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bookmark

自然,這肯定是將柴榮和趙匡胤排除在外的,在鄭恩心裡,這兩位哥哥是他崇拜的對象。

鄭恩隨口說了一句:“若是大哥能派明軍助我等一臂之力就好了。”

這句話令衆人沉默無語。

柴榮也很矛盾,麾下將領說得都有道理,但他更傾向繼續討伐。

但遼軍的參戰令這場戰事的結果撲朔迷離,無法預知誰會輸誰會贏。

嚮明軍求援應該是最適當的方法,周軍雖然兵力雄厚,但皆散佈在各個州鎮,靠近綏州的周國各州駐軍皆已經調空,現在綏州城內的周軍和折損的周軍皆出自這些州鎮。

如今柴榮即便立即下旨調動,沒有個把月是不可能趕到綏州的。但明軍不同,綏州邊上就是石州,從石州出兵,一天一夜的行軍就能趕到綏州,如果有明軍增援,兩軍合力,那麼拿下定難五州就是板上釘釘了。

可柴榮又不願意欠百里無忌人情,皇帝欠人情,那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在不知道明國以何爲條件,柴榮就不能決定是否向百里無忌求援。

正在周國君臣爲難的時候,府州派出的信使到達了綏州,這信使是從府州出發經明國石州再轉西到達綏州的。

府州永安節度使折德扆的密信掃除了周國君臣的猶豫之意。

明軍既然已經出兵僞裝成周軍援助府州,參與了此戰,府州目前依然是周國所屬。那麼不管柴榮現在向不向百里無忌求援,人情已經欠下了。

那麼還有什麼能成爲嚮明軍求援的阻礙呢。

於是,周國君臣一致贊同嚮明國求援。希望明軍從離綏州最近的石州增援。

就連對百里無忌沒有好感的趙匡胤也認爲此舉甚妥,因爲只有這樣才能使周國可以順利佔領定難五州,而自己方纔有節度定難的可能。

百里無忌接到柴榮求援信,也深感棘手,駐守石州的第十二軍楊業部已經北上救援府州,如今在石州的只有第四軍丁思覲部的一部五千明軍。

派五千明軍協防綏州應該問題不大,但問題是再要北攻銀州、夏州。那麼五千明軍恐怕力量不夠。

不知道燕雲的二萬第八軍士兵到了太原沒有。

但無論如何,必須去救援柴榮,百里無忌於是令丁思覲率一萬五千明軍趕赴石州。與五千駐軍會合後,立即增援綏州周軍,並提醒丁思覲對陣遼騎多使用火器,儘量減少傷亡。留一萬明軍鎮守太原。等待南下的二萬第八軍士兵。

同時讓周國信使傳信柴榮。請他爲二萬增援明軍提供周軍服飾,用來更換。百里無忌還對戰役提出了些許建議,建議柴榮在明軍到達後,由明軍獨立對陣遼軍,在明軍與遼軍開戰之後,周軍則沿無定河左岸繞過銀州,全力北向,後轉西進軍夏州。

……。

銀州城中的耶律宛很滿意李彝殷所派使者送來的錢物。但對於救援夏州有些猶豫,這倒不是說耶律宛不想救。而是他經過與柴榮兩戰之後,對周軍戰力有了些懼意。

他的三萬騎兵已經損失不起了,如果再折損,回師遼國之後,他還有何資本染指皇帝的寶座?耶律宛謀反之心並沒有因父親被耶律璟扣壓爲人質而消除,在耶律宛心裡,只有自己做了皇帝,才能改變父親耶律李胡和全族的命運。

所以,耶律宛婉言拒絕了李彝殷增援夏州的請求,只承諾守住銀州,不讓周軍有機會對夏州東西兩面夾擊。

同時,耶律宛向北方勝州和府州方向派出了斥候,他奇怪,爲何耶律安搏還沒有派信使前來向他彙報戰況,但耶律宛絕想不到他的另一路二萬遼軍此時早已灰飛煙滅了。

李彝殷得知耶律宛拒絕向夏州增援,心冒三丈,這遼狗太可惡了,洗劫了銀州,卻不肯前來救援,但李彝殷明白,現在不是向耶律宛爭論的時候。

這些天周軍每天三次攻城,成了定律,自己依仗着夏州城的堅固,還有李彝玉回援的一萬五千騎兵,要守住夏州也不是什麼難事,經營五州數十年的李氏,早已將夏州修建得如同一座堡壘,軍械糧食取之不盡,如此,周軍沒有付出數倍於定難軍的代價,那是不可能攻破夏州的。

李彝殷堅信,周國是不可能爲了夏州,再犧牲數萬人的。

想到此,李彝殷開始安心,夏州不失,銀州有遼軍塞住,那麼自己就是安全的。

李彝殷命令李彝玉統率騎兵擇時出城偷襲周軍,由騎兵的干擾,就能使周軍不敢輕易全力攻城。

也許這一招能取得意外的收穫,李彝殷心中說道。

遼軍盤踞銀州不出,柴榮在綏州城中安然渡過了這幾天。

等到百里無忌書信到來,柴榮看過後,讓衆將轉閱,周國君臣對百里無忌的建議皆點頭稱善,此建議讓周軍能避開遼軍,專心與彰武節度使郭謹合擊夏州,是得到周國君臣稱善的真正原因,這時,已經沒有人對明國是否包藏禍心提出異議,包括趙匡胤在內。

柴榮迅速向南方周國境內調集周軍服飾。

三天後,丁思覲率二萬明軍到達,這原北漢十二州中什麼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戰馬,此次前來的明軍全是丁思覲剛剛訓練的騎兵,丁思覲早已手癢癢,這訓練好的騎兵正需要遼騎這樣的對手做爲磨刀石好好歷練一番。

柴榮與丁思覲交涉之後,按百里無忌的建議,定下次日,由丁思覲率二萬明軍先行北上,柴榮率周軍三萬步兵距離五里尾隨。

如果遼軍出城阻擊明軍,則周軍隨即由無定河沿岸向遼軍發動側擊,兩軍全力擊潰或者殲滅遼軍。

如果遼軍閉城門不出,明軍則發動攻城,這時周軍則由無定河岸西向進軍夏州。想來遼軍在明軍的攻城下,就是發現周軍西進意圖,也沒有能力前來阻攔。

作戰方案定下後,兩軍各自前去準備。

而此時,柴榮等人才真正感覺到明軍軍力的強盛,明軍士兵的精氣神,那是周軍士兵無法比擬的。而且,明軍士兵的體格相當壯實,這不象是江南人氏應該有的體格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八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六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二百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七十二章第九十七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九十五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五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64章 遭遇戰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三十二章第1章 和州載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五十二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67章 忠州之戰第十二章第五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一百十七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八十八章第五十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三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十二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八十八章第十二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二十二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五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三十一章第18章 告別第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九十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十章第一百零六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六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三十五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八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45章 第一次楚漢戰爭第六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二百章第32章 滅楚戰爭(九)第62章 犀利的高蓉蓉第七十二章第九十七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九十五章第11章 寧江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五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64章 遭遇戰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三十二章第1章 和州載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二百一十九章第五十二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67章 忠州之戰第十二章第五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一百十七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八十八章第五十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三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十二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八十八章第十二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二十二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34章 就醫失敗第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五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三十一章第18章 告別第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九十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十章第一百零六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六十三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20章 再見,江陵第一百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