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欲擒故縱

此時殿上,楊廣就如昨夜三人商議好的一樣,當楊堅否決了由天子以及太子統軍出征後,楊廣又拋出了一個人選。

“兒臣還有一個人選,可由漢王掛帥,統領我大隋百萬精銳,討平突厥!兒臣還保舉由尚書左僕射高熲爲長史,上柱國王世積爲行軍司馬!”

楊堅一聽這個提議,眉頭直接就皺了起來,東征一戰,三十萬人馬連高句麗人影都沒見到,就死的差不多光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兵敗而還後,楊諒和高熲還打起了嘴仗,相互指責,這使楊堅十分不滿。現在楊廣提議這兩人搭檔統軍,楊堅一下子就覺得不滿了。若沒有楊廣提議,其實楊堅心裡也一直考慮由高熲來出任這樣一個協調者的,但是現在楊廣一提議,他卻馬上就在心裡否決了。

如果說楊堅對高熲的否決,還只是因爲去年東征一戰的戰敗,而導致對老夥計有些不信任外。那對於漢王楊諒,楊堅可就真的是根本的不信任。養在京師二十餘年,去年送到幷州上任時,他對這個兒子是很充滿希望的,但經過去年東征一戰,他已經看出來,自己這個最小的兒子,其實就跟京師裡那些豪門的紈絝子弟一樣,面上光鮮而已。打仗輸贏本是常有的事情,可關鍵是兒子在戰後的表現,沒有半點反省檢查的意思,反而只是一味的推卸責任,指責高熲,根本就不肯承擔半點責任,這個兒子還太年輕,還缺歷練。在即將開始的大戰中,他是不適合出任統帥之職的。哪怕只是名義上的統帥。

還沒等楊堅否決,楊諒已經跳了起來。大聲道:“啓稟父皇,兒臣最近身體不適,恐難以擔此重責。”

楊堅臉色有些難看,楊諒當着滿朝文武的面不肯出戰,表面的太差勁了。

“陛下,既然漢王身體不適,兒臣還想舉薦一人,趙王原爲武州總管,屯兵塞上。去年以微弱之兵,先後屢屢擊敗突厥騎兵,指揮有方,有勇有謀。趙王身爲皇家嫡長孫,當此朝廷用人之際,兒臣以爲,趙王正好有國效力,以報陛下寵愛之恩。”楊廣繼續舉薦道。

易風也連忙站起來,推辭道:“爲國效力。敢不盡心,然臣不過弱冠,不過曾在邊塞上建立過區區小功。如今之戰,關乎國朝命運。臣何德何能,能統領全軍?臣請求陛下,但求授一先鋒之職。爲陛下衝鋒陷陣既足矣!”

楊堅看了看易風,最後也輕嘆一聲。“趙王不失勇武,亦不乏謀略。然終究年少,缺少資歷聲望,並不適合出任三軍統帥。”說着,楊堅掃了眼殿中,滿殿之內,上柱國、總管不下百員,但多數不是已經老邁,就是年輕的過份,許多柱國這樣原本的大將之職,現在卻成了許多勳閥之後的蔭官。也還有些不錯的將帥,賀若弼、史萬歲、韓僧壽、楊素、高熲、崔弘度、韋衝等,奈何他又不放心將如此權柄授予一外臣之手。

真正能讓他放心的也就是幾個兒子了,連清漳王楊雄這樣的宗室,他都很難放心。可幾個兒子中,太子無能,漢王無膽,秦王病蔫蔫的,蜀王倒是躍躍欲試的模樣,但這個兒子勇則勇矣,太過兇悍,並非率領全局的人選。如此一來,滿殿之中,能符合他心意的一時間倒只剩下了一個次子楊廣了。

看着楊廣,楊堅突然覺得晉王越想越合適。首先晉王早年有過統兵伐突厥的經歷,後來更是擔任過統領平陳五十餘萬大軍的經歷,可以說,楊廣實在是有些太適合擔任討伐突厥的統帥了,若他不合適,就再沒有其它人更適合。而且他又想起年初議伐高麗之事,當初楊廣一開始是自薦統兵的,但後來南越夷人叛亂,楊廣抽不出身來。他任命楊諒爲帥後,晉王還數次上表說漢王不適合統軍,又說了好多關於東征的建議,比如當選在秋後進軍,又如當加強糧草運送能力,加強防疫等等,可惜他當時都沒有怎麼重視。結果,最後東征三十萬大軍連個高句麗鬼影都沒看到,就先發疫症再遇風暴、暴雨,然後是斷糧,最終幾乎全軍覆沒而返。

越想楊堅就越覺得楊廣適合,最後忍不住一拍御案,“朕已經有了一個最好的統帥人選。”

這個時候,其實不用楊堅說,大家都已經差不多知道了這個人選是誰了。高熲坐在那裡,心裡不由直嘆氣,眉頭緊皺着。失策了,他感到自己今天十分失策,從頭到尾,一直被楊廣掌握着主動權,被他牽着走。本來他想要自請統軍,誰知道楊廣卻十分聰明的把他和漢王那個無能的傢伙綁在一起舉薦出來,一下子就被皇帝給否決了。再加上先前連續舉薦天子、太子、以及後來的楊林,這到最後,適合的人選都推出來被皇帝否決了個遍,剩下的也就楊廣最合適了。

本來高熲是打算自己先舉薦楊廣統軍,然後再由兵部尚書柳述等人反對,再由他們舉薦太子掛名統帥,然後由自己來擔任長兄,實際統軍。誰知道,最後卻成了這麼一個結果。

這時楊堅已經在御案前緩緩說道:“晉王楊廣,素來賢明,能文允武,開皇三年曾統兵討伐突厥,開皇九年,更統領一百零九總管五十一萬大軍伐滅南陳,數次統兵,皆不負重託。如今與突厥大戰在即,正需晉王這樣的宗室用心效命,爲國殺敵。朕意已決,以晉王廣爲北伐突厥行軍元帥,總領伐突厥諸路兵馬,節制各路將領。”

楊廣最終被拜爲行軍元帥,可以說既是衆人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先前大軍見易風被加封趙王,上柱國、司空、雍州牧,都覺得太子地位隨着嫡子迴歸漸漸重又穩固。因此在伐突元帥的這個人選上,都覺得晉王楊廣沒多大機會出任。畢竟這個統帥之位太過重要,擔此之職,無疑將取得巨大威望。本來都以爲,會以太子之名遙領帥位,或者不設三軍統帥,而只設長史或者司馬來協調各路兵馬,下面再分設三路行軍總管。誰知道,最終天子還是任命了一位三軍統帥,並且把這個職位給了楊廣。一時間,許多本來以爲太子之位已經穩固的大臣們,又都疑惑起來,難道儲位之爭還沒有塵埃落定?

行軍元帥人選已定,但整個指揮機構還並沒有完全。

按天子和大臣們的計劃,大隋是要把幾十萬重兵,分成三路正兵以及三路奇兵,三路正兵是隴右、河東、河北三路大隋正兵,而三路奇兵則是河套、塞上、遼西三路大隋邊軍,另外還將有三路蕃兵,就是河西的吐谷渾軍,草原的突利軍,以及東北的奚霫契丹三蕃胡騎。總共數十萬大軍分成了九大部份,散佈在幾千裡的邊境上,當然不可能靠一個統帥就能指揮的了的。

行軍元帥爲三軍統帥,指揮所有的部隊,但也僅僅是整體戰略上指揮而已。具體到細節,則還是得分成各個戰區單獨作戰。因此,行軍元帥之下,首先得設立三大總管,各統一路正兵,另外還得設立三位行軍總管,分統三路奇兵,此外還得把三路蕃兵也劃入指揮。

三路蕃人那邊只須派出聯絡使者就行,但隋軍這邊卻還得有三大總管和三位行軍總管。這三大總管和三位行軍總管,就等於是三個戰區和三個方面軍。都得選派能獨擋一面的優秀將帥指揮。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次我大隋與突厥之戰,將是一場百萬兵馬的大戰,戰線更是長達數千裡之寬。糧草問題,就尤其顯得重要,臣舉薦尚書左僕射高熲,由左僕射居於京師,負責總統協調調度糧草輜重運輸補給事宜。”楊廣被當廷任命爲行軍元帥之後,向楊堅請奏的第一個提議,就是把高熲任命爲總軍需官。

楊廣的這招很厲害,主動請任命高熲爲總軍需官,一來就把高熲排擠出了這次伐突厥總指揮部。二來,雖然楊廣讓高熲負責糧草軍需,看似把大軍的命脈交給了高熲,但這次的戰事規模極大,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確實關係到整個大隋的命運,就算高熲想要暗中搞鬼,也根本不可能。可以說,高熲若是盡心盡力把糧草供需工作做好了,這是他應該的,打贏了此仗,最大的功能是楊廣的,他高潁沾不到多少功勞。而若是軍需出了點問題,有了差錯,那輕則是高熲失職,重則可以彈劾高熲故意想要敗戰。甚至萬一這仗打輸了,到時楊廣也肯定能把戰敗的黑鍋推到負責供應軍需的高熲身上的。畢竟戰時,負責軍需本就是個相當吃累不討好的差事,做的再好,也總有不到位的地方。

楊廣這一招,其實也是易風支的招,當然,楊素也與易風不謀而合,三個陰險的傢伙湊一起,很快就弄出了這最陰險的一招。(未完待續。。)

第178章 藥師第238章 功高第65章 英雄會第336章 要大幹一場第371章 發難第140章 野狐城第369章 嫌疑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33章 日南國第258章 分成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24章 吳興沈、蘭陵蕭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1章 無路可退第134章 楊廣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387章 諜中諜第222章 連襟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58章第518章 奪城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196章 我看行第350章 請立趙王爲皇太孫第36章 高陳聯姻第121章 臣服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楊堅第106章 八驃騎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22章 同心第293章 九五第186章 坐山觀虎鬥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451章 李靖的增援第436章 全都高興的太早了第505章 黃雀在後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30章 龍舌第164章 交易所第337章 小霸王第33章 那一瞬的溫柔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503章 金墉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531章 其實我是拒絕的第503章 金墉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403章 夷男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87章 陰謀 陽謀第336章 要大幹一場第261章 看球第380章 開張第229章 漢王第335章 落幕第317章 賜婚第13章 血色婚禮第215章 騎三營第292章 荊州大總管第35章 侮辱第405章 鬼門關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298章 上柱國第525章 禪位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序章第220章 北方聯盟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526章 蕭美娘第433章 日南國第258章 分成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06章 代號007第201章 高熲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245章 桂香院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33章 日南國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105章 奪兵權第172章 雙刃第261章 看球第2章 逼婚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89章 前倨後恭第392章 雞肋第82章 積銷燬骨第161章 講武堂
第178章 藥師第238章 功高第65章 英雄會第336章 要大幹一場第371章 發難第140章 野狐城第369章 嫌疑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433章 日南國第258章 分成第463章 捷報連連第24章 吳興沈、蘭陵蕭第435章 高興的太早第51章 無路可退第134章 楊廣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387章 諜中諜第222章 連襟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58章第518章 奪城第237章 君無戲言第196章 我看行第350章 請立趙王爲皇太孫第36章 高陳聯姻第121章 臣服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楊堅第106章 八驃騎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55章 你得娶慕容薔薇第22章 同心第293章 九五第186章 坐山觀虎鬥第331章 棄卒保車第480章 三王稱帝第1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451章 李靖的增援第436章 全都高興的太早了第505章 黃雀在後第253章 一戶養一兵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30章 龍舌第164章 交易所第337章 小霸王第33章 那一瞬的溫柔第553章 欽封戰神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503章 金墉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74章 自信滿滿的蘇支第545章 懵逼的史萬歲第531章 其實我是拒絕的第503章 金墉第53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47章 鳥槍換炮第403章 夷男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87章 陰謀 陽謀第336章 要大幹一場第261章 看球第380章 開張第229章 漢王第335章 落幕第317章 賜婚第13章 血色婚禮第215章 騎三營第292章 荊州大總管第35章 侮辱第405章 鬼門關第532章 君臨天下第298章 上柱國第525章 禪位第488章 監國攝政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序章第220章 北方聯盟第547章 雙喜臨門第526章 蕭美娘第433章 日南國第258章 分成第46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06章 代號007第201章 高熲第4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245章 桂香院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33章 日南國第568章 人均二十畝地第105章 奪兵權第172章 雙刃第261章 看球第2章 逼婚第251章 總教頭李靖第89章 前倨後恭第392章 雞肋第82章 積銷燬骨第161章 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