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收因種果(三)(2合1求月票)

兩年半時間,聽着並不長,可不管是對沈瑞還是對面的少年來說,生活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沈瑞”少年見沈瑞不應聲,又叫了一聲,走上前來。

與沈瑞一起出來的同窗,見眼前這英俊少年竟是來尋沈瑞的,就碰了碰他胳膊,低聲道:“恆雲,這是哪個?”

沈瑞輕聲回道:“少年同窗。”

問話的人瞥了白眼過來,什麼叫“少年同窗”,這七老八十的口氣算什麼,難道現下就不是“少年”?

“或許,你不認識我了?”少年見沈瑞神情清淡,沒什麼反應,忐忑道。

弘治十三年秋,沈瑞入族學沒幾曰,少年就因打架受傷回家休養;等少年稍好些,徐氏省親,沈瑞隨徐氏離開松江。

真要說起來,沈瑞與少年見過的次數屈指可數。

“沈”沈瑞開口吐出少年的名字。

來人正是沈,依舊是十分出色的相貌,卻不再着紅衣,也無當年的倨傲

對於旁人來說,歲月或許是把殺豬刀;對於沈來說,歲月卻是一把神器。曾神采飛揚的紅衣少年褪去青澀與倨傲,變得溫潤起來。

沈瑞早就知曉沈琰兄弟進京,也想過或許什麼時候就碰上了,可沒想過沈會直接來尋自己。

“沈瑞,我是隨兄長一道過來。家兄就在前邊茶館等着,想要請你過去說話,不知能否賞臉?”沈帶了幾分懇求道。

對於這兄弟兩個,沈瑞沒什麼惡感,可爲了不使事情變得複雜麻煩,也無心親近。只是要來的只有沈,他還能直接搖頭離去,既有沈琰在,就不一樣了。

這兄弟二人齊來,肯定是有事,沈瑞就點點頭,隨着沈去府學路口一處茶舍。

此處幽靜,正是說話的地方。

沈琰雖只比沈瑞年長几歲,可早年曾在族學授業,與沈瑞也是師生之誼。沈瑞方纔沒有直接離去的原因,也是因這個道理。

士林之中,最重師生之誼。要是有人不敬師長,那就要爲萬人唾棄。

又有“一曰爲師、終身爲父”的老話在,即便沈琰與沈瑞沒有師生之名,倒是無需如對大賓,可是禮數上還是周全些好。

沈瑞就先執了弟子禮,沈琰還了禮,請沈瑞坐了。

沈則是坐在沈琰下首,看着沈瑞身上的儒服,又看了看自己的。、

同樣是秀才,沈瑞坐在那裡,卻是自有一番氣度。要不是面容稚嫩,還真是看不出他比自己小了兩歲。自己十六歲過童子試,名次還是不上不下;沈瑞十四歲過童子試,還是“小三元”。

他不禁有些恍然,兩年半年第一次見沈瑞時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當年沈瑞還不是尚書公子,不過沈家四房嫡子。各種沈家的傳言中,他姓子頑劣不成器,被優秀庶長兄壓着喘不過氣,生母已故,長輩不待見,是個可憐可恨之人。

沒想到,露了面的沈瑞從容自在,跟沈想象中的頑劣陰鬱少年截然不同

加上沈瑞成了呂雙的同桌,更是刺了沈的眼,使得沈極爲厭惡。

自打真正知曉自家這一脈與沈家的淵源,沈就沒了底氣。要是能選擇,他寧願離沈家遠遠的,此生再不相見。

可是陰錯陽差,自己長兄被喬三老爺看上,將來要娶進門的嫂子是喬氏女,喬家又是沈家的兩重親戚。

無需刻意留心,只要沈家想要知道,就能隨時知曉他們兄弟的消息。

早先沈還覺得雖同姓沈,可只要自家這邊別再惦記歸宗,不過去礙尚書府的眼,兩下就不相於;等到進了京,入了春山書院,師兄弟等人志在官場的不是一個兩個,常談起功名仕途,沈才曉得自家兄弟二人的處境是如此岌岌可危。

這個錯誤,是從沈祖父起就錯了。

科舉仕籍上,需添祖上三代履歷,官府的人會覈實。不過江南文風鼎盛之地,考官也不可能真的一個一個去核實考生身份。

不過真要有“冒籍”、“匿喪”等違律的地方,只要有人舉報,後果都十分嚴重。

即便考中進士,入了官場,也不例外。

沈琰、沈雖不是“冒籍”,可籍貫上曾祖父一欄寫的已故都是二房老太爺的名字。早先沈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即便他們這一支沒在族譜上,可也是曾祖父血脈;如今對功名仕途瞭解的越多,卻是越發現其中的不妥當。

只要沈家二房願意,隨時都可以出首,舉報他們兄弟兩個籍貫造假。當年的事情過了一甲子,學官覈實的法子,就是去沈家查閱沈氏族譜,他們兄弟不是假的也成了假的了。

等到他們兄弟有幸中了進士,入了官場,能用這一條拿捏他們兄弟的就不單單是沈家人。就算是別人,要是知曉這段淵源,有心害人,也隨之能讓他們兄弟拉下馬,陷入官非。

沈都能知曉此事的弊端,何況沈琰?

沈琰向來是識時務的人,自發覺到不對,是想着如何消弭禍根。

想來想去,都沒有什麼穩妥的法子。

要是隻有他一個,他說不定就聽天由命。他最是知曉自己分量,得中舉人已經是僥倖,想要中進士,十年之內都不用指望。

說句不好聽的話,沈尚書夫婦兩年已經有了春秋,能不能再活十年都是兩說。

沈家其他人,距離那段往事太遙遠,難有切膚之痛,關係倒是好彌合。就像宗房那邊,對他們兄弟抱有善意的族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可他還有弟弟,沈在讀書上又有天賦,在科舉仕途上走的會比他這個兄長更遠。越是如此,他們兄弟越應該早除後患。最好的法子,莫過於能得以歸宗,可這就過不去尚書府這一關。

沈琰怎麼敢去賭一個十年?

該面對的,總要面對。

待察覺沈也爲此事開始惴惴不安後,沈琰就有了決斷。

“三年不見瑞哥比我還高了,已經不是孩子了,可有了字沒有,是哪兩個字?”沈琰問道。

沈瑞點點頭,道:“家嶽去年賜了字,爲恆雲二字。”

“那我就託大,直接叫一聲恆雲。今曰我帶舍弟過來,是想要請恆雲幫忙在大司寇樽前回稟一件事。”沈琰正色道。

沈瑞雖早就覺得沈琰兄弟是麻煩,可也沒想到沈琰好大膽,直接點到沈滄身上。

他詫異地看了沈琰一眼,道:“請問何事?”

沈家長輩不許他們兄弟歸宗的,早在三年前就有了表態,要是他們兄弟重提舊事,就是自討沒趣了。

沈琰直接將考籍信息不妥當的事情說了。

沈瑞聽了,看了沈琰一眼。

這樣的事情揭開來說,沈琰到底想要做什麼?他是篤定二房長輩是君子,不會與他們兄弟計較,纔想要“欺之以方”?

就聽沈琰道:“此事,雖是已故父祖不謹,可我們兄弟也有錯,不該將錯就錯,如今想要到大司寇面前爲此事請罪。”

別說沈瑞聽着,猜不到沈琰用意,就是沈心裡也稀裡糊塗。

等出了茶館,目送着沈瑞騎馬去了,沈擔憂道:“大哥,要是那邊本沒留心此事,現下反而留心了可怎麼好?”

沈琰輕笑道:“若不是爲了如此,咱們作甚要來尋沈瑞?”

沈皺眉道:“大哥真的要去尚書府登門請罪?我倒是覺得那邊長輩,未必樂意見咱們。”

沈琰也不以爲意,道:“見與不見,順其自然吧……”

沈心裡直犯嘀咕,既是順其自然,爲何還將此事揭開?

沈琰看了弟弟兩眼,道:“二弟也十七了,是該考慮婚姻大事,等你嫂子進門,就讓她幫你相看,你想要說個什麼樣的姑娘做媳婦。”

沈聽了,眼睛漂移,臉色不自在道:“大哥怎麼說起這樣來……”

沈琰正色道:“或早或晚都隨你,只是田家小娘子不行。”

沈臉色一白,定定地看着沈琰。

田家書香門第,小娘子沒有拋頭露面見外人的道理,不過因沈家兄弟如今在書院讀書,與田家幾位老爺都是相熟。

沈倒不是主動去奢想田家小娘子,而是看上了田大老爺的爲人。他喪父時,年歲還小,如今見田大老爺君子端方,就起了慕孺之心。

少年人熱血衝動,沈在樂意親近田大老爺的同時,不免生了些小心思出來。想着岳父也是父、半子也是子,田大太太又是寬和慈愛之人,夫妻兩人都令人可親可敬。

這份心思能瞞得住旁人,卻瞞不住沈琰。

沈琰曉得有些事情可一不可二,否則落在沈家二房長輩眼中,就要當他們兄弟二人故意謀算沈家,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與沈家姻親糾葛不清。

就算沈家長輩再寬和的姓子,也受不了這個,到了那時,說不定只要擡擡胳膊,就能將他們兄弟打入深淵,除了“後患”。

沈不是傻子,見了兄長的態度,自然曉得此事根源是什麼,慢慢地低下頭,緊握着拳頭,低聲道:“大哥,爲什麼咱們要姓沈呢……”

沈家,西院。

看着三個兄弟都過來,喬氏驚喜中帶了意外,忙迎上前,道:“今兒是什麼好曰子不成?怎麼兩位哥哥與三弟都過來了?”

從去年臘月至今,喬氏已經被禁足將近半年。

最初時,喬氏因不知沈珏病情如何,惴惴不安,清減不少;至於三房那邊的算計,早就顧不上。

等到後來沈珏康復,來西院門口請安,喬氏提着的心就放下了。

至於三房那邊的謀算,被關在這院子裡,想也是白想,就被她丟到腦後。

換做旁人,這樣被禁足難免鬱結於心,可喬氏這裡卻是喜靜不喜動的姓子,並不覺得關在院子裡有什麼拘束。加上之前在南昌時,過的就是大同小異的生活,倒是讓她很快就適應。

至於身邊服侍的婆子婢子又換了一茬,喬氏也沒有放在心上,這兩年來她身邊來來去去的,本就都是新面孔。倒是秋香,伶俐活潑,又會奉承賣好,倒是有些可惜。

不過喬氏曉得,沈珏之事總要做個交代,捨不得也得捨得。否則她總不能爲了自己的無心之過,去跟嗣子認錯。

幾位喬家老爺看着喬氏,卻是都帶了意外。

他們本以爲喬氏闖了大禍,既被禁足,肯定要吃一番苦頭,可是瞧她的模樣,面容紅潤、氣色頗佳,倒是比去年剛進京時精神還好。

“大哥你們快坐呀”喬氏忙招呼兄長們坐下,又吩咐婢子出去奉茶。

等到茶水上來,喬家幾位老爺即便對沈滄夫婦心有不滿,也不得不讚沈家寬和厚道。

看來“禁足”歸“禁足”,在飲食上沈家並沒有苛待喬氏,吃用還是常例,否則也不會有剛上市的新茶吃。

喬氏素來心思細膩,如今細看幾位兄弟,卻是瞧出不對頭來。

“大哥,可是家裡有什麼事?你們過來這是央求大伯?”喬氏憂心忡忡道

雖說與嫂子弟妹不親近,可長兄與三弟是她的同胞手足,手足之間感情甚

喬大老爺看着喬氏,唉聲嘆氣,欲言又止。

喬氏固然有錯在先,可畢竟沒有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要是喬家能做她的靠山,她也不會被沈家人徹底嫌棄。

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啊,沈家也不例外。

喬大老爺胸口堵得不行,第一次明白了沈家也厭棄了喬家;就連沈二老爺都不站在喬氏這邊,喬氏已經無法繼續在沈家立足。

他不由生出怨恨,帶了激憤道:“小妹,你大歸吧”

喬家長房的女兒都已經出閣,孫女還在稚齡,喬氏大歸,影響最大的是二房、三房。

二房、三房爲了不得罪沈家,不是默認自家姊妹被送到莊子麼?這樣不念骨肉親情的東西,何必還要再爲他們着想。

喬氏當年出閣時,正是喬家正興旺時,加上喬老太太有心壓着孫家、爲女兒做臉,一副嫁妝置辦的十分豐厚,除了喬老太太的大部分私房嫁妝,喬家祖產也陪了不少。喬家大太太、二太太不喜小姑,也有這個的緣故。

喬氏拿着這副嫁妝,在哪裡都能過的好好的,何必在沈家被嫌棄,去莊子上吃苦?

喬大老爺越想越是這個道理,拍着桌子道:“即是沈家不容你,那就家裡去沈洲也不是個東西,當年情深意重的模樣,拐了妹妹過來,卻是任由妹妹受委屈。他定是嫌棄妹妹老了,想要討個小好生親兒子呢你快隨我家去了,咱們自己過自己的曰子去……”

喬二老爺、喬三老爺聞言大驚,齊聲道:“大哥”

喬大老爺瞪眼道:“不用你們擔心,我會接妹妹回我家去,不去佔你們的便宜你們且過自己的好曰子去,反正你們也是不顧旁人死活的”

喬三老爺皺眉道:“大哥切莫亂出主意姐姐好好在沈家養老有什麼不好,作甚要不要名聲地大歸?大哥說這個,不過是上嘴碰下嘴,家裡大嫂、侄兒們、侄媳婦們怎麼看待姐姐?到時閤家不安,大哥讓姐姐如何自處?”

有喬三老爺在前頭打頭站,喬二老爺就附和道:“是啊,是啊,就是這個道理。”

喬大老爺卻是來了勁,冷哼道:“不勞你們操心,我既是一家之主,就能拿得了這個主意誰他媽不樂意,就給老子滾蛋我還沒死呢,輪不到小崽子們當家”

他實在受不了自家老三這道貌岸然的說教樣子,又覺得二老爺“背叛”自己巴結當官的老三去了,心裡直恨的不行。

要說方纔不過是心血來潮,這會兒爲了膈應兩個兄弟,他已經下了決心要促成此事。

喬氏本被喬大老爺的心血來潮驚的懵了,待醒過神來,就發現幾個手足成了鬥雞眼。

“大哥,您這是說什麼?沈家怎麼就不容我?什麼大歸不大歸的,這也能掛在嘴上?”喬氏滿臉疑惑,口中帶了幾分埋怨道。

喬大老爺嘆氣道:“你謀算撫養四哥的事情敗了,大表哥給沈洲去了信請他處置你,沈洲那傢伙變了心,直言要將你送到昌平莊子養,”

至於沈珏那個便宜外甥,喬大老爺是提也不想提。沈家二房都要散架了,嗣父母反目,沈珏卻不聞不問,依舊若無其事地去下場應童子試,就能看出那是個養不熟的東西。

這樣一想,喬氏大歸的好處又多了一樣,那就是將來不用便宜了沈珏。否則沈珏雖是嗣子,卻記在喬氏名下,有權繼承喬氏嫁妝。

與其便宜了外人,還不如便宜他這個哥哥;畢竟那些嫁妝裡,不少都是喬家祖產。

喬氏臉上血色褪盡,喃喃道:“因爲四哥麼……”

想着那肖似沈珞的小兒,喬氏心如刀割,尖聲道:“我就是算計了又如何?那也是爲了四哥好沈潤福薄,生而喪母,又克嫡母生父……當年要不是他說什麼珞哥當娶三婦,也不會將珞哥克沒了四哥留在三房,遲早要被他剋死”說到最後,已經是嘶喊着,狀似瘋癲。

喬大老爺被妹子的反應嚇了一跳。

他來之想過妹妹會狡辯、會哭泣,會嬌嬌弱弱自陳無辜。做了大半輩子的兄妹,喬氏那點手段早在喬大老爺心中,就是沒想到她會這樣瘋癲模樣,且心歪了,不僅絲毫不悔改,還如此地理直氣壯。

這樣的喬氏,孃家人瞧着都害怕,沈滄夫婦怎麼放心將她留在沈家?即便沒有沈洲的信,他們也會想理由將她送出去。

屋子裡雖只有兄妹四人,可門口站着沈家的婢子,院子裡還有其他僕婦。

喬三老爺覺得丟臉丟大發了,喬氏這些話傳到沈滄夫婦耳中,又哪裡有喬氏的好果子吃?

之前在客廳時,兩家已將商量好,喬氏雖送到莊子上過活,可一應供給也是如同在京中,不會讓喬氏受了委屈。

喬氏這樣作死,真當沈滄與徐氏是好脾氣的?真要節外生枝,還不知後果會如何。

喬三老爺太陽穴直跳,皺眉道:“陰奪人子本就是姐姐不對,如今事情敗露,雖沒釀成大禍,姐姐也當洗心革面、真心悔改纔是正經,這樣顛倒黑白是何道理?沈珏那裡,既是姐姐嗣子,姐姐就該慈愛,實在親近不了也當彼此客氣,磋磨嗣子這樣害人不利己的事情姐姐還是少做”

“哈哈哈哈”喬氏笑出了眼淚:“徐氏這是改了姓子不成,怎麼做起菩薩來?這還真是體恤我了,這是找了我的兄弟過來給我定罪……”

喬三老爺板着臉道:“姐姐且醒醒,如今沈家上下寬和,不過是將姐姐送到莊子上,只要姐姐知道自己錯處,靜心休養幾年,等到姐夫回京,難道還不接你回來?這樣胡言亂語,將上下都得罪光了,以後受苦的不還是姐姐?”

要旁觀的喬二老爺說,喬三老爺雖有私心,可這番規勸也是真爲了喬氏好,算得上是苦口婆心,不過以喬氏的姓子能領情纔怪。

“住口”喬氏立起眉毛,高聲呵斥道:“三哥當官當傻了,長幼尊卑的道理都忘了?我是姐姐,你是弟弟我就算有千萬不好,自有大哥在,輪不到你這個弟弟來教導我”

喬大老爺聽了,挑了挑眉,對三老爺嗤了一聲,道:“妹妹說的就是有些人開口閉口的大道理,自己卻是不知禮,委實好笑的緊”

說到這裡,他又望向喬氏:“妹妹不用多想,就按我說的辦,咱們回家去。沈家既已經嫌了你,也不會厚着麪皮扣你的私房嫁妝,回去自由自在過曰子,不比什麼都好?莫要聽老三說教,什麼名聲不名聲的,爲了個好名聲,讓自己窩窩囊囊過曰子纔是難熬……再說了,就這樣被送出去,提什麼名聲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你打小就沒受過苦曰子,作甚有孃家不回、要去荒郊野外過冷清曰子?”

喬三老爺聽兄長口無忌憚,越說越離譜,還真擔心喬氏被說動,剛要開口,就見喬氏搖頭道:“我不走”

她臉上滿是淚痕,可神情果決。

“妹妹哎”喬大老爺跺腳道:“作甚不走?你還指望沈洲不成?這男人就沒一個好東西,他但凡依舊愛重你,也不會就這樣將你送回京城……你可別指望了,那是靠不住的大哥就是男人,最是曉得男人德行,沒有不喜新厭舊沈洲守着你這麼些年,早憋的不行了……”

喬三老爺見兄長滿嘴胡噴,忍無可忍,咬牙道:“大哥姐夫送姐姐回京,是爲了奔喪,此乃孝道”

喬大老爺瞥了他一眼,道:“老三你甭跟我裝君子沒聽說哪家出嫁的女兒爲了孃家的白事將丈夫丟在一邊的沈洲忍了這些年,說不定早就厭了髮妻,這回也算是稱心如意了。否則的話,只要他能顧及你姐姐體面,打發人跟回京接了你姐姐過去,將你姐姐與這邊隔開,大表哥、大表嫂還能追着處置你姐姐不成……”

喬氏聽了,如同醍醐灌一般,身子搖搖欲墜。

喬三老爺正好瞧見,顧不得與兄長理論,忙關切道:“姐姐”

喬氏眼神空洞洞的,神色木然,聲音飄渺道:“原來,他已經厭了我……

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久聞大名(五)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疾風勁草(四)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頂門立戶(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二百七十九 雙桂聯芳(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一)50票加更第二百零五章 如意算盤(一)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難兩全(三)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貞元會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
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五百零四章 順藤摸瓜(四)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久聞大名(五)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疾風勁草(四)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理昭彰(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頂門立戶(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二百七十九 雙桂聯芳(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一)50票加更第二百零五章 如意算盤(一)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難兩全(三)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貞元會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