 “伏特加”(下)
第313章 西平前哨(下)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315章 誘敵(下)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751章 奇兵(上)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1052章 獵鷹第35章 借題發揮第1013章 大佬(上)第730章 佈局北滿(上)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36章 連消帶打第744章 各有所謀第130章 說客(下)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541章 青島(上)第871章 誰也不沾第584章 少壯派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720章 調整第656章 防禦(上)第778章 戰俘們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1231章 斯米爾基通道戰鬥(上)第558章 狼窩(下)第381章 魚與熊掌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609章 事變(上)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154章 反擊與防守(下)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508章 小腳色(下)第1106章 誘敵(下)第58章 戰漢陽(上)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952章 攻擊(下)第930章 伯力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151章 戰重慶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852章 鋼師第204章 旗營第547章 “提攜諸位”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748章 戰前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525章 刺汪第336章 騎兵(下)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409章 北行第863章 有樣學樣第558章 狼窩(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128章 一幫刺客第590章 練兵(下)第760章 交涉(上)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861章 叛亂與起義第843章 醒獅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8章 危局第1080章 前線(下)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878章 低調回京第680章 尊嚴與武力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698章 有條件的寬容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1108章 伏擊(下)第34章 初步整編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816章 “伏特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