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學貫中西

“沒想到有一天,本王還要從外國曆史當中進行發明再創造。”司馬季活動了有些發酸的手,在埃及新王國時期的各大法老當中,填寫了隋煬帝、梁武帝、唐玄宗、嘉靖、乾隆的光輝事蹟。應對着二世而亡、宗室之亂、藩鎮割據、以及不理朝政、宦官之禍的種種虛構故事。

燕王不得不做了一回埃及吹,當然埃及的歷史也對得起這麼吹噓。基本上這就是中國王朝時代會面對的各種威脅了,這其中並沒有外敵入侵這個選項。司馬季思討的良久,又把徽欽二帝的故事加進去。

本身他是不想加外敵入侵的,在司馬季眼中這個世界不同的國家本身就不會和平共處,抵禦外敵入侵本就是王朝的基本要求。後來一想還是加上,算是一句廢話。

用了幾天時間推敲虛構歷史當中的邏輯,資深造假分子司馬季確信,至少這個年代應該是沒有人能夠戳破自己的謊言。既然沒有那這就是真是的歷史資料,因爲隨着時間的過去,真相只會被掩蓋的越來越深,以後就算是有人懷疑,也只不過是衆說紛紜的懸案。

“差不多可以了!”司馬季翻閱着自己的傑作,心中還是有些自傲的。目前截止到晉代的中國歷史,其實有很多毛病還沒有爆發出來。必須需要一些其他文明的歷史作爲補充,畢竟中原有修史書的傳統,以史爲鏡四個字這麼有名,應該會起作用的。

“後世的歷史會怎麼吹捧本王呢?本王可是一年就連敗波斯羅馬,之前吞了女真鮮卑、主導南征、擴土上簡直漢武、唐高宗、乾隆的事情全做完還有過之,蒙古人都沒到埃及,本王到了。”

這麼一想司馬季覺得自己的歷史地位簡直有點太高了,完全就是一個加強版周公在世。雖說蒙古西征的目的是滅國之戰,導致時間延長。自己比較雞賊,就是打了就跑,可這事情誰知道?就算是和亞歷山大東征相比,也是有過之無不及,更何況還有南征,這麼一想現在都已經古代沒對手了。

事實上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數學家當中,也有人把司馬季和亞歷山大作爲對比。司馬季面上笑嘻嘻,心中不屑一顧。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晉朝是肯定不會瞬間崩盤的,太遠的事情他不敢預測,估計達到一般王朝的正常壽命肯定沒問題。

“尊敬的將軍,我不得不承認,你具有一般人沒有的胸襟。”丟番圖看着司馬季手中的書籍,倒是也頗爲眼饞,他一眼就能看出來紙張在輕便性上,遠遠超過神廟圖書館當中的羊皮紙。

“並非本王吝嗇!”實際上就是!司馬季面帶真誠的道,“製造紙張的材料,本王一路西行都沒有見過,只有我大晉的一個行省當中存在。明人不說暗話,紙張的價值可以和絲綢等同,本王用來一路上的風土人情,這些記錄都可以和你們分享,算是爲抄寫典籍的補償。”

森林這種原料多麼珍貴啊,埃及還是處在沙漠區,樹木本身就珍貴,司馬季爲了西方的環境考慮,不能這麼短時的分享如何造紙。不然埃及荒漠化嚴重,那就是他的罪過了,作爲一個環保主義者,他不分享也是爲了埃及好。

紙張這個問題,不管燕王多麼尊重對方,都不可能分享的。我大晉還要在他歸國之後爆發一波呢,等拉開了和波斯羅馬的距離,至少要成爲古波斯看誰都是小國的地位,到時候可以再議。

可能是司馬季處在勝利者的地位,並沒有對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學者動粗,還表現的非常尊重,丟番圖相信了他的話,再者埃及其實有埃及草紙的存在,對紙張也沒有多麼迫切的需求。能夠分享沿途的風土人情,已經算是意外之喜。

司馬季知道草紙是什麼東西,這玩意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易保存。其實保存下來也不是不行,但只能在埃及和北非這種乾旱環境當中保存,到了歐洲那種冷熱交替的環境,就會腐爛,所以後世草紙在歐洲一直使用到十一世紀,卻沒有留下任何文獻,但在埃及卻保留了一些成品。

“在幾百年前,我國一位學者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本王才帶着這些年輕人,離開國家一路西行,將沿途的風土人情,文化都記錄下來。”司馬季在丟番圖這個歷史文明的數學家面前侃侃而談,雖然強勢但是並不魯莽,標準的恃強不凌弱。

從剛開始,司馬季就不準備摧毀這個古希臘數學的遺留地,因爲這實在是太拉仇恨了。就連後世歐洲人都覺得基督徒燒了亞歷山大圖書館,燒死數學家的行爲太難以啓齒,都想到了栽贓和平教,可想而知這種事多拉仇恨。

燕王現在都考慮歷史地位問題了,怎麼會故意摧毀對人類歷史有重要作用的典籍?

再者說了,完全可以有別的勢力來代替他,古希臘數學能夠一直存活到現在,已經非常不容易,只要戰亂髮生,被摧毀的概率一樣很大,要知道信教的人什麼都能幹得出來。

“將軍的國家真是一處令人神往之地,可惜距離太遠,不然的話我要是年輕的話,真想去一趟!”聽了司馬季對東方的描述,丟番圖不由得悠然神往,然後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道,“不知道將軍對羅馬帝國怎麼看?”

司馬季沉吟片刻道,“和我大晉不分伯仲,羅馬有羅馬的好處,波斯有波斯的好處,本王雖然擊敗了兩國的部分軍隊,卻一直對其他國家懷着尊重。當然羅馬有羅馬的問題,大晉有大晉的問題,沒有任何國家是完美的。”

“將軍竟然如此坦率,這倒是令丟番圖不得不欽佩了,不管是波斯人還是羅馬人,很多人心中都充滿了傲慢。”丟番圖嘆了一口氣道,“如同將軍所說,像是大晉那樣有強力的秩序,似乎也不錯。”

“各國有各國的特點!羅馬對領土的控制力不如我國,但這也有好處。”司馬季苦笑一聲,丟番圖這些古希臘的數學家,他不能說在中原完全沒有存在的土壤。但是如果不被天子和朝廷看重的話,自然發展的話消亡機率比在羅馬帝國要大得多。。

甚至不會出現從雅典轉移到亞歷山大港的事情,因爲對中原王朝而言,全國都是一樣的,不會出現躲在一座城就會相安無事的可能。

就算是現在的羅馬帝國,境內也有些地方城邦模式的城池存在,中原王朝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地方,早就沒有了。

“本王覺得,羅馬的奧古斯都其實正在向控制力強大的一方轉化。”司馬季在丟番圖面前隱約提醒了對方一下,“變得越來越像是波斯。”

在這點上作爲一箇中央集權傳統的帝國,大晉燕王可比任何人都有發言權。連波斯帝國在中央集權的角度,在大晉面前都是一個弟弟。更不要提學波斯的羅馬帝國了。

司馬季沒事就帶着譯者,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數學家暢談,雖然處在兩種文明,看問題的角度可能不同,但也算是收穫良多。他佔着一個見多識廣,各種環境都待過,享受着被古代大牛的吹捧,也相當樂在其中。

這些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數學家,對司馬季駁雜的知識十分欽佩,讓他享受到了學貫中西的優越感。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世子司馬薊第五百九十五章 跪迎燕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要分賬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虛假的和平第七百一十章 暗中勾結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羅珊初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五十一章 一口大黑鍋第五百七十六章 燕賊勢大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身死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夕陽無限好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三十五章 拳頭產品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悄然離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證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摻沙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兩部火併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十六章 徵徭役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軍出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渾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旨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鎮調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九十四章 餅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潛回幽州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惡棍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陽公劉秋第五十一章 一口大黑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三十三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軍備競賽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晉太宰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間靠岸第一百七十章 河套第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一百六十一章 熟悉的味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六百二十八章 周公再世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贏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操控輿論第九十二章 我上我就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九十六章 擋我者死第六十二章 我虧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草原之謀大結局 壽終正寢第五百七十七章 燕王的影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子大婚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間靠岸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橫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一百零六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戰告捷第九十一章 舉薦燕王掛帥第三百二十三章 最後一道保險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韓滅亡第二百九十四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個大舅子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入城內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渾第四百零七章 謀劃搶親第五百七十八章 進攻許昌第五百五十七章 痛擊我方友軍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斬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來援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達帶方郡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頭鳥是誰?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韓應對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世子司馬薊第五百九十五章 跪迎燕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要分賬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虛假的和平第七百一十章 暗中勾結第三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六百七十三章 呼羅珊初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五十一章 一口大黑鍋第五百七十六章 燕賊勢大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身死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夕陽無限好第六百七十九章 阿拉伯人第三十五章 拳頭產品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悄然離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保證第四百一十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八十四章 蛇吞象、摻沙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兩部火併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十六章 徵徭役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軍出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渾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三百零五章 拍屁股走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旨第三百四十五章 泰山郡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生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鎮調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九十四章 餅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潛回幽州第二百零六章 金谷二十五惡棍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陽公劉秋第五十一章 一口大黑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六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三十三章 誰纔是天下第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北軍備競賽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晉太宰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間靠岸第一百七十章 河套第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一百六十一章 熟悉的味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六百二十八章 周公再世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贏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操控輿論第九十二章 我上我就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九十六章 擋我者死第六十二章 我虧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草原之謀大結局 壽終正寢第五百七十七章 燕王的影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子大婚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間靠岸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王也上疏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駕馬車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橫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一百零六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九十三章 初戰告捷第九十一章 舉薦燕王掛帥第三百二十三章 最後一道保險第二百五十六章 弁韓滅亡第二百九十四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個大舅子第五百零一章 全線崩潰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入城內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子被殺第六百二十九章 慕容吐谷渾第四百零七章 謀劃搶親第五百七十八章 進攻許昌第五百五十七章 痛擊我方友軍第三百七十章 最好斬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九章 青州來援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達帶方郡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頭鳥是誰?第四百四十二章 女真抵達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生怯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西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韓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