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重逢

譚延闓拱手說道:“中堂大人胸襟非常人所能比,令人佩服,不過經過這一次翁書平也未必有機會在官場上待着了,只是常熟身爲帝師門下學生衆多,長此以往下來終究是對中堂不利,所以晚生才希望中堂能夠在關鍵的時候爲翁同龢說兩句,免得翁同龢老來下場太過淒涼,這也可使其門下對中堂大人不太過爲難。”

翁同龢在歷史上也算是名人,儘管爲人算是齷齪了點,但好歹也算是正面人物,譚延闓不希望看到翁同龢在落難之後被李鴻章窮追猛打,而是想趁這個機會消彌兩人之間的裂痕——要怪就怪老翁同志本是個學者的材料卻混跡於官場這種險惡的地方,雖不得好結果,但能夠平淡退出保住性命安度晚年也不失爲一個不錯的結果。

譚延闓見李鴻章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便要告退,剛走到門口就聽李鴻章說了句:“組安留步!”

“老夫已經囑託務山爲你在總署附近購了一座宅院,老是在紀孟那裡居住也不方便,還是到總署這裡來也好就近。令尊已經來電,你的媳婦就要北上來尋夫了……”李鴻章笑着說道。

“中堂大人莫要取笑晚生,眼下事情正多,哪裡還有時間來顧忌兒女私情?”譚延闓紅着臉說道,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那個老婆居然會要來天津,這下可真的很難擺脫了,估計多半是老頭子的主張,怕自己在外面待得時間長了弄出什麼亂子來。

“說起來也是老夫的不對,組安剛剛新婚就出來辦事,後入幕府更是不能及時回家……老夫已經和務山說過了,我們北洋不會虧待你的,下午你就雖務山到宅子裡面看看,還缺少什麼物事儘快填補上。聽紀孟說過,明年組安要去試科,有個地方安穩讀書也是好事,總署事務雖然繁忙,不過也不能耽誤組安的前程……”

“中堂嚴重了,說起來晚生還要感謝中堂,能夠爲國效力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家父常說:‘年輕人只有多參與大事纔可以長得快’,晚生對此也是深有感觸,能夠在中堂手下幫忙對於晚生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當下拜別李鴻章後,譚延闓回到自己的班房處理一些文件,眼下的事務並不多,在他的上面有李經方來頂着,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還是在北洋系統中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協助李經方來秘密和各國駐華使節尋求調解戰爭的可能,當然北洋現在已經訂下了主基調,在選擇調解列強國家上靠攏俄國試探英國的態度

也許是譚延闓給李經方鋪墊了顯示自己能力的機會,所以對譚延闓的態度非常好,現在工作還沒有具體展開,他手頭上的工作清閒的很。不過譚延闓是個閒不住的人,除了應付李經方之外,他還是願意在北洋幕友堂中走動,總文案于式枚給他也分配了一些處理公文的工作,不過這些事情都是譚延闓在父親手下經常乾的工作,各項任務處理的井井有條,頗得於式枚的看重。

得到李鴻章的同意之後,譚延闓炮製了一篇“專訪”,打算過幾天發表在《強學文摘》上爲李鴻章造勢——這是譚延闓想出來的辦法,通過報紙等輿論工具來展現李鴻章對中日戰爭的態度,以高調姿態來主張對日強硬,一改李鴻章幾十年來避戰求和的“漢奸”形象。

翁同龢是不懂這些“作秀”手法的,這樣可以使李鴻章佔領道德上的制高點和翁同龢繼續鬥下去,等在後面的還有一個專門爲翁同龢挖的“大坑”——周馥起草的求餉摺子很快就要上呈京師,這是塞給翁同龢的一個燙手的山芋,逼着翁同龢四處爲北洋籌錢,如果翁同龢不上鉤,那就在各種報紙上刊載出來,以翁同龢愛面子充當“直臣”的性格,就算豁出性命也會籌好北洋繼續的軍購採購資金。

剛剛進入軍機處稱爲軍機大臣的翁同龢屁股還沒有坐熱,他的麻煩很快就來了,這倒不是李鴻章來逼他,那份奏摺還在周馥的筆下沒有完工呢。正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翁同龢最爲頭痛的不是李鴻章或是張之洞,比這兩個人還厲害的自然是內務府,他翁同龢執掌戶部在內務府的人眼中儼然是塊肥肉,和數年前執掌戶部的閻敬銘不同。

閻敬銘是又臭又硬加上身份資歷老,湘軍之中閻敬銘的資歷最老,門生故舊勢力極大,內務府拿閻敬銘根本沒有辦法,半兩銀子也摳不出來。慈禧太后雖然對閻敬銘阻撓自己大辦壽辰慶典感到惱火,但是閻敬銘的資歷又不得不讓她感到棘手,無奈之下將閻敬銘趕出了戶部,接替者便是和滿族大員關係融洽的翁同龢。閻敬銘苦心經營戶部積累了八百萬兩銀子,離開戶部他也是不放心,對翁同龢千叮嚀萬囑咐要妥善保存元氣把銀子用在該用的地方,開始的時候翁同龢對內務府還是持抵制態度的,後來考慮到太后與皇上之間的關係,他也走上了醇王的老路對內務府進行妥協,這幾年是他退內務府近,持續下來到今天戶部真的變成了內務府的提款機了。

內務府是什麼地方?自從譚延闓進京的第一天看到內務府門前車水馬龍的排場,心中多半也就明瞭了——都說晚清的衙門是吞吃白銀的地方,而這內務府則是這些衙門中排名第一的。內務府掌內廷事務,但凡宮中的吃飯、穿衣、營造修繕、婚喪喜慶都是內務府一手掌管的,加上慈禧太后過壽這一檔子事,內務府稱爲晚清最大的貪污衙門,貪污中飽、欺上瞞下、敲詐勒索,什麼齷齪無恥的事情都敢作敢爲。有老佛爺這把紅傘保障,就算吃了內務府的虧,誰也不敢言語,而內務府就更加囂張跋扈了。

內務府發財的路數很多,但是最爲快捷和厚利的莫過於營造,所以內務府喜歡聽到帝王之家大修土木的消息,那樣他們的荷包就又要豐滿不少了。海軍衙門建立九年以來,以前爲了促使北洋水師成軍,每年各省協助辦理海軍有四百萬兩銀子,九年下來就算這個數目不增長到現在至少也有近三千五百萬兩之多,可是北洋水師成軍後就再也沒有添過一艘新式戰艦,這三千多萬兩銀子跑到哪裡去了?

昨天內務府來人,請撥江寧織造承辦的慶典侍衛朝衣費十三萬兩,老翁同志剛剛表示“所用太奢”,內務府的大爺們就以“欽定用項”來要挾,非要馬上提走不可。

李鴻章手起刀落砍了一個內務府辦差的腦袋,不僅沒有事還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獎,翁同龢沒有這個本事。雖然心中恨得不行,但是依舊將十三萬兩銀子解送給了內務府——萬壽慶典關乎母子君臣之間的情感,翁同龢不希望因爲這件事惹得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的不滿意,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光緒皇帝的老師,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和皇帝的態度相掛鉤,自己若是反對慶典也就是皇帝反對慶典,這不能不讓翁同龢投鼠忌器。

翁同龢有翁同龢的煩惱,現在窩在直隸總督衙門中的譚延闓當鴕鳥的日子也走到了盡頭——今天他將會在碼頭迎來自己的老婆方榕卿。當初譚延闓結婚後的第二天便離家北上,多半是爲了逃避這場婚姻,不過僅僅一天的時間方榕卿的行爲舉止倒是給他這個做丈夫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來是想等個一兩個月就回廣州的,可是沒成想中日甲午戰爭這麼快便開始了,結果自己進了李鴻章的幕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至少他在明年會試之前是無法回廣州了。

方榕卿北上“尋夫”確實是出自老頭子譚鍾麟的授意,他很難想想自己最爲器重的兒子在結婚第二天後便離家,等會試結束後就算落第也至少有一年半的時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成什麼婚,自己又該如何向老友方汝翼交代?恐怕到時候自己就會面臨方家的責難,兩大世家的關係從此走向惡化也說不定的事情,譚鍾麟不可能冒這樣的風險,所以派人一路護送方榕卿北上天津,又生怕嚇跑了兒子,所以乾脆直接給李鴻章發報讓他代爲照顧。

看到客輪緩慢的靠向碼頭,站在碼頭邊上的譚延闓心情也是頗爲複雜,對於這個“從天而降”的老婆,他心中真還是挺矛盾的——這樣一個美女稱爲自己的老婆,如果放在後世那絕對是一場福分,可惜兩個人從前就沒有一點感情基礎,這不能不讓他感到遺憾,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個障礙——方榕卿實在是太小了,今年才十七歲,這不免讓他有點感覺怪怪的,不過自己也還沒有到“十九歲”,心中怪異的感覺讓他更加有些怪異。

不管怎麼說,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客輪靠岸後不久,等着船上的乘客差不多都下了船,十個身穿譚延闓曾經設計的軍裝的總督府侍衛,一身戎裝,肩扛九三式步槍走下甲板,後面還有兩個女僕簇擁着一個冰雪般的美人——這便是方榕卿了,在方榕卿身後,譚延闓還看到了一個老熟人,居然是長沙一別的趙恆君,後面還有十個總督府侍衛。

這一行人十分惹人注目,二十個精神颯爽的侍衛隊士兵已經夠引人注目了,還有一個美麗的女孩子,一眼望去便知道是哪個官宦人家的小姐或夫人出行,這種派頭在這個時代可謂是很少見到。不過方榕卿一身洋裝打扮卻吸引了譚延闓的全部目光,這還是他頭一次看到如此正規的女式洋裝裝扮,一身白色傳統的十九世紀西洋仕女裝讓譚延闓精神彷彿都恍惚了。

“就這身裝扮若是放在後世走在大街上,非要造成交通堵塞不可,那回頭率達到百分之三百不成問題!”譚延闓心中苦笑的想到,也就在這個時候,他還看到隊伍後面有個金髮碧眼的三四十歲的外國女人也跟在方榕卿的隊伍後面。

不過令譚延闓驚奇的還在後面,方榕卿走到還在發呆狀態的譚延闓身前居然用英語問他:“這些日子過的還好麼?”

譚延闓聽後居然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本能的機械用英語回答好:“還算不錯,夫人!”隨後一想不對啊:“你怎麼會英語的?!”

方榕卿俏麗的面容上微微一笑,像是這春風中綻開的一朵花一樣說道:“前段日子宇盛前去香港接收一批從歐洲運來的貨物,公公委託他尋一名可靠的英國女教師,這便是凱瑟琳夫人了,我的英語就是她來教的,剛剛開始學還不怎麼熟練,不過以後會更好的……”

“老頭子怎麼會突然想起爲你請英國教師了?”譚延闓心中疑惑的問道,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這麼稱呼譚鍾麟實在是不禮貌之極。

方榕卿聽後微微皺皺眉頭,不過她也被譚延闓這種稱呼給逗樂了說道:“在廣州那裡很多名門都是請私人洋教師的,公公怕你走後我會感到氣悶,便也依照別人那樣讓宇盛代爲打點……公公還說你會外語,以後幹事也少不得和洋人接觸,請個好的英國教師來教我英語和西方國家的禮節,到時候也好能夠給你幫襯一二。”

譚延闓聽後心中瞭然,不過譚鍾麟這樣做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要知道譚家上下都是遵從中國傳統的禮儀和規矩來治家的,老頭子肯給方榕卿請英國家教實在是開通了不少,不過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譚延闓用英語向方榕卿的私人教師問好,凱瑟琳夫人也是非常有禮帽的迴應,他雖然懂外語,但是對禮節這方面卻是一無所知的,況且現在的社交場合禮節與百年之後完全不同,他那套東西已經太“過時”了。

不管怎麼說,人算是接到了,雖然有些讓譚延闓意外,但是放在這個時代來說,方榕卿也算是“進步”了。這種思想上的開放也正是譚延闓所樂意看到的,後世的女孩子思想是開放了,但是卻失去了古典的韻味,個個都以“野蠻”性爲女性的偶像,這讓前世的他心中搞不明白是自己太保守,還是這個時代太開放。在方榕卿的身上他看到了那種古典美,又不失女孩子的活潑,不過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兩人之間的差距最大問題不是年齡上的,而是思想上面的,方榕卿的這種轉變正是他所期待的。

這次老頭子不放心讓方榕卿一個人走這麼遠的路,一口氣派出了二十名總督府侍衛,全身荷槍實彈,若不是總督身份和提前與李鴻章打過招呼,這隊人馬根本上不了船。不能不說李鴻章對籠絡人心還是非常有一手的——方榕卿在廣州的時候,李鴻章已經給招商局的boss盛宣懷打過招呼,讓他親自安排好方榕卿的行程,盛宣懷立刻安排了貴賓艙,不僅是方榕卿一個人,而是一行二十多人都是如此,這樣一來是非常給面子的了。

“趙師傅許久不見,近來可好?”譚延闓將視線從美豔不可方物的方榕卿身上轉移到旁邊的趙恆君身上,對於這個自己很早就想“招安”的武林高手,趙恆君出現在方榕卿的身邊讓他感到非常意外。

“這是我爹請來的護衛,他不放心我走這麼遠,便請了趙叔來當我的護衛。”

“這樣也可以?!”譚延闓心中有些鬱悶的想到,當初他可是爲了趙恆君下了一番功夫的,最後還是留不住人,沒有想到自己的岳父居然這麼大的本事,能夠輕而易舉的招到像趙恆君這樣的能人,聯想到自己岳父那個模樣,譚延闓不得不感嘆:“人不可貌相!”

“譚公子好!”趙恆君走上前來抱拳說道。

譚延闓見此也是頗爲無奈的搖搖頭,笑着對趙恆君說道:“真是辛苦趙師傅了!”

不過想想趙恆君既然被方榕卿給“招安”了,那和納入自己帳下沒有什麼區別,這個人只要還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總有被自己說動的那天,想到趙恆君,譚延闓也想着是不是自己再多找幾個各方面的人才了。

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38章 矛盾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326章 資本第102章 重臨第380章 開戰第259章 寶庫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358章 震懾第12章 勸學第97章 枯棋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171章 拉攏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07章 底線第224章 朦朧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26章 資本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86章 命運第133章 起步第390章 日蘭德第169章 風起第250章 距離第32章 調任第338章 矛盾第312章 勝利第201章 散財第16章 計較第44章 水霧第48章 遇敵第14章 揚名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231章 玄機第140章 陰影第160章 割肉者第59章 毒計第310章 乾坤第9章 庶出第226章 試探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96章 燈塔第151章 鬧劇第60章 牌局第300章 外圍第252章 猙獰第177章 新艦第44章 水霧第52章 生路第257章 時代第44章 水霧第215章 憲政第235章 影子第170章 嚴幾道第15章 婚事第5章 戒毒第111章 危機第324章 猛藥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233章 接風第80章 危局第32章 調任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43章 顧盼第207章 底線第256章 態度第225章 線路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95章 國與家第165章 叛亂第154章 奧運會第45章 厚禮第395章 戰略欺騙第160章 割肉者第108章 會試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204章 起步第190章 投降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57章 入幕第214章 莊家第252章 猙獰第325章 垮塌第192章 申訴第91章 轉折第332章 屈服第39章 國貨第114章 清洗第71章 貪吃第360章 一邊倒第123章 把柄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12章 勸學
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38章 矛盾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326章 資本第102章 重臨第380章 開戰第259章 寶庫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358章 震懾第12章 勸學第97章 枯棋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171章 拉攏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07章 底線第224章 朦朧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26章 資本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86章 命運第133章 起步第390章 日蘭德第169章 風起第250章 距離第32章 調任第338章 矛盾第312章 勝利第201章 散財第16章 計較第44章 水霧第48章 遇敵第14章 揚名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231章 玄機第140章 陰影第160章 割肉者第59章 毒計第310章 乾坤第9章 庶出第226章 試探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96章 燈塔第151章 鬧劇第60章 牌局第300章 外圍第252章 猙獰第177章 新艦第44章 水霧第52章 生路第257章 時代第44章 水霧第215章 憲政第235章 影子第170章 嚴幾道第15章 婚事第5章 戒毒第111章 危機第324章 猛藥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233章 接風第80章 危局第32章 調任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43章 顧盼第207章 底線第256章 態度第225章 線路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95章 國與家第165章 叛亂第154章 奧運會第45章 厚禮第395章 戰略欺騙第160章 割肉者第108章 會試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204章 起步第190章 投降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57章 入幕第214章 莊家第252章 猙獰第325章 垮塌第192章 申訴第91章 轉折第332章 屈服第39章 國貨第114章 清洗第71章 貪吃第360章 一邊倒第123章 把柄第145章 優化組合第12章 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