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兩難處境

馳騁中的漢軍好象一片涌動的海潮,滾滾前去,濺起的煙塵,遮天蔽日。

周陽騎在馬上,臉上掛着汗珠,微有疲憊之色。從定襄開始,漢軍在周陽的指揮下,好象一股狂飆,席捲了邊關,斬數萬。接二連三的大戰,固然讓人振奮。卻也太耗體力、心力,周陽作爲統帥,操心的事多。消耗遠常人。

“大帥。大帥,集將軍飛鷹傳書!”

趙破奴疾馳而來,遠遠就嚷了起來。

周陽一拉馬繮,停了下來。趙破奴馳到近前,把手中的銅管遞給周陽。周陽接過。從銅管裡抽出一束絹帛,展開來一瞧,雙眉猛的擰在一起,沉吟不語。

“大帥,怎麼了?”趙破奴一顆心猛的一沉:“是不是雁門出事了?”

“不走出事了,走出大事了”周陽聲音低沉。

“啊!”趙破奴驚訝不置,脫口而道:“飛將軍把雁門丟了?”

他的聲音很大,附近的兵士都聽見了,眼裡閃過駭人之色,弓起一陣小小的騷動。

“休要胡說!”周陽輕斥一句:“飛將軍怎會丟掉雁門。單于撤離了雁門。”

“哦!嚇死我了。”雁門城裡貯存了很多糧草、攻城器械、軍械、被褥,一旦落在匈奴手裡,後果很難設想。更重要的是,雁門地處要衝,一旦失守,匈奴就可以長驅直入,趙破奴不擔心得要死都不統

“傳令:停止前進,就地歇息!”周陽濃眉擰在一起:“把程將軍、公孫賀、秦無悔他們請來。”

趙破奴領命。自去辦理。命令一傳下,漢軍停止前進,兵士們從馬背上下來,坐在地上歇息,大口喘氣,挺是舒暢。騎馬很累人,尤其是大戰不斷的時候,更累人。

“大帥。出什麼事了?怎麼停止前進了。”程不識率先趕到,一臉的疑惑,遠遠就問出來了。

周陽並沒有說話,而是把李廣的傳訊遞給他:“你看看吧。”

程不識接過一瞧,兩道濃眉擰在一起,成一個淡淡的川字,沉吟不語。

“大帥,爲何停下來?”公孫賀也趕到了。

程不識把手中的傳訊遞給他,公孫賀接過一瞧,驚呼出聲:“單于撤了?爲何要撤?匈奴雖然傷亡不卻沒有戰敗呀!”

秦無悔趕到,又是一通驚訝。

周陽叫他們坐下來,四人圍坐在一起:“我們議議。你們以爲,單于爲何不戰而退?”

“這個”程不識撫着額頭,很是拿不準:“我和匈奴打了這麼多年,大小數十戰,就沒有遇到如此怪異之事。沒有戰敗就撤了,撤也不撤回大漠去,只是撤到長城腳下,重新安下營寨,擺出一副大戰架勢,令人費解呀。”

一臉的迷惑之色,自打周陽認識他以來,就重來沒有見過他如此迷惑。

“可以肯定一點,單于沒安好心。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公孫賀這話說得氣恨恨的,卻是沒有多少用處。

“單于肯定有目的,問題是,他的目的是什麼呢?”秦無悔直性子,直接點出來。

公孫賀、程不識、秦無悔一齊看向周陽:“大帥以爲,單于的目的何在?”

周陽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一句:“你們以爲,單于在長城腳下襬出一副大戰架勢,是真還是假?”

“假的!肯定是虛張聲勢!”公孫賀想也沒有想,就做出了判斷:“匈奴的肉乾快耗光了,單于要撤軍了,故意給我們看的。”

“我到是以爲這是真的。”程不識名將,思慮縝密得多:“是真撤,是假撤,我們可以算一筆帳,就知道真假了。匈奴宰殺了近兩百萬牛羊,每隻羊算六十斤,照一百五十萬只算,那就是接近一兆。還有五十萬頭牛,每頭牛照兩百斤算,這也是一兆。兩兆肉。做成肉乾,肯定會縮水,可是,我們也能算出個大概。”

略一停頓,扳着手指頭,計算起來了:“每個匈奴每天吃掉五斤肉,可以維持兩個月。可是,匈奴打仗,有死傷。仗打到現在,匈奴損失了五六萬,也就是說,只有四十五萬左右的軍隊。當然,吃肉的不僅僅是匈奴軍隊,還有牧民。我們一把火雖然燒掉了大部分牧民,活下來的還有接近十萬之數。算上他們,匈奴也有兩個月的肉乾。如今,才過了一個月,匈奴的肉乾還沒有耗光,而單于卻撤了,在長城腳下襬出大戰架勢,我以爲是真的。”

這筆帳算得挺精細的,周陽、公孫賀、秦無悔不住點頭。

“可是,單于爲何在長城腳下大戰,而不是在雁門城下呢?”公孫。賀又陷入了迷茫中。

雁門城,那是漢朝的重地。不僅城裡的糧草、軍械多。還有着極爲重要的戰略地位,一旦攻破,好處之大,不需要想也知道。

對於匈奴來說,攻打雁門城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偏偏軍臣單于反其道而行之,放棄攻打雁門城。還在長城腳下襬出一逼大戰架勢。頗是讓人費解。

“我也不明白。”程不識撓着額頭,不住搖頭。

“要明白單于的用意,其實也不難。”周陽的聲調很平穩。

“大帥,你知道單于的用意了?”程不識、公孫賀、秦無悔三人齊齊問道。

周陽微一頜道:“網剛想明白。他這用心極爲歹毒。我們站到幹也步來設想下,就能明於若是強攻雁門,衆一州,。結果呢?”

“匈奴不善攻城,匈奴攻城,那是舍長用短,一定攻不下來。”公孫賀脫口而答。

“那是必然。”周陽微一點頭,話鋒一轉:“若是單于在攻打雁門時,我們突然趕到,?都市小說又會是什麼結果呢?”

“那肯定是我們贏。”程不識右手緊握成拳:“我們的弩陣一直留着沒用呢。那可是給單于備的一份厚禮。到那時。我們用弩陣,一定會殺得匈奴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話是沒錯,問題是,單于還不知道我們有弩陣。”周陽卻是搖頭道:“他一定會想,就算我們趕到了,與匈奴打野戰,我們也不是匈奴的對手。匈奴最善長的就是打野戰,他一定是信心十足。以爲可以擊敗我們。”

接下來的問題,就更加讓人費解了,程不識再次沉吟起來:“既然單于以爲他有十足的把握打勝,爲何還要撤到長城腳下呢?”

“那是因爲他擔心,我們即使敗了,仍是可以退入雁門城裡固守。他依然是拿不下雁門!”周陽的聲音有些高。

“哦!”

程不識、公孫賀、秦無悔三人一副恍然之態,驚訝不置。

“他是想把我們誘到長城下,與匈奴打野戰。”程不識的反應最快:“打野戰,正是匈奴所長,單于以爲十拿九穩。一旦野戰佔了上風,他就會派兵抄我們的後路。讓我們無路可逃。只要把我們重創,甚至殲滅了,雁門就成了一座空城,就會落入匈奴手裡。好惡毒的算計!”

“太惡毒了!”

公孫賀和秦無悔齊聲訝然。

野戰是匈奴的長處,漢軍雖然打了這麼多的勝仗,還沒有組建起一支能征善戰、規模龐在的騎兵隊伍,不具備與匈奴打野戰的實力。

若是漢軍追到長城腳下與匈奴大戰一場,們勢就會顛倒過來。漢軍善長守城,不善野戰,這是棄長用短。而匈奴的長處會得到淋漓盡致的揮,等於是一場屠殺。

軍臣單于的用心非常險惡。

這事太有震憾力,周陽他們陷入了沉默。誰也沒有說話。

過了老一陣,公孫賀率先打破沉默:“大帥,單于用心險惡,要逼我們打野戰,我們可以不打。只需要緊守城池,匈奴的肉乾也不多了,頂多一個月,他就得退軍。”

“可是,他明年還會再來。”周陽的話裡帶着擔憂。

“哈哈!”公孫賀倒不擔心:“大帥,這你就不用擔心了。我們一把大火,燒死了那麼多的牛羊,匈奴今年這個冬天會很難過。會餓死很多人,到了明年,單于不會南犯。即使要南犯,人也不會太多。”

“不,明年會來得更多!會更加難以對付。”

秦無悔直接否決了公孫賀的看法。

“爲何?”公孫賀一臉的驚訝。

都知道,大漠苦寒。即使正常年歲,一到了冬天,匈奴的日子非常難過。雪災稍微大些,就會餓死人。要是遇到大雪災,更是餓死無數。周陽這把火。比起雪災厲害多了,今年的冬天,要是匈奴不餓死,無數,那就不是匈奴了。

秦無悔竟然不同意這看法。不僅公孫賀覺得不可思議,就是程不識也是一臉的不解。

“秦無悔,你把原委給他們說清楚。”周陽卻是贊同秦無悔的看法。

應一聲,秦無悔解釋起來:“公孫校尉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我們這把火比起一場大雪災更可怕,的確是會餓死很多人,卻餓不死單于的軍”

“爲何呀?”這話讓人太費解了,公孫賀更糊塗了。

秦無悔接着解釋:“大漢推崇孝梯之道,大漢子弟要孝敬老人,友于兄弟,遇到災難,寧願自己承受,也不能讓親人受累。而匈奴,恰恰相反。匈奴貴壯賤老。最好的駿馬、最鋒利的彎刀、最美味的食物、最漂亮的婦人,屬於最勇猛的勇士!食物短缺,餓死的是那些老弱,而不是年輕力壯的兵士。那些老弱,即使不給餓死,也會給殺死。”

儘管程不識他們對匈奴很走了解,也是沒有想到這層,這可是讓人根本就不敢去想的事情。捨棄老弱,自己存活,這是禽獸之行,是漢人的禁忌,不要說做,就是想想,也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程不識和公孫賀的嘴巴變成了圓形。

“每當遇到雪災,匈奴的老弱就會餓死無數。河套之戰後,匈奴的牛羊損失無數,食物不豐,爲了保證軍隊的食物,頭曼單于還下令屠殺老弱。”秦無悔右手緊握成拳,手背有些青:“而匈奴的軍隊,卻是奉行無誤。在被屠殺的老弱中。有不少是參與屠殺兵士的父母,他們仍是毫不手軟。”

“這個”程不識和公孫賀驚訝得說不出話了。

周陽卻是淡淡一笑道:“這是很殘酷。讓人難以接受,卻是匈奴的自全之道。”

幸好周陽知道食物鏈是怎麼回事,要不然。乍聽這話,會和程不識他們一般無二,震驚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匈奴貴壯賤老,是故老相傳的習俗,到了萬不得已時,就是自己的父母,也會給殺死。這在漢人眼裡,是不孝,是禽獸之行,在匈奴眼裡,這是天經地義。誰叫你老了沒用呢?

這是很殘酷,卻是匈奴自我保全的

限的食物,不能養活所有的人,捨棄老弱,拍幹,匈奴一次又一次,利用這一鐵則,存活了下來。

趙武靈王大破奴,蒙恬的河套之戰後,匈奴都是靠這一鐵則,挺了過來。

“匈奴是蠻夷。是禽獸!”程不識忍不住罵起來了。

要不是秦無悔對匈奴特別瞭解,也不會說出如此深刻的見解,他們不敢有一絲懷疑。

“最可慮的是,單于來年再度南下,必然會帶有攻城器械。”周陽的話讓他們更加震驚:“被匈奴擄掠的百姓中,不乏能工巧匠。今年吃了虧,單于回到大漠,一定會把這些巧匠找來,要他們造攻城器械。百姓們雖然不願,可是。身入敵手,還能怎樣?”

匈奴擄掠了數十年邊境。落入匈奴手裡的工匠不在少數,一旦讓他們製造攻城器械,後果難以設想。

軍臣單于今年之所以沒有造攻城器械,那是因爲他以爲有血誓就足夠了,一定能攻破一座漢朝城池。只要攻破一座。就有攻城器械,犯不着自己造,那太麻煩。

畢竟,匈奴不會造攻城器械。要漢朝百姓來造攻打漢朝的攻城器械,他們會不會搗鬼,誰也說不清,還不如直接攻城,奪取攻城器械省事。

若是今年退回漠北,那麼,他來年一定會帶上攻城器械。匈奴一旦有了攻城器械,那後果將是毀滅性的,北方的城池會給攻破一大片。

會釀成一場並所未有的浩劫。

明白危害有多大,程不識他們心中的震驚遠非筆墨所能形容,程不識時而緊握雙拳,時而咬牙,時而咒罵。

軍臣單于這一着,打中了漢軍的要害。逼迫漢軍與他打野戰。

漢軍要是不打,那就來年春季再來打。若是現在就打,野戰正是匈奴所長,即使漢軍有弩陣,這勝算能有幾成呢?

按照周陽原先的計”利用漢朝城池消耗匈奴的銳氣,然後周陽率領漢軍連番出擊,把匈奴攻城的軍隊各個擊破。最後再在雁門城下,與單于決戰。

周陽的計劃“若是實現,那麼,到決戰之時,單于手中的兵力會銳減。兵力懸殊不會那麼大。更重要的是,有雁門城依拖。漢軍一旦不利,可以撤入城裡,暫避鋒芒。

無論如何,漢軍都是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單于這一撤,形勢立即顛倒過來了。漢軍追上去打,不一定能打得過。不去打,來年兇險,還真是兩難。

來年打的話,漢軍可以擁有更多的弩,這是無疑的。至於騎兵。就別想了。

漢軍會抓緊時間刮練騎兵,問題是,一支騎兵的成熟,需要的時間很長,哪能在一個冬季就練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騎兵呢?

裝備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騎射砍殺,不是裝備能堆出來的,要的是時間,漢朝缺的就是時間。

騎兵不夠精銳,不能與匈奴正面硬撼。在匈奴有攻城器械,漢朝城池優勢不存的情況下,只有給屠殺的份。

“大帥,怎麼辦?”

程不識沒主意了,眼巴巴的望着周陽。等待周陽的主意。

此時此刻,程不識、公孫賀、秦無悔不向周陽討主意,還能找誰呢?

周陽皺着眉頭道:“其實,程將軍只是算了一筆賬,還有一筆賬沒有算。我們來算算,真要打的話,對誰有利。”

“那還用問嘛,肯定是對匈奴有利。”程不識眼光是何等的犀利。

“若是隻說這一仗的勝負之數,是對匈奴有利。可是,若是從大局來看,對匈奴未必有利。”周陽的話很是繞人,不等他們問,解釋道:“匈奴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口衆太少,大漢的口數是匈奴的數十倍之多。我們這麼來算,如今邊關的漢軍有二十萬。即使全打光了,大漢多少時間能恢復過來呢?”

“最多兩年!”程不識點頭道:“若是匈奴戰死二十萬,由於缺醫少藥,那麼,其實損失的沒有三十萬,也差不多了。三十萬的損傷,匈奴至少需要三五年,多則需要十來年,才能恢復過來。”

到這裡,眼睛特別明亮:“大帥的意思是說,和匈奴拼消耗?”

“沒錯!”周陽點頭道:“即使我們打敗了,慘敗了。我想,憑我們手中的弩陣,也能讓匈奴負出十來萬的死亡吧?加上缺醫少藥而死的匈奴。不會低於十五萬。匈奴攻城一個多月,損失了好幾萬人,再把受傷而死的算上去,差不多有十萬之數了。這就去掉匈奴二十五萬,是匈奴的半數。”

“損失二十五萬,匈奴至少要五年以上。才能恢復過來。五年以後,大漢的騎兵必將縱橫在大漠之上,哪裡還輪得着匈奴橫行!”程不識右手緊握成拳,用力一揮:“拼!划算!大帥,你這就下令吧!”

“不!”周陽搖頭:“這事太過重大,我也拿不準。還是稟報給皇上,由皇上聖裁。若皇上願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這一仗。我們就打!若是皇上不願,就來年再打!”

漢朝不善打野戰,卻與匈奴打野戰,勝算並不高。代價之大,難以想象,周陽雖是統帥,也難以決斷。

那可是二十萬條人命,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顫!

第18章 各懷鬼胎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21章 雁門血戰第36章 晁錯出山第41章 董仲舒第21章 直搗龍城第20章 見面禮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43章 秦朝遺民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37章 匈奴第44章 喜得貴子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54章 卷甲而逃第77章 兩難處境第91章 晉升列侯第97章 喜得寶駒第48章 天賜良機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8章 各懷鬼胎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9章 樑王賀禮第94章 血染長城第22章 興師問罪第40章 奔赴邊關第6章 建章營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0章 還我清白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47章 橫插一腳第24章 太子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1章 破敵之策第63章 痛下殺手第32章 肩負重任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章 獻上一計第43章 一見鍾情第31章 反目成仇第72章 動手了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46章 烈烈英風第42章 名將風範第61章 晴天霹靂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33章 陌刀問世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3章 秦朝遺民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7章 兩難處境第79章 戰果多大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3章 賜爵第32章 天威震怒第4章 東胡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60章 怒火滔天第8章 破綻第91章 瘋狂吧第80章 戰果輝煌第60章 怒火滔天第13章 夜襲第23章 無敵大軍第26章 窮追不捨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1章 福兮禍兮第33章 單于暴走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68章 大戰在即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53章 調兵遣將第29章 賜婚第95章 羅馬帝國第9章 家第5章 山雨欲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5章 徹夜激戰第89章 決戰來臨(三)
第18章 各懷鬼胎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21章 雁門血戰第36章 晁錯出山第41章 董仲舒第21章 直搗龍城第20章 見面禮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43章 秦朝遺民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37章 匈奴第44章 喜得貴子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54章 卷甲而逃第77章 兩難處境第91章 晉升列侯第97章 喜得寶駒第48章 天賜良機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8章 各懷鬼胎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19章 樑王賀禮第94章 血染長城第22章 興師問罪第40章 奔赴邊關第6章 建章營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0章 還我清白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47章 橫插一腳第24章 太子第43章 一見鍾情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1章 破敵之策第63章 痛下殺手第32章 肩負重任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章 獻上一計第43章 一見鍾情第31章 反目成仇第72章 動手了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46章 烈烈英風第42章 名將風範第61章 晴天霹靂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33章 陌刀問世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3章 秦朝遺民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7章 兩難處境第79章 戰果多大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3章 賜爵第32章 天威震怒第4章 東胡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60章 怒火滔天第8章 破綻第91章 瘋狂吧第80章 戰果輝煌第60章 怒火滔天第13章 夜襲第23章 無敵大軍第26章 窮追不捨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1章 福兮禍兮第33章 單于暴走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68章 大戰在即第73章 屠殺,開始!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53章 調兵遣將第29章 賜婚第95章 羅馬帝國第9章 家第5章 山雨欲來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5章 徹夜激戰第89章 決戰來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