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五個同心圓理論

曹植的坦言相告,卻是避過了一次重大的損失,曹cào對此倒也沒有責怪。畢竟一些大家族,都會經營商業,曹家以前也有自己的商隊,只不過在曹cào起兵之後,要散盡家財,因而這商隊也沒有再辦了。

現在曹植出謀辦起了商業,曹cào自然不會反對了。在古人的思想中,其實並沒有個人這麼一說。好像曹植置辦的產業,在曹cào看來這並不是屬於曹植個人的,而是整個曹氏宗族的。當然由於曹植是首先置辦的人,也jiāo由他管理,曹cào這個當族長的也不會多過問。然一旦曹cào需要動用這些產業,那曹植就必須無條件拿出來,這就是始於周代建立,並一直影響整個中華民族的宗法制觀念了。

在曹植重生前的那個時代的人看來,宗法制是周朝爲適應分封建制統治形式而建立的一種制度,而這種制度在秦統一六國,廢分封爲郡縣之後已經消亡。

事實真是這樣?

在曹植看來,絕非如此。就算是秦統一天下之後,周代的制度根本沒有消亡,或許表面上已經不存在,或者說在政治上已經廢止。然而實質上,周代的種種觀念、制度,其實早就深入了華夏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只不過隨着時間的漸進,周代的觀念和制度,會逐漸演變進化到適合這個時代罷了。

井田制看似廢止了,實質歷史上北魏的均田制就是周代井田制和漢代授田制的結合和演化。秦漢兩代的政fǔ、官吏體系,還是出自於周代,只不過在其中有所變化罷了,後世隋唐的政fǔ、官吏體系,則又脫胎於秦漢等等。

這便是中華民族之所謂傳承五千年而不間斷之歷史了,幾乎每一種屬於中華民族本土的制度、觀念等都可以追根溯源而至夏商周三代,世界上唯中華民族爾!

宗法制也一樣,政治上之宗法制崩潰了,然宗法制早就深入民族深處,宗族比個人更加重要。這也是爲何,中國人並不崇尚個人自由的原因。他們認爲,個人乃是家庭的一部分,你出生在這個家庭,被撫養長大,就有義務爲這個家庭付出、維護。從父母之xiǎo家庭,一直擴散至三代、四代,這便是宗族。這種觀念,是曹植重生前那個宗族概念已經開始崩潰的時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因爲那是一個天下爲sī的時代,而宗族理念,何嘗不是一種爲公的理念,兩者截然相反,試問又怎能理解。

曹植重生前那個年代,喜歡將一個國家分割成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部分來研究,其中以經濟爲核心,其餘四種並齊。

事實上分割研究並沒有錯,起碼可以清晰、直觀地剖析,然而以經濟爲核心,則是大錯特錯。誠然,生產力的進步,是會影響到社會的發展,這是無可否認的,但一切唯經濟論,那或許適合西方,但絕不適合於中國。蓋因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唯金錢論的國家,他所看重的更多是文化。

在曹植看來,對一個國家的剖析,應該分成五個同心圓。同心圓的最裡層,乃是宗族,這宗族不僅僅是指宗法制度,更多的是直指人類的本源,生命傳承。若然人類不能傳承下去,那就代表人類將要滅亡了。

爲何儒家一直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甚至禮記裡面規定,成婚之後的男子,每五天就要與老婆、xiǎo妾進行一次xx。而對於生了xiǎo孩的母親,又給予了截然不同的地位,原因便是保證人類的傳承。這一點,周公、孔子都看得十分透徹,故而他們特別強調。

而第二層的同心圓,乃是文化。文化的傳承,對一個民族而言至關重要。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爲何會對此產生歸屬感,原因乃是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乃至共同的文化!如若說宗族,是讓人類不致滅亡,那麼文化就是維繫一個民族的紐帶。任何試圖摒棄、抹殺、否定本民族文化的人,都是本民族的罪人。或許文化裡面有好有壞、有jīng華有糟粕,然而作爲一個傳承者,祖宗的東西都必須傳承下去。若是強行割裂,那麼這個民族離消亡亦不遠矣。

西方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時期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就是因爲他們的文化並沒有傳承下來。以致他們的文化都是短暫而底蘊不夠深厚的,一輛名貴轎車和一件古董瓷器,或許在某一時期價錢相等,甚至轎車比瓷器更貴。然而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後,轎車已經是廢銅爛鐵,古董瓷器的價值依然,甚至更高。

這個比較,或許就能看出東西方的文化的不同!

至於第三層的同心圓,纔是國家,或者說是制度。這方面沒什麼好說的,世上並沒有完美的制度,只有相對適合的制度,能尋找到這相對適合的制度,那麼民族大興便離此不遠矣。

同心圓的第四層,纔是曹植重生前那個時代所一直鼓吹的經濟。事實上經濟要發展,真的很難嗎?只要政通人和,奠定了適合的制度基礎,沒有戰luàn,基本上要發展經濟,一點都不困難。相反,若是強行將經濟放在第三層,制度不全縱使經濟發展上去了,也會滋生**以及其他問題。第三層如此,若是將經濟放到第二層,那問題更嚴重,產生的不僅僅是**,而是對整個民族文化進行破壞,長此下去,民族亦將消亡。

可笑的是,曹植重生前的那個年代,就是這樣的一個年代。而更重要的是,對於同心圓的第一層,也是最核心的人類傳承,竟然進行了生育限制。即便那時代嬰兒存活率高了許多,但這麼做的惡果,數十年後自然會吃到。

同心圓的最後一層,也就是最外層,便是科學技術了。其實這一層與第四層的經濟,倒是可以互換的,雙方之間的因果關係,也說不清道不明。這一點,倒是不必追究太多。

毫無疑問,同心圓理論是越內層越重要。然而人的認識往往是由外及內,人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最外層的科學技術,而後是經濟,而後是制度……這也是爲何,歷史上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落後於西方,改革是先從科學技術再到經濟,再到制度。然而最後改來改去,都不成功,或許要到大部分人,都能將東西方兩個同心圓的內容擺在一起進行對比,找尋到適合的路,才能成功吧。

曹植很幸運,他重生來到漢末,這個中華民族還處於領先的時代。而更重要的是,曹植的內心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改革理念。將漢末這個時代,放入五個同心圓內,除了核心層沒有出問題外,其他或多或少都有問題。第二層的文化觀念有謬,應該予以糾正;第三層的制度已然崩壞到不適合這個時代,需要大改革;第四層的經濟、第五層的科學技術都有改善的空間。

曹植要推行的改革並非由外及內或是由內及外,而是四層同步進行,只有這樣才最快最徹底,當然也只有luàn世,才能這麼做。若換到承平年代,早就被既得利益集團打垮了。

扯遠了,當曹cào知道這些產業都是曹植置辦起來的時候,卻是忍不住說道:“植兒倒是給了爲父一個驚喜。你這天然居和茶坊辦起來,爲父出錢糧養着的那些遊手好閒的人,他們的錢糧卻是再次回到我曹家手中了!哈哈哈……”說完,曹cào自己當先忍不住大笑起來。

曹cào的大笑也屬正常,自從迎天子到許昌這段時間,發給朝中那幫米蟲的錢糧,讓曹cào也有一種ròu痛的感覺。在朝中當官的,不管是靈帝時代買來的,還是劉協落難長安時胡luàn封的,起碼人人都是大官。年俸兩千石的不在少數,一千石、六百石的更是一捉一大把,這些米蟲,曹cào不能不養,因爲要靠他們維繫朝廷這塊招牌。

原本按照東漢初立下的規矩,俸祿是一半錢一半粟米的。但是由於五銖錢貶值,那些米蟲都不願意要。曹cào也無法,只能全部改爲粟米。歷史上官渡之戰中,曹cào缺糧,卻是有不少的糧食都是落入這幫米蟲的手中呢。

現在曹植置辦了這天然居和茶坊,卻是利用商業的手段,將被這幫米蟲吃進肚子裡的米糧全部吐出來,曹cào知道之後,又怎會不歡喜。

見到曹cào如此,曹植卻是趁熱打鐵道:“父親,孩兒在置辦這產業的時候,折價收回了不少董卓鑄造的五銖錢。孩兒以爲,五銖錢之所以無法流通,這部分董卓xiǎo錢的影響甚大,故孩兒懇請父親下令,廢止董卓五銖!”

說到內政,曹cào的眼睛不自覺便往荀彧臉上瞥去,問道:“文若以爲如何?”

荀彧點頭道:“四公子所言甚是有理,董卓五銖的確有大害。然而貿然廢止,只怕會導致民怨沸騰,主公必須三思!”

聽得荀彧之言,曹植輕笑道:“父親不必擔心,孩兒有計!”

曹cào知道,自己這個四子屢屢出人意料,因此輕“哦”一聲,lù出饒有興趣之sè道:“植兒且試言之。”

曹植笑道:“此事易爾。孩兒經營這天然居和茶坊時發現,許昌城的五銖錢其實並不流通,百姓jiāo易,多以物易物,或用絹帛抵五銖錢。真正收五銖錢的,只有孩兒這裡。而經過這段時間大量收五銖錢,孩兒刻意將董卓xiǎo錢折價回收,而後分開存儲,許昌城乃至潁川郡的董卓xiǎo錢基本絕跡,就算有數量亦不大。孩兒準備,以相同的方法,在雒陽、宛城,兗州的陳留、濮陽、鄄城,徐州的彭城、郯城這幾個地方建酒樓,以此法折價回收市面上的董卓xiǎo錢!”

曹cào聽完,大huò不解道:“既然植兒提出以此法回收董卓xiǎo錢,也無需廢止董卓xiǎo錢了……”

曹植聞言,翻了翻白眼道:“回收只是前奏,目的是用經濟戰!”不過曹植也懶得解釋什麼是經濟戰,直接說道:“父親,並非如此。孩兒這麼做,只是要在父親治內收回董卓xiǎo錢,而當父親治內的董卓xiǎo錢大部分收回之後,那就可以用朝廷名義,廢止董卓xiǎo錢。同時父親還可以用朝廷名義宣佈,拿着董卓xiǎo錢的百姓,可以到各州郡在限定時間內等價換回五銖錢!”說到這裡,曹植臉上lù出詭異的笑容。

“用董卓xiǎo錢在限定時間內等價換回五銖錢?”聽到曹植這麼一說,廳中幾人同時錯愕了一下。然而這裡面全是當世有數的智者,曹植這一手的用意他們頃刻間就明白過來。

當初董卓就是用xiǎo錢等價套取百姓手中的物品,讓百姓損失慘重,導致價目húnluàn,現在天下五銖錢基本處於廢弛狀態。而廢止董卓xiǎo錢,可以說是勢在必行的事,而這麼一手,百姓知道消息之後,肯定蜂擁向他們所在的州郡兌錢。如此一來,諸侯們若兌,則損失慘重,若不兌,那損失的便是民心,這一招對各地諸侯的衝擊可想而知。

相反,曹植提早將曹cào治內的董卓xiǎo錢,用商業手段收回,剩餘的些許xiǎo錢,衝擊不會太大。而這裡面,還有一個限時兌換,也就讓別的諸侯治內的百姓不能誇州到曹cào這邊來。當然,他們若來,曹cào也會歡迎,luàn世之中人口最爲重要,些許錢帛,曹cào還耗得起。至於曹cào治下的百姓,聽到兌換消息之後,最多隻會怨自己當初蠢,而不會知道這是曹cào之計。

這便是曹植利用董卓xiǎo錢,要發動的經濟戰!

當曹植說完之後,荀彧當先點頭道:“主公,四公子此策大善!”

荀彧開口,下面荀攸、郭嘉、賈詡同時點頭附和,只不過賈詡附和之餘,看向曹植的目光好奇之sè就更加濃了。賈詡心中自問,如此奇計,他絕不能想出來!

——————————————

以下字數免費:或許大家會對曹植要推行的改革的思路有點húnluàn這章就將體系列出來應該直觀很多吧而這套理論放到現代也一樣適用有心的童鞋可以拿東西方現在的狀態套進去就會發現我們中國和西方之間差距以及優勝的地方了

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154章 蝗蟲(下)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448章 司馬懿往淮南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47章 選書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448章 司馬懿往淮南第95章 泰山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74章 一波三折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424章 狠辣破營法第48章 莽撞糜芳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18章 談條件第46章 事情有變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293章 聖人?大盜?賈詡的點醒!第313章 入長安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92章 伏擊(三)第43章 孫乾師徒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106章 冷箭第376章 被識破了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97章 大旱(上)第89章 讓徐州(下)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94章 伏擊(五)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269章 經濟戰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87章 殺機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27章 定計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61章 對策第168章 造紙第215章 遇刺(中)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466章 回許昌第436章 悠閒的曹植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282章 全沒了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84章 交換(下)第478章 南方的局勢與部署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4章 怪風第451章 推行科舉
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188章 丁夫人與卞夫人第101章 破敵之策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154章 蝗蟲(下)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516章 投石砸騎兵四百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448章 司馬懿往淮南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47章 選書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117章 驚聞蝗災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448章 司馬懿往淮南第95章 泰山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74章 一波三折第155章 世家試探第424章 狠辣破營法第48章 莽撞糜芳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507章 荊州定矣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418章 談條件第46章 事情有變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293章 聖人?大盜?賈詡的點醒!第313章 入長安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92章 伏擊(三)第43章 孫乾師徒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106章 冷箭第376章 被識破了第463章 定計引徐庶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11章 箭囊與酸梅湯(下)第320章 書院辯論(上)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266章 格局大變第97章 大旱(上)第89章 讓徐州(下)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428章 張頜暫退第94章 伏擊(五)第260章 董承異動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498章 制定全國發展戰略第269章 經濟戰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87章 殺機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501章 曹操動手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27章 定計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61章 對策第168章 造紙第215章 遇刺(中)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466章 回許昌第436章 悠閒的曹植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282章 全沒了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349章 激戰離狐灘上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345章 袁軍高人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302章 曹衝傳訊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84章 交換(下)第478章 南方的局勢與部署第381章 計引二將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308章 經濟戰,開始(下)第24章 怪風第451章 推行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