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小腳色(下)

夜已深,但是辦公樓裡卻依舊燈火通明。

這裡是旅順,日本租借地“關東州”軍事、政治中心,“關東都督府”撤消之後,“關東廳”就在原關東都督府組建。

這棟辦公樓就是“關東廳”的主辦公區,由於新任“關東廳長官”曾彌荒助尚未到任,因此,這裡的所有軍政工作仍由原關東都督大島義昌主持,而他現在的正式職務是“關東軍司令官”。

現在已過凌晨兩點,大島義昌沒有休息,仍在辦公樓的一間會議室裡主持會議,與會的人除了“關東軍”的高級軍官之外,幾名民政官員也應邀列席了會議。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關於南滿地區當前局勢及應對辦法的,由於日本政府擅自設立“關東廳”的做法引起中國方面憤怒,“東北亞危機”爆發,而且隨着中國國防軍的大舉北進,局勢有越演越烈的趨勢,雖然有英美兩國從中斡旋調停,但是作爲日本軍部激進勢力的一分子,大島義昌本人一點也不擔心會爆發戰爭,他相信,曾經擊敗過俄羅斯帝國的大日本帝隊將在這場“滿洲戰爭”中贏得勝利,並藉此一步到位的將南滿地區乃至整個滿洲地區併入日本的殖民圈中,更重要的是,如果他能指揮日本關東軍取得勝利,那麼,他將以此作爲他的進身之階。

現在日本明治天皇已病入膏肓,所有知道內幕的人都明白,一旦這位維新時代的精神偶像去世,那麼自“明治維新”以來所形成的日本政治格局很可能會發生改變,這場即將到來的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對於每一個大人物來講都是不可迴避的話題,這其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而對於正在日益崛起的日本軍部勢力來講,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日本國內的憲政派政治力量。

所以,日本軍部急需一場戰場上的輝煌勝利來穩固他們的權力,七年前,藉着日俄戰爭的勝利,日本軍部勢力成功的將自己塑造成國民偶像,軍人的地位隨之提升,並取得了政府裡的力量平衡,汲取了這個經驗,現在,日本軍部變得格外好戰,兩年前,朝鮮半島的反日大起義爆發之後,日本軍部之所以無視國內財政窘迫局面而一意擴大戰爭規模,也正是出於這種好戰心態。

但是,隨着朝鮮反日大起義戰爭的持續,日本軍部不僅沒能迅速平定朝鮮愛國者的反抗,反而將整個日本拖進了戰爭的泥潭,戰爭費用的居高不下,士兵傷亡的逐漸增多,來自國際方面尤其是中國、美國、德國等國的輿論譴責,都使日本國民不滿情緒激增,一開始,日本國民是指責政府沒能很好的任用殖民官員,導致朝鮮民族情緒激化,但是後來,隨着戰爭的僵持局面的到來,日本國民開始將矛頭對準了日本軍部,指責軍部指揮無能,而另一方面,在前幾年的經濟蕭條中日益強大起來的日本左翼力量也加入了這場角逐,反戰呼聲日益高漲,這一切都使日本政府和軍部左右爲難。

朝鮮是日本最重要的殖民地,如果從中日甲午戰爭結束算起的話,日本政府已經在朝鮮半島苦心經營了十多年,如果現在不能迅速平息朝鮮人的反抗,將朝鮮半島重新納入日本的殖民統治的話,不要說是日本政客,便是日本國民也絕不會答應,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戰爭遲遲不能結束,日本政府的大量精力和財力都被消耗在與朝鮮反日遊擊隊的較量中,如此一來,日本政府不僅無法向國民交代,也無法專心處理國際事務,就連一直不肯放鬆的對中國的經濟滲透工作也遭到了牽制,這對於日本帝國來講是很不利的,而且國內的經濟發展也開始向軍事工業畸形傾斜,少數財閥從戰爭中獲取鉅額利潤,但是多數國民的生活水平卻明顯下降了。

工人的罷工,學生的罷課,商人的罷市,小販的暴動……這兩年的時間裡,這些使日本政府難堪的事件比比皆是,國民的情緒越來越難以控制,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發展爲革命,當年,因爲對日戰爭的失敗,沙皇俄國就爆發過一次席捲全國的革命,而考慮到左翼力量的增強,日本政客普遍有一種危機意識。

確實,朝鮮反日大起義剛開始爆發的時候,日本國內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竟會持續兩年之久,多數日本人認爲,只要軍隊開到,排槍一放,那麼,那些朝鮮的烏合之衆就會像以前的歷次反抗一樣一鬨而散,但是日本人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在朝鮮半島,他們竟遭遇了當年英隊在南非遭遇的那種游擊戰,而且,相比南非布爾人的游擊戰,朝鮮人的游擊戰更爲靈活,而且在地形方面更有優勢,更爲重要的是,朝鮮的游擊隊有理論指導,而他們的戰術來源就是那本小冊子。

,據說這本戰術小冊子就是那位中國的總統趙北主持編撰的,在那上頭,許多戰術都是讓人瞠目結舌的,麻雀戰、地道戰、破襲戰、騷擾戰……諸多名目讓人眼花繚亂,相比南非布爾人的反英游擊戰,朝鮮人的反日遊擊戰顯得格外靈活,朝鮮半島上的日本殖民軍確實遭遇到了一種全新的戰術。

爲了研究反制游擊戰的戰術,日本人將翻譯成日文,軍方在研究,民間也在爭論,經過一段時間的艱難摸索,日本軍部最終找到了有效的對抗戰術,於是,朝鮮半島立刻變成了廢墟和殺戮場,因爲日本軍人發現,消滅游擊隊的最好手段就是消滅平民。

但是要想在短時間裡消滅所有的朝鮮平民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在國際上影響太惡劣,所以,日本政府和軍部裡的不少人都認爲,應該對朝鮮的反日力量來一個釜底抽薪,斷絕其後勤供應,尤其是槍支彈藥的供應。

中國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向朝鮮反日勢力供應武器,這是日本軍部早就洞悉的事實,但是由於日本政府的謹小慎微,日本軍部一直不可能採取任何有效而迅速的措施斷絕朝鮮反日遊擊隊的武器供應,爲此,日本元老、軍部高層都非常無奈。

但是現在,隨着日本國內政治局勢不穩跡象的加劇,日本政府終於解除了套在日本軍部頭上的“枷鎖”,同意了日本軍部“釜底抽薪”的計劃,而這個計劃就是“東北亞危機”。

現在,“東北亞危機”已發展到高氵朝時期,中國與日本都在摩拳擦掌,如果中國中樞政府不肯在扶持朝鮮反日勢力的問題上做出“令人滿意的讓步”的話,那麼,誰也不能保證就不會爆發戰爭,而一旦戰爭爆發,日本軍部就絕不會再允許被那幫國內政客指手畫腳了,它決心藉此機會進一步加強軍部勢力,甚至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由軍人組織完全的戰爭內閣,將那幫日本國內的憲政派一腳踢開,爲日本帝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擴張掃清道路。

明白了這個背景,也就明白了大島義昌主持這場會議時的心情,忐忑不安卻又興奮異常,他當然明白,以現在的日本國內局勢,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是非常冒險甚至是非常危險的,畢竟,自從聯合陣線上臺執政之後,中國利用日本無暇它顧的那兩年時間對它的工業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整頓與改革,雖然那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尚未完成,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中國目前的工業實力已得到加強,不僅可以製造大部分陸軍武器,甚至可以製造飛機了,與此同時,由於建立並熟悉了現代軍事動員體制,中國的軍隊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迅速擴充至百萬人以上,在目前這種局面之下,如果日本與中國陷入全面戰爭之中的話,一旦這場戰爭也像朝鮮反日遊擊戰爭一樣長期化的話,那麼,或許日本就會被完全拖垮了。

但是另一方面,大島義昌也同時看到,一旦藉着與中國開戰的機會加強軍部力量,那麼,日本以後的軍事擴張戰略將得到完全的貫徹和執行,沒有了國會和政府的牽制,日本的擴張步伐將更快,如果歐洲局勢進一步緊張而導致歐洲爆發戰爭的話,那麼,日本將迅速崛起爲遠東的唯一強國。

所以,大島義昌的內心是有些矛盾的,他既希望中國與日本開戰,但是現在又覺得時機不夠成熟,因此,他的心情興奮而又忐忑不安,只希望國內的電報儘快拍過來,以便解除他的遲疑不決。

與會衆人多半也與大島義昌一樣遲疑不決,根據前幾天的國內指示,“關東廳”必須做好戰爭準備,一旦開戰,日本“關東軍”將迅速解決南滿鐵路沿線的中國駐軍,然後沿着京奉鐵路一路直殺山海關,隨即繼續南進,與從大沽登陸的“朝鮮軍”夾擊北京、天津,爭取一舉拿下中國的首都,以此促使中國的那些地方實力派改變立場,向日本和列強靠攏,就算不能消滅聯合陣線,也要將他們趕回湖北、四川。

但是這個戰略實施難度太高,自從聯合陣線上臺執政之後,在那位強人總統的親自主持下,中國的國防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日軍能夠迅速佔領天津、北京,中國的中樞軍事力量也不會迅速瓦解,而一旦這個速戰速決的目標不能達成,那麼,這場中日戰爭肯定會變成持久戰,日本會被拖垮的。

關鍵就是那些中國的地方實力派的態度和立場,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只要擊敗了中國的中樞政府,並使其威信降低,那麼,地方實力派的離心傾向就會加劇,日本的機會就出現了,但是問題在於,在聯合陣線執政的這兩年時間裡,中國的政治力量是否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呢?那些各省的督軍、鎮守使是否依舊有效的掌握着軍權呢?在沒有行動之前,對於日本政府和軍部來講,這一切就都是未知數。

關東廳的這場會議之所以一直拖到凌晨還沒結束,就是爲了討論如何分化中國的那些地方實力派。

不過沒等大島義昌和幕僚們討論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一名關東廳的軍事秘書就拿着一封電報走進了會議室,並將電報交給了大島義昌。

大島義昌板着臉看完了電報內容,然後面無表情的站了起來,宣佈會議結束。

“諸君,不必討論了。國內命令,‘滿洲行動’無限期推遲,從現在起,所有關東軍部隊立即停止軍事演習,南滿鐵路沿線駐軍全部撤回中立區,沒有命令,不得再進入華界!”

衆人譁然,一時秩序有些混亂,大島義昌不得不呵斥衆人安靜。

“你們以爲,政府是妥協了麼?不!是中國妥協了!中國人已經答應停止供應朝鮮人武器了,很快,帝國將重新穩定朝鮮總督區秩序,帝國的墾殖事業將繼續在朝鮮推行!”

衆人興高采烈的鼓掌,對於帝國政府的這一“外交的重大勝利”歡欣鼓舞。

看着這些部下,大島義昌仍舊是面無表情,走到窗邊,就着一盞壁燈,將那封國內拍來的電報又看了一遍,剛纔,他只對衆人講述了電報的前半段內容,至於後半段內容,他覺得不太合適公之於衆。

那電報的後半段內容冷冰冰的,讓大島義昌的心也是冷冰冰的:

“……據駐柏林大使報告,德國訪華艦隊已於昨日正式啓程,由漢堡港出發,向地中海航行,除補給艦外,共轄六艘軍艦,依次爲:前無畏艦‘威特斯巴赫’號、前無畏艦‘黑森’號、輕巡洋艦‘不萊梅’號、輕巡洋艦‘柯尼斯堡’號、輕巡洋艦‘埃姆登’號、佈雷巡洋艦‘信天翁’號。據航線判斷,該艦隊將由蘇伊士運河駛往中國青島。另,英國駐日大使已正式通知內閣大臣,在對華交涉結束之前,英國政府將暫時停止一切對日借款計劃。”

從電報的後半段內容來看,日本政府根本就沒有取得什麼“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與日本之所以決定結束軍事緊張對峙局面,完全是因爲歐美列強的干預。

雖然日本遠比朝鮮強大,也比中國強大,但是與歐美老牌列強比起來,日本就是小腳色。

一聲嘆息,大島義昌推開窗戶,向旅順軍港望去,那裡燈火閃爍,都是軍艦上的信號燈,那些軍艦都是剛從日本抵達軍港的,但是現在,它們恐怕很快就會被調回日本了。

第42章 東進與西進(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551章 西康(上)第1263章 密謀者第448章 下馬威(下)第214章 鹽政變局第158章 事變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462章 防守(下)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364章 正定(上)第305章 必須贏第1026章 網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79章 灄口第334章 落幕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268章 五湖貿易公司第1104章 迎擊(下)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627章 閃電(上)第84章 袁家軍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1175章 演戲(上)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1213章 試探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第1005章 挑釁(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168章 租界(下)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770章 克復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1270章 飛兵亞平寧(下)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1195章 介入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416章 以夷制夷(下)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098章 飛蛾撲火的艦隊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12章 密議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208章 蟊賊第402章 日落西山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655章 拉攏(下)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972章 變數(下)第462章 防守(下)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938章 代號Q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446章 洮南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834章 混亂第142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273章 刺客
第42章 東進與西進(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1196章 01號決議第551章 西康(上)第1263章 密謀者第448章 下馬威(下)第214章 鹽政變局第158章 事變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854章 亂中取勝第462章 防守(下)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364章 正定(上)第305章 必須贏第1026章 網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574章 臥薪嚐膽第79章 灄口第334章 落幕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268章 五湖貿易公司第1104章 迎擊(下)第1204章 艱難時代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627章 閃電(上)第84章 袁家軍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218章 拆豬圈(下)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1175章 演戲(上)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488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第650章 清川江畔(上)第1213章 試探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第1005章 挑釁(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700章 再次接觸第168章 租界(下)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770章 克復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1270章 飛兵亞平寧(下)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1195章 介入第263章 湘黔事變(上)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416章 以夷制夷(下)第1083章 安達曼海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098章 飛蛾撲火的艦隊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52章 忠奸難辨(下)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12章 密議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208章 蟊賊第402章 日落西山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655章 拉攏(下)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972章 變數(下)第462章 防守(下)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858章 去殖民化與新殖民者第278章 何去何從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938章 代號Q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446章 洮南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834章 混亂第142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第274章 吳師長(下)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1029章 總司令的準備(上)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1273章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