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天傾10

新年第一更來也

作爲洛都十一門之一的上東門,說是一處門樓,其實更類一座獨立的小城,或是大量駐軍的大型城塞。除了兩翼的高聳城牆環抱之外,內外各有一重附郭子城。

城頭寬可跑馬,亦可安營紮寨,更有斜長寬敞的坡道,兩側爲有遮護的階梯,中間則是可以驅馬上下的褶道,以方便城牆上下的輸送轉運。

作爲門樓主體內外的附屬建築面積,也遠大於一般意義上的城門,因此,就算大部分城牆淪陷之後,守軍依舊可以依仗門樓本身,繼續居高臨下的對抗仰攻之敵。

只是任何堡壘,都是最容易被從內部擊破的,上東門的守軍也不例外,他們雖然拼死擋住了來自城外的強攻累累,卻在安喜門被獻出後,輕而易舉的陷沒在一隻敵人易裝而成的援軍手中。

據說這一戰沒有多少俘虜,因爲殘餘的守軍在內外夾攻下,大都悲壯的跳城而死。真相究竟如何已經不在重要了。

自從上東門成爲洛都前線的東路都統制,發號施令的指揮中樞,這裡也被臨時佈置改造成各軍將領,在戰地的私人住所,而將行囊和所獲暫寄在這裡。

同時暫寄棲身在這裡的,還有他們從各種渠道所獲的一些女性。現在這些女性都被聚集在門樓下,某處空間較大的廳堂裡。

所謂三個女人比得上一百隻鴨子,而當廳堂裡站滿了上百名鶯鶯燕燕,就不知道該用如何來形容了。

哪怕她們在這一刻的花容失色,可憐楚楚,淚痕猶然,各種腔調和語意的嬌聲軟語或是驚聲尖叫,隨某種脂粉肉香撲面而來,又隨着我身後倒灌而入的冷風,迅速令裡面世界變得一片清淨了。

我見到的,就是這麼一羣女人,據說其中一些被找到的時候,還被各種方式捆綁束縛着,或是固定在一些奇特的器具上,而久未有人理看起來萎靡不堪,甚至奄奄一息,很容易就讓人想起密室、監禁、調教之類令廣大銀民羣衆喜聞樂見的字眼。

事實上也差不多,她們都被關在相對密閉的內室裡,雖然外面天寒地凍,但是這些女人都穿的是除了外觀好看,而基本毫無保暖功能的精美織繡裙衫,大多數人還精心化過容妝的。

因此,搭配着袒露着雪白的肩膀和胸襟甚低的事業線。讓人瞄上去就有些捨不得挪開眼睛了,據說是爲了謝絕她們逃跑的某種手段。

畢竟,離開了溫暖的室內,別說是那些巡哨或是亂兵,光是冰天雪地所迅速奪走的體溫,就足以扼殺任何希望和企圖。

雖然是戰地宣泄的臨時用途,但粗粗看過去,居然普遍的顏值和身段的綜合水準都還不錯,雖然因爲個人口味上的差別,從少幼到豐熟的各種類型和年齡階段的都有。

很符合某種網文下,後宮收集控的需求。

只是她們的臉色看起來就不怎麼好,各種驚懼、惶然、頹喪、哀羞、無助的神態,閃爍匯聚在一張張姣好的面容上之上,隨着我大步踏入的動作,而不由自主向後退讓出大片空間,在廳柱後面擠做一團,就像是雪地裡的鵪鶉一般瑟瑟發抖着,等待某種不可預期的命運和下場的來臨。

在此之前,她們是在戰火之中被收集而來,被作爲高級將領們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之下,各自私有財產和專屬禁臠。從某種程度上,她們姣好出色的容貌體態,或是是她們的幸運,又是遭受不幸的根源。

過於出衆的容顏既讓她們,得以逃脫了戰火肆虐荼毒之下下,大多數年輕女性可能遭受到的,充滿悲劇或是慘烈的結局,甚至對自身環境都有所改善。

雖然只是臨時性的,但足以讓她們獲得溫暖的居室和比別人更加豐裕不止一點的食物,南朝的軍隊素以財大氣粗,供給種類繁多而著稱,而作爲將領,在戰場中的奢華與享受,也是一種不算罕見的常態。

但也讓她們陷入了某種籠中鳥,豢養之物的可悲現實。爲了更好的活下去,她們只能自願或是不自願的被動的接受,需要利用這副天生的本錢,向所有者乞顏獻媚着,才能獲得更久一些的現實狀況。

而在現今,能夠決定她們命運的人,無疑是我,雖然這只是一種機緣巧合,不免有些讓人唏噓異常。

如此思考而掃視着這些意外的戰利品,那些被我眼光看到的女子,就像是被某種更加灼熱的事物給燙到般,發出意味不明的哭泣與嬌吟聲,卻又不免讓人萌生出狠狠蹂躪和征服的慾念來。

畢竟,我距離上次恣意品嚐過蘇蘇初夜的滋味,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只是這時,深埋在我心底的某種回憶碎片,也有所盪漾了起來。

掩埋在灰燼與廢墟中的朱門甲地,因爲空氣渾濁而有些缺氧的地窖,各張哀婉無助的面容,被強烈壓抑的細細抽泣與抱頭嗷哭聲,

每一次返回帶來食物和消息的那一刻了,各種跌宕起伏的複雜情緒和期待戀慕的眼神.。。

最後,是來自夢境之中,那隻三角中豎立的眼睛,似乎在提示着我什麼,自從脫離梁山之後,已經消失許久的某種衝動和隱隱的召喚,也變得漸漸鮮明起來,似乎就在這洛都城裡。

我甚至有一種隱隱的錯覺,距離我來到這個世界所追尋的某個答案,已經不太遠了。

從這番思緒裡擺脫出來,再看她們頓時就有些索然無味,些許的衝動也就變成了消褪的欣賞而已,而僅僅吩咐了一句“好生照看”,就意興寡淡的轉頭而去。

畢竟,相比在這些女人的身上多費心思,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那些成上萬追隨在我麾下的將士們的成敗安危,纔是我需要專注和關心的方向。

整個過程並不算什麼隱秘之事,隨着衛兵繪聲繪色的描述,

不久之後大多數人就知道了這個存在和結果,遊擊軍中的某些人,也不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各自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來。

這種機緣巧合,同樣也是他們在背後努力推動和變相促成的,經過了這麼多事情之後,並不是沒有人,察覺到這一切背後所蘊藏,令人歎爲觀止的野望宏圖與變局機遇。因此,纔有了現如今這個初見雛形的小集體,隱隱試探心意的機會。

也大可以當作是,那些自認追隨日深的老部下們,對於輕易讓身居後方的女孩兒們掌握全權,的某種天然質疑和憂慮的變相反彈。

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也事關到那位大人,究竟值不值得他們更進一步追隨,比如從可以信賴和賣命的上官,變成託付忠誠和理想的主公這個特殊命題,總算得出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結論。

至少這種誘惑,斷不是絕大多數人可以抗拒和無視的,一個令人值得追隨的領袖,固然需要有足夠優秀血脈的女性,來爲他誕下子嗣,以確保共同事業和將來發展方向的基本傳承與延續性,

但是一個很容易就忱於女色,並且輕易爲之影響的領導者,同樣也是令人擔憂和不安的,這意味着前進道路的決策上,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變數,以及因人成敗的可能性。

但至少這位是有所選擇和分寸的。不論是這位主上的口味比較特別,特別偏好年幼的女子,或是比較眼光格外挑剔,根本看不上這些姿色,他們都可以暫且有所放心了。

雖然從那些潰軍中,得到的消息很混亂,而且充滿了各種誇大與臆測之言,但積累了足夠數量之後,還是可以從中得到些許卯端和真相的構架。

“這是怎麼回事。。”

我朝着對座的副將辛稼軒,參議陸務觀,以及都虞侯趙隆。抱怨道。

“城中不是還有數萬大軍麼,怎麼就突然垮了。。”

“就算是數萬頭豬捆在那裡束手待斃,一時半會也砍不完吧。。”

按照姚平仲收集的消息,以及第五平的分析和推測,已經基本可以還原出一些具體的東西。

卻是在不久之前,爲了獲得中路軍的支持,東線都統制王嵩已經主動帶隊,前往東天津橋附近的中路本陣,進行會商洽談下一步合力作戰的事宜。

結果,未想才走到半路上,皇城裡的守軍就突然發動了大舉反攻,攻城前線的兵馬大潰而不可收拾,更有數只敵軍突破封鎖,重新殺入了北郭。

其中一隻好死不死的,迎頭撞上了王嵩所在的隊伍,結果至少兩個營的護軍將士猝不及防,被這些出現在側翼和後方的敵人所衝散,都統制王嵩本人以下十多名屬僚、部將,亦是不知所蹤,僅有少量部隊逃回到原地報信。

於是,這些消息頓時釀成了更大規模的激變。留在城中的東線部隊雖衆,但是一無可用的援力,二無久持之淄糧,又因爲再次失去主心骨,而出現某種激烈分歧。

由於上層人物接連的損失,在公推的替補指揮資序上,沒有足以能夠服衆的人選,最終演變成大小軍頭丟下友鄰,而各行其是爭相出走的戲碼。

事實上,當我的部隊進城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廢棄了營地和控制區,一窩蜂向着東面的安喜門、建春門狂奔而走,結果那些反攻的敵軍,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乘勢尾銜追殺。

因此,城中僅存的大多數番號,除了上東門附近的左衛軍一個營外,大都已經跑散或是被衝亂而消息不明瞭。

於是,我麾下的聯合部隊,居然就變成了北郭城中,最大一隻成建制的武裝力量了。

這個結果,讓人不免有些唏噓,又有些警醒異常。要是我的部隊能夠更早來一步,或者他們的爭執和決定,再推延的晚上一些,或許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氣勢如虹的大舉北伐,高歌猛進的中原大戰,跌宕起伏的都亟道攻略,艱苦卓絕的洛都攻防。無數將士捨死忘生,浴血奮戰,才走到這距離總體勝利,也不過咫尺之遙的最後一步,最終居然變成了這麼個無法收拾的局面。

說到底既讓人意外不已,又不覺得有多少異樣,畢竟許多東西是日積月累,最終才量變成質變的。

從不斷拉長的補給線,日益廣袤的控制區,缺乏效率和彈性的佔領手段,組織日漸混亂的後勤調度到逐漸匱乏的運力,再到人事上的勾心鬥角和推諉爭奪。

各種深發於下的危機和憂患,或者說一開始就伴隨着着這次的北伐事業,只是被順風順水的勝勢和大優勢下的力量對比,而被有所掩蓋和忽略了。

現在,顯然終於達到了那個“強弩之末難穿魯縞”的突變臨界點了,後果看起來,也是也格外的慘烈和沉重。

事實上,就算是對於某些徵兆,已經有所感受的我,也未能預料到這種全盤崩壞的結局。按照我的預期,前線的狀況再怎麼糟糕也是處於主動性的攻勢,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時局部失利後,據要自守,陷入長久的相持而已。

但不管我和我的部下,如何就地反思和歸結了這些,並且寫成可以記述和流傳的書面材料,最終還是要面對,難以收拾的現實爛攤子。

比如:那些滿城放了羊的友軍,以及城中實力尚且不明的敵軍反攻勢頭。至於南面的中路軍馬,他們首當其衝被突破戰線,還讓敵軍殺到後方來,說不得也要用最壞的情況來打算了。

第396章 在河北6第561章 營生第1044章 殤國4第550章 序間10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636章 悵懷36第704章 啓東4第1275章 卷蕩5第351章 援濟4第1126章 浪奔6第816章 啓新6第1279章 卷蕩9第699章 履新3第770章 憂亂10第906章 臨峙6第608章 悵懷8第664章 出援14第901章 臨峙第210章 偶遇、站隊第617章 悵懷17第1276章 卷蕩6第131章 結交第866章 撥亂6第1106章 歸遠6第638章 悵懷38第617章 悵懷17第300章 戰淮北十四第369章 接敵第169章 微瀾3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178章 再臨第789章 萌動19第298章 戰淮北十二第1章 在人間第344章 變亂第831章 雲起第971章 浮夢第229章 探還,家中第355章 平海第392章 在河北2第393章 在河北3第672章 出援22第2章 在人間(中)第1063章 零落13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60章 江寧2第367章 烈戰第639章 悵懷39第4章 餓殍第415章 圖窮第59章 江寧第943章 破釜3第637章 悵懷37第771章 憂亂5第1228章 平盧18第443章 天傾11第488章 漸變18第95章 偶遇第377章 再戰6第528章 經略2第818章 啓新8第633章 悵懷33第1251章 再決第992章 跌宕2第473章 漸變3第873章 撥亂13第693章 暮氣3第835章 雲起5第790章 萌動20第914章 臨峙14第三百三十七章第127章 夜宴與機緣第347章 應調第四百一二十章 戰局3第198章 航歸上第79章 風聞而動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788章 萌動18第1045章 殤國5第195章 歸還第333章 再進第440章 天傾6第255章 對練第201章 迎送第394章 在河北4第168章 微瀾第103章 客串第976章 浮夢6第536章 風雨6第334章 許昌第435章 戰局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198章 航歸上第1097章 立新27第1206章 淮動6第635章 悵懷35第967章 沉驚17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689章 新氣5第269張 翁山
第396章 在河北6第561章 營生第1044章 殤國4第550章 序間10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636章 悵懷36第704章 啓東4第1275章 卷蕩5第351章 援濟4第1126章 浪奔6第816章 啓新6第1279章 卷蕩9第699章 履新3第770章 憂亂10第906章 臨峙6第608章 悵懷8第664章 出援14第901章 臨峙第210章 偶遇、站隊第617章 悵懷17第1276章 卷蕩6第131章 結交第866章 撥亂6第1106章 歸遠6第638章 悵懷38第617章 悵懷17第300章 戰淮北十四第369章 接敵第169章 微瀾3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178章 再臨第789章 萌動19第298章 戰淮北十二第1章 在人間第344章 變亂第831章 雲起第971章 浮夢第229章 探還,家中第355章 平海第392章 在河北2第393章 在河北3第672章 出援22第2章 在人間(中)第1063章 零落13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60章 江寧2第367章 烈戰第639章 悵懷39第4章 餓殍第415章 圖窮第59章 江寧第943章 破釜3第637章 悵懷37第771章 憂亂5第1228章 平盧18第443章 天傾11第488章 漸變18第95章 偶遇第377章 再戰6第528章 經略2第818章 啓新8第633章 悵懷33第1251章 再決第992章 跌宕2第473章 漸變3第873章 撥亂13第693章 暮氣3第835章 雲起5第790章 萌動20第914章 臨峙14第三百三十七章第127章 夜宴與機緣第347章 應調第四百一二十章 戰局3第198章 航歸上第79章 風聞而動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788章 萌動18第1045章 殤國5第195章 歸還第333章 再進第440章 天傾6第255章 對練第201章 迎送第394章 在河北4第168章 微瀾第103章 客串第976章 浮夢6第536章 風雨6第334章 許昌第435章 戰局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198章 航歸上第1097章 立新27第1206章 淮動6第635章 悵懷35第967章 沉驚17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689章 新氣5第269張 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