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

孫老叔公趕緊賠罪,只言是族中小兒無禮,傷到了白名鶴。

“怪他,誰讓他不光明正大的進村,非要偷偷的在門縫裡偷看,該打!”

“這個,沒請教。這位大人是……”白名鶴真的不知道怎麼樣問下去了,這人剛纔自稱是自己同宗二伯,那麼應該和自己的父親是堂兄弟纔對。

唉……,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之後:“我名白崇遠,白氏崇字輩排第二。你父白崇喜,排第四。所以,我是你的二伯。不過,你不用先給我見禮,我來是辦公事的,辦完公事再說我們白家的私事!”

公事?白名鶴看了看那個香案,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白名鶴才知道,聖旨也有區別,皇帝直接下的叫中旨,在大明同樣有法律效應,可是沒有接下這一份效應大。這個是由皇帝下指,內閣批註,禮部核發。然後由工部所屬的神帛制敕局製作,再備案送過來的。

烏木爲軸、銀絲打邊的絲綢卷軸,上面的花紋似乎是某一種花。只是白名鶴不認識。

跪禮,然後一大堆的規矩,受下了這兩個卷軸。

打開,上面的字白名鶴看着很陌生,當然還是漢字。

“這是玉箸篆,奉天敕命!你妻白孫氏爲九等孺人、你母亦爲九等。原本於大人可能是口誤,安人這個等級不是你有資格去得到的。”白崇遠說完,特意瞪了白名鶴一眼,這是在敬告,讓白名鶴不要開口說話。

孫苑君,另一種稱呼是,白孫氏。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她已經是白家人,孫家只能說是孃家。

可受到敕命冊封,也是下泉村孫氏的大事。

白崇遠暗示讓孫苑君和孫叔公在這個時候,應該祭祀祖先的。孫叔公明白,這是白家伯侄二人有些話要講,所以趕緊就離開了。

“我來,是禮部的意思。同時,也是宮中的意思。禮部尚書楊大人在我出京之前,對我有所交待。兵部尚書于謙於大人,也派人傳了幾句話。次輔高老也讓人帶了話。同時,宮裡也有人讓我代幾句話給你,而且萬歲身邊的人,也代萬歲褒獎了你幾句。”

白崇遠的語氣越來越的低沉。

僅憑這語氣,白名鶴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捲入了某個麻煩之中,而且似乎還是一個圍繞着大明無數大人物的麻煩。

“讓我來,更多的原因是,因爲我是你的二伯!”

“京城裡查的好快呀!”白名鶴心說,這沒有網絡的時候,這麼快就查清了自己的底細,連自己的二伯都翻出來了。

白崇遠乾笑兩聲:“我是你京試的保人,我有何難查。眼下,說正事!”

“二伯您請講!”這個二伯是經過孫叔公認證過的,絕對不會錯了,白名鶴沒想過自己會認錯親的問題。

“萬歲要賞你,原因有二。一你值得一賞,因爲你辦了一件利民爲善的好事。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你那份策論,讓萬歲很滿意,推行之後這是本朝第一在利民之事,名聲自然是萬歲的,這個好名聲可以助萬歲作大事!”

白名鶴不懂了。

白崇遠也沒有指望白名鶴可以知道這些事情,畢竟在他心目中,白名鶴還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能考中舉人已經是白氏一族祖上保佑了。

“只給你講一件事情,土木堡之變後,太上皇被俘,當今萬歲登基。眼下卻是太上皇的親子爲太子,而萬歲的兒子,還是一個封王。”

白崇遠講的很細,從兩年前土木堡之變起,講到現在宮裡,朝堂,南宮,太上皇,萬歲等等,各種細節。可以說,將當下的政治形勢給白名鶴分析了一遍。

聽白崇遠說着,白名鶴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似乎,那一部電視劇還演過這個。

“朝中,爲大明穩。推當今萬歲登基,但朝中許多大人卻不怎麼希望換太子。禮部尚書楊寧楊大人,希望能夠得到你一個答覆,你當如何?”

白崇遠說完,盯着白名鶴的眼睛在看。

白名鶴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這時,白崇遠突然又說道:“楊大人的話,就是我剛纔說的。於大人的意見是,希望你如自己所言,頂天立地。高公的意思是,父母都有舔犢之情。宮裡傳出的意思也是非常明顯的,簡單直接說來就是,你很好,非常好。”

白名鶴將一根火柴咬在嘴裡,反問了一句:“那二伯是什麼意見?”

“自然是,維持正統,天下維穩。”白崇遠語氣提高了八度。

白名鶴冷冷一笑:“白大人,請吧。道不同,不相爲謀。”白名鶴的語氣極冷,就在白崇遠回過神,真的要發火的時候,白名鶴突然又說道:“不過,作爲家人。侄子自然是要招待二伯,但作爲白大人,我們沒什麼可談!”

“你糊塗,豈知讀書人之氣節!”白崇遠冷聲大喝。

白名鶴靠近白崇遠,聲音更冷:“白大人,請南宮那位出來,纔是維持正統。否則只是讀書人嘴上放屁罷了,這話我可不怕你傳出去,因爲誅九族,殺我你也活不了。”

白崇遠被問的啞口無言。

白名鶴只是冷漠的笑着:“還是那句話,你是白大人。我們沒得談。你是二伯,我自然要儘子侄之孝心。”

“你當真這麼想?”白崇遠語氣放緩了許多,白名鶴的強硬超出了他的想像。

白名鶴點了點頭:“二伯,侄子勸你一句,這件事情你最後置身事外。你要是以二伯的身份,我就和你說一說。你要是代表着禮部,還是什麼白大人。我才懶得理你。”

“你說!給二伯講講!”白崇遠今年已經四十三歲了,纔是一個七品小官。胸口的熱血,似乎已經少了許多,更多的則是無奈。白名鶴是本家的侄子,在大明朝,白名鶴絕對在他的心中和他的兒子是同等高度的。

甚至,高於他的兒子。

因爲,白名鶴是舉人,他的兒子們只是在家中管些租事與店鋪。只有小兒子,這兩年估計有考中秀才的可能。

所以,白名鶴在白氏一族,名字輩當中,絕對是各房的寶。

“二伯,我們是至親。咱就以本家來說,二伯你有兒子,會把家產留給我白名鶴嗎?當然,如果沒有兒子,我肯定比你的女婿地位高。”

白名鶴用自家來講理,白崇遠聽了也點點頭。

“二伯,咱普通人都是這樣的。萬歲他老人家難道把江山,給了別人的兒子。換句難聽的,那南宮的大門能不能不上鎖?”白名鶴的聲音極低。

這裡倒是沒有外人,叔侄兩人說了一些掏心的話,自然沒有什麼顧忌了。

白名鶴不懂歷史,不代表不懂人。

講人,白名鶴不差。至少不比只傻讀書,傻當官的白崇遠差。在禮部,幹了八年半了,依然還是正七品,事實證明,白崇遠當官的水平也很普通。

“咱再說一句。當初那位萬歲被俘,誰敢說不是文官們擡出這一位來頂江山的。至少文官們還要臉,沒有在那位回來,就直接換人。所以,那位被關,關得又不是自家的兄弟,他們只需要一個皇帝,誰管這皇帝是那個!”

白崇遠嚇的冷汗直流。

白名鶴這話,足夠誅九族了。

可細想起來,好象白名鶴說的也有理,當初推舉當今聖上登基,就是爲了穩住大明江山。是于謙於少保進宮請了太后作主,才辦成的此事。

白崇遠悟了,只少腦袋比之前明光多了。

“二伯,卸磨殺驢這種事情,太不要臉了。所以沒有人幹,可這換太子,他們能撐幾年呀。萬歲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完成此事。換句話說,到時候說不定二伯你還撐着大義大仁的旗,不知道多少大人物就已經轉了風向。”

白名鶴幾乎是在嘲笑着整個大明朝堂的文臣。

事實上,白名鶴從聽到這事情開始,就在嘲笑了。也應了于謙讓白崇遠給自己帶的話,作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高公的想法,其實也是換!”白崇遠語氣終於變了。

只是,他是楊寧一派人,自然是頂楊寧了。白崇遠所說的高公,是高谷,高世用。當朝一品,東閣大學士。歷史上也是一位正直的名臣。

白名鶴的語氣終於變了:“二伯,既然到這裡下泉村,自然要在這裡住上兩日的。侄兒也要盡一盡孝心。”

“不可!受命辦差,自然辦完就要返回。無論你的回答是什麼,我也要回去覆命。”

“二伯,住一天。相信我!”白名鶴強大的自信感染了白崇遠,看着白名鶴的眼睛,白崇遠點了點頭:“那好,就住一日。”

白名鶴這才真正的笑了:“二伯,我白家總是要興旺起來了。讓侄兒作一些小小的準備,明個你回京城,侄兒保你在一年之內,從七品升爲五品。如果作不到,我白名鶴在咱白家祠堂去受家法!”

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621節 分家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591節 錫蘭第587節 安南人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519節 一個新的口號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262節 再議擴軍第87節 文化人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488節 水師動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106節 棋子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345節 只是小生意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623節 大結局(上)第65節 廕監憑引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116節 天恩浩蕩第365節 死士第249節 預謀第584節 一件天大的麻煩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538節 走出去第489節 海盜船上的秘密乘客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436節 廟算(二)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538節 走出去第105節 就要讓你去猜!第105節 就要讓你去猜!第395節 心難靜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420節 白名鶴的雙師爺系統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546節 另外兩件國事第210節 金礦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16節 黑暗中白名鶴之手第591節 錫蘭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406節 心細如絲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422節 工業時代第379節 只是個小白臉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346節 大爭之世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152節 最狠的情誓第79節 絕密,泄密者殺!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435節 廟算(一)第171節 前合浦縣令白大人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97節 負債大戶第617節 來談談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491節 淡馬錫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360節 密談第66節 白名鶴大婚第352節 李氏高麗出手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13節 拉了于謙當壯丁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433節 青梅竹馬第538節 走出去
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621節 分家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591節 錫蘭第587節 安南人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519節 一個新的口號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262節 再議擴軍第87節 文化人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488節 水師動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106節 棋子第127節 大明最狠的官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345節 只是小生意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623節 大結局(上)第65節 廕監憑引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116節 天恩浩蕩第365節 死士第249節 預謀第584節 一件天大的麻煩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538節 走出去第489節 海盜船上的秘密乘客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436節 廟算(二)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538節 走出去第105節 就要讓你去猜!第105節 就要讓你去猜!第395節 心難靜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420節 白名鶴的雙師爺系統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546節 另外兩件國事第210節 金礦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16節 黑暗中白名鶴之手第591節 錫蘭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406節 心細如絲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422節 工業時代第379節 只是個小白臉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346節 大爭之世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152節 最狠的情誓第79節 絕密,泄密者殺!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435節 廟算(一)第171節 前合浦縣令白大人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97節 負債大戶第617節 來談談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491節 淡馬錫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360節 密談第66節 白名鶴大婚第352節 李氏高麗出手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13節 拉了于謙當壯丁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433節 青梅竹馬第538節 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