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尋彩
沈晏翎點點頭。
“如此甚好。”沈晏寧淺淡涼薄的說道:“我說過,我所做的一切都只要將軍府平安無事,其它我並不想多管。”
“如此甚好。”沈晏翎再次點頭,學着沈晏寧文縐縐的說了一句。
“走吧。”沈晏寧失笑,這是達成某種默契嗎?不由主動伸出手牽着沈晏翎。
後者覺得彆扭,本想甩開,可一想到剛纔她冒着風險替自己擺平了那兩個別有用心的老巫婆和那三個麻煩皇子,便不再拒絕,任由她牽着手,去跟唐氏匯合。
去到沁芳園,唐氏少不得虎着臉對幾人再三叮囑嘮叨一番,不過也沒說幾句,皇后派人傳話,說是酉時將近,大家都去含章殿準備夜宴。
於是,衆位女眷跟着領路的宮女齊齊往含章殿走去。
含章殿是皇帝專門用來宴請朝臣或者使者的地方,就在沁芳園的另一端,中間相隔一個池塘,臨水而建。
因今日中秋,月朗星稀,皇帝有意賞月飲酒,皇后就着命人將夜宴的席位從大殿一直佈置到臨水而建的水榭裡,又命人將大殿門窗全都撐開,讓月光透過輕薄的紗簾照射到殿內,衆人便可邊吃酒宴飲邊賞月對詩。
酒過三巡,月亮猶如被擦得雪亮銀質圓盤,羞答答的從幾縷薄霧雲靄中露出來,傾灑一地月光。
大殿內外,鼓樂昇天,歌舞不斷,君臣對飲其樂融融。
皇帝是陪着太后一起來的,兩人一前一後,皇上年逾半百,卻龍行虎步,十分硬朗俊逸。太后也是身穿醬紅色朝服,金光閃閃的步入殿內。
沈晏寧坐在女眷區,跟一衆小姐坐在一起,位置離大殿主位實在是太過遙遠,尤其是中間還隔着許多夫人貴婦及樂姬舞娘,皇帝和太后長什麼樣其實根本看不清楚,就只覺得主位上的這兩人氣勢非凡,那種不怒含威的存在感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就的。
隔得遠也有隔得遠的好處,比如,不會被突然點名召見表演一番,比如,吃東西和坐姿都不用太拘謹,再比如,你只要
跟宮女說想方便,就可以偷偷溜出殿外去透透氣,當然,皇宮內是不能隨便亂走,不然會被當成刺客抓起來的。
沈晏翎無聊透頂,在她翻了無數個白眼之後,沈晏寧終於開口問道:“想出去?”
沈晏翎自知今天在皇宮闖了禍,不能再出亂子,就是再不耐煩也要忍到出宮,便口不對心的回道:“還好。”
“吃飽了?”沈晏寧又問。
“飽了。”
沈晏寧莞爾,道:“我帶你出去走走吧,不過不能跑太遠,也不能離開我半步。”
“可以出去?”沈晏翎微微驚訝。
沈晏寧點頭,兩人正打算離開,大殿內有一隊宮女走過來,分別給男席上的各家公子及女席上的衆位小姐們分發一個漂亮的花籤,衆人沒明白是上面意思的時候,皇后開腔說話。
皇后笑着跟皇帝太后說這是她特意準備的一個節目,給大家湊趣。
大概意思就是:她命人從含章殿到沁芳園的這一路上設置了一些彩頭,但藏起來了,只要大殿裡的各位小姐公子們猜中並說出花簽上的詩句,就能憑藉詩中的提示,去尋找彩頭,當然,人手有份,至於是什麼能不能拿到,就只能靠自己了。
且,尋這些彩頭是有時限的,一炷香之後,沒有找到的人也都回到大殿上,皇后另行賞賜。對於頭三名先回來的人帝后及太后還另有重賞。
這,纔是今晚夜宴的重頭戲!
沈晏寧和沈晏翎兩人對視一眼,都鬆了口氣,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出去,不用偷偷摸摸的了。
可爲難的是手中花簽上的詩謎是什麼呢?
沈晏翎看看自己的,再看看四周,又看看沈晏寧,小聲將花籤給她看,湊近問道:“你懂?”
“猜不出來。”沈晏寧看一眼花簽上的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來”這說的是什麼?隱約,她猜謎底是一種花名。
而自己分到的花簽上則寫着“爭地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沈晏寧略略思索一下,心中已有了答案,這說
的是無靶無弦可藏弓。那麼,等一會兒她要去找的是一把弓。
真的假的?沈晏翎看着一臉鎮定的大姐,表示疑惑,道:“那怎麼辦?”
四周已經有人離席,看來這古代才子才女倒真是挺多的,對於她這個接受現代教育的靈魂而言,手中這些酸詩沒半毛錢用處。
沈晏翎心道,還不如替人扎兩針,要麼生要麼死,還能掙錢。
“一會兒等人出去得差不多了,我們也跟着出去就好了,反正皇后娘娘也說了,一炷香時間一過,回來也不會受到懲罰,反而還會有賞。”沈晏寧淡笑。
總之她是打定主意今天晚上一定不能出風頭,不然帝后,還有太后一不小心喜歡上她,時不時的要給她送點驚喜,可不是好事,尤其是皇后。
而宴席的另一邊,樊芙則很直接,將自己手中的花籤遞給沈晏姝看一眼,後者含脣一笑,接着兩人便起身離席,當然起身離開的還有她們的好姐妹袁鶯兒。
沈晏寧看人走得差不多了,也拉着沈晏翎離開。
兩人沿着來時路,朝沁芳園走去,一路上每走百步就有提着宮燈的宮女等在一旁或爲照明,或爲指引。
雖說這種遊戲是皇后爲了給宴席添趣,可實際上是測試各家公子小姐們的詩詞及能力,卻不想本末倒置,給了這些公子小姐們私下見面說話的機會。
沈晏寧帶着小妹,一路走一路尋,還沒到沁芳園就發現兩三對躲躲藏藏的男女黏糊在一起。
雖說西魏人文風土沒有東啓那樣以儒孝治家治國那般禮教森嚴,可也並非開放到可以私自定情,私相授受的地步,基本的男女大防還是要有,基本的男女授受不親的道理還是要懂,且要遵守。
其實,西魏最早的開國皇帝是馬背上掙得的一方天下,不懂禮儀儒孝那套文人的東西,可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後,史書上記載,西魏曾有一段時間作爲東啓的附屬國存在過,也就是那段時期,西魏從皇庭到民間都學習東啓文化風俗,纔有了儒孝那套治國治家的禮儀規矩,一直沿用至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