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移民

相對於一直以來就是劍拔弩張的土耳其和希臘,譚延更看重南美市場----戰列艦等大型海軍裝備交易的背後也是銷售國向購買國施加政治影響力的機會,對於金錢的渴望是很急切,不過重視南美海軍裝備市場也是迫於國內的人口壓力還有對美國挖牆腳的戰略部署。

隨着門羅主義的盛行,羅斯福連任總統的成功使得美國越來越將南美看成自己的後院,在競爭巴西的三艘戰列艦的交易中,美國人是除了英國和中國之外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不過巴西人要的是無畏艦,美國人只能坐等失去機會。只是巴西人手中還有一艘戰列艦的採購沒有明確的買家,英國爲了不讓中國變成德國的船廠幫助中國贏得了一艘巴西戰列艦的採購,但這也是最終的底線----英國人也希望得到這最後一艘戰列艦的買賣,國際外交的局勢固然不樂觀,但國內的財政壓力在英國首相看來是最爲現實的。

世界上最適合中國人移民的國家首推美洲大陸,當然澳大利亞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不過英國和美國本身就很強悍,在沒有徹底改善外交關係之前,向英國殖民地和美國移民顯然是不穩妥的。儘管譚延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菲律賓購買了大量的土地,但都沒有去進行開發。美國固然在南美佔了“主場”地地利。只是美國相對於敢和俄國硬打一場惡仗的中國而言,顯然在南美人心目中不夠“兇悍”,加上年開始國際咖啡市場的“自由落體運動”嚴重地影響到拉美國家的財政收入。這就給譚延介入拉美農業市場開發帶來了機會---譚延名下的“中糧農業公司”在巴西收購了大量的土地和林地,打算通過湖南、河南的一部分移民去開發當地農業,爲中國在海外建立“糧倉”奠定基礎。

中國歷史就是一部農業歷史,“以農立國”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滿清政權鎮壓太平天國戰爭使得中國付出人口減少五分之一的代價,但是經過數十年相對和平地發展後,中國人口數量上升的很快。人口和土地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沒有得到根本地解決。建國後雖然通過東北移民和一些列的土地政策有效的緩解了這種矛盾,不過譚延心中很清楚,如果不實行人口計劃生育政策。這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總有一天所有的矛盾都會爆發出來。

顯然在目前中國社會人口素質普遍低下地環境中實施人口計劃生育是不可行的,在政治上也許會因爲這一政策栽個大跟頭。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人比譚延更清楚中國人口數量的問題將會危及到國家政權的穩定,很多問題都是人口問題所衍生出來的。只是現在並不顯眼而已。面對人口問題,譚延現在能夠做的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國民素質,再者便就是通過移民將國內的人口和土地地矛盾轉嫁出去。

現在中國正進行大規模地基礎建設,鐵路乃至現代意義上的公路交通系統,這都需要土地。通過東北移民政府已經將土地價格狠狠地打壓下去一塊,並且還成功的促使地主資本開始從土地向現代工業轉移。只是大規模地基礎建設使得好不容易被打壓下去的地價又有擡頭的跡象,這無疑會增加政府財政開支和提高基礎建設的成本。這是譚延所不願意看到的。

爲此中國政府開始籌謀進行新疆移民。現在鐵路建設已經延伸到新疆境內,有六個陸軍師開赴新疆將當地的局面給鎮住。新疆執政層面的改革正在進行,新疆移民的時機也開始越來越成熟。而中國陸軍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農墾兵團規模打算開赴新疆農墾屯兵。

可以預見新疆移民將會進一步的緩解中國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不過這和東北移民的本質差不多,連同鐵道工程兵等措施在內,這都是屬於暫時緩解的性質。而譚延則是將這些手段作爲爭取最終實施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時間,不過相對於這些分散人口的方式,向國外移民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能夠在分流人口的同時取得更多的經濟和政治效益----南美國家地理氣候適合農作物生長,這比東北移民所獲得效益更高,至於新疆移民則更多的是往裡面賠錢暫時看不到效益,而向南美國家移民數量最終會使得華人在當地成爲一支力量,爲中國加強南美國家關係挖美國牆腳奠定基礎。

如果有心的人能夠觀察到譚延在處理土地和人口之間的矛盾問題的話,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現在的政策----拖!強制性的手段必然會擔負極大的政治風險,相對於政權纔算剛剛穩固的年輕共和國來說,人口計劃生育一旦被投放出去,那就意味着一場極大的風波,畢竟只有極爲少數的人才能夠敏銳的觀察到這一關係,不僅不能實施,就連說譚延也不敢,那留給他唯一的道路便是“拖”。

雖然不明白人口學的原理,但是譚延卻明白隨着國民綜合素質提高和工業發展深入,未來的人肯定不願意多生孩子,也就是說人口素質和人口增長數量隱約間存在着某種必然的聯繫,雖然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再者哪怕退一萬步,隨着國民素質的提高,到時候再拋出“人口計劃生育”理論也很容易被人接受,所擔負的風險也遠比現在要好得多。

新疆的基礎不如東北,爲了將人口分擔過去,年新疆完成“地名稱呼”改革,將滿清時代留下來地“府、廳”制度改爲“市、縣”並且重新明確了政府編制。當然新疆除了地方滿清時代遺留下來的保守勢力之外。還有國外的分裂主義勢力,這裡面以俄國和英國爲最,不過此時鐵路已經修到了迪化市分出兩條支線。分別向溫宿和伊犁兩個方向修建,只要鐵路經過地地方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只要謀求新疆脫離政府統治不論“自治”也好“獨立”也罷,統統都是六個陸軍師的敵人,最要命的是這六個陸軍師是被陸軍六大中將中性格最爲剛毅的劉禹所節制----他是一個不在乎流血的將

與巴西政府地談判很容易達成,因爲中糧集團聯合中國工商銀行在中國政府的牽頭下爲巴西農業輸血----中國工商銀行爲巴西提供優惠貸款,以低於國際銀行信貸利率五個百分點向巴西提供三年期貸款以支付巴西向中國訂購的蒙古級戰列艦;同時中糧集團在巴西購買土地和承銷一部分咖啡。中糧集團將會在巴西建設大農墾園,並且承諾僱用當地地巴西人解決巴西政府的就業問題;中國政府承諾將會從巴西進口木材、橡膠和其它農業產品,而巴西政府只需要對中糧集團僱用在巴西工作的中國人予以外交簽證等方面的優惠。

在巴西政府看來這是一項具有實際行動而非空頭佔便宜地經濟援助計劃----中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木材。在大規模基礎建設時期,對於木材的需求將會節節升高,以往中國的木材都是從俄國和美國進口的,現在中國雖然通過中俄戰爭獲得了大量的成熟和過成熟林地。不過仍然要從美國進口大量的木材,預計以後還會更多。巴西有着大量地木材資源,光是這筆交易估計每年能夠爲巴西政府提供大約數十萬英鎊地收入,還有上千個就業機會----樹木是不需要成本的,算算收入等一系列社會效益,這都快要趕上一艘戰列艦對國民經濟地拉動作用了,以英國這麼強大的國家對於巴西地戰列艦招標還如此熱切。可見這筆交易對國家的價值。

在這份看似幾乎一邊倒的經濟援助計劃的背後。事實上無論是貸款的期限等等內容實際上都是中國政府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制定下來的----這份交易的核心部分便是中國工商銀行爲巴西提供三年期優惠貸款,但是南洋華商已經開始在海南島開始種植橡膠樹了。加上英國和荷蘭也在南洋開始種植橡膠,算上橡膠樹成熟割膠時間和推廣時間。農業專家和經濟專家認爲不出五年國際橡膠市場將會像去年的咖啡一樣來一次跳水運動,巴西政府將會陷入更大的災難。

所謂三年的優惠貸款事實上是個幌子而已,巴西人到了年都不肯發包第三艘戰列艦,反正譚延是絕對不敢去接這個大包袱了----不要說是南洋那些大種植園,就算是中國海南島的種植園的橡膠也會在年大規模產膠,一艘戰列艦怎麼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工,接下了巴西的三號戰列艦訂單就等着爛在自己手裡了,更何況中國將會獲得更加強大的級戰列艦。

在這樣的判斷下,譚延給上海江南造船廠、旅順造船所、威海衛造船廠下達的命令是停止競爭巴西戰列艦的計劃,優先考慮建造週期短的巡洋艦、驅逐艦和雷擊艦的訂單,並且指示外交部配合國內三大有能力建造戰列艦的船廠竭力爭取智利的訂單---智利對蒙古級戰列艦也充滿了興趣,當然它對戰列巡洋艦的興趣也不小,如果不是因爲巴西訂購了戰列艦,它很有可能成爲第一個吃螃蟹的採購戰列巡洋艦。

不過智利的採購計劃還是卡在了金錢的問題上,不過這並不是不可以解決----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將會連手出面爲智利政府提供優惠貸款,代價便是智利的銅礦。中國缺乏銅礦,就是鐵礦也是二把刀,不過相對於鐵,銅礦資源缺乏的格外厲害,中國歷史上就曾出現過民間將官府的銅錢囤積起來融化再賣掉獲利的事情,可見中國對銅礦資源的需求和缺口有多大。

中國計劃用戰列艦來換銅礦場。或是乾脆購買智利地銅礦場,並且興建初級銅礦冶煉廠,將銅礦石在智利就地初步冶煉成銅錠然後再裝船運回國內。這樣一來對智利的好處也不少。最明顯的便是緩解其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可以爲其每年繳納非常可觀地利稅,而且興建礦場也冶煉廠還需要配套的鐵路等基礎建設,這些設施主要是爲礦場服務但對智利也是有相當的好處。

雖然中國這麼做也是掠奪世界範圍內的資源,但是其做法總比西方列強那種裸的掠奪要好得多,至少在礦場經營上對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勞動強度都會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人工成本更是高出西方國家一籌。畢竟在這裡工作地不僅僅是智利人還有不少於四分之一的中國人。

爲了和智利政府達成交易,中國外交人員除了正規的外交手段之外,還暗中賄賂智利官員。爭取減少阻力並且以最小地代價獲得更多的銅礦資源----說白了便是低買高賣,不管是在巴西還是智利,這些南美國家立國雖早但是國內政治跟中國滿清時代沒有什麼差別。以外交部的評估報告來說,這些南美國家基礎脆弱。都是出口本國自然資源,工業基礎異常薄弱,一旦國際市場有什麼波動將會直接摧毀本國經濟體系,一旦經濟亂了,剩下緊接便是國內政局不穩,政府下臺到時候會跟家常便飯一樣簡單,就算鬧出幾場政變逼宮的鬧劇來也是不足爲怪。

也許是老天冥冥註定要南美人用實際行動來驗證這份報告地正確性。在年年底的時候巴西政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動。自年以來便牢牢控制巴西政局的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同盟在政變中轟然倒塌。有意思的是中國爲巴西承造的“聖保羅”號戰列艦與當時剛剛歸國不久的米納斯吉拉斯號似乎爲了與之相呼應,兩艦巴西水兵也在同一天舉行政變。聖保羅號戰列艦那威力無比地三連裝主炮塔居然炮轟了里約熱內盧,迫使政府與其達成諒解。

聖保羅號地大炮向里約熱內盧開炮的同時也彷彿應證了蒙古級戰列艦地命運----這個級別的戰艦從來都不是爲了上戰場地。而是爲了宣揚暴力的,不過對象不是同樣皮糙肉厚的大炮鉅艦而是手無寸鐵的平民----聖保羅號的大哥蒙古號和小弟黑龍江號兩艘戰列艦聯手於同年年初在南洋肆無忌憚的拋灑了兩百多發十二寸巨彈和將近兩千枚五寸高爆彈,南洋天空中迴盪的隆隆炮聲和地上的火光燃紅了泗水的河流。也許正是因爲發生在蒙古級戰列艦上的這兩次事件,這個級別的四艘戰列艦都被冠以“屠夫”的稱號。

在智利向中國開下訂單之後,譚延也終於批准了鄧世昌呈交的關於添置中國海軍第二艘蒙古級戰列艦黑龍江號的報告---這也是蒙古級戰列艦的四號艦,它將會和智利的戰艦分別在威海衛和上海江南船廠同時開工建造。蒙古級戰列艦總共就建造了這四艘,兩艘外銷兩艘自用,這樣一來中國可以從容的面對世界各國列強海軍,只要他們不聯合起來遠征中國,譚延總是有底氣將對手留在遠東的大海上,至於英國是很強大,但是大英帝國現在更加頭痛的是如何面對海峽對岸那邊同樣“野心萬丈”的威廉二世,除非英國繼續追加年度的海軍撥款,否則兩年後英國所謂的“兩強標準”就要成爲歷史了。

整個年就這麼過去了,中國政府一反前兩年的“高姿態”,在國際事務中除了和本國有關係的事務之外,其餘都不理會,就算在意也不過是跟隨德國的腳步。當然對於中國的外交事務來說,排名第一的仍屬於香港問題,在這一年裡雖然依然還是沒有什麼結果,但是中國卻頻頻派出驅逐艦甚至是重型巡洋艦穿梭於香港周邊海域,英國遠東艦隊的駐地已經移往日本橫須賀,在中國除了膠州灣有一支規模並不大的中德“模範艦隊”之外,在中國的領海已經看不到外國艦隊囂張的揚長而過的場面了。

至於中國艦隊每天都在香港周邊“遛彎”是中國海軍配合外交部實施的“加壓”的一部分,這是每天人們都可以看到的,另外一部人人們看不到也是海軍部門搞出來的----中國打算和德國合作開發五十倍徑的十二寸戰列艦主炮,甚至是威力更加強勁的十四寸主炮,當然在蒸汽輪機方面的合作更是不在話下……

當英國通過在德國的途徑獲知德國將會聯合中國聯合開發五十倍徑的十二寸戰列艦主炮的情報後,猶如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狂怒不已----當年中國用無線電技術加上高昂的資金才從英國這裡獲取了完整的四十五倍徑十二寸主炮的製造技術,當時海軍部就對此頗有微辭。要知道中國雖然在年的時候就掌握了十二寸火炮的製造技術,但是一直卡在身管壽命等一系列問題上,在英格納的聯絡下出於發展中英關係對抗俄國保護英國在華傳統利益才批准了這筆交易,中國在得到這項技術後火炮製造技術突飛猛進一下子就趕上了世界先進技術水平。

第296章 燈塔第154章 奧運會第12章 勸學第157章 互惠第335章 發難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96章 剝皮第259章 寶庫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86章 破交第102章 重臨第259章 寶庫第106章 公車第259章 寶庫第196章 拜神第194章 廷議第171章 拉攏第244章 導火索第117章 約定第89章 石遺第335章 發難第335章 發難第318章 南下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266章 建國第326章 資本第284章 炮兵師第186章 收買第108章 會試第29章 隱憂第8章 賭徒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74章 縱橫第82章 火中取栗第219章 交易第39章 國貨第134章 留學生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53章 轉折第131章 鐵路第371章 東雲第21章 教官第93章 議和第352章 爆料第114章 清洗第232章 力辭第371章 東雲第11章 訓練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188章 開戰第323章 讓步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310章 乾坤第20章 生死一發第375章 爭奪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197章 設障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04章 起步第136章 漫雪第241章 權力第174章 驕傲第17章 排場第65章 理財第86章 高下第174章 驕傲第189章 擊沉第165章 叛亂第256章 態度第354章 威懾第91章 轉折第82章 火中取栗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46章 出兵朝鮮第381章 磨刀第387章 對峙第56章 邀請第179章 變故第17章 排場第91章 轉折第247章 下注第59章 毒計第287章 分歧第308章 必勝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3章 功課第154章 奧運會第375章 爭奪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43章 造艦第333章 施壓第346章 離訊第283章 契機第189章 擊沉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304章 博弈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371章 東雲第61章 熱鬧第214章 莊家
第296章 燈塔第154章 奧運會第12章 勸學第157章 互惠第335章 發難第260章 轉移視線第96章 剝皮第259章 寶庫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86章 破交第102章 重臨第259章 寶庫第106章 公車第259章 寶庫第196章 拜神第194章 廷議第171章 拉攏第244章 導火索第117章 約定第89章 石遺第335章 發難第335章 發難第318章 南下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266章 建國第326章 資本第284章 炮兵師第186章 收買第108章 會試第29章 隱憂第8章 賭徒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74章 縱橫第82章 火中取栗第219章 交易第39章 國貨第134章 留學生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53章 轉折第131章 鐵路第371章 東雲第21章 教官第93章 議和第352章 爆料第114章 清洗第232章 力辭第371章 東雲第11章 訓練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188章 開戰第323章 讓步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310章 乾坤第20章 生死一發第375章 爭奪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197章 設障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04章 起步第136章 漫雪第241章 權力第174章 驕傲第17章 排場第65章 理財第86章 高下第174章 驕傲第189章 擊沉第165章 叛亂第256章 態度第354章 威懾第91章 轉折第82章 火中取栗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46章 出兵朝鮮第381章 磨刀第387章 對峙第56章 邀請第179章 變故第17章 排場第91章 轉折第247章 下注第59章 毒計第287章 分歧第308章 必勝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3章 功課第154章 奧運會第375章 爭奪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143章 造艦第333章 施壓第346章 離訊第283章 契機第189章 擊沉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304章 博弈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371章 東雲第61章 熱鬧第214章 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