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書生萬戶侯

魏徵長的不怎麼樣,史上有句記載形容,魏徵狀貌不逾中人。其實這還是史家爲尊者諱,凌雲的眼光來看,其實魏徵長的有些醜,面色黧黑,還有些乾瘦。這是一個黑瘦的書生,此時年紀其實比凌雲還要大上一歲,今年十九。自幼愛讀書,且各種書都讀,可謂博覽羣書。且有着許多書生的脾氣,固執,認準的事情就不會更改。後來也正是因這種性格,成爲了唐太宗李世民最倚重的大臣,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後以魏徵第一。魏徵後來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可這樣一位貞觀名臣,他的前半生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是很坎坷的。魏徵早年甚至做過道士,因此很多人以爲魏徵是貧苦普通人家出身,這卻是錯誤的。魏徵其實家世很好,他出身於河北鉅鹿魏氏家族,鉅鹿魏氏這是鉅鹿最大的家族,特別是在北魏東魏北齊三朝中,魏家更是興盛。魏徵的曾祖父曾經是北魏的義陽太守和陵江將軍,祖父魏彥也曾是北魏驃騎長史、光州刺史,父親魏長賢博涉經史,才華出衆,初舉秀才,後來任魏汝南王參軍,入齊,爲平陽王法曹參軍,後轉著作郎,後來因爲向北齊皇帝進書譏刺時政,被貶上黨屯留縣令,幾年後辭職歸鄉,不再出仕。北周滅齊後,幾度徵召,都以病推辭不出。魏家當時最有名的還是魏徵的族兄魏收,他是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的兒子,是當時著名的才子,與溫子升、邢邵並稱爲北地三才子。北魏時任太學博士、司徒記室參軍,主客郎中。等入齊後,兼著作郎,最後官至尚書右僕射,位特進,魏收還是位史學家,二十四史中的晉書,就是由他編寫。

魏徵出生於這樣一個書香世家,士族門第,本來應當是一帆風順的。可惜,他出生前幾年,北周滅齊,他出生後一年,楊堅隋篡周。魏家作爲山東士族之一,受到了勝利者關隴集團的全面壓制。魏家雖然也有人入隋出仕,卻大不如前,魏徵的父親更堅持不肯出仕隋朝。魏徵父親才華很高,可性格卻固執,又不會經營,因此坐吃山空,家道開始中落。後來魏徵娶了父親好友,河東大族裴氏女,跟父親一樣只會讀書不事生產,因此日子不免越過越差。到隋朝末年時,魏徵甚至爲了躲避兵役,而去做了段時間道士。直到三十八歲的時候,才受武陽郡丞元寶藏相邀做了書記。之後的魏徵隨元寶藏歸隊瓦崗李密,魏徵做了元帥府文學參軍,後來李密兵敗王世充,又隨他投奔了關中李淵。李密復叛身死,魏徵主動請求去山東勸降瓦崗舊將,結果去黎陽勸徐世績的時候,又被竇建德給俘虜了。後來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魏徵又回到了長安,被太子李建成請去做了太子洗馬,曾數次勸李建成先下手爲強幹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又歸於李世民。

三十八歲前讀書、做道士,過苦日子。三十歲後,主動或被動的改變了五次主公,辛苦了多年,連個穩定的靠山都沒有找到,每一次押寶都押錯了地方,在最終效力於李世民以前,魏徵的運氣確實很背,很背。

凌雲讀史書,曾經偶然間看到魏徵曾經遊學就師於隋末有名的才子、大儒王通,王通十五而爲人師,家學淵源,幾代都是大儒,父子都受過隋文帝的召見和加封。不過最記他記憶深刻的還是王通的門人弟子,史載王通“門人常以百數,唯河南董恆、南陽程元、中山賈瓊、河東薛收、太山姚義、太原溫彥博、京兆杜淹等十餘人爲俊穎。”溫彥博和杜淹都是貞觀名臣,杜淹還是杜如晦的叔叔,而溫彥博與另外兩位兄弟溫大雅、溫大有更是唐初有名的溫家三彥,溫彥博後來還到宰相之職。

王通的弟子還有三個有名人物,就是魏徵、房玄齡、李靖。這三位算不上是王通的親傳弟子,但都曾執弟子禮在他門下聽課。他們一起跟隨王通學習他所寫的《止學》,據說後來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最爲推崇這本書。

同是王通的弟子,魏徵和李靖的經歷類似,大器晚成。

魏徵今年十九,牛前從老師王通的家鄉河東龍門郡白牛溪歸家,此時正打算重返龍門遊學聽課,路過江南,特來拜會父親的世交好友裴世伯,這幾日在裴家居住,因慕名代海寺中藏書,這幾日每天都會來寺中抄書。卻不意在此正巧碰上凌雲一行,他欣賞對面這羣公子的俊朗灑脫,卻又驚訝對面的那位公子居然一口叫出了他的表字。

玄成這個表字,還是去年即將歸家時,老師王通爲他所取,知道的人並不多。可對面這位陌生公子,先是誤稱他爲李密,明顯是不認識他的人,可聽自己報出名字後,卻馬上說出了自己的表字,這真是太過古怪。

“公子莫非認識在下?”魏徵疑惑。

凌雲笑了,笑的很高興,遇上又一個歷史上的名人,讓他心中有種別樣的滿足。好像集郵愛好者,又集到了一張珍貴的郵票般的感受,不是同好的人是很難理解這種感受的。

“在下易風字凌雲,一直仰慕王先生,也曾經在白牛溪聽過王先生的講課,元經、中說、止學三篇在下是倍加喜歡。只是因家中之故,後來一直未曾再有機會在王師座下聽講,不過與些日一些同學還有書信往來,知道王師座下如今有幾位弟子最爲俊潁,河南董恆、南陽程元、中山賈瓊、河東薛收、太山姚義、太原溫彥博、京兆杜淹、鉅鹿魏徵、臨淄房玄齡、三原李靖等十人爲最,玄成兄的名字在下可是深記之。不期竟然有緣在此相見,真是意外驚喜啊。”

王通在家鄉講學,除了固定的弟子門人之外,還經常有許多士子慕名前來聽課,有好多人並不是正式弟子,甚至連記名的弟子都算不上。王通講課,經常聽課的人上千,因此,當凌雲講他曾經在王通座下聽過課時,魏徵並沒有半點懷疑,其實他和房玄齡還有李靖,也算是那種記名弟子,並不如溫彥博、杜淹他們那樣是親傳弟子。不過他沒有想過凌雲會冒充王通的學生,畢竟他只是一個沒落的士族子弟,而且從凌雲一口喊出他的表字時,他已經對凌雲的話深信不疑了。

魏徵很高興在這裡遇到了同窗師弟,尤其是凌雲一行的裝束,個個翩翩風度,給人觀感極好。

“不知玄成師兄可有空閒,一起找個地方述述如何?”凌雲主動相邀。

“好!”魏徵很高興能在這裡遇到一個同門,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下來。

凌雲騎馬,魏徵騎牛,二人並行。一路上,凌雲和魏徵聊的很投機,魏徵是那種讀了很多雜書的人,涉獵很廣。可他涉獵再廣能比凌雲這個後世人的涉獵廣闊?若是論些經史典集,凌雲肯定說不過魏徵,可若說些其它的東西,凌雲旁徵博引,信手拈來,隨便找點話題,也能說的魏徵一愣一愣的,直嘆凌雲見多識廣。當下對這個半路冒出來的師弟更是深信不疑了。

一行人在代海寺前不遠的一個茶棚停下。

“夥計,借用下你的開水,我們自己泡茶。”凌雲笑着對上來的茶鋪夥計道,夥計有些爲難的樣子,凌雲笑道:“茶錢照給。”店夥計立即笑呵呵的跑進去準備了。女扮男裝的青蓮和木蘭兩個已經從馬上取出了全套的茶具,並拿出了龍舌茶。

魏徵有些奇怪的看着青蓮他們兩個的動作。

“讓玄成師兄見怪了,喝慣了自家的茶葉,不太習慣外面的茶。”

魏徵心中對凌雲的身份不免猜測,估計這可能是哪家的貴公子。不然,喝個茶不會這麼講究,不過當他看到青蓮拿出來的茶葉,還有她泡茶的方法後,真的很驚訝。

“師兄請品償。”

“這是什麼茶,從未見過,沒添加任何佐料,卻茶香濃郁撲鼻,真真是聞所未聞。”魏徵嘆道。

“此茶名爲龍舌,產自淮南六合山獅子峰,從採茶到製茶乃至泡茶,全然不同。”凌雲介紹道。

魏徵端起茶,小抿一口,慢慢品償,果然與以前償過的茶完全不一般,初時苦,回味甘。

“凌雲師弟這是準備去哪?”一杯茶過後,魏徵和凌雲之間已經相當親近了。

“實不相瞞師兄,在下新授晉王府兵曹參軍一職,受晉王之令,正要前往遼東。”

“去遼東?”魏徵有些驚訝,既驚訝於凌雲如此年輕,居然就擔任了晉王府的兵曹參軍,兵曹參軍是從七品官,看起來不高,可晉王是朝廷得數的大藩強藩,晉王府的兵曹參軍,自然也是晉王的心腹要員。魏徵的父親當年出仕最起初,就是給兩位郡王做參軍。同是參軍,郡王的參軍可比不上親王的參軍。這下他心中越發認定凌雲身世不簡單,可想來想去,又想不出朝中有哪個姓風的豪門。另一面,他又驚訝於凌雲此行的目的,居然要去遼東。據他聽到的消息,最近北方可是不**穩的。“聽說遼東即將有戰事啊?”

凌雲笑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麒麟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魏徵整個人都頓在那裡,喃喃唸誦着男兒何不帶吳鉤這首詩,每念一遍,心中的熱血就沸騰一分,豪氣更壯。他想到了中落的家族,想到了當今的軍功最重,想到了山東士人的被打壓,想到了棄筆投戎。他沒有想到,剛剛還讓他覺得貴氣無比的這位風師弟,居然轉眼就給了他一種豪情萬丈的感覺。

“玄成師兄,可願與某共赴遼東,萬里覓封侯?”

魏徵心中激動,面色脹紅,呼吸都有些粗重,整個人似乎有些喝醉了酒一般的感覺,他仔細的凝視着凌雲,良久,終於一拍茶几,大喝一聲,“好,棄筆從戎,萬里覓封侯,某隨你一起共赴遼東!”

凌雲微微而笑,心中卻比魏徵還激動,沒有想到,魏徵居然被一激而起,真是讓人驚喜啊。他身邊這麼多未來的猛將勇將,還真就缺少像魏徵這樣的謀士軍師呢!

第140章 野狐城第131章 突厥人的反應第6章 黑衣人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259章 暴利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130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345章 新婦第403章 夷男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534章 皇后第164章 交易所第129章 急迫第330章 局中局第33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116章 得意第341章 反詩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432章 封建第414章 打怕他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420章 兵不血刃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82章 積銷燬骨第366章 有刺客第517章 魯陽關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416章 天下第二城第137章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192章 松山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66章 攻防易主第448章 漢旗飄揚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360章 狼煙起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277章 死黨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434章 楊勇第93章 霸府第354章 書生第482章 雙封皇太子第529章 三辭從命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11章 蕭美娘第98章 攻其不意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323章 阻擊第268章 借刀殺人第392章 雞肋第208章 善守者第341章 反詩第13章 血色婚禮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65章 英雄會第118章 根基第70章 借將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283章 金屑酒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229章 漢王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72章 十三結義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33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396章 雪夜(四)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208章 善守者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176章 人面虎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90章 季瑤、霍氏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517章 魯陽關第31章 賭鬥第366章 有刺客第65章 英雄會第306章 攪屎棍第244章 劍拔弩張
第140章 野狐城第131章 突厥人的反應第6章 黑衣人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259章 暴利第76章 打鐵匠尉遲恭第130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豆腐武氏第345章 新婦第403章 夷男第327章 金屋藏嬌第352章 太子、太孫並立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534章 皇后第164章 交易所第129章 急迫第330章 局中局第33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571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第116章 得意第341章 反詩第218章 好飯不怕晚第432章 封建第414章 打怕他第296章 利益均沾第420章 兵不血刃第108章 秘密武器第82章 積銷燬骨第366章 有刺客第517章 魯陽關第339章 抓姦抓雙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416章 天下第二城第137章第356章 爲我所用第192章 松山第297章 紅拂相約第466章 攻防易主第448章 漢旗飄揚第473章 兩難選擇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295章 封王建國第360章 狼煙起第142章 不爲魚肉第277章 死黨第459章 戰陣鬥將第321章 可敬的對手第434章 楊勇第93章 霸府第354章 書生第482章 雙封皇太子第529章 三辭從命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擊第556章 前軍夜戰遼河西,已報生擒高句麗第11章 蕭美娘第98章 攻其不意第185章 破鏡重圓第323章 阻擊第268章 借刀殺人第392章 雞肋第208章 善守者第341章 反詩第13章 血色婚禮第224章 彪悍的妹子第65章 英雄會第118章 根基第70章 借將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條大魚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283章 金屑酒第71章 徐世績、程咬金、羅士信、蘇定方第229章 漢王第333章 捷足先登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249章 共贏互利第72章 十三結義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33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396章 雪夜(四)第560章 人頭滾滾第441章 狼煙起 江山北望第208章 善守者第332章 盡入彀中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377章 宮廷政變第176章 人面虎第159章 相親大會第450章 保存實力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484章 首鼠兩端第90章 季瑤、霍氏第485章 兵過雁門第391章 遲暮的王者第517章 魯陽關第31章 賭鬥第366章 有刺客第65章 英雄會第306章 攪屎棍第244章 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