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名將養成中

一個關羽,一個岳飛,是後世武將楷模。

在靖康之恥,宋金交戰的這段歷史中,岳飛是當之無愧的豬腳,似乎一切人和物都是他的配角,似乎都是爲了襯托他的偉大而存在。

此時,見着這位傳說中的偶像,趙樸卻沒有激動,有的只是平靜和好奇。

“童貫將軍手下有個將軍,叫韓潑五;張所手下有個將軍,叫嶽小三!我記住了。”趙樸道。一個岳飛,一個韓世忠,托起了大宋的社稷,未來這兩位將會展現出他們驚世的才華。不過此時韓世忠僅僅是一個團長,而岳飛也僅僅是一個連長。

距離成爲一代名將,還有很長的路,此時他們還在養成階段。

一路之上,趙樸不斷的向岳飛詢問着汴梁守軍的情況。比如城防如何,守軍多少,編制有多少,城內百姓過的如何,黃河防線如何,還有軍內情況等等。而岳飛從容的應答着,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

在短暫的交談中,趙樸瞭解着岳飛。

而岳飛也在瞭解這這位皇帝,張所的介紹中,這位皇帝簡樸、自律、尚武,重實際,輕空談,性格堅毅果敢,有太祖之風。不過相較於他人的介紹,他更喜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

身爲至尊,親自前來,身邊的侍衛不過百人,沒有華麗的御駕,奢華的擺設,只是簡單起着馬而來,可見其簡樸;交談中,沒有虛華的東西,都是一些軍中瑣事,可見陛下是精細之人;大戰將至,親自前來犒勞三軍,足見尚武,重軍…………

總之,這位皇上留給岳飛的印象很好,有一代明君的風範。

而在一旁書記拿着炭筆,刷刷點點的快熟記錄着。

很快的到了汴梁城外,此時的汴梁已經殘破,再也不復之前的繁華,有些外城已經被金軍拆毀,後來經過修補,總算是恢復了一點樣子,可是看起來也難看至極,好似一個大病剛愈,有氣無力。

“汴梁到了!”

“陛下不回汴梁看望一下嗎?”岳飛問道。

“不去了!”趙樸有些傷心的道,汴梁的沉淪,代表一個世紀的沉淪,一個時代的結束,而屬於他的時代,正在緩緩的展開,未來的畫卷,需要他一一塗寫。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陛下,爲何不還都汴梁?”岳飛忽然問道。

“還都汴梁,能洗去靖康之恥嗎?”趙樸冷冷的問道,“就好似一個女子,被一個惡霸欺凌,喪失了名節。世人不會同情這位女子,不會爲這位女子悲慘經歷而感傷,只會諷刺、嘲笑她,沒有氣節,爲何當時不以死保全貞潔?”

岳飛沉默了,細細的品味着話中的意思。

“去大營看一下!“趙樸道。

如今汴梁分爲三座大營,一座設置在城內,兩座設置在城外,分別爲東大營與南大營。彼此之間,互爲犄角,彼此依靠,相互防禦。城外的營壘,溝壑縱橫,各種柵欄設計的密集,各種陷阱其妙,武器儲備存足,顯然是花費了較長的時間。這樣的營壘,可以說是小型的馬其諾防線,想要攻陷除非是用死人添,或是長期圍困。

而爲了防止長期圍困,在營壘內儲存了半年的糧食,營內有專門的水井。

行走在大營內,趙樸不僅感嘆古人的智慧,一個小小的營壘,變出了這樣多的花樣,將“墨守“發揮到了極致。不過缺點,也是極爲明顯,防禦有餘,而攻擊不足,一旦敵人挖掘壕溝,構建營壘,以營壘圍困營壘,最後可能被活活困死。

世界上,沒有難以攻破的城池,只有不願意付出的代價。

歷史上,君士坦丁堡防禦無雙,可是久攻之下,還是被攻破了;南宋的襄陽城,防禦無雙,各種防禦體系密集,可照樣是被攻破了。趙樸可以想象到,一旦金軍渡過黃河,一旦發動汴梁攻堅戰,那時汴梁還會守住嗎?絕度不會!

淪陷是必然的,區別也僅僅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已。

而在守城戰中,唯有一種情況會勝利…………

“你說,汴梁防禦戰的重點在什麼?”趙樸問道。

“守城重點不在城牆,而在兩座大營。兩座大營不丟失,便可以減緩汴梁城牆的壓力;一旦兩座大營丟失,汴梁必然危險!”說着,岳飛來了興致,蹲下身子,擺弄起地上的幾塊石頭,形成了簡單的攻防形式對比圖,然後細緻的見解了起來。

“在外行看來在,自古是攻難守易,攻城的艱難,守城的容易。有時攻城一方花費十倍於敵人的兵力,也未必能攻破敵人城池。可實際中也有種情況是,攻易守難。”

“比如太原圍困戰,金軍靠着圍點打援,一舉將我朝救援的大軍消滅在半路上,失去了救援的太原,陷落是必然的。又比如,兩次圍攻汴梁,第一次是守城一方正規軍二十多萬,民夫三十多萬,可是外面的金軍僅僅七萬,最後的結果是七萬金軍差些將近乎五十萬的我朝軍隊圍困而死。而第二次,也是我朝軍隊數量上還超出金軍,可照樣是被圍困,最後完敗。”

“攻難守易,指爲了較快的攻陷城池,使大量的精銳損耗在攻城上,這種情況對攻城一方極爲不利,即便是攻下城池,損失也必然慘重。多數是指一些險要的城池,要塞等地,只需要極少的兵力,就能讓攻城一方付出慘重的代價。主要是指潼關,劍閣之類的險要關口!”

“守難攻易,指的是攻城一方野戰佔據優勢,甚至是壓倒性優勢。這時迫不得已,只能是守城爲主。這類戰役,多是發生在一些平原城市,如太原、汴梁等。此時處在守勢的一方,可能兵力上是攻擊方的幾倍,十幾倍,但是卻因爲某些原因處在不利局面。這時身爲攻擊方,最需要做的不是攻下城池,而是圍點打援,消滅援軍,然後困死城內的百姓。”

“秋天,兩次金軍南下,圍攻汴梁。不需要長途運送糧草,只需要就地收割我朝的麥子,就可以輕易獲得軍需補給。而我朝汴梁有百萬百姓,人口稠密,糧食消耗巨大,又被斷掉來了外來的糧食供給。金軍進攻汴梁,並不需要攻佔城門,進而攻佔汴梁,只需要看住城門,斷掉糧食補給,又擊敗路上的勤王之師,便是穩賺不賠,立於不敗之地!”

“攻佔西北一些地勢險要的關口,需要強攻,必須用死人不斷往上堆,最後攻破城池。可是一些平原大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不以強攻爲主,而是以圍困爲主!“

趙樸點了點頭,汴梁真的不是一個定都的好地方,太平年月還好說,一到了戰亂時期,就是必死的局面,“繼續說!”

岳飛鼓氣勇氣道:“西北一些險要關隘,守城重在守城郭,只要城郭不丟,就是勝利。可是在平原守城,若是隻守城郭,則是必死無疑。一旦敵人施展鎖城之法,堡壘圍困法,最後必然陷落!”

“而汴梁守城,重在外圍營建堡壘,形成犬牙交錯之勢力,內外相互呼應,城池必可保全。即便是要攻下,也死傷慘重!”

趙樸問道:“這是你想到的嗎?”

“是!”

“不錯!”趙樸點點頭,“敵人在變化,我們也在變化,沒有萬年不變之兵法,正如沒有萬年不變之大局!”

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174章 算計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347章 西遼使者進京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63章 難克的汴梁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98章 討賊檄文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5章 河裡第197章 受挫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469章 滅國次之,誅心爲上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461章 夕陽滿幽雲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21章 金營爲質第3章 金軍圍城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291章 下雨了!第278章 聰明人與傻子第158章 軍三司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77章 鼓舞軍心第174章 算計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143章 請罪!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245章 口袋陣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186章 襄陽城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33章 宋軍大捷!!第196章 連破三道營寨第76章 金軍來襲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186章 襄陽城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64章 忻口伏擊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317章 睡着了!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195章 血戰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5章 戰局分析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316章 再見舒文繡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229章 幕後黑手(2)第85章 憤而出戰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400章 你可知罪
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174章 算計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347章 西遼使者進京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63章 難克的汴梁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98章 討賊檄文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5章 河裡第197章 受挫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469章 滅國次之,誅心爲上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461章 夕陽滿幽雲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21章 金營爲質第3章 金軍圍城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291章 下雨了!第278章 聰明人與傻子第158章 軍三司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77章 鼓舞軍心第174章 算計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143章 請罪!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245章 口袋陣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186章 襄陽城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33章 宋軍大捷!!第196章 連破三道營寨第76章 金軍來襲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186章 襄陽城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64章 忻口伏擊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317章 睡着了!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195章 血戰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5章 戰局分析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316章 再見舒文繡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229章 幕後黑手(2)第85章 憤而出戰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400章 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