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太原平亂

在李唐時代,太原的地位無比重要,相當於現在的天津之於北京。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這是有原因的,太原是大唐李家的龍興之地,屬於龍脈所在,自然要予以保護,更重要的是,太原又處在長安的後翼,可以稱之爲首都的大後方。正因爲如此,太原一直被視爲朝廷的後‘花’園,倍加呵護,很多皇親國戚或是退休了的朝廷重臣都在此地居住。但是,這個後‘花’園足夠遠了,距離長安足有1200餘里。

從長安到太原,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水路,從從長安城外的渭水碼頭登船,沿河而上,到風陵渡換大船,繼續到汾水,順水道抵達太原。另一條是旱路,由長安往北沿官道行進,直達風陵渡,進入陝西地面,越過太行山谷進入太原地面。

坐船安穩,少了鞍馬勞頓,但是,因爲時值秋季,水淺灘多,行船困難,需要的時間太長。軍情緊急,可謂刻不容緩,一刻也耽誤不,因此,高仙芝沒得選,只能走旱路。

高仙芝是馬上的將軍,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對於這樣的行程,自然是沒有什麼畏難的情緒。從兵部領了碟文,高仙芝帶着幾名親兵,快馬加鞭朝着太原的方向奔馳,三天之後,到了風陵渡。

時值秋日,黃河還沒有結冰,依然濤聲依舊。

黃河浩淼無邊,濁‘浪’排空,雄渾之氣,盡收眼底。

沿途的官府得到了兵部的知會,戍守風陵渡的地方軍政官員早就在渡口等候。

軍情緊急,高仙芝謝絕了當地官員的熱情挽留,一行人搭乘官船越過了黃河天險,進入了山西地面。

山西臨近沙漠,受到乾旱季風的影響和人爲的破壞,自古以來就是黃土高坡,較之樹木蔥蘢的陝西大是不同。

西域是白草黃沙,山西是黃土漫漫,兩地有共同之處,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黃‘色’。這是夢裡的顏‘色’,高仙芝的心情一下子就變得燦爛。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時光轉瞬過去,距離上一次來到太原,已經二十多年,自己從懵懂的孩子,長成了健壯的漢子,高仙芝的內心無比的感慨。

越過了茫無際涯的太行溝谷,進入了太原地面,中午時分,太原城遙遙在望。

在高仙芝的兒時記憶之中,太原城是西北重鎮,市井繁盛,四鄉百姓紛至沓來,官道上熱鬧非常。然而,今天的官道上冷冷清清,除了他們幾個人的戰馬的“踢踏”聲,沒有任何其他的聲音。

高仙芝久經戰陣,知道這是因爲‘亂’兵的原因,四鄉百姓因爲懼怕兵匪,躲在鄉間不敢入城。

高仙芝的心情在一瞬間變得落寞,帶住了戰馬的繮繩,舉目向四周看去。

四周的農田都已經收割,大地‘露’出了赭黃‘色’的‘胸’膛,‘裸’‘露’的原野靜悄悄的,沒有一絲人聲。孔子文學網

高仙芝打消了向周圍百姓打探消息的念頭,用力一夾馬腹。尖銳的馬刺刺痛了戰馬的神經,長嘶一聲,奮力揚蹄向着太原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太原城城‘門’大開,吊橋懶洋洋的搭在護城河畔,‘門’‘洞’裡沒有一個站崗執勤的守軍。

高仙芝進入了城‘門’,沿着黃土大道行進,放眼望去,家家關‘門’閉戶,街道上杳無人跡,只有三三兩兩的軍兵在街上散漫的遊‘蕩’着。

看到高仙芝等人軍容整肅,這些散漫的遊軍驚奇的睜大了眼睛。

高仙芝沒有搭理遊軍的驚異目光,在兵部郎官的引領下,來到了河東節度使的府衙。

河東節度使府衙,這是大唐在內地設立的最重要的軍鎮,平時戒備森嚴,而現在,竟然府‘門’大開,唯見幾個無‘精’打採的軍兵在‘門’外敞開肚皮曬太陽。

高仙芝來到了河東節度使大堂‘門’前,跳下戰馬,大步闖進了大堂。

高仙芝的親兵將戰馬拴在馬樁之上,緊緊跟隨着高仙芝進了大堂。

高仙芝進入了大堂,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大堂之內,幾個炭爐發出了熊熊的火光,將昏暗的大堂照得亮如白晝。

火光之中,一羣衣冠不整的軍兵圍着指揮作戰時擺放地圖的巨大几案,大聲嚷嚷着。

高仙芝走近一看,看到了幾隻骰子在几案上滾動,几案上擺放着成堆的銅錢。

高仙芝治軍頗嚴,平日裡,他的軍隊將士不敢公開賭博。今天,竟然見到了在軍隊的指揮中樞中賭博,這就讓他十分的氣惱。

這時,賭博的軍兵發現了怒目而視的高仙芝,不知道他是什麼來頭,因此停止了手中的動作。

高仙芝用鼻子“哼”了一聲,冷冷的問道:“誰是這裡的長官?”

軍士們不知道高仙芝是誰,只覺得他身上有着一股駭人的殺氣,因此沒有人敢搭腔。

兵部郎官上前一步,說道:“這是河東節度副使高大將軍,你們還不參拜!”

自古以來,中國人是畏懼權威的,這是儒家的道義使然,也是頭腦中固定的觀念,很難改掉的。因此,軍兵們聽到了這個中年漢子就是節度副使,當即變了臉‘色’,紛紛跪地請安。

一路上來,高仙芝最擔心的就是軍隊不聽話,一旦到了將士們不再畏懼權威的時候,那麼,這支軍隊就徹底廢了。現在看到將士們畏懼的表情,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

“高大將軍問你們,誰是這裡管事的?”郎官繼續發問道。

軍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陷入了一陣平靜。終於,一個年老的軍士說道:“高大將軍,我等都是河東的兵,一個多月沒有軍餉了,都在等着討軍餉。”

高仙芝壓住了火氣,冷冷的說道:“本帥不會欠你們的軍餉,你先告訴本帥,誰在這裡管事?”

老兵指了指後堂,說道:“將軍們都跑了,只有李副將還在營中管事。”

高仙芝“哼”了一聲,擡‘腿’向後堂走去。

進入了後堂,後堂不大,有一張垂着布幔的大‘牀’,看來是河東節度使休息的地方。

高仙芝沒看到人,只聽到排山倒海般的“呼嚕”聲。

親兵“嘩啦”一聲拉開布幔,看到一名和高仙芝年齡相仿的漢子躺在‘牀’上“呼呼”大睡。

高仙芝皺緊了眉頭,努了努嘴,親兵們領會到他的意圖,伸手將睡的正香的漢子拎起來。

漢子睡的正香,冷不丁被拽起來,心情很不爽,罵罵咧咧的掙脫了親兵的手臂。

高仙芝大刺刺的坐在了‘牀’上,舒服的伸了一個懶腰。

兵部郎中申斥道:“你就是軍中的李副將,見了河東節度副使高大將軍爲何不跪?”

李副將吃了一驚,當時的睡意就沒了,戰戰兢兢的行了軍禮,然後規規矩矩的站在了一旁,不敢面對高仙芝的目光。

高仙芝冷淡的說道:“李副將,楊光被抓,軍中你的職位最高,爲何不能管束軍士?”

“大將軍,楊光帶來的幽州軍搶劫了府庫,一鬨而散逃了。現在的軍兵都是河東舊人,一個月沒發軍餉了,將士們不服管束,卑職也是約束不了啊!”

高仙芝冷冷一笑,說道:“朝廷不能欠軍餉,早晚會發到大家手中。太原關‘門’閉戶,百姓受到了搶劫,想必,這不都是幽州軍乾的。你作爲軍中主將,縱容將士搶劫,軍法廢弛,該當何罪?”

李副將慌了,急忙辯解道:“高大將軍,卑職也是新來不久,在軍中沒有威望,將士們不聽卑職的。軍中‘混’‘亂’不假,可那不是卑職縱容的啊!”

高仙芝勃然大怒,吼道:“軍中自有法紀,你作爲副將,不能管束軍士,留你何用!聽着,將這廝推出去砍了,將人頭懸於城‘門’。”

李副將嚇得面如土‘色’,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說道:“高大將軍,卑職冤啊!請高大將軍……”

李副將話音未落,親兵們一起動手,將他向‘門’外拖去。

李副將求饒不成,破口大罵,問候了高仙芝的十八輩祖宗。

親兵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扯下一塊布幔塞到他的嘴裡。

看到李副將被拖到‘門’外,兵部郎中謹慎地說道:“高將軍,軍中‘混’‘亂’情有可原。李副將管束不力,罪不至死,這麼處置,是不是太重了?”

高仙芝冷然說道:“治‘亂’世用重典,城內如此‘混’‘亂’,不殺幾個,何以整頓秩序。本帥今天借他的人頭,就是殺‘雞’儆猴,讓將士們畏懼。”

高仙芝話語‘陰’冷,郎官當即出了一身冷汗。但是,他還是壯起膽子提醒道:“高將軍,副將是朝廷命官,不經朝廷命令擅自處決,恐怕會引來御史彈劾,還是要三思而後行爲是。”

“軍中無餉,人心渙散,此時不殺人立威,何以整肅軍紀!”高仙芝有些不耐煩了,幾乎是咆哮着說道。

看到高仙芝的臉‘色’因憤怒而變得紫紅,郎官不敢說話了,站在一旁不作一聲。

高仙芝也覺得自己的語氣過重,畢竟,郎官是兵部的人,於是站起身,在地上踱了幾步,說道:“軍隊不同於地方,這地方不能缺乏畏懼,沒有將士們的畏懼,軍令何以貫徹?所以,李副將必須死!”

高仙芝殺心已定,郎官儘管內心爲副將喊冤,但已經於事無補,因此無語,不敢再搭一句腔。

這時,親兵進來報告,已經將李副將處斬,請示下一步行動。

高仙芝依然‘陰’沉着臉,命令道:“將李副將的人頭高掛城‘門’,擊鼓傳令,各營帶隊將官速速到大堂集結,本帥要親自訓話。”

親兵大聲回答了一聲“喏”,隨即跑了出去。

血淋淋的人頭高懸於城‘門’,“咚咚”的戰鼓聲響徹雲霄。

太原全城震動,遊‘蕩’於城市各個角落的散兵遊勇迅速返回了軍營,各營的帶隊將官很快就來到了河東節度使的大堂。

高仙芝憑藉鐵血手腕穩定了局勢,散兵遊勇在街頭上消失了,太原城終於結束了‘混’‘亂’。

然而,高仙芝又開始煩惱了,因爲他檢查巡閱了軍營,發現所謂的內地第一軍鎮,竟然是兵不滿員,將士們的成份更爲複雜,以老弱爲多。

高仙芝暗暗慨嘆,河東節度使的太原府就是一個豬圈,養的都是一羣豬,而且是蠢豬。

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125章 鴻門宴第17節 再見煙花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10章 漢家奴第107節 慶功宴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2章 雪夜奇遇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121章 交鋒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5節 輪臺大捷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248章 叛逃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88章 烈女第107節 慶功宴第90節 梟雄末日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8節 伏擊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31節 惺惺相惜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07節 慶功宴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39節 捕俘(1)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90節 梟雄末日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19節 孤身遇險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327節 母馬計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3節 阿犖山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章 雪夜奇遇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6節 飛來橫禍第64節 劉三哥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18節 伏擊
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125章 鴻門宴第17節 再見煙花第84節 遭遇突騎施遊軍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10章 漢家奴第107節 慶功宴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93章 阿拉木機王子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2章 雪夜奇遇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121章 交鋒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5節 輪臺大捷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248章 叛逃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88章 烈女第107節 慶功宴第90節 梟雄末日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8節 伏擊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31節 惺惺相惜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07節 慶功宴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39節 捕俘(1)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90節 梟雄末日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19節 孤身遇險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327節 母馬計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3節 阿犖山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2章 雪夜奇遇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6節 飛來橫禍第64節 劉三哥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18節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