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面發出的信號裡,終於看到了奧斯曼帝國聯軍佔領核心陣地的信號,艾沙德總督和格萊三世立刻興奮起來,看起來再堅固的陣地也經不住長時間的攻擊,明軍未必就是不能擊敗的。艾沙德興奮之下就命令部隊立刻佔領整個陣地,並且仔細觀察一下明軍陣地的設置方法,爲什麼能讓自己付出幾萬人的代價。
在艾沙德總督他們無比興奮的時候,李鴻基和戰友們也在暗自高興,看來計謀已經成功,將近七萬多的奧斯曼帝國聯軍已經大部分進入了核心陣地,看來是該給他們一個教訓的時候了,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圈套,什麼叫現代戰爭。
李鴻基把手一揮,旁邊的李過一聲令下,建立在覈心陣地北側的明軍迫擊炮陣地上的爆破士兵立刻點燃了導火線,數根閃耀着火花的導火線立刻像一條火龍向前延伸,一刻鐘的時間過後,整個陣地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大部分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都被淹沒在滿天的煙霧之中,接下來就是一百多門迫擊炮和步兵炮向環形防禦陣地開始覆蓋式打擊,沒有被炸死的士兵再次進入滿天的火海。
李鴻基知道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的人數是在太多,自己也捨不得讓士兵和他們拼命,爲了儘可能的減少士兵傷亡人數。李鴻基和參謀部制訂了這個絕戶計,在戰鬥開始前,就已經將整個陣地埋上了炸藥,給了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一番沉重打擊以後,把他們引進陣地,然後再利用大量的炸藥,給他們以致命打擊,最後幾乎是全軍覆沒。
看到滿天的煙塵,聽到驚天動地的爆炸聲,艾沙德總督就知道自己徹底上當了。在瀰漫的煙霧中,士兵們不但要承受爆炸的威脅,還有就是燃盡氧氣後造成的窒息,處於中心地帶的士兵死亡殆盡,處於邊沿地方的士兵已經被嚇破了膽子,不到一萬的傷殘士兵一窩蜂似得潰敗。
嘹亮的軍號吹響,李鴻基和李過各帶將近三千的騎兵從陣地兩側同時出擊,向着敗退的奧斯曼帝國聯軍發動反擊,就像一把剪刀絞向潰敗的敵人。
徹底失敗了,艾沙德總督早就騎上了戰馬,在衛兵的保護下跑在了潰敗士兵的最前頭,好在米烏斯河對岸還有近萬的士兵接應,殘兵敗將終於渡過了米烏斯河。還沒有等他們緩一口氣,後面的李鴻基騎兵部隊已經追擊上來,而兩側也開始出現了明軍。劉宗敏、劉芳亮各自帶着一萬騎兵在就在兩側埋伏好久了,這個時候也從兩邊殺了上來。
李鴻基採取了圍三缺一的戰法,給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留下了逃跑的缺口,並不是不能將他們全部殲滅,李鴻基的意思是不讓他們做困獸之鬥,還有一個目的是追趕着這些殘兵敗將可以讓他們帶路,找到更多接應他們的部隊,甚至是給他們造成更大的恐慌,最終形成對整個地區的震動。
戰鬥結束以後,李鴻基留下一半人馬自己帶回領地做戰爭防禦,北邊的沙俄帝國還在虎視眈眈的瞅着自己,不能不做好反擊的準備。剩下的一萬五千多士兵繼續追趕艾沙德這些殘兵。這些殘兵已經徹底被打的心寒,逃跑的路上草木皆兵,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不停地向南逃跑,強大的明軍已經成了一個噩夢,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的想法了。
幾百裡的大追擊,快速的戰馬,彪悍的士兵,艾沙德總督幾乎是走投無路,無奈之下只好讓周圍的軍隊趕快接應,幫助自己逃出明軍的死亡追擊。
一路西逃的艾沙德總督不斷調集着北方的軍隊接應,終於在莫洛奇納亞河左岸站住了腳跟,畢竟明軍只有一萬多人,一路追擊下來也是有些疲憊,雙方在這裡開始對峙下來,艾沙德總督終於算是逃出了生天,可以喘口氣了,要說對明軍進行反擊,他是根本就沒有這個膽子了,能做的就是固守待援。
在明軍對奧斯曼帝國進行作戰的時候,李鴻基也在自己的順河城加強了防禦,那裡距離沙俄帝國的勢力也不太遠,留在順河城裡負責的是田見秀極其三千士兵。爲了保證絕對的安全,田見秀將情報人員放出了三百里以外,時刻準備着阻止沙俄帝國軍隊的襲擊,這是李鴻基部的大本營,不能有任何閃失。
田見秀的小心還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就在李鴻基在米烏斯河岸邊開始和奧斯曼帝國聯軍接觸的時候,田見秀終於得到了沙俄帝國三萬騎兵出動的密報,除了將這個消息報告給李鴻基以外,田見秀立刻安排士兵進行防禦,力爭延遲沙俄帝國軍隊的進軍速度,最起碼也要等到李鴻基他們緩過手來,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田見秀還必須完成。
田見秀判斷沙俄帝國的騎兵這次的目的是要奇襲,得手後毀掉順河城這個明軍的大本營,讓明軍失去在這裡生存的基礎,造成軍心不穩。不然的話就會派出大量的步兵跟隨而來,發動大規模攻擊,這樣一旦爆發戰爭就可能是曠日持久的作戰了。現在沙俄帝國既然誘惑了奧斯曼帝國向李鴻基部發動戰爭,它必然會所圖更大,不可能和明軍發生長期的戰爭,因爲西邊的利益更大。因此,田見秀的想法就是儘量拖延沙俄帝國軍隊的進軍速度,讓他們知難而退。
田見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體動員,將頓河左岸的定居點進行堅壁清野,然後將大量的青壯年組織起來,告訴他們沙俄帝國的軍隊要來侵略,要佔領他們的家園,屠殺他們的兄弟姊妹,擄掠他們去做農奴,讓他們失去現在愉快的生活。
不得不說田見秀的思想工作做得非常好,再就是這些新建立的居民點都有點半軍事化的性質,動員工作做的非常順利,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田見秀就順利的召集到了一萬多民兵,田見秀也不打算讓他們參加戰鬥,只是想造成一種全民參戰的氣氛,再就是迷惑一下沙俄帝國軍隊,讓他們摸不透自己軍隊的虛實,真正有戰鬥力的就是自己所帶領的一千多士兵,剩下的兩千多士兵都留在順河城,防止萬一前邊阻擋不住,最後再做拼死一搏。
在草原上是沒有辦法挖陷阱之類的,也不好設下什麼埋伏,田見秀也沒有優勢的兵力一搏,唯一能利用的就是遠程騷擾,別的不多,田見秀的武器還是非常充分的,這一點就是最大的優勢,射程要比沙俄帝國騎兵的遠的多。
田見秀除了帶領一千士兵作爲主要戰鬥力,還有一萬多民兵作爲疑兵和運輸大隊,再就是動員了大批的人員在大草原上可能的行軍道路上挖掘壕溝,也不用太寬,每條壕溝大約一丈寬,深度二尺,把挖出來的土放在後面,這樣壘成的土牆大約三尺多高,剛好讓騎兵大隊的馬匹不容易通過,減慢他們的衝擊速度。
田見秀帶着大隊的人馬向沙俄帝國騎兵來的方向迎去,在一百里外遇到了騎兵的先鋒部隊一千多人。這是一片開闊的草原,也沒有任何可以掩藏的地形,在幾裡外都看到了對方,誰也沒有客氣,催動戰馬就向敵人衝去。
與沙俄帝國騎兵稍有不同的是,田見秀的以前騎兵速度稍慢一些,在前排的士兵高舉戰刀向前衝,後面的騎兵則在前排掩護下,在馬上架起了微型迫擊炮,雙方相距一里的時候,後排的士兵突然開火,密集的****打亂了沙俄帝國的騎兵隊形,炸死炸傷不少士兵和戰馬,直接打亂了他們的進攻節奏。
一里的距離,雙方奔馳的戰馬眨眼間就向遇了,激烈的戰鬥就此展開,被打亂了陣形的沙俄帝國騎兵戰鬥力瞬間下降很多,反觀明軍士兵,整齊的隊形,良好的配合,殺傷力非常大。雙方擊穿隊形以後,看看留下一地的多是沙俄帝國的士兵,明軍的士兵寥寥無幾。當明軍轉過身來再次發動衝鋒的時候,發現沙俄帝國的騎兵根本就沒有掉頭,直接以弧線隊形撤離了戰場,就連讓明軍追擊的機會都沒有。
田見秀對此也是無可奈何,沙俄帝國的騎兵太慫了,相對於那些彪悍的哥薩克騎兵,這些正規軍反倒是更弱一些,也不知道沙皇這傢伙是怎麼操練的。既然逃跑了,那就算了吧,田見秀也不敢從後面追擊,萬一碰上敵人的主力部隊,這一千多士兵根本不夠看,就是再兇猛也不行,數量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