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盤

孫總師當然只會撿好的說,這是任何一位總師,在彙報方案的時候,都會這樣做的選擇。

如果三代重殲,真的讓六一一所拿到了,那六零一所和盛飛,那可就危險了。

本來空軍的高低搭配,是讓殲十一系列重型機做高端機,讓殲十這樣的單發中型機做低端機,這樣一來六零一和盛飛還能穩坐老大地位。

但是,一旦六一一所獲得了自主研製三代重殲的機會,那麼即使國產殲十一系列能夠保留,空軍的採購數量也必然會大大的減少,甚至最壞的情況就是,空軍直接不要國產化的蘇二七戰鬥機,殲十一戰鬥機了。

這就好比當初空軍不要殲八II戰鬥機一樣,現在的殲八III同樣也要面臨空軍不要了的窘境。

還在進行中的國產化蘇二七戰鬥機,殲十一戰鬥機,如果再被空軍拋棄,那六零一所和盛飛就真的完了。

在四代機的競爭當中,就會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而一旦四代機,再輸掉的話,那麼六零一所和盛飛,很可能就會像西方很多航空公司一樣,因爲競標失敗,而被兼併重組,那樣一來六零一和盛飛也就不存在了。

沒有一款主力戰鬥機型號的飛機設計所和飛機制造廠,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當年六一一所就差點因此而解散,還好宋老力挽狂瀾,拿到了殲十項目,否則現在就已經沒有六一一所了。

所以現在的六零一所,也是想扭轉局面,把四代機預研的一些成果,改吧改吧,弄成一款重型三代機,希望可以擠掉六一一所的三代重殲,最不濟也要讓自主設計研製三代機的事情黃了,這樣一來六零一所和盛飛的殲十一項目也穩了。

而且現在六零一所,在人手方面可是很有優勢的,而六一一所,現在不但有殲十戰鬥機項目,還有FC-1梟龍戰鬥機項目,另外還有一個和誠飛技術中心共同研製的殲七MF戰鬥機,可以說現在六一一所和誠飛,是沒有多少力量來搞這個三代重殲的。

孫總師繼續道:“在三面翼中,採用邊條翼,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在亞、跨音速範圍內,當迎角不大時,氣流就從邊條前緣分離,形成一個穩定的前緣脫體渦,在前緣脫體渦的誘導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內翼段的升力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還使外翼段的氣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範圍內不發生無規則的分離,從而提高了機翼的臨界迎角和抖振邊界,保證飛機具有良好的亞、跨音速氣動特性。”

“同樣的,我們的矛隼重型殲擊機,在迎頭RCS值方面也有考慮,因此它的迎頭RCS值不會超過2平方米,這對重型三代機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沒有必要再追求更小,更小的雷達反射面積,那是四代機的事情了!三代機去追求更小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會得不償失。”孫總師笑吟吟地道。

在座的都是領導和專家,大家都很清楚,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有效反射面積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反射面積縮小至原來的一半,則探測距離將減小爲原來的百分之八十四。

也就是說,如果2平方米RCS值的戰鬥機,被一款雷達探測到的距離是一百公里,那麼1平方米米RCS值的戰鬥機被同一款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就是八十四公里。

而0.5平方米RCS值的戰鬥機,被同樣一款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就變成了七十一公里,所以降低被探測到的距離是非常有限的。

除非是真正的達到0.1平方米以下,成爲真正的隱身戰機,那麼探測距離就非常的短了。

比如說F22戰鬥機,號稱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1平方米,它被三代機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在三十公里以內,如果是性能比較差的雷達,甚至有可能在二十公里以內,也就是到了目視的距離了。

有可能三代機的飛行員,已經用肉眼看到了F22戰鬥機,但是戰機的雷達還沒有探測到F22戰鬥機!

孫總師的意思就是說,六一一所的三代重殲方案,用了很多降低雷達反射面積的手段,可能要付出不少的代價,但是也不過做到0.5平方米而已,這樣縮短的被探測距離,也只是少了二十九公里而已。

但其實孫總師這次,並沒有完全達到目的,因爲這二十九公里的距離,有可能在空戰中就是很關鍵的了。

假設六零一所的矛隼重型戰鬥機和六一一所的蛟龍重型戰鬥機,使用同樣一款機載火控雷達,或者是二者的探測距離相同,對2平方米RCS值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都是一百公里。

那麼兩架戰機,在進行空戰的時候,迎頭飛行,不斷接近,在兩機相距一百公里的時候,蛟龍重型戰鬥機,就已經發現矛隼重型戰鬥機了。

而矛隼重型戰鬥機,卻看不到對方。

二十九公里的距離,對於兩架迎頭飛行的戰鬥機來說,高亞音速飛行的情況下,接近速度爲零點六公里每秒,需要五十秒鐘之後,矛隼戰鬥機才能看到蛟龍戰鬥機。

五十秒鐘的時間,能夠發生很多事情,蛟龍戰鬥機能夠更快的完成對矛隼戰鬥機的鎖定。

如果有射程達到一百公里的超視距導彈,那就可以很快發射導彈了。

殲十A戰鬥機,總是可以早早的發現它,然後發射超視距空空導彈,蘇二七戰鬥機機動性再好,又怎麼能夠比空空導彈高達四十G以上的過載機動能力強?

所以對三代機來說,RCS值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百零二章 給航空發動機也來個脈動式總裝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14綜合航電領先蘇27不止一代第二百一十七章 梟龍戰鬥機設計資料被盜第一百零一章 雙發重型殲擊機立項論證資料準備得不錯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一百零三章 米格公司極力反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二百四十六章 功重比接近五第三十三章 西川選拔賽第一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四百七十四章 獵鷹教練機完成設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性能碾壓未來的超級大黃蜂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五十一章 殲七MF戰鬥機蚌式進氣道成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發動機脈動式生產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三十三章 西川選拔賽第一名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二百零五章 李軼被人設計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四百六十八章 兩萬五千噸級船塢登陸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二百三十八章 綜合性能超過E3和費爾康第二十七章 BUMP進氣道工程設計軟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雄鷹利爪-霹靂空空導彈第二百七十章 殲十B和殲十S立項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發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成立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梟龍戰鬥機技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樣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六十七章 正式簽訂協議第九十二章 創造紀錄的試飛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一百二十章 宋老要推薦李軼當副總師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二百五十章 讓九九式成爲世界最強坦克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性能碾壓未來的超級大黃蜂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作共贏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七十四章 技術指標太高?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空性能差?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直20艦載直升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一百五十九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極利汽車合作造飛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渦扇15核心機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十戰鬥機改進論證(3.1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三十一章 宋老立下軍令狀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極利汽車合作造飛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
第二百零二章 給航空發動機也來個脈動式總裝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14綜合航電領先蘇27不止一代第二百一十七章 梟龍戰鬥機設計資料被盜第一百零一章 雙發重型殲擊機立項論證資料準備得不錯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一百零三章 米格公司極力反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二百四十六章 功重比接近五第三十三章 西川選拔賽第一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四百七十四章 獵鷹教練機完成設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性能碾壓未來的超級大黃蜂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五十一章 殲七MF戰鬥機蚌式進氣道成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發動機脈動式生產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三十三章 西川選拔賽第一名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二百零五章 李軼被人設計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四百六十八章 兩萬五千噸級船塢登陸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二百三十八章 綜合性能超過E3和費爾康第二十七章 BUMP進氣道工程設計軟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雄鷹利爪-霹靂空空導彈第二百七十章 殲十B和殲十S立項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發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成立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梟龍戰鬥機技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樣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六十七章 正式簽訂協議第九十二章 創造紀錄的試飛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一百二十章 宋老要推薦李軼當副總師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二百五十章 讓九九式成爲世界最強坦克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性能碾壓未來的超級大黃蜂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作共贏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七十四章 技術指標太高?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空性能差?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直20艦載直升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一百五十九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極利汽車合作造飛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渦扇15核心機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十戰鬥機改進論證(3.1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三十一章 宋老立下軍令狀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極利汽車合作造飛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