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你可知罪

人才難得,用好人才,更是難得。

由於趙樸用人不當,變法中、北伐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而張浚就是不幸之一。

張浚若是爲地方官,絕對是一方優秀官吏,只可惜被他送到了西北,當了西北軍元帥,結果出現了問題。張浚犯下錯誤,他難辭其咎。

“下旨,明日召見張浚!”

趙樸輕輕虛了一口氣,說道。

張浚回到杭州,已經一個月之久了,也該召見了。

…………

回到杭州,已經一月之久了。

在忐忑不安中,張浚靜靜的等待,心中惶恐不安,不知未來的命運是什麼,不過丞相的位置是要離開了,要過貶官的生活了!

富平之戰敗北,不管是千般理由,萬般原因,他難辭其咎。

此刻,張浚只能是四處找關係,四處尋找人求情。可是尋找了一番之後,卻發覺沒有一人願意幫助他。

官場如戰場,甚至是比戰場還殘酷。

落井下石者,多之又多;雪中送炭者,少之又少。

所謂的人情,在一些大事情面前,脆弱不堪。

張浚茫然了,失落了,有些不知所以然,靜靜等待皇上的裁決。終於宮中傳來了消息,皇上要召見他,在講武殿內。

“宣張浚上殿!”一個小太監道。

“微臣領旨!”

在戰戰兢兢中,張浚走入了大殿內。

講武殿,沒有奢華的擺設,有的只是粗礦,豪放。而在上方。正坐着年青的皇帝陛下趙樸,兩年不見了,這位皇帝陛下開始蓄起了鬍鬚。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蓄鬍子,能帶給人威嚴。減少年紀太輕,帶來的輕視之感。

趙樸最大的資本,就是年紀小,有足夠的時間修生養息,積蓄國力,熬死一個個敵人。取得最後勝利;可是年紀太輕,也是他最大的缺點,年紀小,給大臣們輕視之感,覺得這位皇帝好欺負。

在趙樸剛剛登基的那些歲月中,一些臣子專門與趙樸打擂臺。專門與趙樸作對,就是心存輕視,想要藉此架空皇帝。

畢竟權力是有限的,皇上的權力太大,臣子的權力就會相對減少。

爲了奪權,最好壓制皇上。

只可惜,趙樸可不甘心當崇禎。豈能將一系權力交出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交鋒。最後在一系列拼殺之後,君臣權力之間,總算是達到了相對的平衡。

而那以後,趙樸開始蓄鬍子,裝深沉!

眼角餘光掃過,張浚覺得這位皇上更加深不可測。

若說兩年前,這位皇上是一把寶劍,鋒芒畢露,給人凌厲難以匹敵之感;而此刻皇上。好似高山,好似大海,給人高深莫測之感。

皇上成熟了很多,張浚心中默默道。

“賜坐!”皇上開口了,只有冷冰冰的兩個字。

“微臣謝恩!”

張浚坐在椅子上。面無表情,微微端坐在那裡。

趙樸仔細觀察着張浚。

面相,是一個人的年輪,觀察面相,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此刻的張浚,眼神有些憔悴,顯然被戰敗折磨得不輕;而身上還更是帶有風塵僕僕的氣息,好似疲勞至極;而張俊身上,有種文人氣質外還多了一絲絲武將的英氣。

在未見張浚時,趙樸對張浚心懷怨念,恨死了他,有種砍人的衝動;只是見到張浚後,心中砍人的衝動,消失了。腦海中,只是閃現出八個字,“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一絲同情之感,在趙樸心中升起。

他與張俊本身都是同一類人。

張俊善於紙上談兵,在大名府登基時,就跟隨在身邊,談論兵法,談論軍政,多有獨到之處,這也是趙樸將張俊放到西北的原因,試看滿朝文武,舍他取誰?

善於戰略,善於謀劃,卻是短於實戰,對於戰術。

在大的整體上,能夠較好的把握,可是在細節操作上,卻有太多的不足。

這與他很相似,趙樸本質上也是紙上談兵,大的戰略把握上還可以,可是實際操作上,卻是弊端不斷。就好似這次四路北伐,計劃一次次與實際脫鉤。

趙樸計劃中,中路軍出擊汴梁,主要是牽制爲主;東路軍兵馬最多,主要是奪取徐州,青州等地,消滅金軍一部分主力;而西路軍主要是固守爲主,牽制一部分金軍;而海路上,則是有些圍魏救趙的色彩。

這可惜,到了實戰中,本來是偏師的中路軍,打的最爲出彩,蓋過了其他軍隊;而寄予厚望的東路軍,除了趕路,就是對峙,磨磨蹭蹭了一年多,最後追擊,也是戰果慘淡;而西路軍原本防守爲主,結果卻變成了主動進攻,損失慘重。

而海路,主要是圍魏救趙,騷擾打擊爲主,結果卻變成了大會戰。

總之,實際作戰與計劃大大脫鉤,所幸的是脫鉤厲害,可目標實行了。

“張浚,你可知罪!”

突然,趙樸喝道,神情有些猙獰,表情很是憤怒,可心中卻是平靜至極。

這就是皇帝的表演藝術,在很憤怒時,心情卻很平靜;在很平靜時,卻心中很是憤怒。皇帝講究息怒不形於色,實質上就是喜怒無常,使世人把握不住節奏。

“微臣,知罪!”

張浚起身跪倒在地,忐忑不安的心情,總算是放了下來。

皇上嘴上罵人,總勝過嘴上不罵,記在心中。

“可寫了請罪摺子?”

“微臣已經寫了,已經上交了三分!”

“嗯!”趙樸點了點頭,對一旁的太監道:“給朕找出來!”

太監連忙下去,在籮筐中,開始尋找。

摺子太多了,數量多的,根本批閱不過來。儘管有內閣負責處理一大部分,可數量依舊不少。有些不重要的,趙樸根本沒有翻看。而張俊三份請罪摺子,趙樸也沒有看。

不久之後,太監尋來了三份摺子,正是張俊請罪的摺子。

張俊依舊跪着,而趙樸開始翻看起了請罪摺子。

請罪摺子,寫的很有文采,可是廢話也很多。

很有文采,因爲這是風采出衆的散文;可是廢話也很多,主要是趙樸是皇帝,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閱讀散文。有限的時間,必須做出最大的工作量。

因而朝中大臣,多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力求簡潔明瞭。

可是,張浚顯然在地方當元帥時間長了,還沒有習慣京城官員的節奏,請罪摺子,寫成了華美散文,好看倒是好看,可是廢話也不少。

第一份請罪摺子,主要是詳細講述作戰過程,講述兵敗緣由,還有西北軍各個派系之間複雜的關係。文中沒有一個請罪的字眼,也沒有點出罪在西北派系衆多,難以合作,導致兵敗,卻給人以清晰的視角,還原出了戰場一絲面貌。

第二份請罪摺子,主要是講述自身缺點,多是指責自身不足,如志大才疏,輕敵冒進等等。因爲自我指責太多了,反倒是給人誠懇之感,趙樸不好意思再指責了。

第三份請罪摺子,主要是以退爲進,請求陛下嚴懲,以振軍紀。

三份摺子,將趙樸想要說得話,都已經說了出來,再說也沒有意義了。

趙樸心情複雜,心中閃出一絲猙獰,果然混官場的,沒有一個簡單的角色,都說古人純樸。純樸個屁,至少張浚就一點也不淳樸。

可想想也對,混官場的,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省油的燈,也混不了官場!

張浚比不是知罪嗎?那就繼續跪着吧!

一個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將軍,可以爲錯誤找出無數理由,但是再多的理由,也迴避不了錯誤。

多跪一會,算是爲死難的將士恕罪吧!

ps:晚上還有一更

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110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299章 水師大戰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16章 組建新軍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347章 西遼使者進京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200章 戰後第345章 西遼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18章 計劃受阻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316章 再見舒文繡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186章 襄陽城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26章 入城之戰第46章 金軍退去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46章 金軍退去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77章 鼓舞軍心第332章 三問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311章 功勞薄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2章 援軍來了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186章 襄陽城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60章 昂貴的火器第5章 戰局分析第318章 災後重建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215章 變法(一)第176章 發現金軍第55章 思想教育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153章 親宋的金太祖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346章 強者與弱者之別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386章 局勢逆轉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47章 再回汴梁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208章 欠債不還,我就造反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296章 奇襲水師
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110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299章 水師大戰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16章 組建新軍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347章 西遼使者進京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200章 戰後第345章 西遼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18章 計劃受阻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316章 再見舒文繡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186章 襄陽城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26章 入城之戰第46章 金軍退去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46章 金軍退去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77章 鼓舞軍心第332章 三問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311章 功勞薄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2章 援軍來了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186章 襄陽城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60章 昂貴的火器第5章 戰局分析第318章 災後重建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215章 變法(一)第176章 發現金軍第55章 思想教育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27章 籌建武備學堂第153章 親宋的金太祖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346章 強者與弱者之別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386章 局勢逆轉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47章 再回汴梁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208章 欠債不還,我就造反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296章 奇襲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