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

一個國家的腐敗,首先開始於官僚的腐敗,接着是司法的腐敗,接着是教育的腐敗,最後是軍隊的腐敗。

當一個國家的軍隊腐敗到了極致的時刻,這個國家也是無藥可救,即便是秦始皇復生,漢武帝轉世,朱重八降臨,也是無力迴天,只能是眼睜睜的看着國家滅亡。

靖康之恥,很快將要發生了。大宋空有百萬大軍,可是卻不能保衛首都,導致首都淪陷,半壁江山丟失。爲何如此,就是因爲這個國家的官僚、司法、教育,乃至是軍隊,都是腐敗到了極點,根本無力迴天。此時的宋朝出現了一個現象,反腐敗是找死,不反腐敗是等死。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一個國家將要滅亡,遠遠不是某一個人能夠支撐不倒的。大宋將要滅亡了,試圖充當獨木,撐起倒塌的大廈,必然是悲劇的,种師道不行,李綱也不行,他自己也不行。

想要當獨木,撐起倒塌的大廈,運氣不好,就是李鴻章之流

趙樸有自知之明,他就是一個凡人,雖然有些小聰明,有些小算計,可是想要靠着他一人之力,靠着這八千精兵,就拳打完顏斡不離,腳踢完顏粘罕,根本不可能。

他這點人馬,打一個小伏擊,咬掉金軍幾口肉還可以,跟金軍主力對拼,絕對是找死的料。

此刻,關鍵是練兵,在一次次戰鬥中練兵,不斷的提升戰鬥力。

有了軍隊,就有了一切,槍桿子裡出政權,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有了精銳的軍隊,運氣好可以問鼎天下;運氣差,也能夠保護自己安全,不被金軍殺了。

可是這一切前提是,軍隊必須是絕對的忠誠,軍隊的戰鬥力相對強大。缺乏忠臣,趙樸寧願是毀掉,重建;缺乏戰鬥力,一觸即敗,趙樸也寧願毀掉。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加強軍隊建設;而加強軍隊建設的前提是,杜絕腐敗。

能夠容忍任何地方存在腐敗,但是絕對不能容忍軍隊出現腐敗。

一旦軍隊被腐敗腐蝕,那這隻軍隊就不值得信任,因爲在危急時刻,可能隨時被出賣。

…………

而關於靖康之恥,歷史記載很多,評論也很多,無非是說,皇帝無能,軍隊不給力,或者是投降派投降,或者是金人兇殘等等,卻是唯獨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士大夫的背叛,軍隊的背叛。

歷史,是文人寫成的,文人也掌控者歷史的話語權,關於文人的諸多負面的信息,也是被掩飾,美化,甚至是曲解

比如,歷史上寫到李綱是抗金英雄,似乎是因爲他被驅除,才導致抗金失敗,才導致靖康之恥。史書也是把他寫出諸葛武侯,似乎談笑之間,金軍盡數灰飛煙滅。

其實,李綱只是一個文人,不懂軍事,汴梁二十萬守軍守城,八萬金軍攻城,結果是勉強保住城池。在援救河東的戰略中,李綱也是屢戰屢敗,精銳盡數覆沒,最後遭到貶福建;

他一直主張堅守汴梁,反對遷都,而不顧及實際上汴梁的危局,最後釀成了惡果。

同樣是身爲主戰派,他卻與种師道不和,導致抗金派內部分裂,致使局勢崩壞。

他是一個有骨氣的文人,當也僅僅是如此,沒有史書上說得那樣厲害。

比如,在歷史書上說宋欽宗,軟弱無能,任用投降派,趕走李綱,屈辱求和,放鬆秋防,沒有加固黃河防線,在甚至是到金營求和,最後不歸。似乎宋欽宗,就是一個廢物、腦殘,智障患者。

可是真實的歷史是,宋欽宗一點也不腦殘,也不是廢物。任用投降派,是因爲滿朝上下,十個人七個都是投降派。不任用投降派,等於是將七層的大臣排斥出朝堂,輕則是朝堂動盪,重則是皇位不保。趕走李綱,是因爲河東兵敗,河東兵敗趕走了一大羣人,也不在乎他一人。而放鬆秋防,沒有加固黃河防線,不是宋欽宗不知道秋防重要性,而是要錢沒錢,要兵沒兵,火耗嚴重,根本無力秋防。

歷史上,關於靖康之恥的記載是,金軍威逼汴梁城下,外城一個城門失守。那時金軍要求議和,要求宋徽宗、宋欽宗兩個皇帝到金營談判,結果到了金營結果被扣押,簽訂了降表,最後被押到了金國當奴隸。

世人總是會說,宋朝的這兩個皇帝,腦袋有問題,好好的不在汴梁呆着,爲何要去送死。

可真實的情況是,他們不得不去。因爲滿朝大臣都是要求他們前去議和,他們不得不去,若是不去,輕則是發生兵變,重則是“莫名其妙”的死去。

在大宋,這個民主的社會,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士大夫架空了皇帝,皇帝不得不屈從與士大夫的意見,儘管有時士大夫的意見是錯誤的。

宋朝皇帝,是士大夫權力的代言者,必須是符合士大夫利益,儘管很多情況下,士大夫利益與大宋利益相沖突。

在汴梁危機的時刻,面對金軍入侵,士大夫利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爲了保存士大夫利益,他們不得不拋出棄子,而宋欽宗,宋徽宗就是棄子。

而大宋一朝,與其說是皇帝掌控者軍權,不如說是士大夫掌控者軍權。

那時,兩位宋朝皇帝只能是識時務,前往金軍,獻上降表,甚至是被押解而走。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爲他們已經指揮不動軍隊了;他們若是誓死抵抗,可能不等城破,他們就莫名其妙的死去,或是被暗殺;或是被獻給了金軍。

…………

真實的歷史,沒有人知道。

可是,卻可以透過那些不真實的文字,看到相對真實的一面。

趙樸可不想,某一天睡着了,結果被人砍去來腦袋,送給了金軍將領,換取榮華富貴。

而要想避免這種悲劇的出現,唯有做到對軍隊的絕對掌控,不是掌控在士大夫手中,也不是掌控在武人手中,而是真真切切的掌控在他手中。免得那一天,他觸犯了某些人的利益,結果發生兵變,身首異處。

而對軍隊的絕對掌控,起點在於嚴厲打擊軍隊腐敗,避免軍隊被糖衣炮彈腐蝕。

趙樸不能容忍的是,這個剛剛提拔不到一天的書記官,竟然貪污了。

剛剛在上午,問了七禁五十四斬,下午就是貪污。

而最可惡的是,這個書記官竟然否認了。

趙樸笑了,他一直以來只是不斷的思想教育,不斷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可是並不代表他不會動用軍法,不會殺人。“你說我冤枉你了,這個是什麼!”

三張紙丟在了這個書記官的臉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到了這一刻,趙樸心情出奇的平靜,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這是證據,記錄着你某時某刻,貪污了多少,有說給你送禮,而你手下什麼。你好大的膽子,本王上午剛剛宣佈了七禁五十四斬,而你也是唯一能背出來的,可是竟然違反了,混蛋,你似軍法爲何物?”

曹磊看着三張紙上的內容,立時有些憤怒,上面的確是事實,的確是他貪污的錢財,可是有些小題大做了,那些東西價值合計不過是二百貫。

貪污二百貫,這算什麼事情?

當兵升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升官發財嗎?爲了區區二百貫,就這樣小題大做,似乎有些過了。

趙樸道:“這些可是假的,若是你不服,我給你辯解的機會?”

“我不服,不就是二百貫嗎?有人比我貪的還多……”曹磊立時辯解道,可是說着說着,話語漸漸的止住了,因爲他看到了這位王爺憤怒的眼神,似乎好像要吃了他一般。

趙樸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這種奇葩的想法,貪污似乎是理所當然。

也對,升官發財,升官就是爲了發財,當官就是爲了發財,當官就是致富的最佳手段。況且大宋沒有反貪污法,更是沒有因爲貪污,砍過一個人的腦袋。

在清算秦檜時,給秦檜找了許多的罪名,可是唯獨沒有提到貪污。

似乎在明朝之前,就沒有明確的反貪污法律,很多人是因爲政敵打擊,或是皇帝不滿,才丟了腦袋,很少有人因爲貪污被砍了頭。

宋朝更是實行不殺士大夫,於是士大夫是沒有掉腦袋危險的,哪怕是貪污了很多錢。即便是貪污之後,被抓獲,也不過是被貶廣東、海南島而已。

趙樸深吸了一口氣,一百貫換算成人民幣,就是三萬塊錢。因爲三萬砍了人的腦殼,似乎有些過了。可是一想到亂世重典,殺雞儆猴,殺意又變得濃烈了起來。

殺與不殺,兩種念頭不斷的徘徊在他的心頭,猶豫不決。

而曹磊也是心驚膽戰,他本是聰明人,感到了這位王爺的殺意,心知這位王爺想要殺一個人,根本不需要太多麻煩,好似踩死一隻螞蟻般容易。

最後,趙樸還是放棄了,殺人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你讓我很失望,你滾下去吧!從今天開始,你不是書記官,而是小兵。”趙樸最後喝道,“你讓我很是失望,很是失望,我原本想要栽培你,可是你言行不一,嘴巴能說出七禁五十四斬,卻是做不到,剛剛上任,就讓我失望了!”

曹磊滿是懊惱,心中暗自嘆息,爲了一百貫,丟掉了官,也是丟掉了王爺的信任。

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96章 奇襲水師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330章 匯通銀行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7章 新軍計劃第141章 魔怔了!!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86章 鴛鴦陣VS金軍重甲步兵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62章 艱苦行軍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章 退路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214章 拉下水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52章 勝利背後的危機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0章 騎兵第一戰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25章 河裡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11章 共浴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91章 退兵的理由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43章 姚平仲襲營第204章 離開揚州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現!第459章 回馬槍第67章 滅敵第216章 變法(二)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52章 勝利背後的危機第424章 下毒,捨棄!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7章 新軍計劃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73章 義軍首領第10章 誰搶我衣服,我斷誰手足第67章 滅敵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232章 打廣告第82章 八字軍第376章 朝堂爭吵第110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141章 魔怔了!!第64章 忻口伏擊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7章 再回汴梁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332章 三問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393章 富平之戰(五)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62章 艱苦行軍第42章 養賊自重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125章 帝王之術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82章 八字軍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86章 鴛鴦陣VS金軍重甲步兵第9章 六賊第77章 鼓舞軍心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33章 宋軍大捷!!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123章 抗金方略
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96章 奇襲水師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330章 匯通銀行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7章 新軍計劃第141章 魔怔了!!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86章 鴛鴦陣VS金軍重甲步兵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62章 艱苦行軍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章 退路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214章 拉下水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52章 勝利背後的危機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0章 騎兵第一戰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25章 河裡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11章 共浴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91章 退兵的理由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43章 姚平仲襲營第204章 離開揚州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現!第459章 回馬槍第67章 滅敵第216章 變法(二)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52章 勝利背後的危機第424章 下毒,捨棄!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7章 新軍計劃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73章 義軍首領第10章 誰搶我衣服,我斷誰手足第67章 滅敵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232章 打廣告第82章 八字軍第376章 朝堂爭吵第110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141章 魔怔了!!第64章 忻口伏擊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7章 再回汴梁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332章 三問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393章 富平之戰(五)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62章 艱苦行軍第42章 養賊自重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125章 帝王之術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82章 八字軍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86章 鴛鴦陣VS金軍重甲步兵第9章 六賊第77章 鼓舞軍心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33章 宋軍大捷!!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123章 抗金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