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少昊之國

ps:推薦一本《征戰五千年》,老司機三紅出品,書荒的可以看看。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用這句話來形容郯子此刻的心情再恰當不過。

郯國,本是少昊氏之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兩三千年前的兩昊時代,當時便有嬴姓部落定居在沂水中流,建立城邦,命名爲“郯”,那時候,夏商周的祖先都還是矇昧的野人呢。

雖然郯國曆史悠久,是東夷地區的一個文化中心,但由於位置偏東,與中原交流不多。直到周公東征後,郯國才被納入華夏體系內,降服於周王朝,被封爲子國。時間進入春秋後,郯國成了北邊魯國的附庸,雙方多次聯姻,郯子也屢次朝魯,吸收了不少魯國的周禮,與本土的少昊遺澤結合,形成了獨有的文化。

之後吳國興起,北伐郯國,自此之後郯國捲入了齊、吳、魯三個勢力的夾縫裡,在中間被推來攮去,沒有一天消停,歷代郯子只能唯強是依,以此保持自己的社稷。直到二十年前吳國已經完全席捲淮泗,郯國才徹底變成吳王的屬國。

郯人的官職用的是鳥名,連貴族的名號也是鳥名,這一代郯子名爲“鴻”,郯子鴻繼位十年以來,一直乖乖聽吳國的話,每年都要按時朝貢覲見,地位和吳國一個小封君差不多,如此才能勉強維持郯國的獨立。

誰料今年以來,泗上的形勢卻驟然生變,吳軍大舉北伐,與趙國在宋魯交戰,郯就在漩渦邊上不知所措,郯子鴻也夜不能寐,總是擔心忽然有一天會不會有一支軍隊兵臨城下?

他的擔心在七月中旬時變成了現實,一覺醒來,郯子鴻愕然發現,一支三千人的趙軍騎兵已經在他的城邑下叫門,而更遠處,還有五千鄒國軍隊徐徐開來,揚起漫天煙塵。

一向好文不好武的郯國人驚呆了,郯子鴻也欲哭無淚。郯國太小了,整個國土還不到五十里,人口不足一萬,城內的守卒僅有五百而已。在絕對的武力下,他不得已打開城門,赤着身子,牽着羔羊投降。

就在郯子鴻絕望地以爲趙軍會踏平他的城邑,夷滅郯國社稷時,一位自稱趙廣德的貴族卻笑着扶起了他,拭去他身上的灰土,替他穿上衣裳,說什麼趙與郯都是嬴姓後裔,趙侯早已相見他這位遠親多時了。

隨即,趙廣德便不由分說,將郯子及他那小小的後宮衆人塞入幾輛馬車,派兵卒押送他們離開了郯國,至於這八千趙軍,還有另一項任務要去完成……

魯國的路經過整修十分平整,車速很快,郯子鴻就這麼七暈八素地被帶到了宋國,他這輩子從未到過的地方,在芒碭山以東的麻邑趙軍大營,見到了他的“遠親”趙侯無恤。

……

“郯君主動讓出道路讓趙國偏師通行,真是識大體,辨正邪啊,寡人在此謝過,這一路上辛苦了。”

與郯子鴻想象中殘酷霸道,一言不合就要族人全家滅人社稷的桀雄不同,趙無恤待他十分和藹,因爲兩人年紀相仿,郯子很快就放下了緊張,與其攀談起來。

“魯昭公十七年時朝魯的郯子,是君何人?”聊了一會,趙無恤如此問道。

郯子鴻連忙回答:“正是先祖父,諡號文公……”

趙無恤稱讚道:“諡法曰,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這諡號真是絕配。”看來郯國雖然保留了許多東夷禮儀,但諡法上卻已經與諸夏接軌。

“寡人素來敬佩郯文公,聽聞他爲太子時便能鹿乳奉親,堪稱純孝。繼位後勤政愛民,讓郯國文教興盛,到魯國朝聘,與魯國大夫交談也十分得體。他年高識富,當時孔子聽說了後,也稱讚‘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從此以郯文公爲師……”

說起讓郯國人驕傲的文公,郯子鴻因突遭變故的緊張心情也完全平復了,之後他還向趙無恤介紹了從少昊時代就一直在郯國流傳,現在也依舊存在的“鳥名官”制度。

“以前黃帝受命時,有祥雲之瑞,所以以雲紀事,以雲名官;同樣的原因,炎帝以火紀事,以火名官;共工氏以水紀事,以水名官;太昊以龍紀事,以龍名官;少昊即位時,鳳鳥適至,所以以鳥紀事,以鳥名官……”

“其中,鳳鳥氏爲歷正,掌曆法;玄鳥氏掌春分、秋分;伯趙氏掌夏氏爲司徒,掌教化;鳩氏爲司馬,掌法制;鸕鳩氏爲司空,掌工程;爽鳩氏爲司寇,主刑罰……”

涉及到嬴姓古史,趙無恤聽得津津有味。太昊和少昊,是上古時代東方的兩大集團,太昊爲風姓之祖,而少昊爲嬴姓之祖,雙方大概以泰山爲界,少昊之國的中心在曲阜,也是當時的一個文明發源地。可惜虞夏之交的時候伯益被夏啓所敗,嬴姓遂退到東方。在殷商時因爲子姓部落也與嬴姓有血緣關係,嬴姓一度重新崛起,經歷了後來的周公東征後才徹底衰敗,曲阜的奄國滅亡了,其餘小邦只能零散地在邊鄙之地苟延喘息。但這些小邦保留的官職和歷史,卻是嬴姓不可多得的記憶,比如趙氏的祖先,就曾在少昊之國擔任過玄鳥氏,甚至衍生出了殷商,這纔有了玄鳥墜卵的傳說……

“鸕鳩氏之下,又根據五方設立五雉,也既是五位工正,分管五種技工:東方叫鶅雉,掌管制陶;南方叫翟雉,掌管冶金;西方叫鷷雉,掌管木工;北方叫郗雉,掌管皮革;中央叫翬雉,掌管織造和印染。”

說到這裡趙無恤拍着膝蓋哈哈大笑:“說起來,我也曾將琅琊水師的五艘樓船以五雉命名,可惜數月前惜敗於吳國齊國舟師,沉沒在海灣裡了。”

“額。”見趙侯自曝其敗,郯子鴻不知該如何回答。

趙無恤卻似是不怎麼在乎那五艘樓船,而是意味深長地說道:“雖然海上趙軍還無法與吳人爭鋒,可在陸地上,夫差已經被徹底包圍。郯君還不知道吧,多虧了君讓開道路,從郯國借道的那支偏師,剛剛滅亡了負隅頑抗的邳國,切斷了吳軍撤離的必經之路……”

“什麼!”聽到這裡,本來已經極爲放鬆的郯子鴻心中大震,邳國,是郯國南邊的一個小邦,國土、人口、兵卒差不多是郯國的兩倍,他這才被擄來不到幾天,那支趙軍便已經滅亡了邳國?

想到這裡,郯子鴻不由又戰戰兢兢起來,忽然意識到自己與面前這位“遠親”,完全是兩個級別的,他是中原霸主,自己卻是蕞爾小邦,趙侯只需要動動手指頭,郯國幾千年的社稷就會頃刻覆滅!

晉獻公假虞伐虢的故事,在他腦中揮之不去……

然而趙無恤卻誠惶誠恐要起來的郯子鴻按回了坐榻上,對他說道:“少昊氏乃嬴姓之祖,其後人遍佈天下,各以其封國爲氏,其中有有奄國、徐國、郯國、絡黎國、菟裘國、樑國、黃國、江國、修魚國、白冥國,以及秦國……雖然不及姬、姜,可也算十分興旺了。”

“可現如今呢?”趙無恤似是遺憾地說道:“時過境遷,諸嬴紛紛被異姓滅亡,如今只剩下趙國、秦國和郯國僅存了。”

郯子鴻連忙討好道:“趙侯立國於冀州,實在是復興嬴姓的壯舉。”

“不錯。”趙無恤笑道:“嬴雖舊姓,其命惟新。方今天下姬姜將衰,正值我嬴姓復興之際,趙秦郯更應該休慼與共。”

他也不管郯子鴻答應不答應,直接宣佈道:“秦國已是趙國小宗,暫且不論。郯國昔日側身在強雄之間,欲想安邦定國,也十分艱難,有時亦不得不屈從於人,以求自保,故而不得已做了吳國多年附庸。但自此以後,有趙國保護,郯君大可不必向夫差那斷髮文身的蠻夷卑躬屈膝了!”

就這麼稀裡糊塗地,郯子鴻就在這個營帳裡與趙無恤簽署了一個盟約:郯國脫離吳國,從此以後作爲趙的屬國,受趙保護,同時也會在這場戰爭裡,將郯國對趙軍開放,郯人竭盡全力協助趙軍伐吳!

在盟約上重重按上的自己的國君之印後,郯子鴻被請出大帳,去爲他準備的行營裡休息。趙無恤暫時不肯放他歸國,而是請他能將郯國保留的古禮對趙國的禮官細細分說,好爲趙國日後將周禮與少昊古禮相結合做準備。

郯子鴻悵然若失地走出來,面對陽光,才略微清醒了一點。這幾日的一切依舊似在夢裡,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郯國的命運,已經被趙無恤從吳國手裡奪取,而郯子鴻卻不知道這究竟是福還是禍……

……

郯子鴻離開後,趙無恤也卸下了在他面前的親和,對旁邊的子夏冷笑道:“夫差還真以爲孤與他一般,是會被百牢虛名弄糊塗的愚人,徐州相王,看似誘人,實則是要將寡人架在火上烤啊!”(~^~)

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97章 心蕩第59章 首禍者死第743章 想跑?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547章 墮郈(下)第543章 宮闕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283章 擲矛兵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08章 成之誓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39章 巫頌(中)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915章 叔于田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836章 復辟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679章 叛臣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942章 刑人(上)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93章 鳴條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538章 巫頌(上)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951章 連橫(上)第102章 微服出行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768章 當歸 上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06章 水力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892章 過河卒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860章 古史辯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34章 東胡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1001章 函谷關第835章 無私第517章 隱士第836章 復辟第600章 阿姊(上)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
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997章 心蕩第59章 首禍者死第743章 想跑?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547章 墮郈(下)第543章 宮闕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283章 擲矛兵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08章 成之誓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39章 巫頌(中)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915章 叔于田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836章 復辟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679章 叛臣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942章 刑人(上)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93章 鳴條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538章 巫頌(上)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951章 連橫(上)第102章 微服出行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768章 當歸 上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06章 水力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892章 過河卒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860章 古史辯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34章 東胡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1001章 函谷關第835章 無私第517章 隱士第836章 復辟第600章 阿姊(上)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