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

現在德國和美國正在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親華”傾向這種傾向具有強烈的自私性和欺騙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英國公使朱爾典顯然對德國和美國公使破壞“列強對華一致”原則的行動很是擔心。

如果說在前段日子德國和美國還僅僅只是將摧毀“列強對華一致原則”停留在口頭上的話,那麼現在。兩國政府顯然是打算在這一問題上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斤。中華民國大總統人選的變化,以前的袁世凱和徐世昌都是親英派,他們不敢冒着激怒英國政府的風險過於靠攏德國、美國,美國到也罷了,不過就是個國際暴發戶,北洋靠攏美國並不會引起英國的敵視,但是德國就不一樣了,德國是英國戰略上的死對頭,北洋雖然對德國的軍事力量很感興趣,但是在外交行動上,北洋集團基本上還是唯英國馬首是瞻的。

但是現在,袁世凱死了,徐世昌下野了,北洋基本上也算是解體了,隨着趙北接任民國大總統,這個遠東國家的政治體系似乎即將進行一場革命,而從趙北在前段日子的表現來看,袖顯然忽視了英國的力量。無論這種忽視是否是他故意爲之。但是畢竟他現在已是民國的大總統,對於整個政策包括外交政策在內。趙北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更爲棘手的是,現在控制國會參衆兩院的是聯合陣線,而趙北同時又以民國大總統的身份兼任着聯合陣線最高領袖的職務,這一點更加方便他的行動,無論是國內政策,還是國際政策,現在,基本上就是趙北說了算了。

明白了這一形勢,也就理解了英國公使的擔心所在,因爲誰也不能保證這位“遠東狂人”不會真的尋求與德國結盟,而一旦中國與德國結盟,英國政府就必須改變現在的國際戰略,甚至不得不完全放棄在遠東地區的多數利益,更讓英國人擔心的是。美國政府似乎也有強烈的對華擴張的野心,雖然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但是美國只要在遠東問題上支持中國、德國。那麼,即使英國政府想改變遠東戰略,也必須三思而後行。

如果需要評價現在的遠東外交格局,英國公使朱爾典的心裡只能想到一個詞:棘手。

用一句中國的古老格言,現在的遠東形勢,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有一個變數,整個遠東的政治格局必然會發生重大變化,甚至會對歐洲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而這,也正是英國政府現在處理中國問題時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主要原因,在給駐華外交官下達的令上,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爵士明確表態。只要中華民國不與德國結成軍事意義上的同盟,英國政府將保持最大限度的“剋制”避免使遠東局勢陷入“不可挽救的災難之中。”當然。另一方面,作爲必要的預防措施。英國也加強了新加坡、香港的海軍力量,必要時可以參加列強對華實施的“特殊管制”。

“特殊管制。”這就是瓜分的委婉稱呼,其實早在咖年“庚子拳亂”的時候,英國國內不少人就在叫囂瓜分中國,把中國變成英國“王冠上的另一顆寶石”但是當時的國際形勢對英國很不利,一方面,英國正陷於南非英布戰爭的泥淖中。軍事力量被牽制住了,另一方面,沙皇俄國正處於國力的強盛期,又與中國近在咫尺,並且趁着當時的混亂獨佔了中國的東北地區,這個時候瓜分中國,只能便宜了俄國以及那些對英國不滿的國家,所以,當時的英國政府堅決的反對瓜分中國,也正是在英國的策劃下,通過那個殭屍一般的滿清王朝,中國被列強“共管”了,而且隨後,也正是在英國的策刮下,一場爭奪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爆發,過於強大的俄國被英國藉着日本的手削弱了,與此同時,日本也遭到了削弱,崛起勢頭放緩,俄國與日本不僅都成了英國政府這個借刀殺人戰略的犧牲品,同時它們也被英國牢牢的捆上了自己的戰車。

作爲世界頭號強國,英國確實擁有一批優秀的政治家和戰略家,而英國也正是靠着這些人制訂的戰略和政策一步一步走向強盛的,但是現在,在應對遠東局勢的劇烈變化上。英國的戰略家和政治家都感到了一絲力不從心,這是英國衰落的原因,還是對手過於厲害的原因?朱爾典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現在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破壞中、美、德“友誼。的事情上。

“德國打算退還部分庚子賠款麼?這個消息太讓人意外了。我一直以爲,在當年的那場“庚子拳亂,上。德國受到的傷害最深,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年德國軍隊從本土出發遠征中國時,德國皇帝陛下曾經在軍港發表了一場著名的講話。”

朱爾典思來想去,決定先挑撥一下。離間一番,畢竟,他的這段話說得都是事實,德國公使顯然無法否認,而且,德國在對中國的野心上也不比日本差,只不過受制於歐洲局勢,最近幾年纔不得不將叭聯習標由軍事佔領轉爲經濟佔領。“朱爾典先生,過去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現在以及將來,我相信。總統先生也是贊同我的看法的。”

德國公使雷克斯得到翻澤的及時提醒,於是很不客氣的打斷了朱爾典的話,這在外交上是很無禮的舉動,但是德國公使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不要影響那位總統先生的好心情。

兩位公使在回首往事,展望未來。趙北也站在一邊,聽蔡廷幹翻譯他們的對話,他很快就明白英國公使想說什麼了對於英國人的舉動,他很不以爲然。

當年清廷利用義和拳運動對抗洋人,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清軍虎神營士兵擊殺,這使德國舉國上下荊情洶洶,而在德國軍隊從本土出發準備遠征中國報復的時候,德國皇帝發表了一通著名的講話,在那講話裡。中國的形象非常的不堪,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如果在外交場合公開談論的話,那就是外交事件,難怪德國公使會不顧外交禮節打斷英國公使的話了。

但是在趙北看來,英國公使的這個做法非常的拙劣,因爲無論過去如何,趙北都不會去理會,他更看重的是現在的利益,就像德國公使說的那樣,重要的不走過去,而是現在以及將來,不管英國打箕做什麼。現在中國必須取得強國的幫助,英國指望不上,也就只有德國和美國可以選擇,而其中又以德國最爲“熱情”趙北當然不會在意德國過去做過些什麼。

名出色的政治家、戰略家,必須學會選擇性的遺忘,連日本和俄國都能握手言和,中國和德國爲什麼就不能合作呢?

“對於德國公使先生的看法。我個人完全贊同,沒錯,對於各國關係來講,重要的不走過去,而是現在以及將來。中國有句詩說得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目光應該向前,而不走向後。”

趙北適時出來打圓場,再讓兩個公使說下弈的話。這場茶話會恐怕就會變成鬥爭會了,雖然“以夷制夷”正是他的目的,可是吃相不能太難看,畢竟,英國的國力擺在那裡,日本那條遠東看門狗也不是善類。趙北固然想與德國合作,但也不想與英國徹底鬧僵,畢竟,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差五年才爆發,現在確實不是“遠東狂人”發飆的好時候。

“總統先生說得不錯,目光應該向前看。對於各國政府來講,最重要的是參與遠東貿幕,政治其實是爲貿易服務的。”

美國公使司戴德也是聰明人,他的話緩和了現場的氣氛,但是也僅僅只是暫時緩和了一下而已,很快,司戴德就發現,英國公使也是有備

“既然美國公使先生提到了商業與貿易,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自從總稅務司赫德先生回英國療養之後。總稅務司一職一直由裴式揩先生代理,現在赫德先生正打算辭去總稅務司一職,總稅務司主管海關事務。關係重大,這個職務不能長久空缺。所以,我曾向袁世凱總統先生建議由裴式楷先生正式接任總稅務司職務,但是前段時間貴國局勢混亂。此事一直拖延,現在,既然局勢已經穩定下來,我想,這個總稅務司的人選問題應該解決了吧。”

朱爾典順着司戴德的意思轉移了話題,不過這段話他是對趙北講的。用得也是中國話,旁邊的司戴德聽不懂,急忙向身邊的翻釋詢問,等翻澤將這段話翻譯完畢,司戴德的眼珠子轉了轉,琢磨着英國人到底想幹什公

中國近代海關權力的喪失要追溯到幽年,當時的英國、法國、美國三國領事強迫上海地方官員將江海關的徵稅行政事務交給三國領事設立的稅務委員會接管,這可以看作是“海關國際化”的第一步,之後,清廷的海關權力逐漸落入列強掌握。而《辛丑條約》之後,海關就成了一個“國際衙門”了,這個衙門裡,雖然華人僱員很多,但是真正的主導者是衙門裡的外國僱員,俗稱“洋員”這些洋員的數量是按照各國在華勢力的大小分配的,其中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籍的洋員人數最多,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洋員也逐漸增多,其中有幾人還擔任了幫辦職務,屬於高級洋員。

海關的最高行政官員就是總稅務司,但是這個職務卻輪不到中國

海關主管進出口事務,對於各國對華貿易的開展至關重要,因此,這個“總稅務司”職務的爭奪也非常激烈,不過這個職務基本上一直由英國人擔任,尤其在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通過國際借款導清廷達成了協議,根據這個借款合同,總稅務司一職將一直由英國人擔任,至此。英國完全把握住了中國的海關大權,與各國一起,主導着這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

在這種局面之下,中國自己的工業能夠發展起來才叫奇怪!

第210章 告狀第67章 拉肥豬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50章 陰謀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912章 轟炸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49章 束手無策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13章 南方驚雷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394章 修補匠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54章 貳臣(下)第1052章 獵鷹第717章 讒言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380章 彷徨(下)第1039章 謝幕(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627章 閃電(上)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587章 諜戰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第1114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下)第373章 撿便宜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1208章 牛蛙第761章 交涉(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129章 說客(上)第84章 袁家軍第1198章 雷霆救兵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174章 黃州陰謀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588章 戰略欺騙第811章 契約第986章 1933年(下)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102章 黃鶴磯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31章 袁府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61章 諜戰近東(上)第293章 扭曲的歷史第985章 1933年(上)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394章 修補匠第818章 恃才傲物第360章 軍閥與政客(下)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971章 變數(上)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328章 藍牆(下)第677章 試探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393章 秋收行動第952章 攻擊(下)第561章 邂逅第570章 煙幕彈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688章 達子營
第210章 告狀第67章 拉肥豬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50章 陰謀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912章 轟炸第856章 國際較量第49章 束手無策第466章 局勢與應對第13章 南方驚雷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394章 修補匠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54章 貳臣(下)第1052章 獵鷹第717章 讒言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380章 彷徨(下)第1039章 謝幕(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772章 新的戰場第627章 閃電(上)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587章 諜戰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第1114章 國際局勢的變化(下)第373章 撿便宜第235章 軍人設計師第1208章 牛蛙第761章 交涉(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129章 說客(上)第84章 袁家軍第1198章 雷霆救兵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174章 黃州陰謀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588章 戰略欺騙第811章 契約第986章 1933年(下)第1147章 突破阻擊(上)第102章 黃鶴磯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4章 兵變黃泥港(上)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31章 袁府第957章 遊戲規則(上)第1258章 混亂背後第886章 亞洲的軍靴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161章 諜戰近東(上)第293章 扭曲的歷史第985章 1933年(上)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296章 聯合陣線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394章 修補匠第818章 恃才傲物第360章 軍閥與政客(下)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971章 變數(上)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328章 藍牆(下)第677章 試探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393章 秋收行動第952章 攻擊(下)第561章 邂逅第570章 煙幕彈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688章 達子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