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

411年三月,盧循得以收兵來到廣州番禺城,發現城頭插的晉兵旗幟,心下大驚。原來孫處與沈田子早就按劉裕的計劃乘海道來到番禺,在大霧之日,敵人不備,潛登上城牆,攻克了城池。接着又分兵平定了嶺表各處賊巢。盧循絕望道“我的賊路到頭了嗎?”言畢捂嘴,自知失言。沈田子帶兵出城迎戰,盧循之衆如喪家之犬,兵剛交接就敗了下來。盧循被追得急,呼道“田子,當初孫公待汝不薄,今日請念及故人情面,放我一馬。”田子怒道“妖賊孫恩使我宗族揹負賊名,死於鋒刃。你還敢提他?我今日定要取你狗命。”言畢彎弓,一箭射穿盧循臉頰。盧循大懼,使隨從軍士盡皆棄掉一切盔甲輜重與身上攜帶的金銀財物,輕身逃命。田子軍士因爭搶財寶而怠慢了追賊,使盧循僥倖逃走。沈田子因失了盧循而大怒,手殺好幾名亂搶財物的士兵。

盧循南竄至交州,仍有兵士千餘人,他妄想攻下交州再做根據地。而交州刺史杜慧度早就散盡家財以賞軍士,做好了擊賊的準備。盧循乘船來至龍編,與杜慧度展開戰鬥。杜慧度在兩岸佈置的弓箭手夾射敵船並投擲火炬,盧循之船全部起火,兵衆大潰。眼看已無活路,盧循殺掉妻子和一子一女,然後爲其唸咒。念畢問諸妾“爾等可願從我而死嗎?我會念咒渡你們昇仙!”極少數人願意從死,有一妾更是說道“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請大王饒恕臣妾。”盧循大怒,立即將此妾殺掉,之後又瘋狂砍殺不願從死者。還沒有殺完,盧循看追兵臨近,自投水而死。杜慧度令人將盧循父子的屍體打撈上來後,將其頭顱送至建康。

孟懷玉亦將徐道覆的頭顱送至。劉裕向皇帝說道“陛下,臣想帶兩賊之頭前往尋陽,爲無忌等諸戰士的亡魂進行祭奠。”司馬德宗回道“我同愛…愛卿一起前…前去,無忌忠…忠肝義膽,朕亦很…很是心痛。”

尋陽江口,劉裕擺上何無忌的牌位。千餘將士盡皆縞素,臨江肅立。江風悽悽,白幡亂飄,日色無光,天地黯淡。將士們齊歌曰“操吳戈兮披犀甲,帶長劍兮挾勁弓。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擊鳴鼓兮短兵接。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將軍殪兮士兵傷,出不入兮往不反。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歌罷劉裕大哭,將士們亦無不潸然淚下。劉裕將酒灑在無忌靈牌前,呼道“無忌兄,魂兮歸來!”儀式後,劉裕將盧循與徐道覆的頭顱於何無忌墓前埋葬。

劉裕威望日甚一日,甚得軍心民心,司馬德宗亦將其視爲國之干城,雖知大權已落到劉裕手中,但也無可奈何。此番又立大功,司馬德宗索性又封他做了太尉,掌管一切軍事。這在軍政合一的時代,可是至高無上的官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劉道規大敗徐道覆之後,身體染疾。412年四月,因疾解官歸家休養。道規在荊州七年,善於爲治,刑政明理,愛民如子,甚得百姓愛戴。離開時,荊州之民相送者綿延數裡,盡皆垂泣。不想劉道規歸家後僅三個月就因病而逝。劉裕極其悲痛,嚎哭久久不絕。多年來劉道規爲其建立功業立下了無數功勞,失此愛弟對他來說如同失去手足,也讓他少了一個最有力的助手。

如此一來,荊州位缺,劉裕難得其人。想來想去,劉毅雖然桑落洲一戰大敗,但以往功勳不可忽視,便讓他做了荊州刺史。桓玄亂時,劉毅與劉裕共同建義,雖推劉裕爲主,因己功高,內心不服。劉裕總是柔而順之,然而劉毅卻驕縱日甚,曾說道“恨不遇劉邦,項羽,與之逐鹿中原。”劉毅爲人嫉賢妒能,看劉裕重用劉穆之,他就時常在劉裕面前捏造其短,劉裕只是勉強耳聽,不入於心。劉敬宣伐蜀失利,劉毅還想讓劉裕以軍法處之以極刑,但劉裕沒有同意。劉裕威權日重,朝中政事,多半決於劉裕,皇帝拱手聽成而已。這也讓劉毅對劉裕非常不滿。劉毅昔日追桓玄之功高不亞劉裕,深得民心,民間常並謂之“二劉”。但劉毅自桑落州之敗後,人情大失,內心常懷羞憤。這次讓劉毅做荊州刺史,劉裕本想安穩其心,卻不料使他產生了除掉劉裕的念頭。

劉毅爲人嫉賢妒能,看劉裕重用劉穆之,他就時常在劉裕面前捏造其短,劉裕只是勉強耳聽,不入於心。劉敬宣伐蜀失利,劉毅還想讓劉裕以軍法處之以極刑,但劉裕沒有同意。劉裕威權日重,朝中政事,多半決於劉裕,皇帝拱手聽成而已。這也讓劉毅對劉裕非常不滿。劉毅昔日追桓玄之功高不亞劉裕,深得民心,民間常並謂之“二劉”。但劉毅自桑落州之敗後,人情大失,內心常懷羞憤。這次讓劉毅做荊州刺史,劉裕本想安穩其心,卻不料使他產生了除掉劉裕的念頭。

臨去荊州前,劉毅去京口告別祖墓,劉裕與其相會。胡藩向劉裕言道“太尉,你認爲劉毅終能爲你之下乎?”劉裕沉默許久,後說道“依愛卿之見當如何呢!”“我看他志驕氣傲,不思自省,據了荊州將更增其不軌之心。公不如因會除之,以免後患。”劉裕嘆道“唉,劉毅未有大過,況且與我共有平玄之功,不可自相圖也。”

將走之時,劉毅由於與毛修之有舊,向劉裕請求讓毛修之做自己的衛軍司馬,劉裕答應了。來到江陵後,劉毅隨意變換諸官,升黜無常,選精兵萬餘隨身,暗自打造兵甲器械,臥處奢麗如同皇宮。毛修之表面支持其造反,暗中卻將其不法之事派人上報給劉裕。

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章 以一敵千第二十章 無忌有忌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七章 忍辱負重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七章 忍辱負重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三章 以一敵千第五章 澄清妖氛
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五章 澄清妖氛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六章 卻月挫魏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十五章 燕可伐歟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三十五章 劍客行魏 下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三十三章 壯士劫營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章 以一敵千第二十章 無忌有忌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三十一章 北圖中原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十六章 臨朐會戰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二十九章 多難荊州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十四章 蜀地驚川第十章 逃亡之旅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四十章 懷恨南還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二十二章 江陵之危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十九章 入地交攻第七章 忍辱負重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三十九章 溯流背水第四十一章 關中鉅變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三十章 千里送喪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十七章 臨朐會戰 下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三十八章 魑祟驚魂第四章 驚風駭浪第二十五章 二劉不容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二十四章 魂兮歸來第十一章 崢嶸一戰第二十八章 揮淚斬親第十八章 廣固圍城第二十七章 蜀地靜川 下第九章 京口起兵第七章 忍辱負重第二十六章 蜀地靜川第二章 附鳳之喜第八章 密謀建義第三章 以一敵千第五章 澄清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