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bookmark

丁思覲的意思很明白,請柴榮派人前往銀州交接換防,明軍將即日撤出銀州城,返回石州。

這是百里無忌給丁思覲的命令,丁思覲也不明白,這到手的肥肉怎麼就被皇帝一句話就送了出去,但丁思覲不敢違抗,以他的軍職,自然知道百里無忌最恨的就是武將專權。

在柴榮的眼色示意下,郭謹問道:“丁都指揮使可有提到明軍撤兵的條件?”

明軍使者答道:“我主帥並無條件。”

使者的話令周國君臣面面想覷,這也太不可思議了,若說這是丁思覲個人的意思還可理解爲此人是有投靠周國之意,但周國也絕不敢收容啊,問題是撤兵返回的命令必定是百里無忌所下,這就讓人不明白了,這種“愚蠢”的命令怎麼可能出自百里無忌之口。

包括柴榮在內,沒有人敢認爲百里無忌愚蠢。

但既然明軍願意無條件讓出銀州,柴榮就派了趙匡胤率部前去接收。

趙匡胤率了一萬周軍跟隨使者前去銀州,一路上擔心吊膽,謹慎不已。

直到交接完畢,明軍撤出銀州城返回石州,趙匡胤方纔籲出一口氣,今天如同做了一場夢般地不真實。

趙匡胤從軍以來,就從沒有見過有人能將這到手的土地讓出去的君王,況且國力又遠勝於周國。

遠在金陵的百里無忌自然不是傻子,送出這麼一份大禮給周國,說百里無忌無所圖?

百里無忌站着看地圖已經很久了,如今周國已經將定難五州收復,與府、麟、勝三州連成一片,那麼就有了北上的基礎。

百里無忌現在擔心的是,遼國經此一戰,五萬大軍的覆沒,這帳十有八九要記到明國頭上。這一點百里無忌在決定出兵前就已經想到。五萬遼騎全軍覆沒,這以周軍的實力恐怕再給柴榮十年也不可能達到,遼國不用想,也能猜到必定是明國參與了此戰。

此次與上次北漢被明國蕩平不同。北漢不過是遼國名義上的屬國,北漢滅亡不能讓遼國有切膚之痛,但這次不同,五萬遼軍覆沒,這絕對可以讓遼國朝廷震動。

上次滅亡北漢,遼國派遣使者前來交涉,但這次,遼國至今沒有派使者前來,這不是說明遼國不以爲意,而是太以爲意了。爲意到已經不想用使者靠談判解決問題。

百里無忌現在思慮的是,遼國究竟有沒有膽子撕破和約,再次與明國交戰。

燕雲之地有陳延正的三萬大軍和新編的五萬騎兵,百里無忌不擔心遼軍南下,只要不是遼國傾巢出動。突破八萬明軍防守的燕雲,這絕對不是易事,而鄰接的太原十二州也有丁思覲部、楊業部和第八軍二萬人駐守,若事有不妥,隨時能向燕雲增援。必要時,明軍更可從金陵、江都、杭州等港口以艦隊向燕雲增兵。

百里無忌擔心的是周國,如果遼國棄燕雲。再象此次一樣,大軍從勝州而下,那就很麻煩,如果柴榮不來求援明國,以周軍的戰力,大戰之下就是能勝也必動搖周國根基。若來求援。這百里無忌肯定去救,可這種無私的援助,百里無忌無法嚮明國臣民交待。

此次明國前後出動五萬人救援周軍,付出一萬多的傷亡,還包括大量的糧草物資。唯一得到的就是繳獲遼軍的二萬多匹戰馬,如果是明國自己的戰爭,這都不須交待,但這是增援周國的戰爭,明國臣民沒有百里無忌那樣的遠見,自然不樂意了,鮮血會別國而流,卻連好處都沒有,這樣的傻事誰願幹。

百里無忌目前判斷不出未來遼國的動向,也只能防患於未然。

斟酌着寫了一封信,建議柴榮重兵駐守勝、府二州,嚴密防備遼軍南下。

同時命令陳延正加強燕雲各個關隘的防守,命令丁思覲所部從太原派遣有力一部北上代州,防範遼軍報復,令楊業所部從石州移防嵐州。

百里無忌決定再次重編特戰軍,雖然特戰軍一直以來的戰績不錯,但偏離百里無忌原來的設想太多,主要的問題是出在裝備和相應的指揮官上,仔細思忖之後,百里無忌打算在徐守仁的特戰軍中抽調一成老兵,約三千人。然後從博學府和金陵學府抽調一千兵科學子,再從金陵五萬新兵中選拔出四千人,組成一廂八千新軍。

百里無忌的設想是打造出一支真正的特戰部隊,主要用於暗殺、突襲、偵察任務,由於這個時代缺乏相應的將領,所以百里無忌打算自己親自訓練,不足之處,再在以後的實戰中進行淬鍊,加以提升。

百里無忌將內政全部委託于徐世銘、孫光憲、馮道三人,徐世銘負責明國財稅,孫光憲負責官員人事,馮道負責撿漏拾遺,對於內政治理,這三個之能力遠勝於百里無忌,百里無忌樂得偷偷懶。

百里無忌在金陵府和江都府之間,長江北岸,專門選了一塊土地,建設了一所可以容納萬人的軍營,按照百里無忌的設想,軍營中有專門的弓弩訓練場、火槍射擊場、火炮射擊場、騎兵訓練場、爆破訓練場,還有專門的攻城訓練場,訓練下毒、救治的軍醫所,在長江江岸設立小型船隻訓練所等等。

只要能想到的,百里無忌不遺餘力的將其設置在軍營之中。

而這個軍營,百里無忌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明國特戰軍校。

自此,百里無忌定下一個規矩,凡博學府、金陵府學成的兵科學子,必須進入軍校選擇相應課目進行半年學習,之後方能進入禁軍擔任指揮使以下各級佐官。

……。

在百里無忌忙着訓練新軍的同時,遼國朝廷正如百里無忌所料,朝野震動。

遼穆宗耶律璟憤怒地下令要將耶律宛斬殺,卻被遼國羣臣阻攔。

耶律宛確實是冤枉的,這次戰爭失利的過錯至少一半是不能歸結在他的身上。

開始,遼軍順利佔領勝州,從勝州兵分兩路南下。

第八十八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六十六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百零三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十章第七十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一百八十五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九十五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四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10章 廷辯第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八章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六十七章第八十四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一百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一百零四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17章 臨戰第八章第三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73章 南漢滅亡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一百二十章第八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七十一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5章 都將於存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七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2章 逃婚(二)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99章 ,
第八十八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六十六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百零三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十章第七十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一百八十五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九十五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四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10章 廷辯第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八章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六十七章第八十四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一百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一百零四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17章 臨戰第八章第三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73章 南漢滅亡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二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一百二十章第八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七十一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5章 都將於存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七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2章 逃婚(二)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9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