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孝的演講被後世稱爲“承天門宣言”,他開創了皇帝向天下士子直接發佈詔諭的先例,大明朝的變革首先在士子階層生根發芽。要說在現今大明朝最有權利的並不是皇帝,而是當朝的內閣、各部尚書,再加上所謂的言官和御史,這是一個複雜的權力結構,只要他們聯合在一起搗亂,朱有孝是什麼事也做不了,他們代表的是富豪、大地主、官僚層的利益,大明朝國家的利益已經在近三百年的爭吵中給丟掉了。而他們又掌握着底層士子們的前途。於是,剛剛出頭的所謂中了進士,有資格當官的士子們不得不排隊,選擇自己利益的代理人,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現在朱有孝就來了一個截和(jiehu麻將用語)。
舉人的考試正常舉行,只不過今年入取的進士沒有幾個超過四十歲的,這也是朱有孝特意強調的。
在秀才和童生中,根據自願的原則,留下了一千二百多人去到技術學校學習,其餘的在吏部主持下,徐光啓、宋應星給他們普及了一下各種新引進的高產農作物種植技術,每人發了五兩年薪的費用,讓他們回家推廣農業知識去了。在留下的人中,他們日後多數都成了工商業界的精英,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至於李信和牛金星,朱有孝可不打算放他倆走人,而是破格讓他們參加了舉人的考試,除了照例錄取了四百零九名進士,朱有孝還錄取了三十多名俊士,李信和牛金星都屬於俊士的行列,這也是特例。錄取完這些學子們以後,沒有讓他們來得及去認宗師,就讓吏部組織了官吏學校,一股腦都送進去洗腦去了。朱有孝就是校長,進士、俊士將來都是天子門生,不再屬於任何派系,就算朱有孝打算以後建立政黨輪流執政的方式,他們也只能站在國家的利益上爲成爲執政黨而考慮。吏部尚書周嘉謨是副校長,內閣大學士孫承宗、直學士徐光啓都是老師。還有一部分傳教士也被聘請爲指導管理政府和地方的啓蒙老師,朱有孝的說法是,要兼收幷蓄,各取所長。
朱有孝這招釜底抽薪的方法,讓官僚階層包括東林黨、楚黨、齊黨等以地域劃分的黨派無不心驚,料不到這小小的、只會做木匠活計的小皇帝竟然有這麼深的心機。而像孫承宗、方從哲、韓爌、孫如遊這樣的大佬則除了心驚以外,還有發自心底的佩服,暗自想這朱有孝莫非是太祖轉世,這麼高深的帝王之術竟然無師自通,卻不知這是朱有孝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知識打的底。
朱有孝把這些工作做完以後,就開始考察他的工廠去了。他想看看在這個時代裡,他的技術指導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然後再根據現在的技術水平制定合適的發展方式,免得欲速而不達,浪費人力物力。
在已經開始了鍊鐵、鍊鋼的工廠裡,朱有孝看到工匠們在徐光啓、宋應星的指導下盤起的高爐已經開工,一堆一堆的的鐵礦石已經經過粉碎,煤炭已經被煉成焦炭,石灰石也堆砌了好多。朱有孝提供的小鍊鋼技術,在二十一世紀早已被淘汰,在現在無疑是最先進的技術。徐光啓、宋應星他們已經試着練出了熟鐵和低碳鋼,下一步將煉製鑄鋼,然後鑄制大型鑄件,朱有孝的意思是能夠製造衝壓機,利用衝壓機製造銅殼或鐵殼子彈,如果能在這個時代製造出機槍來,那無疑可以橫掃一切騎兵,就是鑄造出來鋼炮也行,那就把小“二踢腳”炮都換成迫擊炮,製造出炮鋼,研製出加農炮,製造出***、***。
在火器廠,雷鳴天這傢伙正在苦心研究煉製硝酸鉀,當然,他現在還不知道這名字,只是在朱有孝的提醒下把硝石練得越來越純,朱有孝的警告越來越嚴厲,使用的數量越來越小。但是因爲條件有限,製造出來的炸藥威力越來越大,但是研製其他的東西並不多,朱有孝決定看看玻璃廠幹得怎麼樣了,該給雷鳴天製造些玻璃儀器,看他能不能製造出硝酸,然後製造出雷管等等。
玻璃的製造比較簡單,工藝並不複雜,朱有孝稍加指點就製造出來了,現在主要指的是平面玻璃,朱有孝現在只能用天然的鑽石去切割玻璃,所以製造的玻璃塊比較小,然後選取透明度比較好的玻璃塊用水銀貼錫箔的方法制造出鏡子,這玩意在市面上的銷售量巨大,朱有孝準備用它和香皂、肥皂、釘子等新鮮實用的東西打壓南方富商,迫使他們接受繳稅的義務。
隨着鍊鋼技術的發展,除了一部分用於***支和鑄造炮管外,朱有孝還讓他們加工出釘子、針、鎖具、鐵鍋等等生活用品,其實隨着鍊鐵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上朱有孝的提示,鋼鐵製品的生活用品越來越多,由於掌握的技術先進,製造出來的東西質量高,成本低,所以銷量非常的好。
在此基礎上,朱有孝成立了大明朝第一家公司,就叫做“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商行的掌櫃朱有孝聘請的是牛金星,這傢伙的鬼點子非常多,又非常善於相面,其實也就是對人的心理學研究非常深刻。經過朱有孝的忽悠,又封他爲戶部的商務司副司長,於是這傢伙總算上任了。朱有孝嚴肅交代牛金星,只要想銷售“大明皇家貿易商行”貨物的商人,必須建立起嚴格的財務制度,即朱有孝提供的“借貸記賬法”,建立起完整的帳本,否則,不予以接受。
天啓元年七月,上朝的一天,王安剛喊罷“有事早奏,無事退朝。”聲音未落,就有人喊道:
“臣,韓爌有本上奏。”接着韓爌走了出來。
“臣聽說陛下欲建立‘大明皇家貿易商行’,臣認爲這與大明朝的‘藏富於民’的傳統不符,有與民爭利之嫌。何況堂堂的朝廷還做生意,實在是有辱皇上名聲,請陛下予以廢除。”
“臣,趙南星附議。”
“臣,魏大中附議。”
朱有孝道:“韓大人,你說咱們大明朝的國庫空虛,戶部無銀,兵響難撥,賑災無錢,礦稅停徵,大明皇家商行不能開辦,那拿什麼去做這些事呢?”
“臣以爲國家以農爲本,我國幅員遼闊,可以稍稍加徵一些就行了。”韓爌說道。
“趙大人,你認爲該如何處理這些事呢?”朱由校問道。
“臣以爲此事戶部責任最大,徵稅不力,對待刁民務必不能心慈手軟,一旦形成習慣,便再難恢復。臣建議戶部加大徵收夏稅的力度,爭取粒米不欠。”
“魏大人,你還有更加高明的辦法嗎?”朱有孝向魏大中問道。
魏大中已經看到朱有孝面有不愉之色,勉強開口道:“臣對此事卻無良策,請陛下恕罪。”這傢伙很滑頭啊,朱有孝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