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

bookmark

孫愚直早就在明島儲備了海量的武器,這是朱有孝給他交代的,這些出口型的步槍和現在英格蘭人制造的步槍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槍管的加工水平僅是槍械的一部分,規範的、高質量合格的子彈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大明帝國在朱有孝的指點下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先前的戰爭並沒有讓孫愚直動用太多的庫存,現在這些庫存武器就開始大量出售了,價格也比以前高了許多,畢竟這些槍支要比以前的更好。

孫愚直在出售武器的同時,也迅速將這裡發生的戰事向朱有孝作了彙報,讓朱有孝對這場戰事做個評估,並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怎麼行動。孫愚直做事從不逾越,就好比他出使歐洲時,得到了海量的財富,但他還是老老實實向朱有孝作了彙報,讓朱有孝做出處理決定。現在他確實沒法判斷自己應該怎麼行動,因爲英格蘭人出動的軍隊數量太大了,而且武器也和自己部隊裝備的差不太多。

朱有孝的到孫愚直傳來的消息後,立刻命令大明的軍工廠全力開工,大量製造出口型步槍。根據孫愚直提供的情報,英格蘭人的步槍水平已經接近大明帝國的出口型步槍水平。朱有孝就讓畢懋康、孫元化二人着手製定新的出口武器標準,按照孫愚直給出的英格蘭步槍參數,將出口性步槍的射程設置遠三十丈,槍管的質量再提高到可以多發射五百發子彈,射擊的準確性、穩定性提高百分是二十,這樣的步槍比大明帝國的制式步槍稍微差一點,但是完勝英格蘭人的步槍,用來裝備西班牙軍隊或者是德意志聯邦軍隊,就可以完勝英格蘭的軍隊。

其次是關於恩達魯部落的問題,孫愚直的意思是趕緊讓恩達魯的部落獨立,讓他們迅速武裝起來抵抗英格蘭人將要組織起來的新的聯軍。朱有孝同意了孫愚直的建議,畢竟恩達魯屬於真正的土著人,讓他出面組織土著人軍隊要比大明帝國自己出面好多了,而且孫愚直還可以繼續派出軍官培訓他們,至於武器供應肯定不會再是免費下去,南非有的是礦物資源,恩達魯完全可以號召自己的國民開採,這樣就不用明島繼續輸血了,他們可以自己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在德意志聯邦中,魏瑪共和國的義務教育做的最好,他們甚至比大明帝國的義務教育實行的還要早,其實朱有孝也是借鑑的魏瑪共和國的義務教育制度。統一德意志聯邦的格奧爾格*威廉國王自然將這一制度穩定下來,而且在全聯邦推廣,使得這項制度像在大明一樣,一年多的時間,就讓打來那個德意志聯邦的青壯年脫盲,成爲素質相當高的龐大羣體,因此當他們裝備新式步槍以後,戰鬥力要比英格蘭軍隊強得多,畢竟他們對武器的適應性更強。

相對與德意志聯邦的軍隊,西班牙軍隊就有些差勁了,雖然菲利普三世很有雄心壯志,但是已經僵化的政治體制和他自己的能力有限,軍隊的訓練很難精銳化,戰力一般,能和英格蘭軍隊旗鼓相當就不錯了。不過他們擁有的最大優勢是海軍,借鑑大明艦隊的成果,他們的海軍艦隊可以完勝英格蘭海軍。

恩達魯終於在孫愚直的命令下建國了,位置就在明島以北,然後就迅速向東北方向擴張,軍隊規模也迅速擴張,早期朱可貞爲他培養的基層軍官現在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使得他的軍隊戰鬥力並沒有因爲擴張軍隊而下降,現在他成了僅次於剛果王國和達隆帝國在非洲南部的勢力,不過目前土地面積僅限於海岸西側一帶,還沒有擴大到後世的整個南非。

英格蘭人的十幾萬軍隊,再加上湊到了十幾萬聯軍,近三十萬人的軍隊一下子開到了非洲西海岸,而這時的西班牙王國和德意志聯邦軍隊還沒有到位,這就讓他們的探險隊感到壓力巨大,他們只好帶着居民向達隆帝國和剛果王國的境內撤退,聯合兩國的軍隊進行抵抗,但是巨大的數量差距,讓他們力不從心,逐漸的喪失了所有地盤。

龐大的英格蘭聯軍不但軍隊數量衆多,而且跟隨軍隊而來的探險者更多,足足是軍隊的三倍,他們的目的是挖礦,尋找寶貴的鑽石。瘋狂的涌入幾十萬人,讓南部非洲的生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最基本的就是糧食問題。非洲的自然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但是這些豐富的資源並沒有讓土著人富足起來,反倒是養成了他們懶惰的習性,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存隔夜糧,今天吃飽就睡,明天的食物明天再說。

大量的人口進入這個地區以後,歐洲人自然要從土著居民那裡獲得最基本的食物,這些自己都沒有隔夜糧的土著那裡有食物送給他們,於是便爆發了激烈的衝突,無論是野外水果採集、還是簡單的糧食收割,到野地的動物,這些都成了果腹的食物。土著居民自然打不過兇殘的歐洲入侵者,他們開始大量的逃亡。

對於這種情況,朱有孝早就做好了準備,開往明島的商船上載滿了紅薯乾和土豆乾,新鮮的絕對不能運過去,那樣的話很快就會被當地人種植,朱有孝讓恩達魯迅速擴張的計劃就會失敗。所以當恩達魯爲逃亡到他這裡的土著居民免費發放食物的時候,這些土著人自然是感恩不盡,紛紛向恩達魯表示效忠,一傳十,十傳百,甚至整部落整部落的土著居民投向恩達魯部落,讓恩達魯的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巨量的人口。

二十多萬的北歐聯軍給剛果王國和達隆帝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德意志聯邦、西班牙王國的勢力也無法自保,他們只能再次聯合起來抗擊,好在大明帝國的武器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等到德意志聯邦、西班牙王國也從本土增援了五六萬軍隊過來,形勢才略微穩定下來,形成對峙局面。

到目前爲止,英格蘭的北歐聯軍雖然氣勢如虹,長驅直入,但是因爲德意志聯邦、西班牙的探險隊刻意避讓,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剛果王國和達隆帝國也是保持接觸狀態,他們更不敢主動發起戰爭,這樣的局面讓英格蘭的北歐聯軍感到不可思議,先前他們的作戰勇氣哪裡去了?難道看到自己的軍隊多了,就嚇得連作戰勇氣都沒有了麼?

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剛果王國和達隆帝國他們正在等待明島孫愚直的反應,包括德意志聯邦、西班牙王國的軍隊都在等待着。去年發生的戰爭過程,他們還都歷歷在目,沒有明島大明軍隊的參與,這場戰爭很難取得勝利,尤其是英格蘭的北歐聯軍現在的氣勢正盛,失去了明島這個主要勢力參戰,他們心裡沒有底,萬一戰敗了,像上次的剛果王國一樣一潰百里那樣,就連翻身的機會都沒了。

孫愚直現在幹什麼呢?他正坐在明島的辦公室裡研究朱有孝的信件呢。朱有孝的意思很有意思,明島的軍隊暫且不參與這次戰爭,先把恩達魯的部落培養起來再說,這次的戰爭不需要迅速結束,要讓恩達魯部落在這次戰爭中壯大起來,而且還要可以控制後世南非的絕大部分地盤,甚至可以讓英格蘭的北歐聯軍的沿海一帶建立一塊殖民地,在這裡形成長期的戰爭局面,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鑽石上面,儘可能的讓他們放血,削弱他們發展的步伐。

鑽石的作用並不想他們想象的那樣大,天然鑽石的產量也不像他們預測的那樣多,無論是後世的納米比亞還是加上博茨瓦納,他們只是佔鑽石礦的一小部分,只有朱有孝讓恩達魯部落佔領的南非地區纔是最大的鑽石礦區,現在恩達魯還在積蓄力量。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