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食古不化

特牌小汽車載着楊度、黃興、熊成基講了總統府,卻味萬”務區,而是直駛西花園,等到了地方汽車停下,黃興和熊成基下車一看,卻見眼前一座前清時候留下的宮殿已被粉刷得煥然一新,殿裡殿外的士兵進進出出,將一些桌椅板凳、辦公用品搬進宮殿,順便將裡頭的那些前清時候的文物或者破爛搬出宮殿,雖然這外頭是冰天雪地,可是裡頭卻是忙得熱火朝天。

“桌子擺在這裡,屏風擺在門後”

宮殿裡頭傳來秦四虎的喊聲,這就表示,總統即使不在宮殿裡頭,也離此不遠,衛隊長基本上是總統的貼身保鏢,總統在哪裡,秦四虎也基本上在哪裡。

“總統在這裡?。

雖然已聽見了秦四虎的聲音,可是熊成基還是有些奇怪,左右張望,拉住一名正扛着一卷地毯往宮殿裡走的侍從室副官詢問。

副官擡手向西邊一指。說道:“總統現在不在這裡,網才陪着夫人去了南海子那邊,說是要去欣賞雪景。”

或許是聽到外頭有人說話,衛隊長秦四虎急忙奔了出來,趕到熊成基等人跟前,笑着說道:“幾位,你們這動作可夠慢的,總統說了,幾位過來之後,就請移步南海瀛臺,總統在那裡欣賞雪景呢。這麼着吧,我陪幾位趕過去。”

說完,拉住那名副官叮囑幾句,便整了整武裝帶,走在前頭,領着楊度、黃興、熊成基等人向西邊走去。

南海離幾人趕到的的方只有一牆之隔,不多時便到了這座池塘邊,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那池塘中間的小島瀛臺幾乎看不清了,本來秦四虎是想用岸邊一艘小船載着幾人趕去瀛臺的,可是楊度擔心翻船,於是幾人只能通過那座連接小島與岸上的小石橋上島,這繞了個大圈才上了島,雪片紛飛中隱約聽見有人在西頭吟詩,於是尋着聲音趕了過去,正好聽到最後幾句詩。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黑。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聽到最後一句,楊度強忍住笑,向身邊的黃興和熊成基望了兩眼,見兩人也是有些愕然,顯然。他們都被這總統吟出的最後那一句詩的狂放不羈給震懾住了。

沒錯,吟詩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這民國的大總統趙北先生,當然,這首詩壓根就不是趙北自己的作品,只不過沒人知道罷了。

等走到近前,楊度等人這纔看清楚,趙北此刻正站在這南海邊的一座涼亭裡,身邊簇擁着一幫文武近臣,文臣個個洋裝革履。武臣人人軍裝筆挺,其中的不少人手裡還都拿着東西,武官是馬鞭,文官則是公文包,這幫屬下不是侍從室的就是督政處的,都是總統的趁手工具。這時總統也已得到秦四虎稟報,轉身向已經停住腳步的楊度等人招了招手。

“哲子、克強、味根。你們來得正好,我碉才詩興大發,即興做了首詩,你們給評價評價

楊度、黃興、熊成基走進涼亭,一名副官遞過去個筆記本,那上頭寫着一首詩,正是網才那“凍死蒼娟未足奇”的狂放不羈之作。

“若無最後一句,這首詩也算中規中矩之作。小。楊度也知道,這位總統不是那種只喜歡聽奉承話的人,所以也就實話實說。

“哲子,你呀,就走過於沉迷過去的那一套了,這首詩講的就是一個,狂放不羈。咱們革命軍人出身的人,就是要有這股子狂放不羈的熱情,如此才能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不過這話又說回來,這也是知音難覓啊

既然對方不是知音。那麼趙北也就毫不客氣的收回了筆記本,不過卻沒給那名副官,而是交到總統夫人手裡。

“巧兒,這首詩好好保管,若干年後,說不定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看到夫君一本正經的模樣,翠旖也是忍住了笑,點了點頭,那臉蛋也微紅起來,卻也不知是新婚燕爾之後的羞澀,還是被那冷風吹的。

“原來雪堂先生也在這裡。

楊度這時才認出一名舊相識,既不是侍從室的,也不是督政處的,乃是一名閒人,於是上前見禮,但是黃興和熊成基卻不認識那人,總統便爲兩人引見。

“克強,味根,這位是羅振玉先生,字叔言,號雪堂,祖籍淅江,客居江蘇,前清時候,他先後做過張之洞、舉春煊等地方大員的幕僚,那座江蘇師範學堂就是羅先生創辦的。他也是學堂監督,革命爆發的時候,他在京師大學堂擔任農科監督,如果不是革命爆發的話,他還準備去日本留學的,羅先生對於農學非常有見識,當年他與人在上海創辦農學社,還出版了《農學報》,那套《農學叢書》也是他主持編撰的,現在我國農業技術之落後,糧食作物產量之低下,都是駭人聽聞的,所以,今天羅先生過來之後,我就向他諮詢一下農業上的事情。現在中樞打算建立幾所農業專科學校,羅先生可以爲中樞參謀參

黃興與熊成基早就聽說趙北打算組建專門的農業學校,不過兩人都沒想到這麼快總統就着手準備了,中國是農業大國,但卻不是強國,“無農不穩”這句話兩人也是明白的,於是急忙上前與羅振玉見禮。

羅振玉也是客氣,說道:“其實,鄙人是舉雲階(舉春煊)請過來的,爲總統做參謀還是其次。鄙人主要是想毛遂自薦去甘肅的,那裡有個地方叫敦煌,九年之前。英國冒險家斯坦因和法國冒險家伯希和在那裡發現了一座洞窟,從那洞窟裡盜取了大量文卷、經書。前些天我聽說伯希和在北京露面,專門前往拜會,看了看他帶的那些經文、文卷,發現均爲唐代手本,價值連城,如此國寶流失於洋人之手,鄙人是痛心疾首啊,聽那伯希和說。敦煌洞窟之中尚有數千卷未及運出的古代文卷,鄙人恨不得飛去甘肅,聽說總統,。有飛機隊,泣不。鄙人就趕來了。想請總統批個條子,臨送我去甘肅,一日行千里,關山渡若飛,可是總統卻不同意。小

見羅振玉仍對此事耿耿於懷,趙北笑道:“羅先生飛機現在可飛不了那麼遠,沿途沒有汽油可加,你是飛不到敦煌的小再說了,你對農業很有心的。國學只是你的休閒之樂,怎可捨本逐末?敦煌那邊你就放寬心,我已電告甘肅方面,務必儘快封閉洞窟,並派兵守衛,禁止任何人靠近,更不許洋人盜賣。現在咱們沒有精力去管那些,但是等將來咱們騰出手來。就把這些國寶好好研究研究,不僅敦煌的文卷要研究,那甲骨文也是要研究的,這都是羅先生的興趣所在,我也不會打攪你的雅興,不過目前,這最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把農業辦好。首先要讓國民吃得飽飯,然後才能去想別的事情。小,

羅振玉苦笑道:“其實,我來之前,王伯隅就曾來電勸阻,要我“不食周秦”可我還是來了,畢竟是本雲階請我,當年我是他的幕客,確實也不好駁了故主的面子。“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農業爲國政重中之重。這個。道理我是懂的,不過咱們說好,我只做參謀,不做民國的官。小。

“王伯隅?是不是那個前清遺老王國維?”

聽“王伯隅”這三個字,熊成基立刻來了精神。

“前清遺老?他不忘前朝,也不過是讀書人的本分,他與我還是姻親暱,若論“前清遺老”鄙人恐怕也逃不了嫌疑吧?。

說到這裡。羅振玉拿手提起腦後的一截辮子,這截辮子本來藏在斗篷之下,熊成基開始的時候沒看見,但是現在,熊成基卻被這根辮子激

“你這辮子。也得剪!現在滿清已經滅亡,他們還蓄着這根豬尾巴做什麼?難道還想等那滿清王朝復辟麼?告訴你們,現在的那個。“關外八旗,已經被打垮了,前幾天,還差點抓住了兩個大頭目,告訴你們,那個滿清王朝已經被扔進糞坑了”。

羅振玉放下辮子,不緊不慢的說道:“熊委員,你這話可說得不對了。我這根辮子可是拿錢換的,“辮子稅”現存還沒取消呢,雖說一年一繳,不許一繳多年,可是隻要這“辮子稅,一日不廢除,那麼,我這辮子就能多蓄一日。現在共和了,政府得講法律。得尊重國民的權利,別人想蓄辮,與你熊委員何干?”

眼見着現場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身爲民國大總統的趙北不得不出面打圓場,他可沒想請這麼一位滿清遺老過來做參謀,是舉春煊一力舉薦此人,畢竟奉春煊現在也是聯合陣線的委員,也不能駁了本委員的面子,現在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用人看纔不看德。“????“二位。不就是一根辮子麼?何必劍拔弩張?要我說啊,咱們今日是來賞雪的,不是來吵架的,剪不剪頭上的那根辮子,這不重要,關鍵是心裡的那根辮子一定要剪,現在國家虛弱,要想強國。必須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如此,才能上下一心,協力強國。味根,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跟熊成基謝完道理,趙北又跟羅振玉講了番道理,雖然他也明白,這是白費口舌。

“羅先生。你是讀書人,讀書人歷來講究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國家虛弱,確實需要團結國民,但是團結國民不代表要遷就陋習,當年滿清八旗入關,爲了這根辮子,殺了多少人?這個道理我不多講,你是讀書人,自然也明白什麼叫《剃髮令》。現在國家財政困難,“辮子稅,也是迫不得已,但是這個稅總有一天要取消,這辮子也是要全部剪掉的。與其到時候被人強迫剪辮,不如現在自己主動剪辮,辮子不剪,你就不能做政府官員,只能以顧問身份議政,對於實現個人的抱負卻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總統的話有些道理,不過,這根辮子的問題,容我再想想。”羅振玉模棱兩可的說道。’“哼!食古不化!食古不化!爲了剪去這條辮子,爲了消滅滿清,咱們革命黨犧牲了多少同志!”

熊成基冷哼一聲,自從革命之後,他還從來沒有這麼憤怒過,但是到底這股氣是被誰引出來的,他自己也有些納悶。

“食古不化?那也是鄙人的自由,法律保障我的食豐不化自由。”

眼見兩人又要開戰,趙北只好再次出面,將衆人的注意力轉到了別的方向。

“諸位。瑞雪兆豐年,我與羅先生在這裡說話,其實就是與羅先生商議一下這農業的事情。剛纔與羅先生談到他與楊哲子的一段交往,我便請楊哲子過來一敘,但聽說克強與味根也在楊府做客,我索性也將你們二位一併請了過來,大家聚一聚,現在天也快黑了,等一下我請你們吃飯,都是家常菜,叫諸位都見識一下這民國第一夫人的廚藝。巧兒啊,你走前一步,炒幾個拿手的湖南小菜,辣技多放一些,就算別人吃不了,我和楊哲子也是可以大快朵頤的。”

翠旖應了一聲。便帶着幾名衛兵先行離開,趙北與衆人在這小島上又到處逛了逛。然後也從石橋上離開了小島。

黃興和熊成基都是納悶,他們本來以爲趙北喊楊度過來是來商議什麼緊急公務的。但是現在看來,總統的心思顯然不在公務上。

不過既然來了。兩人也打算好好跟總統說說“內閣總理撤消案”的事情,看看總統到底打得是什麼主意,都說酒後吐真言,他們已打定主意,要多灌總統幾杯了。

只是那位羅振玉並不打算與熊成基共進晚餐。離開瀛臺之後,便找了個理由告辭而去。趙北也沒落下禮數,派了名副官用汽車將這位前清遺老送走了。

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207章 搶桃子第1216章 突襲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541章 青島(上)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558章 狼窩(下)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707章 遭遇戰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298章 騎牆派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1164章 核桃夾子行動第343章 倒袁(上)第846章 利用第16章 戰略轉向第147章 南方大營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181章 飛機第720章 調整第770章 克復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206章 秋風1944第222章 真正目的第81章 合電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17章 電臺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234章 南俄戰區(下)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192章 棋子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1273章 刺客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919章 深秋(上)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176章 宴會(上)第720章 調整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744章 各有所謀第386章 犧牲品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719章 阻擊第813章 1917年第775章 和談第482章 局(下)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215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上)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587章 諜戰第834章 混亂第152章 銅梁(上)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992章 宅廬主人(下)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1190章 代號“詹姆士”第1111章 日落(上)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481章 局(上)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
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480章 黨同伐異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207章 搶桃子第1216章 突襲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879章 爪哇號事件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541章 青島(上)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558章 狼窩(下)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873章 國際角力(上)第707章 遭遇戰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298章 騎牆派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第1164章 核桃夾子行動第343章 倒袁(上)第846章 利用第16章 戰略轉向第147章 南方大營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181章 飛機第720章 調整第770章 克復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206章 秋風1944第222章 真正目的第81章 合電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17章 電臺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1234章 南俄戰區(下)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192章 棋子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1273章 刺客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919章 深秋(上)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176章 宴會(上)第720章 調整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744章 各有所謀第386章 犧牲品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719章 阻擊第813章 1917年第775章 和談第482章 局(下)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215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上)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976章 動盪與希望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587章 諜戰第834章 混亂第152章 銅梁(上)第339章 德國的選擇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992章 宅廬主人(下)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1190章 代號“詹姆士”第1111章 日落(上)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1240章 狹路相逢(下)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481章 局(上)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