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一百三十六回

顧昭以前一直覺着,顧茂峰那娃生在古代虧了。那娃生在現代,那就是個會搞公關的高手,一介庶子,憑着手裡的關係,先帝皇子能搭上,新皇帝的兒子把他當成心腹,給人家管錢袋子,這也是本事。可惜啊,他生錯了門戶,生錯了時代。

最後,若不是他老子把他弄死了,那人怕是……以後還不知道要闖出什麼禍事來呢。

哥倆一夜敘話,第二天大早,就都沒起來。

顧老大說破了心事,這一覺睡得頗爲香甜,顧老七倒是添了許多心事,起來後,頂着一對兒黑眼圈看着什麼都是花的。

在他看來,銀礦也好,金礦也好,前太子也好,今皇子也好,這些人就如阿潤爪下的小耗子一般,來來去去,如何胡鬧,如何折騰,都逃不過他的爪心兒,如何就這樣了,好好的一條人命就被老哥哥打死了……有些話他不方便告訴老哥哥,就是爲這一點兒不方便,顧家交代了一條人命,當然,他也不是什麼都往身上攬的人,只……想起這事兒,心裡多少,便有些不是滋味。

草草歇息幾日,不說顧昭如何寬慰阿兄,只說幾日修養,眼見得顧巖恢復了精神頭,這一行人總算又踏上了路途,這段路途在顧昭眼裡看來,是各種坑爹,用他那粗淺的詞彙來說,那是彩旗飄飄,轅車奢華,天子恩寵什麼,不亦樂乎蝦米的真真是一份接一份的榮耀。

這一段時間,顧昭對顧允藥的態度卻好了很多,也不覺着他小家子氣了,只覺着這孩子倒是真是個可憐的,年紀小小,除了爺爺便什麼也沒了,因此,他也常把他叫到車裡,陪着孩子讀讀書,說說閒話,儘儘長輩的責任。

又是幾日,這一天車隊終於進入坤義關境內,眼見得路況是越加的好,隨便一看就知道這是新路,都是寒風裡不知道從那裡找來的民夫新修的,滿眼看去,盡是一水的用石滾子來回碾壓了百數遍的黃土硬道,車馬行在上面,那真是一馬平川,十分的安穩,半點都不覺着顛簸。

路是真的好,不過,顧巖是個小心的,因此行得半日,他便掀起車簾問外面騎着馬一路跟隨的顧茂道說:“老四,這條路,修的可不易吧?”

顧茂道拽下馬繮,將馬身與車輛並行,隔着車簾笑着說:“伯伯安心,照老規矩,一般是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四丘爲甸,這一甸約六百戶,每甸按照舊年規矩是給軍中供牛十頭,兵車一乘,甲士若干,咱坤義關這些年,年景尚可,依從規矩,勞役依舊是旬用三日,如今朝上削減兵役,可咱這是邊關,走的還是舊例。

我阿父說,這條路早就該修了,因此跟地方上的大人們商議了下,藉着接旨,就免了今年的雜役,錢財上自然也不用多出,只出這修道的勞役便可,說起來也算是一份功德,知道的人都說好呢。”

顧巖聽到這裡,想了下,這才摸着鬍鬚微微點頭。

又行的一會,到至大官道交口,他們的馬車又停了下來,將舊的馬具全部換了新的,一百多乘馬車都換了馬具,不論是馬腹帶,還是引車的長套,都上了一水的銀具,銀具上打的烙印皆是平洲顧府的花押。自此,每過一縣都有當地縣令帶着百姓鄉紳,拋花踏歌,唱讚歌頌,難爲這個季節,這些人也不知道從那裡尋得這許多花來。

顧巖這一輩子,也沒這般奢華過,因此一再叫了顧茂道來教訓,只說過了,後來還是顧昭派了人到前面說,這具都是衝着聖旨來的,跟他卻是沒半分關係,叫他安心坐在馬車裡受着便是,這樣,顧老國公才心神穩妥,揹着沒人的時候,他也是心裡嘆息。

顧山這賊廝,在邊關混的就如土皇帝一般。

顧家三代,求的的確也就是這一份榮耀,可惜了,阿父卻沒看到,也一天都沒受用過。多可惜,先人打下的好基礎,小七寫的好書,硬是叫這賊胚子享受了,想下,還……真是有些不願意的。

轉眼終於到了坤義關口,說來也巧,今日天氣晴好,藍汪汪的一水的青天白日的好天氣。顧昭他們的車隊,纔將行到關口,就遠遠聽到鼓樂齊鳴,沒走多遠,約是看到坤義關城牆的時候,那邊跑來兩隊着五彩衫子樂人,這些人背上扛着幾卷彩布編起來的彩繩,跑到車前,用彩繩將馬車一輛一輛的六駕車一組的連起來,如此,駕車的車伕也都站了起來立駕,如此這般,車駕整齊規範,馬車跑起來極爲協調,猶如舞步一般。遠遠看去,就十分的威武排場。

車隊舞到坤義關口十里處,顧山身着戰袍,親手駕駛着馬車來至隊前,到至前方,他並不下車,只在車上行禮,最後,兩邊車馬集合,依着聖旨在中,顧巖的馬車在左,顧山的馬車在右的規矩,一路護着向着坤義關進發,這一路,圍觀百姓,坤義關的官員都在道路兩邊跪接。

繞是顧昭,上輩子也見過開國大典,當然,那是在電視上。如此盛大的現場版的盛況,依舊令他震撼不已,心下十分感動,一分感動是因爲虛榮,大丈夫,這一輩子,如何奮鬥也不過就是爲了這份榮耀,如今算是真真見了榮耀的,便是不愛虛榮,這人嗎,做到這份上也覺着是夠了。還有幾分,卻是暗自提阿潤高興,因爲,這份尊重好歹是看了阿潤的面子,沒他老人家的面子,誰來這裡受冷風,吃着涼氣在這裡奉承啊!至於顧老二嗎,他愛怎麼折騰那是他的事兒。

一番禮儀,親哥三顧不得寒暄,只在代表禮部的許文祿的帶領下,又是跪,又是宣,又是接,又是拜,感激涕零十七八回之後,這還不算完,因爲朝上有給顧家祖先的贊表,這個要到顧山家修建的祖宗祠堂,宣讀祭祀供奉才行,因此,從早上忙到下午申時二刻,這哥三才跟着捧着聖旨的許文祿,一路來至坤義關,顧氏祠堂。

一到祠堂不要緊,顧巖與顧昭卻又是一驚,不爲別的,只爲顧山爲祖宗這祠堂蓋的真是大,不是一般的大,這祠堂的樣式,卻是從未見過的,不說正門的三層斗拱,也不書那名家所寫的武忠二字,只說這裡的規模,卻是一二分筆墨難以形容清楚的。

祠堂分前後兩院,進門中間乃是一個偌大的戲臺,正對戲臺的乃是祀廳,祀廳朝北,正對對面山峰南廂,因此這從早到晚的朝陽,午陽,夕陽都能照到祖宗的正牌位上,在風水學上,這裡有個說法,曰:三陽開泰,便是這個意思了。

過得天井,正面一溜三間的乃是三間香火堂,分別是聲遠,宜安,萬春。過得香火堂,轉眼卻是一處小花園,花園過去,乃出圍龍之勢,分上下雙廳,又有一處小戲臺,只不過這裡再不敢稱臺,只能稱間,是爲戲間。

顧昭正仰面看祠堂的彩繪看的過癮,那主樑上森森然然繪的就是他老爹喝斷長橋的故事。正看的可樂,冷不防身邊有人涼涼的來了一句:“就他孝順,咱上京若有這麼大的地面,明朝老夫也修一處。有本事,上京抖去!哼!”

顧昭回頭一看,頓時樂了,這人卻是自己老哥哥,想必,是吃醋了吧?定然是的。

顧昭笑笑道:“阿兄,二哥再祭祀,祖宗也是先吃了您的,再來吃他的,剩飯而已,你可莫惱了。”

“我能跟他一般見識,鄉下人,小把式而已!哼!”

顧巖想了下,可不就是這個道理,於是便又歡悅起來,給祖宗唸了聖旨,燒了祭品之後,他便揹着手,來來去去的將顧山蓋得祠堂點評了一番,並時不時的提一些“寶貴”的意見出來。

顧山心情好,因此從頭到尾都很有氣魄的接了,並不反抗,相反,纔將見到哥哥的老態,他心裡也是酸的,算一算,祖宗都死了,老哥倆年歲都差不多,還有什麼好爭的,就這吧。

當晚,顧家祠堂開了兩堂戲,前面臺子上唱一出,後面女眷從偏門進,聽的是戲廳的熱鬧,難爲這些女眷,此一生怕是第一次進祠堂,因那聖旨寫了,今日慶典不分老j□j女,今上都給顧家人萬歲爺都賞了這份榮耀。

只他們卻不知,這份榮耀,卻是邊上站着閒遛彎兒的小郡公爺爲大家賺來的。

這一晚,一直鬧到子時一刻,家中祖宗才得以安逸。顧山心裡高興,那是帶着同僚下屬,一茬一茬的給顧昭哥倆敬酒介紹,一時間,顧家祠堂那是熱鬧不已,好不榮耀!

顧昭是亥時末刻就醉倒的,怎麼回的二哥家,誰給他洗的澡,誰喂的解酒湯他是一概不知。老哥哥年紀大了,地方官不敢在那邊敬,便只能衝着小郡公來,打重生起,顧昭還沒喝過這麼多呢。

第二日上午,巳時二刻左右,顧昭方迷瞪瞪的睜開眼,他躺在牀榻上,半天反應不及,直到這時,他還若在雲霧裡一般。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門口有婦人低低的笑着說:“昨夜,可把小七灌的不輕,擡回來喂他湯水,他只道還是酒,一邊飲,一邊推辭,那……眼角還有淚呢!”

後,仿若是二哥也笑着道:“他還小,那裡抵的住軍中這幫粗人,只不過,這不愧是我家的血脈,雖無酒量,酒膽卻不小,給多少喝多少,哎,若是大嫂知道又要嘮叨我們了。”

“可不是,小七就若大嫂養的小兒子一般,叫他們回去可不敢亂說的,怕是到時卻又要落埋怨……”

聽到這裡,顧昭只能起來,捧着腦袋問:“可是二哥二嫂,不等小弟去拜見,怎麼就來了?”

他話音剛落,一直等着的細仔忙掀開牀幔,顧昭擡眼一看,看到二哥顧巖帶着二嫂裴氏進了屋子。

裴氏是個懂禮的,因此她只停步在了牀前屏風處,隔着屏風細聲軟語的笑着道:“老七說的外道話,又不是外人,大哥那邊今日是起不得了,行完禮儀,都是家裡人,講那麼多規矩作甚,再者,你爵位比你哥大,該是他來拜你!嫂子告訴你啊,這幾日,旁個沒有,酒管夠,祖宗的酒吃完,還有家裡的喜酒呢!”

顧昭失笑,一邊起一邊道:“嫂子這話有些酸溜溜的,小弟怎麼敢勞動二哥,天地良心,我本想着起了就去先拜見二哥的。”

裴氏頓時窘在那裡,半響才笑着低語:“嗯,可不是酸了,你哥哥一輩子就混了個猴,他這隻猴呀,還是沒得自在的猴兒,整日困在這邊邊起,真真是哪裡都去不得呢。”

裴氏與大嫂盧氏不同,她出身名門,乃是書香門第,說起話來那是半點直率勁兒都沒有,一水兒的都是拐彎兒的話。不過今日碰到顧昭,那也是冤孽,顧昭骨子裡就是老粗,因此纔不會順她老太君的意思來,因此,顧昭一邊洗漱一邊回道:“成,回去我就跟聖上請旨,說我二哥不願做猴王了,他這個地方好呀!小弟真是好不羨慕,地大人多,山大王一般,要多自在就多自在,到時候我們換換就是,這個猴小弟卻是不嫌棄的。”

裴氏哭笑不得,隔着屏風啐了一口。

顧山見顧昭越說越沒正行的,於是走到屏風後面對着他後腦勺就輕輕拍了一下道:“還是老樣子。”

顧昭笑笑,將手裡的巾子丟給細仔:“老樣子纔對呢。”

院子裡,顧山的子孫都按照嫡庶,排列的整整齊齊的站着,那是一水兒的二十多口子男丁,最大的是顧茂道,最小的還是沒起名的奶娃娃,如今被家下抱在懷裡,含着手指只不懂得爲什麼一大早的要來這裡列隊。

樹上的麻雀嘰嘰喳喳的叫喚,不知道是那一房的奶娃,終於扛不住了,因此張了嘴哇哇大哭起來。

顧昭一愣,走到窗戶口推開窗子一看,頓時嚇了一跳,想不到他睡了一早上,這邊卻齊齊整整的站了這麼多人等了一早上。

“哥哥這是何必!叫孩子們頂風等着,小弟如何受得起。”顧昭有些羞怒,扭頭抱怨了一句。

顧山卻不以爲然,他很不在意的擺擺手道:“你是長輩,和當如此,他們有福氣見見你,再者!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了。嘿!這麼小的郡公爺,舉國上下,那也是咱老顧家有一份兒!”

都這樣了,顧昭便只能趕緊將自己收拾停當,緊趕慢趕的來到住處正堂坐好,顧山抖着封建家長的排場,叫他們挨個進來拜見,顧昭聞言,頓時惱了:“二哥說的是什麼話,小崽兒們纔多大,吃奶呢都,還一個個,趕緊的,全叫進來!快點……”

顧山看看裴氏,都無聲的笑笑,終歸還是聽了顧昭的勸,將人都齊齊的叫了進來。

顧昭住的是養春堂,這地兒不小,因此正堂進來一堆,卻也都站的住,也不失體面。

孩子們進來,都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爺爺,老子等訓斥。

顧昭又道:“別看他了,這大早上的,鬧哪一齣呢!別一個個的行禮介紹,都站累了,都坐着說。我也不拘那些俗禮,趕緊,都一起行了禮,我有好東西送你們。”

顧昭一番話,頓時深入人心,晚輩兒們心裡都是多多少少的加了一些親厚之意。

因顧昭是弟弟,顧山也就沒端着,他依了顧昭的意思,叫晚輩都一起行了禮,有哭鬧的,便叫人趕緊抱下去哄着,卻不許回房,這一個哭鬧,後面連的那是一串兒,一時間屋內倒也是滿堂的溫馨,氣氛輕鬆不少。

顧昭這次來,按着人頭帶了不少玩意兒,因此,晚輩們都得了厚禮,一個個稱謝不已。

顧昭見完人,挨個兒頭臉看了,心裡也是喜歡,要不說,骨血裡管着呢,這些孩子都是老顧家藤上接的瓜兒,雖大部分沒見過,看着卻也親厚。因此,他認完人便笑着跟顧山說:“二哥,你別說,還真是那份意思!以前雖沒見過孩子們,如今見了心裡卻親厚。”

顧山摸着鬍鬚點點頭:“是這個道理。”說完想想又加了一句:“若是阿父活着,一定更加歡喜。”他指指站在前面的茂道說:“當初咱阿父,跟茂道最好,出門常騎着馬帶着他,每次空着手出去,回來的時候能買一褡褳吃喝……”說到這裡,顧山的眼睛有些溼潤。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兒,顧昭是半點印象都沒,這個待遇當年可是他的,當年,他的吃喝不是按一褡褳來算,那是半車半車的買,老爹也不是騎着馬帶着他出門,他是騎在老爹脖子上的。當年阿父年紀大了,走沒多久,後脖頸都是汗,顧昭那會子會哄人,就拿小胖手不停的給阿父擦。每次擦完,阿父也不嫌棄他腳臭,站在當街,直接脫了他的鞋子,咬他的臭腳,咬的興起,一隻胖蹄子都含在嘴裡。

想到這裡,顧昭也有些唏噓,好大一會兒後他才道:“阿父在天有靈,知道自家子孫興發,自然也是高興的。”正說着,一不留神,看到屋內外沿的柱子邊上,有個小娃,像是剛學會走路的樣子,想是不耐煩被人抱着,又要哭鬧,因此家下便把他放在柱子邊叫他扶着。那奶娃瞪着一對烏溜溜的大眼睛,咬着食指正在掉口水,一邊流口水,他還張着一口小米呀,傻癡癡的看着顧昭賣笑。

顧昭一看就歡喜,因此指着道:“那是誰家的,快抱過來,我看看。”

顧山也往那邊看,仔細端詳半天才笑道:“這是……”說到這裡,像是想起來什麼,顧山的臉上帶了一絲苦笑,臉色訕訕的道:“允淨家剛送回來的,剛滿周兩個月。”

顧允淨告密,最後顧巖打死顧茂峰這事兒,瞞得住天下人,卻瞞不住顧山,自然顧山也知道,顧昭是絕對知道的。兄弟七個,老七跟老大的感情那是最好。

大人們犯錯,關娃娃什麼事情,顧昭不以爲然,依舊叫人抱了這胖娃娃過來,放在懷裡聞着奶香逗了幾下,這娃兒也識逗,硬是嘎嘎的捧場樂了一場,家裡人都一起笑了起來。

裴氏見顧昭不撒手,因此在一邊笑着說:“老七如今也不小了,該是成家過日月的,你年輕骨壯,還愁這樣的,你若聽說,嫂子給你找幾個,保證不出三年,你能抱一窩胖小子!”

顧昭也不接話,只輕輕笑着說:“如今抱抱已經是福氣了,旁個便不想了。”

顧山瞪了裴氏一眼,轉開話題便問了一些京中舊相識如今在做什麼,他說的人自是他的關係,顧昭卻是一概不知,因此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正不好意思,顧茂丙卻再來救命了,這人熱鬧,一進門便一連串的問候,俏皮話到處不要錢的丟,原裴氏被瞪了一眼有些好沒意思,誰知顧茂丙進來,沒片刻便被逗得笑不合口,真真是又氣又笑。

“真是的,茂丙這張嘴就是甜,你瞧瞧,這晚輩兒都笑話你呢,你也不臊得慌!”裴氏一邊笑,一邊嗔怪。

顧茂丙四仰八叉的坐着,許是覺着二伯家椅子不舒坦,因此便半盤着腿兒賴在顧昭身邊,他拿着腰下的玉墜一邊逗這胖娃,一邊回道:“二孃不知,小叔叔常道,會說話那是當錢兒花的,如今侄兒這是學乖了,以往侄兒不會說話那會,不知道少賺了多少銀錢兒,如今好不容易學會了,不說夠了那多虧!”

頓時屋裡的人都又笑了,顧昭也隨着笑,只臉上越來越古怪,他整個笑容就像丟在高空一般停在那裡,愣了半天之後顧昭才笑說:“哎,今日有了大福報,這乖孫一見叔爺爺就賞了我一泡童子尿。”

顧山有些不好意思:“這……趕緊抱下去!太失禮了,你……剛纔如何不說?”

顧昭一邊與人倒手,一邊笑着道:“說什麼,驚着孩子,以後尿都不暢快。”說完,順着這娃娃的開襠褲,對着人家j□j的小牛牛就是一揪道:“恩,不愧是老顧家的種子,這一泡透了叔爺爺好幾層襖子。”

裴氏忙招呼人侍奉顧昭去更衣,顧昭卻不在意,只說,孩子吃奶呢,他不在意這些。一時間,屋內的晚輩只覺着這小叔叔實在是太慈愛了,太好了,怎麼就不能常呆在身邊呢,若呆在身邊,一年到頭老爺子的黑拳都不知道少吃了多少。

正笑鬧間,門外陶若家的老六進來說,老爺子起了,起來後卻發現起了一身陰疙瘩,許是祠堂常年不開門,有些陰氣兒。那邊不叫過去,怕過了人。

顧山聽到老哥哥病了,忙站起來問:“若是中陰了,可放了血。”

陶老六回到:“回二老爺,放了,十個指頭都挑了,出來的血是黑血白印子,家醫說,就是有風氣,如今喝了蔥鬍子薑茶,正發汗呢,老爺說,今日就不起身了,叫七老爺跟您自家團圓就是。”

顧山跺腳:“那裡就顧得上熱鬧了,這纔到我這裡一日,若是有個什麼,可如何跟老嫂子交代。”

顧昭見他還要羅嗦,忙阻止道:“您快別忙活了,那邊有家醫呢,臨來御醫也帶了,這會子家醫說沒事,那就等着,過得幾日也就好了。只這樣一來嗎……有些事情倒是不便宜了。”

顧山聞言一愣,扭頭看顧昭。

顧昭笑眯眯的說:“老哥哥這一病,怕是家裡的侄女這杯喜酒,那就要耽誤了。”

顧茂丙聞言,頓時身上貫通,他望着窗外,嘴角輕輕勾出一抹微笑,心想,這是大伯伯不滿意二伯伯大操大辦呢,這可真逗,老爺子是越來越會辦事兒了……

這樣也好,顧侯爺願意玩什麼猴子把戲,那是他的事兒,顧老國公人家是一概不伺候了!

1第一回 第151章 第179章 第154章 第165章 1第一回 第167章 第161章 第169章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156章 第170章 第180章 第159章 13第十三回 26第二十六回 124 恢復更新章節126第一百二十六回 第171章 28第二十八回 127第一百六十七回 第154章 27第二十七回 第140章 11第十一回 3131 8第八回 第180章 24第二十四回 第139章 9第九回 第188章 大結局(中)26第二十六回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160章 21第二十一回 第152章 第166章 第139章 第180章 第152章 第172章 第152章 74第二十九回 17第十七回 12第十二回 第146章 135 第一百三十五第151章 第164章 第146章 第142章 第182章 第142章 第166章 第182章 5第五回 10第十回 第153章 第179章 第144章 第174章 第142章 第157章 2第二回 135 第一百三十五24第二十四回 27第二十七回 第168章 第145章 第186章 27第二十七回 9第九回 24第二十四回 135 第一百三十五第177章 第167章 124 恢復更新章節5第五回 15第十五回 26第二十六回 第176章 第152章 第185章 2第二回 第164章 第160章 11第十一回 第142章 第181章 14第十四回 第139章 第181章 第143章 第142章 第186章 第145章 第141章 第178章
1第一回 第151章 第179章 第154章 第165章 1第一回 第167章 第161章 第169章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156章 第170章 第180章 第159章 13第十三回 26第二十六回 124 恢復更新章節126第一百二十六回 第171章 28第二十八回 127第一百六十七回 第154章 27第二十七回 第140章 11第十一回 3131 8第八回 第180章 24第二十四回 第139章 9第九回 第188章 大結局(中)26第二十六回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160章 21第二十一回 第152章 第166章 第139章 第180章 第152章 第172章 第152章 74第二十九回 17第十七回 12第十二回 第146章 135 第一百三十五第151章 第164章 第146章 第142章 第182章 第142章 第166章 第182章 5第五回 10第十回 第153章 第179章 第144章 第174章 第142章 第157章 2第二回 135 第一百三十五24第二十四回 27第二十七回 第168章 第145章 第186章 27第二十七回 9第九回 24第二十四回 135 第一百三十五第177章 第167章 124 恢復更新章節5第五回 15第十五回 26第二十六回 第176章 第152章 第185章 2第二回 第164章 第160章 11第十一回 第142章 第181章 14第十四回 第139章 第181章 第143章 第142章 第186章 第145章 第141章 第1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