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陽公劉秋

“告辭!”司馬季走上馬車,意簡言駭的開口,烈馬嘶鳴,這一列隊伍就漸漸在兩人面前消失了。

司馬季這一次的切割,是必須要做的行爲,就算是多年以來承蒙照顧他也要切割,歸根究底他是司馬氏的宗室,並不是賈氏的人。

其實看起來還有不少的辦法,比如誅殺司馬倫,但第一沒有證據。第二隻要動了太子,這就不是一個兩個藩王的事情,誅殺司馬倫根本沒用,自然有別的藩王出手。衆所周知我大晉並不缺乏敢政變的宗室,只不過是司馬倫第一個動手而已。

根源在賈南風自己身上,是她自己把棋走到了死局,到了今天沒有辦法破局,誰都救不了她,還站在她那邊不過是多了一個殉葬的人而已。

對此司馬季談不上同情,作爲下棋的人,賈南風走上棋局的那一天開始,就應該把後果想的明明白白,如果不是她年輕的時候,殺了這麼皇帝的子嗣,到了現在她至少能找到幾個皇帝兒子牽制一下太子,有因有果,小時候對待太子好一些,不會今天這麼手忙腳亂。

到了現在纔想起來掀桌子,已經太晚了,沒有再來第二遍的機會。

“燕王前往太尉府和太尉、尚書左僕射,想要聯名上書保太子?真是笑話,他待在幽州是不是被凍的出問題了?真是不自量力。”得知消息的司馬倫哈哈大笑,憑什麼保太子?憑藉帶過來的二百護衛麼?

“真是胡鬧,不要稟報了,和本王無關。”樑王府中,司馬彤很不耐煩的對着僕役吩咐道,“本王什麼都沒有聽到,你也什麼都沒有說。”

“爲何要這麼做呢?行事如此不密?”齊王司馬冏長吁短嘆,總覺得太唐突了。

“比起保太子的舉動,我更想知道,是誰泄露的燕王密談?太尉府有宮中的人?”司馬越放下手中精美的玉器,面露疑惑的自語道。

在洛陽的諸王反應各異,分別從自己的角度進行推測,但都無一例外認爲司馬季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不是明智的舉動,被誅殺倒是不至於,但其他方面就很難說了。

司馬季要保太子的消息,幾乎已經光速就傳遍了有心人的耳中,至於爲什麼這麼快,那太簡單了,這個消息就是他自己散播出去的。

言論絕對不能自由自在的傳播,不然就很容易變味,如果司馬季要是不引導,誰都知道他去了太尉府,進行一番腦補之後,只是要求保太子瞬間就能變成準備謀反。這事就大了,史書上絕對會對燕王千里送人頭的行爲大書特書。

與其這樣不如司馬季自己挑明,省的出現死的不明不白的可能。

“封國這麼多事情,讓他回去吧。”賈南風面無表情的道,“不是喜歡呆在封國麼?以後也不要來了,我也不想再見到他。”

和來的時候相比,這一次司馬季的離開絕對稱得上是灰頭土臉,享受到了司馬穎的待遇,被賈南風一腳踢出洛陽,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還不如司馬穎,人家好歹還有齊王送行,司馬季左等右等,只等來了東宮的人。

幾乎就在同時、蘭陵繆徵、京兆杜斌摯虞、琅邪諸葛詮、弘農王粹、襄城杜育、南陽鄒捷、齊國左思、清河崔基、沛國劉瑰、汝南和鬱周恢、安平牽秀、潁川陳眕、太原郭彰、高陽許猛、彭城劉訥、一大羣人正在石崇的金谷園飲酒作樂,舞姬美酒應有盡有,言語之間不乏對賈謐的恭維,彷彿在嘲笑某個自不量力的藩王。

司馬季這邊就有些沉重,和杜錫、江統相顧無言,顯得十分冷清,一陣寒風吹來,更是平添三分蕭索之色,“世事爲何如此不公啊!”江統憤憤的的開口,他沒想到不管是宗室還是大臣,竟然一個都沒有出現,世態炎涼莫過於此。

“沒什麼不公的,預料當中的事情。”司馬季倒是顯得很豁達,看着杜錫、江統兩人笑道,“要提醒太子小心啊,宗室當中除了本王未嘗沒有想保全太子的宗室,只不過不好出聲罷了,但歸根究底還是太子本人不要掉入陷阱當中,言盡於此,本王要走了。”

“燕王現在是要回到封國麼?”杜錫出言開口相問,“燕王要一路小心啊。”

“本王現在要學着做一個閒雲野鶴,多在我大晉走走,山陽國不遠,再去一趟陳留國,然後在看看是否回到薊城。”

目光看着圓圓矗立在那的洛陽城,司馬季這一次瞭望的時間長了一些,要是沒有估計錯誤,下一次再來的時候,洛陽可能就會換了主人。

說罷司馬季就上路了,二王三恪是歷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後裔爵位,稱爲二王后、三恪,給予王侯名號,贈予封邑,祭祀宗廟,以示尊敬,顯示本朝所承繼統緒,標明正統地位。

武帝封魏元帝爲陳留王,滅蜀漢,封劉禪爲安樂縣公;漢獻帝后裔仍依魏朝襲封山陽公。吳國的孫皓比較倒黴,可能是吳國已經之最後一個敵人,也不用冊封裝給別人看了,不在二王三恪之列。

山陽國就在司州,距離洛陽真的不遠,其實司馬季對這些曾經的天子倒是不陌生,這是因爲其中有一個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薊城的旁邊,就是劉禪的山陽公國。武帝冊封劉禪爲山陽公之後,第二年才把司馬季他爹封做燕王,前後正好一年的時間。

所以燕王的職責裡面,還有一部分是看着劉禪的後代。防止這些蜀漢餘孽死灰復燃。但是現在司馬季再看劉禪的後人,倒也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因爲安樂公是在燕王之前一年冊封的,安樂公國食邑萬戶,幽州本身戶籍就不多,都給了劉禪,當時司馬機的封國在六千戶食邑,再後來武帝就給燕王的封國補上北平、上谷、廣寧郡一萬三百三十七戶增燕國爲二萬戶。

如果不是安樂公的存在,司馬季今天也沒有這麼大面積的封國,想夏季伯操作都沒條件。安樂公國司馬季根本管不到,徵徭役的時候,都是許猛去做,不過要是到了軍鎮四起的時候,這部分人口他同樣可以利用上。

這一任的山陽公是劉秋,也是第四世山陽公,名義上還可以在山陽公國做天子,只不過沒有兵權,司馬季要是腦袋抽風的話,這一次完全就可以把這個公國滅掉。

劉秋可能也太長時間沒見到有王侯前來,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應對,還是司馬季首先見禮道,“山陽公安好,本王不請自來不要見怪,山陽公可能不知道,本王現在是很有時間遊山玩水的。”

“豈敢呢,燕王想要呆多長時間就呆多長時間,天下早已經易主,能平等相待已經是很好!”劉秋灑然一笑,他的祖輩是被曹魏冊封的,現在天下都已經再次統一,皇帝已經是大晉司馬氏,在想那些東西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也不能這麼說,炎漢四百年,天下百姓心中還是很懷念的。當初司馬氏也是大漢的臣子。”司馬季一聲輕笑,不過他尊重的炎漢是前面那個,後面那個劉秀建立的漢麼,也就這麼回事吧。今天我大晉士族的祖宗,都是後面那個漢孕育出來的。

司馬季說的輕鬆,但是卻把劉秋嚇得一跳,他這種亡國之君的後人,最怕的就是當今天子的子嗣過來找後賬,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應答。

“山陽公不要擔心,本王是隨口一說,在這裡呆上一段時間之後,還要去陳留王國,他們應該比你更加擔心。”司馬季神色很是輕鬆,還說了一些冷笑話讓劉秋不要緊張,“安樂公劉恂和本王在薊城做了多年的鄰居,雖然基本不會見面,但多年以來相安無事,相安無事就是很融洽。”

山陽公是曹魏封的,至於陳留王國麼,那真是曹魏的後裔,是武帝冊封的。就算是找麻煩,也輪不到劉秋着急,魏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曹奐,一直到現在都活着呢。司馬炎封曹奐爲陳留王,邑萬戶,即宮於鄴。己巳,又授予陳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

鄴城是曹魏的古都,也是晉朝五都之一,所以陳留王曹奐的待遇絕對不同凡響,鄴城是宗室鎮守的軍鎮,現在河間王司馬顒,正在和曹奐做鄰居呢,也是司馬季的下一個目的地。

其實專門來山陽國,司馬季就想看看大漢天子的後裔現在在幹嘛,其實他早就想來,只不過以前忙的沒時間,這一次被他皇嫂一腳踢出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被冷處理,閒着沒事到處轉轉沒什麼不好。

接連幾天劉秋都小心翼翼,防止哪裡不對觸怒了司馬季,可幾天之後他終於發現,對方還真就是過來隨便轉轉的,言語禮數都很到位,對他這個山陽公也十分尊敬。

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騎衝陣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聯軍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五百七十八章 進攻許昌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中亂起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兩百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五百八十六章 用兵方略第四百七十五章 諸王撤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西對進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孃家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九章 割發代首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惡棍第四百二十八章 橫掃三郡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轉進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法嚴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中局勢第六百章 年號還是元康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韓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龍虎山外援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火燒山第六百九十六章 亞歷山大港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七百一十四章 突襲羅馬軍團第六百五十二章 烏孫王第六百五十章 無字聖旨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四百零九章 狗腿子燕王第三十七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戰鬥第七十三章 燕王給我衝!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五百二十六章 鄴城大敗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三百三十七章 衆矢之的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三百二十六章 世子司馬薊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敵人和叛徒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幷州王浚第六百一十二章 甩餌釣魚第五百五十六章 幷州歸燕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四百七十六章 幷州王浚第四百五十二章 強攻虎牢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愛好者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晉有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蕭關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鄴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方心思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三百零二章 懷柔相待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橫山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三百一十一章 兩部火併第五百零五章 軍事同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二百四十四章 列陣迎敵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時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備而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隱蔽勢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師出高徒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渾
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內動靜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騎衝陣第六百六十章 河中聯軍第五十二章 慕容氏第五百七十八章 進攻許昌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中亂起第七十九章 殺羊、殺楊第兩百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分合合第五百八十六章 用兵方略第四百七十五章 諸王撤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西對進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執政者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克梁山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五百零六章 外援是孃家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二十九章 割發代首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惡棍第四百二十八章 橫掃三郡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轉進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法嚴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關中局勢第六百章 年號還是元康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韓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龍虎山外援第一章 幽州世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火燒山第六百九十六章 亞歷山大港第六百二十二章 平定江南第七百一十四章 突襲羅馬軍團第六百五十二章 烏孫王第六百五十章 無字聖旨第三百一十二章 測試板甲第四百零九章 狗腿子燕王第三十七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外戚的戰鬥第七十三章 燕王給我衝!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五百二十六章 鄴城大敗第六百九十九章 釋放馬庫斯第三百三十七章 衆矢之的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三百二十六章 世子司馬薊第一百六十七章 各打各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敵人和叛徒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幷州王浚第六百一十二章 甩餌釣魚第五百五十六章 幷州歸燕第五百三十一章 他要做本王岳父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六百零三章 如何分封第四百七十六章 幷州王浚第四百五十二章 強攻虎牢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口爭奪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翻臉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二百零七章 土木工程愛好者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晉有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你何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蕭關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要鄴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方心思第六百一十八掌 一道送命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務正業的俊才第三百零二章 懷柔相待第四十二章 五千藩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橫山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三百一十一章 兩部火併第五百零五章 軍事同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二百四十四章 列陣迎敵第八十五章 刺史低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分兵進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時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備而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隱蔽勢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九十章 我反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師出高徒第三百八十二章 團結的宗室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