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bookmark

一下子,周薔的面變得血紅,眼見周薔臉色變化,孟延意自然知道高蓉蓉泄密,於是撲向高蓉蓉不依不饒……。

席間除了百里靖北、百里憶韻不敢摻和,百里無忌微笑着一手抱起靖北,一手拉着憶韻,離開了。

也許,這樣的hou宮纔像個家。

……。

這邊,百里無忌爲了子嗣拼命努力,而周國的郭威身體每況愈下,也在準備子嗣了。

郭威非常地眼饞明國能如此輕易地佔領高麗和東瀛,而最讓他心動的是燕雲十六州,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不世之功啊。郭威心中嫉妒,這百里小子哪來那麼大的福氣,竟能撿了這麼大個的便宜。

可惜如今自己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唯有將希望寄託在郭榮身上了。

郭威的子嗣不可能有親生的了,就是親生出來,那也來不及了。

郭威病倒了,他向周國大臣宣佈,即日起周國所有大小事一體茲問郭榮。

郭榮是個老實人,既然父親旨意自己負責周國大小事宜,於是就在府中認真辦事,使得汴梁城中臣民安然,也使得周國各地太平。

郭榮熬到這一步太不容易,郭威對他恩重如山,豈敢懈怠誤事?

但這周國還是有明眼人的。

這太子不在病重的陛下身邊侍奉,萬一有個好歹,那可又是一場奪位鬧劇。

郭榮原先在鄴都的部下曹翰卻私下跑到汴梁來見郭榮。

郭榮問道:“你來汴梁做什麼了?”

曹翰是郭榮的心腹,請郭榮屏去閒人。

對郭榮說:“殿下主持京務,是爲百姓之福,但現在還不是殿下施展大志的時候。百善孝爲先,陛下有恙,大王做爲皇嗣,爲什麼不入宮侍奉陛下,以慰天下人心?”

一邊說,一邊施眼色。

郭榮只是實在。人可不傻,被一語點醒,連聲稱謝:“非汝言,吾幾大誤!”

於是入宮。親自伺候郭威,郭威看到郭榮仁孝,親自來爲他調藥,感動得泣不成聲。

轉眼,新的一年開始了,依制,皇帝要在這時拜祭太廟,祭祀祖先。

而郭威已經病重,連拜祭都要人扶着,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叫晉王郭榮代替自己行禮。

之後,郭威到郊外行宮接受朝賀。

車駕回宮,到明德樓,宣佈詔命:“大赦天下,改廣順四年爲顯德元年。從正月一日黎明以前。凡犯法罪人,按通常赦免仍不能原宥的,全都赦免。朝廷內外將士各增加俸祿,文武官員全給與加恩,內外接受封號的命婦都進升封號。寺監任官七週年以上的,等同於明經出身,今後各寺監不準以平民身份擔任。升朝官兩任以上的。穿綠衣十五週年的賜穿緋衣,穿緋衣十五週年的賜穿紫衣。州縣官員曾經五次參加官吏選拔,即使沒有達到十六次考覈,也授予朝散大夫官階,年齡七十歲以上的,授予優散官。賜穿緋衣。凡奉守郊外祖廟職位的人員,一併施與恩澤。今後不準稱後梁朝代和後唐清泰年代爲僞朝僞主。天下帝王的陵墓祭廟及名臣墳墓沒有後人照料的,官府派人照料。”宣佈赦令完畢,太祖到崇元殿接受冊封尊號,受封禮畢。羣臣朝賀。

三日,詔令廢鄴都依舊設立天雄軍,大名府隸於京兆府之下。

五日,詔令皇子、開封尹、晉王郭榮可任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代任開封尹、功德使,掌管內外兵馬事務。

同時,郭威對郭榮交待,我如果一病不起,你就趕快修築陵墓,不要久留在殿內。陵墓儘量儉省樸素,應順着山勢安排人力工匠修治,並需協商僱用,不計遠近,不準強行派遣徵用百姓,墓穴裡不必使用石柱,只要用磚替代,用瓦棺紙衣。到下葬陵墓時,召附近三十家交納國稅的人家作爲守陵的民戶,下葬前揭開瓦棺蓋,先檢查墓穴內,千萬不要傷了別人性命。不要修下宮,不要守陵宮人,也不要立石人石獸,隻立一石頭標記,上面刻上‘大周天子臨崩之前,與即位皇帝約定,因平生喜好節儉樸素,只讓使用瓦棺紙衣下葬’等字。如違揹我的話,我在九泉之下不保佑你。

又說,朕攻取河府時,看見李唐十八位皇帝陵園,大量使用錢物人力,都被人盜掘。你沒聽說漢文帝節儉樸素,葬在霸陵原,到現在還完好存在?如每年寒食節沒有事情時,就酌情派人灑掃,如沒有人去,就只在家裡遙祭。又切望在河府、魏府各葬一副刀劍鎧甲,澶州葬通天冠、絳色紗袍,東京洛陽葬一副平天冠、袞龍袍。千萬千萬切記,不要忘記我的話。……。

十日,分別命令在朝臣子到各州打開官倉,減價出售糧食,以救濟災民。

郭威此時已經深知自己時日不多,令郭榮準備筆墨,代寫書信,請明國皇帝百里無忌前來汴梁開封。

郭榮大驚,這個時候請明國皇帝前來,先不說百里無忌會不會來,縱然是來了,又將如何?如果明帝趁勢時鳩佔雀巢怎麼辦?

郭威無力地罵了一句:“傻兒啊,爲父是爲了你能順利繼位啊。”

郭榮一知半解,但郭威的旨意不得不遵,於是,寫好書信,蓋上璽印,派使者快馬送去金陵。

郭榮之後問郭威道:“父親,如果明帝不來開封,如何應對?”

郭威喘氣道:“放心,依爲父對此人的瞭解,他必定會來。”

十三日,百里無忌接到周國使者送來的信件,郭威請求自己前去開封?

百里無忌心中忐忑,召集徐世銘等人商議。

徐世銘等人看過書信之後,皆目瞪口呆。

入仕數十年,從未遇見過這等事情,一國的皇帝病重了,竟寫信請另一國皇帝前去探視?

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

徐世銘道:“爲陛下安全計,還是不去爲妥。”

孫光憲道:“臣附議,陛下深入周國腹地,太過冒險,不可不慎。”

馮道搖搖頭道:“臣以爲可去,周國皇帝以禮義仁孝治國,今日以國書請陛下前往,當不會有謀害之心,否則豈不貽笑天下。”

第八十章第二十五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九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百三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七十二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八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90章 契丹南下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二百七十八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九十四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二百五十五章第十三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二十五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三十七章第七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五十九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七章第23章 團結軍殘部第一百五十章第1章 和州載第二百七十章第3章 高家兄弟第四十六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八十章第二十五章第87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九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二百三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七十二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八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90章 契丹南下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二百七十八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九十四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二百五十五章第十三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二十五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三十七章第七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五十九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七章第23章 團結軍殘部第一百五十章第1章 和州載第二百七十章第3章 高家兄弟第四十六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一百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