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bookmark

鴨綠江上的屍體早已隨波逐流消失不見,若不是如此,屍體的腐爛也許已經造成瘟疫。

遼軍和扶桑軍隔江對峙,數月以來卻沒有發動戰鬥。

並不是說戰爭真的已經結束,相反戰爭已經升級,眼下正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剛剛從農田中徵集而來的泥腿子已經成爲了士兵,接下來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訓練,因爲最好的訓練就是戰鬥。

豐臣仕旭令豐臣守仁率十二萬大軍自耶律屋質當時悄然無息登陸的來路淥州強行渡江攻擊通州。

而自己則率二十萬大軍強渡鴨綠江,收復來遠城。

留下十三萬大軍沿江駐守。

戰爭往往就是這樣,在這個時候,需要迅速集結軍力,誰的速度快,誰就佔據優勢。

當扶桑軍完成訓練時,遼軍新徵的二十萬大軍剛剛開始在上京附近集結。

而這時,豐臣仕旭發動了第二次北上擊遼的戰爭。

一聲令下,三十多萬扶桑大軍在鴨綠江兩端義州、淥州迅速發動了渡江戰役。

扶桑軍士兵很多沒有船隻,竟用幾個人扶一根木頭或者一塊門板,泅渡對岸。

遼軍騎兵雖然強悍,但用騎兵防守,戰力卻不咋滴,雖然箭矢對扶桑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無奈扶桑軍士兵鋪天蓋地,僅僅二萬騎兵的耶律璟部和僅三萬人的耶律屋質部根本沒有兵力可以整條江的阻擋。

而江中某處一旦突破,崩潰是遲早的事。

耶律璟、耶律屋質都明白這點,於是,在用箭矢消滅了一批扶桑軍後,二者隨即命令撤軍。

耶律璟撤向遼陽府,而耶律屋質撤向通州。

扶桑軍自此以損失了二萬餘人爲代價,強渡鴨綠江成功。

隨即尾隨遼軍,席捲而去。

可憐來遠城中,五萬扶桑軍士兵。至此方逃出生天,而人數竟剩下不足八千人。

不得不說,扶桑人的生命力確實堅韌,而且意志力更是堅強。

如此身陷敵軍包圍之中。竟能堅持數月不降,不過,也許他們知道,即使投降依然免不了一死。

四天之後,耶律璟順利撤入遼陽城。耶律屋質部八千騎兵順利撤入通州城,但耶律屋質二萬多步兵卻被扶桑軍緊緊咬住。

耶律屋質眼見已經無法甩脫敵人,只能壯士斷腕,命令已經與扶桑軍粘結的遼軍就地防禦,自己帶着脫離扶桑軍的一萬遼軍撤向通州城。

兵敗如山倒,這個時候就是有再多的騎兵也無法擋住扶桑軍的突襲之勢。

打仗憑得是氣勢。一萬多被留下的遼軍再也不敢向扶桑軍投降,除了拼死抵抗,唯一的出路就是沒入田野。

僅僅抵抗了半個時辰,一萬多遼軍,除了半數被殺。餘者如鳥獸散,沒入山林。

於是,豐臣守仁命令扶桑軍包圍了通州城。

而此時,豐臣仕旭也一樣包圍了遼陽府,並發動了多次進攻。

兩軍各有損傷,扶桑軍的傷亡大一些,這很正常。守城的自然佔便宜。

但依然攻不下遼陽府。

扶桑軍兵圍遼陽、通州的消息令上京遼國朝廷震動,通州至上京、遼陽至上京路程相同,如果兩地失守,那上京則面臨被兩面夾擊的危險。

事關遼國存亡,遼國文武羣臣竟前所未有地團結起來。

放下了之前的杯葛,開始一致對外。

連送到祖州(今內蒙巴林左旗西南)軟禁的述律平述律太后也傳書耶律璟。請求同仇敵愾。

於是,二十萬新徵遼兵迅速地集結起來。

而這時,豐臣仕旭和豐臣守仁分別對遼陽、通州發動了誓死之戰。

所謂誓死之戰,那就是攻不下就死,不力者死。後退者死。

人命,在此時已經只是個數字。

嘍蟻尚且惜命,但扶桑士兵卻不知命爲何物。

首先告破的通州城,耶律屋質雖是老臣,影響力和威信深厚,但此前拋棄萬餘士兵的舉動,已經深深地令遼軍士兵憤慨。

豐臣守仁並無使用任何計謀,也無須使用計謀,他所要的就是四面齊攻,他知道自己所肩負的任務不是勝利,而是死人,死最多的人,這人是遼人,也是扶桑人,只有最多的死人才能讓遼國與扶桑國結仇,結下永遠無法分解的死仇。

所以,豐臣仕旭戰前下達的唯一一個命令就只有兩個字“進攻”。

十一萬扶桑士兵從通州城四個方向如潮水般地涌向通州城。

沒有足夠的雲梯,扶桑軍士兵有的用竹竿或者長木,甚至搭人梯,向城牆攀扯。

好在通州城城牆僅高一丈多,不然,縱然是任由扶桑軍攀爬,扶桑軍亦爬不上去。

沒有人去管人的死活,甚至沒有人去管自己的死活。

腦中唯有的就是殺死對方,殺光對方。

通州城中,耶律屋質手中只有八千騎兵和一萬餘步兵用來守城。

僅僅半個時辰,通州南城牆告破,隨之,南城門被打開,如水銀瀉地,數萬扶桑軍頃刻間就突入通州城,於是,其餘三個城門陸續被攻破。

在密集的扶桑軍包圍陣列中,耶律屋質根本沒有突圍的可能性。

隨着通州城陷落,耶律屋質也被俘虜。

而豐臣守仁根本連看都不看一眼耶律屋質,就離開了。

於是,耶律屋質連申辯或者求饒都沒有開口的時間,就被根本聽不懂他說話的扶桑軍士兵一刀砍下了腦袋。

守通州城的二萬遼軍,至此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豐臣守仁命令扶桑軍在通州城休息一晚,次日一早出發,攻擊龍化州。

而圍攻遼陽的豐臣仕旭卻沒有豐臣守仁這麼好運氣。

遼陽府本是軍事重鎮,城牆高達三丈,且厚實。

豐臣仕旭雖然準備了足夠的雲梯,但始終無法攻破遼陽城。

扶桑軍一天之內已經發動了十一次攻城,死傷人數已經超過三萬。

雖然遼陽城中不過四萬騎兵,且經過今日守城,也已經傷亡不少。

豐臣仕旭無奈之下,只好命令圍城休整。

豐臣仕旭太想念地雷火藥了,要是這時候能有這些,遼陽城早就被炸塌了,現在的問題不是士兵人數,而是找不到突破口。

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十九章第96章 ,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七十一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96章 ,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四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38章 水車船第八十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七十三章第63章 勇士的衣冠冢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26章 各懷鬼胎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九十三章第八十七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五十二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零六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七十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五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57章 楚王親征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二百一十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四章第三章第九十八章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八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一百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二百五十四章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三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二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73章 南漢滅亡第一百六十三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
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十九章第96章 ,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七十一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96章 ,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四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38章 水車船第八十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七十三章第63章 勇士的衣冠冢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26章 各懷鬼胎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九十三章第八十七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五十二章第50章 潭州保衛戰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零六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七十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四章第五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57章 楚王親征第43章 海鶻戰船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二百一十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四章第三章第九十八章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八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一百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二百五十四章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三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二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73章 南漢滅亡第一百六十三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