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

bookmark

美麗的東西必難求,就像鑽石總是與毒蛇共生一樣。相傳公元前350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印度,在一個深坑中發現有鑽石,但深坑內有許多毒蛇守護着,這些毒蛇可以在數丈遠的地方就使人斃命。亞歷山大命令士兵用鏡子折光(聚光),將毒蛇燒死,然後把羊肉扔進坑內,坑中的鑽石就粘在羊肉上面,羊肉引來了禿鷹,禿鷹連羊肉帶鑽石吃進腹內飛走後,士兵跟蹤追殺禿鷹得到了鑽石,從此傳說毒蛇是金剛石的守護神。

人類同金剛石打交道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1世紀,當時羅馬的文獻中就有了關於金剛石的記載。那時,羅馬人還沒有把金剛石當做裝飾用的寶石,只是利用它們無比的硬度,當做雕琢工具使用。後來,隨着技術的進步,金剛石才被當作寶石用於飾品,而且價格越來越昂貴。到了15世紀,在歐洲的一些城市,如巴黎、倫敦和安特衛普(比利時北部城市)等,已經能夠看到一些匠人利用金剛石的粉末來研磨大塊金剛石,對金剛石進行加工。

自天啓八年當西非混戰進入對峙狀態後,明島的孫愚直退回了明島周邊,自己的勢力範圍,朱有孝沒有讓他擴張,他自己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就帶着恩達魯和他的士兵以及追隨的部落一起回去了,爲了保證明島的安全,恩達魯就和他們的追隨者在明島的北邊大約四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現在還不叫國家,恩達魯認爲自己只是孫愚直的僕人,他要效忠孫愚直一輩子。

德意志和西班牙的軍隊也撤回自己的勢力範圍,靜下心來進行自己的開礦、採礦活動,畢竟他們屬於商業性質的探險隊,不可能一直去打仗。尤其是德意志聯邦,他們國內的物資相對貧乏,後世的大型煤礦、鐵礦還沒有被發現,這裡的物資就成了他們最大供給基地,支持國內的近一半需求。

留下剛果王國和達隆帝國與北歐聯軍對峙,他們的武器雖然比不北歐聯軍,但勝在士兵衆多,再加上不叫適應當地的氣候,還有孫愚直。朱常潤哥他們培訓了不少軍官,因此也可以抵抗住北歐聯軍的進攻。

朱有孝並不是不想在南部非洲佔據大片的土地,而是確實無法遷徙更多的移民了,再者他還想在非洲給歐洲人挖一個大坑,讓他們將更多的軍隊投入到這裡,這裡的人口要比北美多多了,而且他還將他們武裝起來,目的就是想在這裡給歐洲人放血,讓他們的財力、武力在這裡消耗,因次就預留了這片遼闊的戰場,耐心的等待着他們火併的機會。

一支比利時軍隊的探險隊終於引發了這場戰爭,在後世的納米比亞和博茨瓦納交界的地方發現了鑽石。這是一片荒涼的沙漠中的一條幹涸的河谷地帶,比利時的探險隊在這裡的小村子裡發現了土著進民手裡的鑽石,剛開始他們用自己攜帶的商品和他們進行交換,但是後來發現土著居民手裡的鑽石非常多,他們便偷偷地跟在後面,最終找到了鑽石狂的位置,兇殘的比利時探險隊將土著居民屠殺殆盡,搶佔了這座鑽石礦,甚至他們都不敢找當地土著人挖礦,自己探險隊的成員負責尋找鑽石。

但是這次屠村行動還是有漏網之魚,有十幾個土著居民他們外出狩獵,回來時發現自己的村子被屠殺殆盡,一怒之下,他們就衝進去和比利時人拼命,結果自然不妙,只有一個人活着逃了出來。

逃得性命的土著人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就找到這一帶部落的酋長,向他們講述了掠奪者的殘暴行徑,請求大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這些入侵者,保衛自己的家園,殺死這些兇殘的入侵者,爲他們的親人報仇雪恨,於是這支比利時探險隊就悲哀了,在戰鬥中損失慘重,只好退出了這條河谷。

也算他們命大,就在他們最危險的時候,一支英格蘭的探險隊發現了他們的困境,雖然只有不到兩百人,但是他們的步槍射速比較高,射程當然要比土著人的弓箭遠的多,在他們的幫助下,剩餘的比利時探險隊員總算是逃出了生天。

比利時探險隊算然損失慘重,但是他們還是將得到的鑽石全部帶了出來。當然了,就算他們不說出來,英格蘭人也會知道他們肯定得到了重貴的東西,不然的話,這些土著人是不會對他們追殺,而且還要將他們全部殺死,可想而知,這些人惹了多大的禍端。

因爲是盟友關係,比利時人也沒有隱瞞他們的探險過程,並且將得到的鑽石向英格蘭人展示,請求他們合作,共同分享這裡的鑽石資源。並不是比利時人多麼高尚,無私共享他們的情報,而是他們的實力太弱了,自己沒有能力獨享,如果是英格蘭人發現的,他們就不會這麼幹,肯定會封鎖消息。

在這支英格蘭探險隊中,恰恰就有一個槍械修理師,他本來的目的是跟隨探險隊確認一下自己工廠裡槍械的質量,順便幫助探險者修理一下槍械。但是當他發現這裡有這麼多鑽石的時候,靈機一動就用手裡的工具將一塊合適的鑽石鑲嵌到他的手鑽上,使用的效果讓他大喜過望,他立刻讓英格蘭探險隊將這些鑽石全部買下來,帶着這些鑽石回到了英格蘭。

鑽石的超強硬度出乎意料,槍械師回到英格蘭之後,終於研製出了鑲嵌了鑽石的手鑽,這樣的手鑽使用起來非常好,不但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而且鑽出的槍管質量上乘,使得射程比原來提高了一大截,驚喜的槍械師立刻將這一成果向工場主回報,不但得到了鉅額獎勵,而且獲得了工場的股份。

鑽石鑽頭的使用,使得這個工場的步槍生產效率和質量迅速提高,他們的秘密很快被其他工場發現,於是各種陰謀層出不窮,謎底很快被揭穿,在這個時候的英格蘭根本沒有什麼專利保護,一次鑽石很快就成爲最重貴的物資。當這一事件被英格蘭王室得知時,鑽石就成了國家級的戰略資源,於是英格蘭就開始武裝大批軍隊,他們不再以探險隊的組織形式開拓了,而是變成了準備已佔領鑽石礦爲目的了。

當十幾萬武裝起來的英格蘭軍隊開往非洲南部的時候,北歐其他國家像法蘭西王國、挪威、意大利、蘇格蘭等紛紛關注,這個時代的間諜還不是國家的常備機構,但是商人的信息網絡還是非常敏感的,他們經過無數的金錢交易,終於明白了英格蘭人的企圖,於是也紛紛開始擴充軍隊,準備去非洲南部分上一杯羹,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要發展就得有強大的軍隊,這是他們的共識。

狡猾的英格蘭人以出色的商業頭腦再次大賺一筆,並不是他們愚笨的讓其他國家獲得了機密,而是他們有意識的透漏的,憑藉着首先開發使用鑽石的契機,他們在這次軍備競賽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各國擴建軍隊最需要的槍支大部分都是從英格蘭的工場裡購買的,這個契機還部僅僅是讓英格蘭獲得超額利潤這麼簡單,更讓英格蘭獲得了武器質量上乘的名聲,順便的也爲英格蘭的其它商品打開了各國的大門。

資本的原始積累本來就是血腥無比,就憑藉這次武器貿易,讓英格蘭的武器工場獲得了海量的資本,再加上國內的大量資本看到了武器生產的誘人前景,於是更多的資金飛速的涌向武器工場,使得英格蘭的武器發展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從而奠定了英格蘭武器和其他工業商品在歐洲的領先地位。

英格蘭人的動作也被德意志和西班牙人發覺,他們是買不到英格蘭人的武器的,至於自己製造,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是他們還有自己的親密盟友大明帝國,於是大筆的訂單開始向孫愚直髮去。

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十章 局勢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
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十章 局勢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