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空氣動力學實驗室

林蔭道上,一輛轎車正緩緩駛向一棟五層高的大樓,並最終在大樓前的停車場上停住,一名中年司機先下了車,然後將右側的後車門拉開,將一名坐在後排的乘客從車上扶了下來,兩人站在大樓前,仰起頭向樓房張望,那名乘客雖然已是白髮蒼蒼,手裡還拄着柺棍,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可是一看到這大樓,老人立刻變得神采飛揚起來。

“小秦啊,你或許不知道,這棟大樓的設計草案還是我拍板定下來的呢。”老人對扶着他的那名轎車司機笑着說道。

司機也笑着點了點頭,說道:“謝老,沒有您老人家主持,咱們國家的航空事業也不會這麼發達,航空俱樂部也不會遍地開花,航空技術雜誌更不會變得滿街都是,連我這個一向對航空技術不怎麼感興趣的人現在也能說幾個專業名詞了。”

“嘿嘿。那是你不知道其中的底細,實話跟你說吧,我也就是一個‘坐享其成’的人,真正在咱們國家航空技術發展中起關鍵作用的還是馮先生,只可惜他去世太早,太多抱負沒能實現,未免有些遺憾了。對了,還有總統先生的支持,沒有總統全力支持,我們這個航空署也不會成爲與各部平起平坐的機關,更別說集中那些工業資源和人才資源了。其實我也是有遺憾的,我退休得太早,沒能在噴氣機的研發中起到什麼作用,雖然頂了個‘顧問’的頭銜,可是真正主持其事的還是那幫少壯派,他們腦子靈活,比我看得更遠,我是垂垂老矣,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飛得更快的飛機問世,如果能坐一坐飛得比聲音更快的飛機,我也算是死而無憾了,九泉之下,也可以跟老馮吹吹牛什麼的。”

這名正在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的老人就是航空業的先驅和元老謝纘泰先生,他本已退休多年,但是今天卻興致勃勃的回到這裡,目的就是看一看外國同行的事業發展情況。

這裡就是南苑,除了有一座空軍基地之外,南苑還有一座屬於航空署的研究所,南苑空氣動力學實驗室,就在空軍基地旁邊,基本上,國內所有最新航空科技都要在南苑實驗室接受審覈,而一些新式航空器的研究計劃也通常是由這裡下發到各地研究機構或者大學、企業的,如果要問現在中國最重要的航空科技基礎研究機構在哪裡,那麼答案就是南苑實驗室。

現在,謝纘泰就站在南苑空氣動力學實驗室的主辦公大樓前,這是一棟四四方方的建築,從表面看沒什麼特點,但是它的地下室卻有六層。

南苑空氣動力學實驗室正式掛牌是在1921年,到現在1944年,已有二十多年曆史,但是實際上,這個航空技術研究機構早在1921年正式掛牌之前就已經在從事航空技術的研究了,它不僅是中國最出色的航空技術研究機構,而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但是從成立之初起,到現在,還從來沒有第二個外國人踏進過這裡的核心區域,只有一個外國人曾經進入過實驗室核心區域,這個外國人名叫戈達德,他是航空署重金聘請的美國技術顧問,是專門爲火箭研究服務的,戈達德離開中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外國人能夠踏進實驗室的核心區域,就連總統先生的好友、科學怪才特斯拉先生也無權進入南苑實驗室核心區域。

謝纘泰在航空署工作多年,經常出入南苑空氣動力學實驗室,但是自從他退休之後,雖然還在做着高級顧問,但是如果沒有航空署長的同意,他也是無法再進入實驗室核心區域的。

不過今天謝纘泰卻可以走進南苑空氣動力學實驗室,因爲就是航空署長親自登門邀請謝老先生過來的,就在昨天晚上,一批在伊朗戰場蒐集的德國空軍噴氣機殘骸已運抵實驗室,由中國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研究,並儘量復原飛機結構。

技術研究,講究的就是博採衆長,取長補短,雖然中國現在的航空技術已經領先世界,但是也必須時刻留意外國航空技術取得的長足進步,尤其是在戰爭爆發的情況之下,軍事科技進步速度飛快,必須時刻注意外國的航空技術發展情況。

謝纘泰爲中國航空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也正因此,航空署長特意邀請謝老先生前來一同研究德國噴氣機技術的發展,這也算是對老前輩的尊重,更是對謝纘泰功勞的肯定,對於激勵航空技術界晚輩也是有好處的。

站在大樓前感慨了那麼半分鐘,謝纘泰讓司機扶着他上了臺階,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大樓裡空空蕩蕩,走廊除了武裝警衛之外,幾乎看不見一個人影,就連辦公室也多半是空的,謝纘泰讓司機去打聽,這才得知,那些人都在一間倉庫裡頭幫忙,技術人員仍在那裡拼裝那幾架德國噴氣機的殘骸,他們已在那裡忙了一夜,輪班工作。

拿着航空署長送去的臨時通行證,謝纘泰和司機匆匆趕去那間拼裝德國噴氣機殘骸的倉庫,等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有兩架噴氣機被拼裝完畢了,雖然殘骸殘缺不全,而且燒得焦黑,但是基本的結構和造型是可以看出來的。

這顯然不是德國製造的ME262式噴氣機,從發動機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來,其中一架飛機的發動機安裝在機身背部,另一架飛機的發動機雖然安裝在機身內部,但是卻只有一臺發動機,而不是ME262的兩臺發動機,倒與“閃電”有些類似,但是機身卻很短,顯然航程極其有限。

“很粗糙,很原始。”

看了半天,謝纘泰終於給出了評價,他認爲,德國的噴氣機研製計劃很可能與中國的噴氣機研製計劃是差不多時間啓動的,所以德國的飛機設計師沒有辦法參考中國“閃電”,實際上,“閃電”原型機出現時間雖然在幾年前,但是它真正向公衆展示是在1944年初,從時間上來講,德國飛機設計師也來不及模仿“閃電”。

“閃電”的設計是完美的,至少在謝纘泰眼裡是完美的,他不知道爲什麼當初總統一定要確定“閃電”方案,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果採用其它的設計方案的話,那麼製造出來的噴氣機也很可能像眼前的這兩架造型古怪的德國噴氣機一樣讓人感覺怪異。

謝纘泰的評語引起了在場技術人員們的一陣嬉笑,衆人也有同感,如果“閃電”不出現,那麼這兩架德國飛機以及著名的ME262噴氣機很有可能讓人感覺震撼,但是,在“閃電”面前,德國的噴氣機就顯得有些“原始粗糙”了,德國的飛機設計師確實在摸索噴氣機發展的正確道路,但是他們卻比中國同行慢了一步,而且走了彎路,這從ME262的轟炸型號就可以看出來,掛上炸彈的噴氣式戰鬥機飛行速度已經沒有優勢了,而轟炸精度又非常差,誰也不知道德國飛機設計師爲什麼要這樣設計。

“當年如果不是總統先生堅持‘閃電’方案,或許我們現在設計的噴氣機也跟這些德國噴氣機差不多怪異,不過,德國飛機設計師的靈感倒也讓人驚訝,就說那架噴氣機的T型垂尾吧,看上去就有些道理,你們可以做個模型,到風洞裡測試一下,看看優缺點。”

謝纘泰言歸正傳,對在場的技術人員一番告誡,這些技術人員裡頭有不少都是他的學生,而現在,他們正在從事另一項絕密技術研究,那就是超音速飛機。

衆人圍着德國飛機殘骸議論,正興起時,航空署長突然到來,請謝纘泰去了一間辦公室。

謝纘泰有些奇怪,航空署長昨天就告訴過他,今天不會出現在南苑空氣動力學實驗室,但是現在卻又趕了過來,確實讓人納悶。

等進了辦公室,謝纘泰才明白過來爲什麼航空署長要趕過來了,原來是總統過來了,而現在,總統就坐在這間辦公室裡,至於這間辦公室,謝纘泰也不陌生,正是當年馮如的辦公室,自從馮如駕駛的私人飛機失事之後,這間辦公室就被特意保留下來,以紀念這位航空先驅,辦公室裡雖然沒人辦公,但是每天都有專人負責打掃,使其看上去就跟新的一樣,而且馮如生前最喜歡的航空雜誌也都擱在辦公桌上。

謝纘泰走進辦公室的時候,趙北正在翻看一本航空雜誌,見謝纘泰進來,於是站起身,迎上幾步,握住謝纘泰的手,一番客氣。

“聽說謝老今天過來了,我正打算去跟你說話呢,卻不想你倒先一步找來了。”

聽到這裡,謝纘泰算是明白過來,只怕是航空署長不想讓總統多跑幾步路,所以乾脆叫他這個已經退休的老頭趕來見總統了,這是官僚作風,謝纘泰一向反感,他打算以後再跟這位航空署長好好討論一下這個官僚作風的問題。

“總統今天爲何突然蒞臨南苑實驗室?”

謝纘泰先問了一個問題,對這個問題他也比較納悶,自從南苑航空動力學實驗室的工作步入正軌之後,在他的記憶裡,總統就沒怎麼來過這裡,都是在空軍基地那裡參觀實驗室的新產品的。

“是這樣的,今天有幾位日本客人蔘觀這裡,我陪他們一起過來了。”趙北說道。

“日本人?他們到這裡參觀?”謝纘泰有些驚訝,外國人蔘觀這裡,確實讓人驚訝。

“是啊。都是日本航空業的頭面人物,還有日本軍部的特使,他們希望學習一下噴氣機制造技術,德國開價太高,日本政府不同意,現在只好來求我們。”

“他們去六號區了?”

謝纘泰急忙扭頭,詢問陪坐一邊的航空署長,也不怪他有此一問,六號區就是目前實驗室進行超音速飛機研製的主要區域,他擔心泄密。

“沒有。六號區今天關閉。”航空署長當然明白謝纘泰爲什麼這麼問,他的回答讓謝纘泰放下心來。

“謝老不必擔心,什麼該給日本人看,什麼不該給日本人看,我們心裡有數。雖然我已同意幫助日本發展噴氣機技術,但是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我們手裡的,比如說噴氣機引擎技術,我就不會轉讓給日本人,日本噴氣機目前只能使用中國製造的發動機。”

趙北一番話,讓謝纘泰的神色轉爲緩和,正欲詢問總統爲什麼要向日本轉讓噴氣機制造技術時,辦公桌上的電話卻突然響了鈴,航空署長接了電話,哼了幾聲,壓下電話,便向總統耳語幾句,隨後轉身走出辦公室。

見謝纘泰有些好奇,趙北淡淡一笑,向這位航空業先驅解釋了一下。

“日本人已迫不及待的要簽訂技術轉讓協議了,他們馬上過來,唐署長先過去接待。謝老若有什麼疑問,咱們今天晚上再聊,晚上有一場招待宴會,招待這幫日本人,謝老務必也一同去,讓這幫日本航空設計師也景仰景仰你的風采。”

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703章 立國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章 戰略轉向第132章 交易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168章 租界(下)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91章 先遣司令第657章 防禦(下)第409章 北行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66章 虎與狼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866章 虎與狼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468章 冒險第1031章 夜雨(上)第481章 局(上)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666章 夜色追擊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174章 黃州陰謀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588章 戰略欺騙第520章 風波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328章 藍牆(下)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866章 虎與狼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625章 夜鷹(上)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677章 試探第717章 讒言第1176章 演戲(下)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427章 制度與協調第1206章 秋風1944第927章 干涉(上)第978章 新的時代(下)第479章 削藩第1069章 推進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641章 錦州(上)第132章 交易第1037章 平叛(上)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326章 新女性與追星族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259章 武穴(上)第482章 局(下)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659章 進攻(下)第748章 戰前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912章 轟炸第13章 南方驚雷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406章 背叛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1036章 進軍(下)第518章 難得糊塗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68章 租界(下)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36章 連消帶打第1112章 日落(下)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
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703章 立國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章 戰略轉向第132章 交易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168章 租界(下)第616章 山高皇帝遠第91章 先遣司令第657章 防禦(下)第409章 北行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1117章 奇怪戰爭與國際局勢(上)第866章 虎與狼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866章 虎與狼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468章 冒險第1031章 夜雨(上)第481章 局(上)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666章 夜色追擊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174章 黃州陰謀第606章 總統的抉擇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588章 戰略欺騙第520章 風波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875章 矛盾心態第328章 藍牆(下)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690章 海空大戰第866章 虎與狼第844章 帝國獠牙第625章 夜鷹(上)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309章 藉口與政治第677章 試探第717章 讒言第1176章 演戲(下)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132章 戴着腳鐐跳舞的戰鬥第427章 制度與協調第1206章 秋風1944第927章 干涉(上)第978章 新的時代(下)第479章 削藩第1069章 推進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747章 困難與希望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641章 錦州(上)第132章 交易第1037章 平叛(上)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326章 新女性與追星族第762章 歷史再次改變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259章 武穴(上)第482章 局(下)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659章 進攻(下)第748章 戰前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912章 轟炸第13章 南方驚雷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406章 背叛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1036章 進軍(下)第518章 難得糊塗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68章 租界(下)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36章 連消帶打第1112章 日落(下)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