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

bookmark

雖然不明白朱有孝是什麼意思,牛金星還是告訴趙率教和傅冠,按照陛下的意思這次隨船隊而來的一萬多人將會安排在傅冠城,將傅冠城發展成爲美洲西岸最大的城市。這讓兩人很納悶,爲什麼不把新趙都建設的更好一點,這裡的環境和氣候非常好,不過已經習慣了朱有孝天馬行空般的思維,也許朱有孝的想法更好,服從就是了。

其實朱有孝的意思後世的人都會明白,傅冠城所在地就是後世著名的舊金山,這裡是美國的加州的海岸線中間,以舊金山爲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城市羣,非常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舊金山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爲這裡擁有金礦,在原來的歷史上,1848年歸屬美國,同年發現金礦,持續七年的淘金熱使人口急增,城市迅速發展。

任何人都有貪婪的性格,就是因爲這裡擁有金礦,朱有孝纔會讓牛金星把這一支船隊的人口都安排在新趙都,但有人隨着工匠們對地質礦產的調查中,發現大量金礦的時候,就會引來大批的淘金者,無論是附近的土著居民,還是大明本土的冒險者,他們都會蜂擁而至,就不會再讓大明費勁去動員人口遷徙了。當無數的淘金者從四處趕到這裡的時候,附近就會聚集海量的人口,迅速的促進這裡的發展,形成後是那樣的城市羣,帶動這裡成爲一個新的經濟中心。

傅冠城所在的地方已經建成了一個新的港口,一萬多人的船隊看起來浩大,但是這一萬人分散到陸地上以後就不顯得人數衆多了,畢竟這裡的面積太大了。滿桂在這裡已經經營一年了,但於化龍的船隊到達美洲的消息傳來,並且這一個船隊的人都要安排在這裡定居,滿桂就開始在這裡建造了一片房屋,無論是軍隊還是當地居民一起動手,速度還是非常快的,所以這一萬多人的居住一點也不困難。

安定下來以後,牛金星就讓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工匠們開始四處探礦,果然就向朱有孝指點的那樣,在一條小河裡發現了礦砂,而且還發現了少量的狗頭金,這些金沙和狗頭金立刻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眼光。爲了儘量減少無序採金引起混亂,於化龍就在這裡建立了一直類似後世的警察部隊,維持這裡的採礦秩序,免得因爲爭奪資源發生糾紛。

人以羣居這是非常的自然現象,來到這裡的大部分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籍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團體,各自找到合適的地方開始尋找心目中的黃金,而牛金星則是安排人在這裡收購黃金和出售採礦需要的工具,這傢伙的眼光非常獨到,真正能夠找到狗頭金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多數人需要付出辛勤的勞作才能得到一些礦砂,好在現在還是淘金熱的開始階段,基本上大多數的人都得到了不錯的收穫。

在這裡獲得的黃金自然不能一直留在身上,牛金星就是幫他們保管黃金的最大收購者,有了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名分,大家自然非常信任,所以牛金星在這裡非常吃香。朱有孝的目的是在這裡移民到足夠的人口,所以攢夠了一定量黃金的人需要回國,或者是回去招募人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牛金星就把打算回去的人用一半的船隊,在這從這裡收購的黃金和礦產一起打發他們回到大明本土,將來會有更多的商業資本來這裡淘金,這樣以來,朱有孝的目的就算是徹底達到了,只有足夠的人口,才能徹底佔住這樣大片的礦物資源的地方。

後世的加州是美國的最發達地區之一,比僅僅是擁有廣佈舊金山附近的金礦,更大的資源是後來的洛杉磯一代的石油資源,不過現在還不是開發石油資源的時候,剛剛進入蒸汽機時代的社會,距離內燃機時代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是提前佔領這個地區,並且把它牢牢地控制在大明的手裡,現在做這些事還是比較容易的。

在這裡不僅是擁有金礦,還有更多的其他資源,無論是金沙還是狗頭金,直接使用是不可能的,其他的礦物更是這樣,普通的人無法乾的活,必須有牛金星來做。開出一定的工資,牛金星就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冶煉工廠,五千人的工匠隊伍都是屬於牛金星的工人,很快的就在這裡建起了一座綜合性的冶煉工廠,除了進行金沙、狗頭金的精細冶煉,還對大部分的貴金屬礦石進行初步的篩選加工,然後就將這些經過初步加工成富礦的原料運輸到大明本土,回去後再進一步深加工,成爲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

除了龐大的礦產資源以外,這裡的百分之三十的土地都是非常好的耕地,一些不願意進入採礦的人還可以在牛金星這裡買到鍋駝機,用來進行農業生產,爲了更好的保證這裡的吃飯問題,牛金星開戰的是大農業耕種方式,他把所有購買了鍋駝機的人組織起來,針對大面積的土地進行集約化耕種,統一採用機耕,機播的方法,形成了廣闊的大農場,這是美國後世的主要耕作方式。利用鍋駝機進行耕地,他的效率是人力的十幾倍,就算是使用騾馬耕地也差好幾倍,更重要的是利用機器進行收割。就拿小麥來說,每個人每天最多可以收割二畝小麥,但是利用鍋駝機帶動的收割機每天都可以收割一百畝,這種效率絕對是不可比擬的,這樣算下來,每一個人的勞動效率是小農業分散的單體耕作者,效率十幾倍都不止。

牛金星把傅冠找來,將朱有孝的設想和在這裡的擴張計劃一一詳細的做了解釋,告訴他這裡的利益非常的龐大。作爲天啓朝的金榜第二名,傅冠的內心是非常自傲的,二十五歲的榜眼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多見的,但是他心裡最不舒服的就是總是老二,中舉人是第二名,進士榜還是第二名,經過幾年的奮鬥,甚至是比一般的人都吃苦,終於被皇帝陛下授予重任,帶着幾千人馬來到了美洲,拋家離舍的還是老二,好在趙率教知道他自己的管理水平有限,對自己非常尊重,這也算當着第二把手,卻幹着第一把手的工作,總算心裡有些平衡了,可是牛金星算是什麼呢?僅僅是一個俊士出身,怎麼可能這麼快的爬到了比自己還高的位置上去了呢?還有那個雲南的李信也是這樣,他們可都比自己年輕。李信在朱有孝的牽頭下拜孫承宗爲師,哪算是沾了孫承宗的光,可是牛金星是怎麼回事自己一點都看不明白。

直到今天和牛金星坐下做了一次暢談,纔算徹底明白了自己的短處在哪裡了。牛金星雖然在大明官吏學校時間不長,但是他也是從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尤其是後來在朱有孝的指點下從事商業活動,俗話說萬事洞明皆學問,在牛金星身上就充分得到了體現。相對於傅冠自己,他沒有大明官吏學校這個比較深的背景,這纔剛起步時看不出來,但是到了真正發力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在這一方面的不足。

聽着牛金星侃侃而談,將朱有孝的策略和對美洲方面的一些佈置講的清晰透徹,傅冠甚至對牛金星有了一種崇拜的感覺,再也沒有懷才不遇,自視清高的那種心情了。人有時候就是這種奇妙的感覺,總想和別人做一個對比,而是總是想用自己的長處去對比別人的短處,這種人永遠不會有進步。相反的能夠從別人身上找到長處來彌補自己短處的人,從此就會有了奮鬥的動力,尤其是在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候。

傅冠就是後一種聰明人,他從牛金星身上學到了如何爲人處事,他把這一種思想巧妙的用到了官場,使得自己對於經濟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因此他的官位也就相應的走到了別人的前面,更何況他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天分以及年齡優勢,這就是他後來能做到大明的內閣位置上的主要基礎。

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
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