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

由於找到了要找的東西,葉昊天感到非常舒暢。晚飯的時候,他跟農家主人聊了起來。

通過交談,他知道這家人姓王,王老漢六十多歲,家有兩個兒子。老大叫王萬石,在城裡跟人學刻石碑,平日很少回來。老二叫王小石,大約十八九歲,平日閒不住,喜歡舞刀弄棒,曾經跟身在華清武館的同鄉學過兩路拳腳。

王家有十來畝旱地,每年收到的糧食有限,家裡的收入主要靠上山伐木和開採石料。他們將山上的石材開採回來,粗刻之後賣給城裡的工匠。由於活兒很粗,離城又遠,所以賣不出幾個錢,一家人勉強餬口。

“我能看看你家的石器嗎?”葉昊天問老漢道。

“怎麼不行啊?就在後屋,跟我來。”老漢十分客氣。

葉昊天起身跟老漢來到後屋,但見屋裡堆滿了石桌,石凳,石磨,還有一些石材,幾匹石馬。他在屋裡轉了一圈,眼光被一個小小的石盒吸引住了。石盒大約三寸大小,刻工粗糙,值不了多少錢。引起他注意的是石盒的質地,那是一種濃綠的顏色,夾雜了少許白色。葉昊天自幼常見父親把玩金石玉器,所以一看就知道綠色的部分屬於藍田玉。

老漢看他拿着石盒看個不住,笑道:“這是小兒雕刻的,看着蠻好看,也不知道什麼質地。”

葉昊天沉思片刻問道:“藍田縣離這裡有多遠?”

“約有八十里。”

葉昊天心裡明白,這裡的山大概跟藍田玉脈連着,玉礦從藍田一直延伸到這裡了。他取出一兩銀子遞向老漢,要買下玉盒。

老漢急忙擺手:“不,不,哪能要一兩,那麼大的石磨也才賣五錢銀子!”

葉昊天笑道:“這是玉,哪能跟石頭相比?再有幾塊,您老就不用辛苦採石頭了。”

“真的?”老漢聞言忙叫小兒子:“石娃,過來!你從哪裡找來?”

王小石撓頭想了半天,道:“就在後山上,一句話說不清楚,明天我帶先生去。”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石就來詢問:“先生,我們走吧?”

葉昊天“呵呵”笑道:“早上不行,必須等到午後。”看着王小石疑惑的表情,他又補充道:“這是古書上說的,也不知道靈不靈。”有詩爲證:“藍田日暖玉生煙”,說的是烈日照耀下,藍田玉會生出特殊的玉煙。那種玉煙只有在特別留意的時候纔會發現。

午飯以後,王小石又拿了鑿子、錘子前來催促。

葉昊天令他在前面領路,自己跟在後面。

兩人出了門,沒走多遠來到一座小山。

走到半山腰,王小石停了下來,踢了踢腳下的石頭:“就在這附近。”

葉昊天低頭看了看,見是一片青綠夾雜的山石,有的地方露出些許玉絲,可惜都斷斷續續不成體系。

他試着挑了幾個地方,沿着玉絲的方向用鑿子鑿下去。結果露出來的只是些普通的石頭,連着好幾次都一樣。

王小石見了,不覺有些失望。

葉昊天站起身來在四周緩緩走動。他走動的範圍越來越大。當走到一塊碩大岩石的時候,胸前的通靈寶玉忽然熱了起來。他心中一動,連忙停下腳步仔細查看。

那是一塊方圓十餘丈的大石,石呈白色,寸草不生,看不出一絲玉的痕跡。他沿着大石走了一圈,通靈寶玉一直熱熱的,而離開大石寶玉就涼了下來。走到離開大石三丈的地方,迎着陽光仔細觀察,他發現陽光照耀下大石之上隱隱有股霧氣,霧氣的紋理極細極微,若有若無,跟古書上說的一模一樣!真有“玉煙”!

回頭一看,只見王小石正蹲在地上發呆。

葉昊天禁不住笑了笑,走近大石,在大石中央鑿了下去,結果只鑿兩三下就看到碧綠的玉。玉埋藏得很淺,距離大石表面不足半尺。

他起身換個地方繼續開鑿,連換幾個地方都有玉。看來這塊玉石極大,只怕要價值連城了。

他把鑿出的石屑重新堆回去,隨後招呼王小石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他一言不發,心中在想:“這麼多的財富如果不能妥善安排,只怕會給王家帶來災難,必須仔細考慮周詳。”

若在以前,他對錢財決不放在心上。可是自從蘇家大劫之後,一切都變了。

直到此刻,他還不知仇家是誰,報仇之路也沒有完全確定,不得不做出多手準備:如果仇家來自武林世家,他可以在武功大成之後登門索仇;如果來自朝中奸佞,他可以走科舉之路攀龍附鳳爲蘇家伸冤雪恨。有錢能使鬼推磨,無論哪條道,錢財充足都是大有裨益的。

王小石走在後面,看着葉昊天低頭走路嚴肅的樣子,嘴巴張了張又閉上。

回到屋裡,葉昊天讓王老漢和小石坐好,然後才神情凝重地道:“我們找到寶藏了,這些玉既可以讓我們大富大貴,也可以家破人亡。”

“啊?”王老漢被嚇得手一抖。

葉昊天趕緊安慰他道:“別怕,此地人煙稀少,只要我們不聲張,應該沒人知道。當務之急是將玉石悄悄採回來。”

王小石也道:“爹,沒事,我去城裡把大哥叫回來,幾個人一塊弄,用不了半個月。”

王老漢只是點頭,心裡一直惴惴不安。

當天晚上老大王萬石就回來了。

第二天一早,幾個人一起上山,王家兄弟手裡拿了鑿子,葉昊天卻拿了把生鏽的柴刀。

到了地頭,那兩人挽起袖子準備開鑿。葉昊天卻嫌鑿石的聲音太響,決定不再隱藏自己的功力。他讓兩人在旁邊歇着,自己用柴刀先在大石上橫豎劃了一條條的線,然後運起全身內力向下切割,功力到處,刀尖泛出黃光,筆直地切進大石裡,深達數尺,來回走了三遍就把大石完全切開了。

旁邊兩人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他們的工作就是把那些三尺見方的石頭搬到山下,然後由王老漢用牛車將玉石運回家。幾個人足足搬了三天才搬完。

隨後,他們在屋子後面的空地上挖了個大坑,將玉石放進去,屋子裡只留下七八塊。

葉昊天讓他們把玉石再切小一些,拿到較遠的城市賣給名聲好的玉器店。

他知道出門沒有錢不成,便給王家留下三百兩銀票做盤纏。

次日午後,他離開王家,信步來到先前開採玉石的地方。

一眼望去,先前高高凸起的大石已經不見了,留下一個三尺深的凹坑。

他踩在凹坑中央,來回踱了幾步。

沒承想,胸前的通靈寶玉竟然又熱了起來。

“奇怪!難道說還有玉?沒有采盡?”他在四周走了走,發現寶玉忽冷忽熱,熱的範圍比較侷限,不超過三尺方圓。

他見生鏽的柴刀還扔在附近,於是撿起來向下試着挖掘。結果挖了不到兩尺,挖出一塊三尺見方的玉石。這塊玉石跟先前開採的又有不同,通體翠綠透明,色彩極濃,沒有一絲雜色,綠得彷彿要滴出玉汁來,映着陽光發出奪目的光彩!

“這是玉精!是玉心!極其罕見,無價之寶!”葉昊天心中狂喜!他記得《道藏總覽》中提到過,玉精可以寧心安神,驅除心魔,令人心態平和。有了玉精的幫助,修道者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對於修道者來說,玉精可以說是夢寐以求的東西!

他小心地把玉心收進乾坤錦囊。怕把靈芝壓壞,他把靈芝葉片取出來放在幾天前得到的小盒裡。

奇寶在身,該到遊歷天下尋訪仇家的時候了!

不過,想起棺中人深不可測的功力,還有那御風行空的禿頭和尚,葉昊天的心裡就覺得不安:“不行!我的功力還差得很遠,說不得,要去道家聖地青城山看看!據說青城山修仙的人最多,高手也很多,若能在那裡訪得名師,學到真本領,報仇就多了幾分把握。”

想到這裡,他催馬上路了。

一人一馬在烈日下行行止止。

他摘下戴了差不多兩年的面具,取出銅鏡查看。

現在的他面色白嫩,就像出生一月的嬰兒。由於服下了三片千年靈芝,他的體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身的骨骼重新整合,本來柔弱的身軀高大結實了很多,就連圓圓的臉也變成了方形,即使父母活着只怕也難辨認出來。

爲了讓面色變黑一些,他專門在烈日當頭的時候上路。

可憐身下的那匹馬,走不過兩百里就口吐白沫,氣喘吁吁。

這一天,終於趕到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東南,距成都百餘里。山上林木蔥蘢,峰巒疊翠,狀若城廓,故稱青城。

青城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

到了青城山腳下,他的心中忽然感到有些不安:“我是去拜師學藝的,若是被逼着做道士怎麼辦?若然做了道士,只怕辜負父親和外公的期望,無法延續蘇家的香火了!若是不做道士,又難得到名師的指點,如何報仇雪恨?”

他在山腳徘徊了好大一陣,心中感嘆不已:“可悲!可嘆!當世高人爲何盡是和尚、道士?爲何沒有一個儒生?可惜呀!夫子微言大義雖然精妙,培養出來的卻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弟子,這真是儒家莫大的悲哀!若是聖人也是神仙,也有移山倒海的力量,那該有多好!我也不用爲改換門庭犯難了!”

感慨良久,他開始沿着濃蔭密佈的石階山路緩緩向上攀登,一路上欣賞山上的美景,有時俯臨深澗,有時又攀登危崖,不久來到一處道觀,門上的橫匾上寫着“建福宮”三個大字。門兩邊有一副對聯“溪壑奔騰,百川東去通千派;雲霞縹緲,萬里西來第一山”。

大門敞開着,一箇中年道人正在收拾香爐裡的菸灰,見到有人到來,當即擡頭問道:“小夥子,你是參加開山選秀的?來早了三天呢!”

葉昊天心中一頓:“有這種機會?剛好省了我亂碰亂撞!”口中答道:“不早!我怕來晚了趕不上。”

道人笑着道:“早幾天也好!先熟悉一下環境。你跟我來。”

葉昊天一邊寒暄,一邊牽着馬跟道人往前走。

建福宮的後面有一排民房,那是給進香遊覽的人準備的,還有一個馬廄。這裡就像一個旅店,連管理的夥計也未着道裝。

道人笑道:“你就在這裡住下,八月十五再來建福宮,辰時來,別晚了。”

葉昊天答應了一聲,隨後便安頓下來。還有三天時間,他可以好好遊覽一下青城山。

青城山被尊爲道教“第五洞天”,很早就有道人在此修煉。東漢年間,“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開創青城派。張陵在此修行兩百年羽化成仙。第二代掌門張魯,修煉四百年成仙而去,然後是趙縣及趙冕,連及門下弟子共有三十五人得道,直到第十代掌門杜光庭是最後一個成仙的人,不知道爲什麼,自此以後青城山無人可登仙籍。如今全山道觀七十多座,修持道士千餘人,掌門青陽真人以下四大長老、一衆弟子分居於各道觀中。

青城山方圓百里,分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以天師洞、上清宮爲中心,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處勝景,山勢雄偉,四季常綠,羣峰環繞,景色清幽,集雄、奇、幽、險、神爲一體,以“青城天下幽”著稱。後山則以沙坪爲中心,乃是道士練劍的所在。

葉昊天沿着石階四處走動,一路走一路看。他發現山上有不少的亭臺樓閣,大概因爲有道士在裡面修煉,所以大都被列爲禁地。於是他選擇向人跡罕至的地方行走,感覺胸前的寶玉時不時的變得發熱,知道這裡乃是修真聖地,就連地下也埋了不少的寶物。

由於初到此地,且將是未來的師門所在,他可不敢現在就放肆發掘。

即便如此,在四顧無人的時候,他還是找到了三把寶劍,一些山參首烏之類的東西。他把寶劍和藥材都放進乾坤錦囊裡。

※※※

三天以後,八月中秋,晨時,溫暖的太陽剛剛升起,幽靜的青城山忽然熱鬧起來,來了很多行動敏捷的年輕人。大家都聚集在建福宮門外,等待七大劍派之一的青城派開山選秀。這些人有的是周圍的農家子弟,穿着粗布藍衣,老老實實的垂手站着;也有人來自外地,身背寶劍,氣勢不凡地走來走去。數百人聚在門前,有些人話語不絕,但更多人一語不發,每個人眼裡都放出憧憬的光芒。葉昊天也雜身其內。

沒等多久,建福宮大門敞開,一個小道士請大家進山。人們跟着小道士來到在一個寬闊的平臺。平臺上站了一個五十餘歲的道人。

大家站定以後,那道人開口說話:“歡迎來到青城,貧道法號‘清風’,負責接待大家。首先要說的是,青城派開山選秀,是爲了選出資質最好的弟子。修道很艱苦,每個人的潛力是有限的,希望大家都能入選,萬一不行也不要放在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不定走別的路更加有出息呢。”

略停片刻,道人接着說道:“這次選秀分爲三關。第一關,明心;第二關,摸骨;第三關,測智。請大家跟我來,我會向你們詳細解說清楚。”

說完,清風道人轉身向前走去,數百人跟在他的身後。大約走了裡許路程,來到一個寬暢的洞口,洞口上方刻着“明心洞”三個字。旁邊則站了數十個道士。

大家看着黑乎乎的洞口疑惑不解。

清風介紹道:“這洞深達數百丈,沒有光,卻有一些奇怪的東西,如果大家覺得受不了就站着別動,會有人把你帶回來。如果有能力就一直向前走,真正能走到底的人極少,大家盡力而爲吧,但也不要勉強。”說完清風道人率先走了進去,大夥兒跟在他身後,最後面跟着的則是那數十名道士。

洞裡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偶爾某處發出磷光,也是一閃即滅。大家就憑着磷光中看到的影子摸索着向前走。磷光之中有時會衝出一些青面獠牙的怪獸,有時是一些鮮血淋漓的屍體。漸漸地耳邊傳來冷冷的風聲,夾雜着悽慘的哀號,腳下似乎也踩到軟軟的東西,好像還有蟒蛇爬動的聲音。只走了十餘丈,有些人就渾身發抖,站着不敢動了,也有人哭着喊着要求出去,然後便被道士拉走了。

走了十幾丈,衆人來到一個明亮的石室,裡面擺滿了黃金白銀,翡翠瑪瑙,各式寶物,光彩照人。很多人一見便停了下來,還有人伸手去摸。葉昊天知道那些不過是道士做出的假象,於是不爲所動,跟着清風繼續往前走。不過一會兒工夫,石室的光亮完全消失了,連一點熒光也看不到,凡是停下來的人都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要走的方向,最後只好被人拖了出去。

又是十餘丈,一行人進入另一間石室,室內色彩朦朧,情景如真如幻,或站或坐着十餘個絕色女子,每個都儀態萬方,一顰一笑,攝人魂魄。別說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就連行將就木的老翁也會不由自主地呆看半晌。葉昊天此時也有些恍惚不定,趕忙收攝心神,繼續向前走去。

三關已過,數百人的隊伍只剩下五十人不到。

又走了一會兒,葉昊天忽然發現領頭的清風道人不知到哪裡去了,四周空蕩蕩的,見不到一個人影。蒙朦朧朧之中,好像走在無邊的荒野上,迎着如血的殘陽,眼見三兩隻烏鴉蹲在光禿禿的老樹上,呆呆的地叫個不停,空蕩的原野上回應着冷清的“呱呱”聲。這時候,他的心裡滿是淒涼,“日暮鄉關何處是?”“苦藤老樹昏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無盡的傷感涌上心頭,整個人都陷入迷惘之中。

他恍恍惚惚地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遠,忽然之間,他又覺得彷彿回到了嶽麓山,綠樹掩映之中,自己正拿了本古詩朗誦着,遠處有人跑過來,高聲叫着:“恭喜,恭喜,您中狀元了!”眼見父母從屋子裡走出來,手裡拿着喜糖分發着,周圍聚集了一羣小孩,爭着去搶分發的糖塊。

見此情景,他的眼淚幾乎流了出來!

正在心神迷亂的時候,胸前的通靈寶玉忽然傳來冰冷的感覺,使得他驀然驚醒。定睛看時,周圍仍然是黑沉沉的石洞。想到再也見不到疼他愛他的父母,他的心裡就是一陣悽楚。

他一面悲嘆一面繼續前行,經過一個又一個夢境,將喜、怒、憂、思、悲、恐、驚,所有的情感都嘗試了若干次,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直到眼前豁然開朗,纔算走出了山洞。

擡頭看時,只見日照中天,晴空萬里,清風吹拂,蒼松微搖。

洞口站着幾個道長,一個個目不轉睛的看着他,目光裡充滿了驚喜。一個鬚髮灰白的老道走上前來,眼裡蘊涵着激動的淚花,用顫抖的手拉着葉昊天:“孩子,你是三百年來第一個通過明心洞的新秀,過來讓我看看!”

葉昊天吃了一驚,不知道自己這樣突出是好事還是壞事。

老道從頭到腳把葉昊天摸了個遍,眼裡的淚花已經凝成了淚滴,簌簌地落了下來:“蒼天啊,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看着葉昊天疑惑的目光,老道拉着他向前走了幾步:“過來,孩子你來看這裡。”

葉昊天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明心洞出口的石壁上刻着這樣幾行字“金丹大道,蓬萊仙蹤,明心見性,青城再興”。

老道用顫抖的聲音解釋道:“這是本派第十代掌門杜光庭成仙之前刻下的,當時他還留下一句話:‘一次穿越明心洞,並擁有金骨水肉的人,將是青城山復興的希望。’三百年了,你是第一個!你的骨骼像金石一樣堅韌,肌肉像綠水一樣柔和,完全符合祖師所述!青城山的未來要靠你了。”

葉昊天心裡卻不由得一陣難過:“仙人早已料定了今天,難道說我天生就是做道士的命?”

“走,跟我去見掌門人!”老道不由分說,拉着葉昊天的手往前走。

一行人曲曲折折走了頓飯光景,來到一個大殿前,大殿的橫匾上寫着“上清宮”。

未需通報,葉昊天跟着老道走了進去,穿過大殿,是一個依山而建的涼亭,亭內坐着兩個老者正在對弈。一個須白齊胸,另一個面白無鬚,都是精神矍鑠,鶴髮童顏。葉昊天跟着老道停了下來,低頭看時,卻見長鬚老者手持黑子,臉上神態悠閒,再看看那局棋,黑棋已佔盡優勢,無須老者雙眉緊皺,正在苦思破解之法,葉昊天凝神瞧了一會,發現白棋雖已被圍得水泄不通,無須老者猶自不肯服輸,依舊手持棋子,久久不能下着。略思片刻,他忽然手指棋盤道:“仙長,這還有一個空格兒。”

無須老者輸得心焦,心中正怪這小子多嘴多舌,但仔細一瞧,那空格果是唯一死中求生妙着,當下心中狂喜,表面上仍裝着沉吟不已,好半天才將棋子四平八穩的放在葉昊天所指的空格子內。

長鬚老者微微吃了一驚,沉吟片刻,也着了一子,但那無須老者適才下的一子,確是上上棋法,承先啓後,數子之後,竟從重重包圍中殺出生路,作活了一大塊地盤,殺到分際,兩人計算棋子,那無須老者原本一敗塗地的棋局,竟反贏了數目。

那無須老者喜得合不攏嘴來,哈哈笑道:“師兄,我說我近來棋力大進,你偏偏不相信,今日卻又如何?您讓我三子是無論如何讓不了的了。”

長鬚老者微微一笑,然後深深瞧了葉昊天一眼,又看了看站在旁邊的幾個人,問道:“長空,有事嗎?”

領着葉昊天進來的老道拱手回答:“師傅,大喜啊!有人過了明心洞!!”然後一指葉昊天:“就是此人!骨骼、肌肉也完全應驗了!”

長鬚老者吃了一驚,運起眼底神光上下觀瞧葉昊天,許久纔開口道:“好!好!青城的厄運終於到頭了!孩子,你從哪裡來?家裡還有什麼人?”

葉昊天躬身回答:“陝西人李昊,父母雙亡,再無家人”。

長鬚道長無比欣慰,說道:“貧道忝爲青城掌門,自號‘青陽’。你能一舉通過明心、摸骨和測智三關,可見資質不凡,以後就做我的弟子吧。”又指着無須老者道:“這是你師叔赤陽真人。”

葉昊天趕緊上前見禮。

赤陽真人連聲誇讚:“良材美質,十分難得!就衝這份聰明,我喜歡!”

青陽真人轉頭吩咐長空道長:“你帶師弟去安排一下,關於明心洞一事不可宣揚,知道嗎?”

長空道長點頭應是。

葉昊天被長空道長安排在自己的隔壁,那是一排連着的二十餘間平房之一。

長空介紹道:“這裡住着的都是第二、三代的弟子,最大的一百四十歲,最小的也有六十歲了,你多少歲?”

“二十歲,師兄您呢?”

“我?八十多歲了,唉,修道艱難,進展緩慢,徒之奈何?”長空嘆息道:“師弟是年齡最小的第二代弟子,好生令人羨慕!”

“師兄看起來頂多六十歲。師傅呢?多少高壽了?”葉昊天又問道。

“據說有兩百七十歲。”長空低聲答道,“師弟是青城的希望,師傅對你很器重,你可要努力啊。”

※※※

八月二十日,黃道吉日,掌門人青陽真人召集四大長老赤陽真人、少陽真人、三陽真人、明陽真人以及二十餘長字輩弟子來到天師洞。天師洞是青城派祖師開山傳道的地方,如今成了青城派長老議事中心。

“諸位道兄,今天請大家來,是爲了見證貧道招收關門弟子,日後還請多多提攜。”青陽真人朗聲宣佈門規,吩咐葉昊天跪叩三清聖像、祖師張天師像,然後是諸位長老,最後道:“從今以後,你的道名叫作‘長樂’,希望你勤修道法,積累功德,使青城一脈發揚光大。”

葉昊天唯唯應是。

衆人紛紛上前祝賀。

衆人走後,青陽真人把葉昊天叫到自己修煉的丹房,問他的修道基礎如何。葉昊天沒有隱瞞,告訴師傅自己曾經服過千年靈芝,目前煉精化氣的功夫已經大成,希望師傅指點進一步的修煉以及如何練習青城劍法。

青陽真人又驚又喜,仔細詢問了葉昊天的練功感覺,然後道:“從你的形體就可以看出曾經服用過靈藥仙草,你中氣充足,煉丹根基非常雄厚,爲以後的修煉節省了不少時間,非常難得。要知道,爲師是在六十歲的時候才修煉到這一步的。”

葉昊天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到了什麼地步。

青陽真人解釋道:“道家三十六重天,分爲六界。第一界六重天,分別是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十八重天,依次是無越衡天、太極蒙翳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第三界四重天,分別是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第四界乃是四梵天,依次是無上常融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第五界便是三清天,分別是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的大羅天。目前你已經修煉到第一界第二重太明玉完天,還需要繼續煉氣化神的修煉。”

葉昊天已經在《道藏》中見過那些名稱,所以並不感到奇怪,只是對自己的進境不太滿意,甚至可以說有些泄氣。他將青陽真人所說的話想了想,問道:“師傅,何謂成仙得道?”

青陽真人解釋道:“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修真之士壽命可以隨着功力增高而延長。第一界屬於修仙的基礎階段,只能算作靈人,壽命可達三百歲。第二界稱作真人,壽命可達八百歲。到了第三界纔可以稱爲仙人,仙人可活數千歲,所謂‘得道飛昇’最少要到達第三界。仙人的壽命也是有限的,難免碰到三災九難,千年大劫,逃得過多活千年,逃不過形神俱滅。第四界可稱爲神人,神人可以活數十萬年,雖無天劫,壽仍可期。即使是三清天神,也只是壽命更長些罷了,或者說復入輪迴時有些便利之處。至於‘長生久視與天地同壽’,那要到大羅天才行。爲師也不過剛剛達到真人界第七重的虛明堂曜天,離仙人界還有十一重天,真是步步驚心,路途遙遙啊。”

葉昊天聽得興奮,問道:“師傅,我聽說以前青城山成仙的人很多,是嗎?”

青陽真人面現無奈之色,語氣低沉地說道:“第十代掌門杜光庭飛昇前說自己達到了第三界淵通元洞天,他是青城山最後一個仙人,其後沒有一個人達到仙人界。”

葉昊天感到奇怪,問道:“爲什麼呢?想來不會是資質問題。三百年來,肯定有不少資質上佳的弟子。是不是因爲道法失傳?還是說修煉所需的寶器難覓?”

青陽真人望着他,目光流露出嘉許之意,說道:“道法並沒有失傳,丟失的是一方北海玄玉,那是張天師在北海千辛萬苦找到的,造就了數十位神仙,在第十一代掌門手上丟失了。那塊玄玉方兩尺,厚一寸,跌坐練功可以節省一倍的時間,平常人修煉到仙人界需要一千年,有了玄玉只需要四百年,資質極佳的弟子甚至只需要兩百年。”說到這裡,青陽真人的目光中充滿了渴求,感嘆道:“自從玄玉丟失以後,修道變得無比艱辛,爲師達到這一步吃的苦太多了,前途更是令人擔心。要知道,修真修到真人界,也只能活八百年。如果屆時未能修至仙人界,就必須轉世投胎,前功盡棄!慘啊!”

葉昊天遲疑道:“也許我可以找到一方好玉。”

青陽真人並沒有在意,隨口應道:“那敢請好,不過很不容易。青城上下,道士千人,尋找了好幾百年,也沒能找到滿意的寶玉。因爲修真所用的寶玉要求極高,不能有一絲瑕疵,有一絲雜色就會有一重劫難。這樣的玉還要有一尺見方,一寸厚度,難啊!通常的好玉有三寸大小就極其罕見了。世上多的是斑駁不純的玉石,要想找到沒有雜色的玉,簡直比登天還難!”

葉昊天不再接言,轉而問道:“師傅,什麼是天仙,地仙,尸解仙?”

青陽真人答道:“順其自然,功到白日飛昇是謂天仙;隱於幽谷山林,潛移默化而成是謂地仙;經過兵解,身毀神存,元嬰修煉得成尸解仙,又稱散仙。三者之中,天仙爲上,地仙居中,尸解仙最下。”

隨後青陽真人又指點了幾句練功的法門,吩咐他回去修煉。

回到住所,葉昊天從乾坤錦囊中取出那塊三尺見方的玉心,按照師傅描述的尺寸,用寶劍運功切下兩塊,每塊厚兩寸,方兩尺。剩餘的大塊仍放回錦囊之中。隨後他取了一塊玉心試練,覺得果然不錯,比其平日修煉更易於收斂心神。

第二天用完早膳,他和衆弟子前往天師洞聽經。今天主講的是青城長老赤陽真人,講述的內容是外丹的修煉。掌門人和一衆弟子都在,千餘人鴉雀無聲。葉昊天用心傾聽,牢記於心。

不到一個時辰講經就結束了。

葉昊天看到師傅向外走,趕緊走了過去,說要請教問題。

青陽真人很高興他能勤學上進,趕緊領他來到自己練功的丹房。

一進門,葉昊天就將早已備好的兩塊玉心拿了出來。

青陽真人只看一眼就呆住了,捧着玉心的手哆嗦了一下!一驚之下趕緊穩住,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仔細察看了良久,他越看越激動,一張老臉脹得通紅,最後忍不住驚叫起來:“天吶,這真是玉精!”。

“這玩意兒有用嗎?”葉昊天吃不準玉精跟北海玄玉相比哪個更有效。

“太有用了,此乃無價之寶!快,去請四大長老來!”青陽真人急忙吩咐道童明月,明月跑着去了。

“玉精比北海玄玉又勝一籌,你看這色彩,通體晶瑩剔透,沒有一絲雜色,這是夢寐以求的寶玉!而且一下子有兩塊之多,真是萬千之喜啊!有了這兩塊玉精,飛仙可期矣!普通人修煉就可以縮短至兩百年。爲師還有十重達到第三界,有了玉精,大概不用三十年!”

正說話間,四大長老到了。大家都看着玉精激動得說不出話。良久,赤陽真人方道:“師兄!有了玉心,我只要一甲子光陰,就能修至仙人界!”

少陽真人最是高興,淚光盈盈地道:“近三年來,我辛勤苦修沒有絲毫進展,這下終於又有了希望。長樂爲青城派立一大功,希望掌門人給予重賞!”

掌門青陽真人笑道:“獎賞自然是免不了,我不會門下虧待弟子的!”隨即面色一整,鄭重其事地道:“此事不可聲張,我自己留下一塊玉精,你們四位交替使用另一塊,務必小心保護,千萬不可遺失!”

四位長老看了又看,將其中一塊用道袍包裹了好幾圈,轉身往外走,出門之時挨個兒叮囑葉昊天:“你爲青城山立功了,我們該當傾囊相授。今後如有問題,就來找我們。”

葉昊天抓住機會對赤陽真人道:“師叔今天講了外丹的修煉,弟子仍有不解之處,希望再度聆聽您老的教誨。”

赤陽真人道:“好說。每日酉時是我練功間歇,你直接來就是,勿需通報。”

臨走的時候,葉昊天發現師傅青陽真人依舊抱着玉心發呆,面上洋溢着似喜似悲的神情,彷彿乍見離別多年的戀人一樣。

※※※

次日酉時,葉昊天來到赤陽真人修煉的朝陽洞。赤陽真人剛好結束練功,看到他非常高興,叫道:“來,來,進來坐!”

葉昊天進去坐下,說道:“師叔,昨天你講了外丹的修煉,我聽了感覺很好,只是不知道外丹的修煉對修道有什麼好處?”

赤陽真人答道:“煉丹講究內外相輔。修煉到不同的階段應當服用適當的丹藥,可以使修煉事半功倍。如果能找到奇珍異草,或許能一步登天呢。”說着從箱子底下找出一本泛黃的老書,說道:“這是我師傅數百年心血的結晶。我師傅乃丹道大師抱朴生……”

“抱朴生?”葉昊天禁不住驚呼起來。他想起外公給自己服用的丹藥,那顆龍虎續命丹就是抱朴生給的,自己能夠活命真是多虧了他。沒想到抱朴生竟然是青城派的上代長老,看來自己跟青城派真是有緣!做道士也是應該的!

赤陽真人看了葉昊天一眼,問道:“怎麼?你知道我師傅?”

“不,不,我聽這名字非常熟悉,聽說很久以前有位丹道大家‘抱朴子’,師叔祖的名字跟他很像。”葉昊天急忙道。

“是的,我師自覺丹藥修行超過了‘抱朴子’,所以給自己取號‘抱朴生’。”赤陽真人接着道:“這本書是他的著作,裡面有我新加的註解。你拿去看吧。煉丹容易,好藥難求,師兄說你已經修煉到第一界第二重,我這裡還有點東西你可能有用。”說完從一個紫紅葫蘆裡倒出了十粒金丹,又搖了搖葫蘆,發現不多了,乾脆一股腦連葫蘆都遞給葉昊天:“這是我五十年前找遍大江南北,蒐集藥材,煉出的一爐‘還神丹’,現在還有十五粒,都給你了。一顆可以修煉十五年內氣,如果你內氣充足,很快就可以完成煉氣化神的功夫。如果內氣不足,必須先修煉內氣。切忌一次服用過量,那樣全身內氣轉化成神髓,內氣枯竭,四肢癱瘓,將會走火入魔。此丹只有轉化之功,並無補神之效,千萬緊記。”

葉昊天接過丹書,百般感謝。回到住所,夜已深沉。他取出大塊的玉心,盤膝坐定,然後從葫蘆裡傾出一顆還神丹,納入口中靜坐練功。不一會兒,但覺中丹田霧氣蒸騰,直上泥丸宮,抵達泥丸宮後盤旋良久,漸漸凝結,變成一滴滴的神髓,儲入髓海。許久之後丹田才平靜下來。這時他感覺丹田中原來鼓盪的真氣變得空虛了一些,而腦髓卻變得非常充盈,連感覺也敏銳了很多。

葉昊天知道自身擁有超過百年的內氣,所以不怕內氣枯竭,於是又服了一顆還神丹。運功之後,感覺腦髓充盈了很多,猶如溪流變成湖泊,波浪起伏不定。

一連服用五顆還神丹,泥丸宮中的神髓漸漸化成了人形,像拳頭一樣大小,元神初成,眉目還不夠清晰,丹田的內氣卻已經減少了大半。

這時雄雞初啼,東方漸白。他暫時停了下來,卻不知道一夜之間自己的功力已經從第一界第二重進到了第一界第四重的“玄胎平育天”。

※※※

晨時,葉昊天跟隨大家來到天師洞,聽少陽真人主講“符籙”。

少陽真人對符籙進行了大致的論述:“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道教聲稱,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嚇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符籙樣式千奇百怪。歸納起來主要有四類。第一類叫做‘覆文’,多數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劃組合成形。第二類叫做‘雲篆’,據說是天神顯現的天書,實即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第三類叫做‘靈符、寶符’,由更爲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這是數量最多、使用最廣的一種符籙。其中除屈曲筆畫外,又常夾有一些漢字,如日、月、星、敕令等字樣。第四類叫做‘符圖’,是一種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爲一體的符籙。”

“道家十分重視符籙的書寫方法,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畫符之時必須要做到心誠。誠則靈,不誠則不靈。符者,陰陽符合也,唯天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號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對。”

葉昊天聽得津津有味,只是感覺還有不足之處。講經結束,衆人散去,他跟在少陽真人身後,詢問書寫靈符的細節。

少陽真人請他來到“上清宮”,讓他坐下之後,然後說道:“符籙有一個關鍵的所在,那就是運氣書符,要求書符者平時有內煉功夫,書符時發放精氣於筆端,使符籙上附着精氣。‘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以靈者,我之真氣也。故曰,符無正形,以氣而靈。’符籙只是形式,起作用的是附着其上的精氣。”

葉昊天但覺眼前豁然開朗,接着問道:“符籙圖形衆多,如何對症下藥,選擇最有效的符籙?”

少陽真人從靜坐的蒲團下摸出一本不太厚的小冊子,遞給葉昊天,說道:“因爲你爲青城立了大功,我把這本書授給你,這裡有祖師傳下的法門,也有我自己多年經驗的總結,你拿去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回來問我。”

葉昊天沒想到所得如此之豐,不禁對少陽真人謝了又謝,高興地轉身離開。

午飯以後,葉昊天取出符籙冊,用心研讀,只花了半個時辰就將各種符圖熟記心中。由於功力增進,他發現自己的記憶能力也增強了很多。

隨後他又取出赤陽真人傳下的外丹書卷,從頭閱讀。

丹書上針對每步功法的修煉都有相應的丹藥。比如煉精化氣有“補中益氣丹”;煉氣化神有“還神丹”;煉神還虛有“入虛丹”;元神出竅有“導神丹”;渡劫有“寂滅丹”;飛昇還有“昇仙丹”。應有盡有,不勝枚舉。每種丹藥的配方煉法都有記載,所需藥材千奇百怪,十分罕見。怪不得赤陽真人感嘆“丹好煉,藥難求”,就連最簡單的補中益氣丹尋常人都難以配齊。

葉昊天花了一個時辰纔將藥品、處方、煉丹方法一一記在心頭。他決定有空一定要把這些藥材全部找到,然後煉成丹藥。

前景似乎十分美妙,他想想就覺得開心,隨即把兩本書收在乾坤錦囊裡。

入夜,他取出玉心,繼續練功。首先服下三片靈芝,不一會兒就覺得丹田重新充滿了內氣,然後又服下幾顆還神丹,靜坐煉氣化神,但覺元神逐漸長大,從拳頭大小長大到一尺,眉目清晰,跟自己一模一樣。他明顯感到功力又長進了很多,很可能達到了第一界的第七層,也就是最後一層“七曜摩夷天”。

※※※

眨眼過去半個月。這一天,葉昊天來到天師洞拜見師傅。

青陽真人一見他就吃了一驚,道:“你現在面色晶瑩如玉,神清氣明,雙目放出異彩,看來已經進入第二界,也就是‘真人界’了!”

葉昊天如實稟告自己的練功感覺。

青陽真人聽得感嘆不已,“當年我修煉到你這一步足足花了一百八十年,你卻年紀輕輕就做到了!老天真會捉弄人!”然後開始仔細指點修煉的方法:“從今天開始,你可以修煉元神出竅了。剛開始要小心謹慎,不可讓元神離開太遠,有危險立即收回。等到元神大到同身大小,可以開始修煉煉神還虛的功法。煉到大成就可以白日飛昇,進入‘仙人界’。”

葉昊天可不想在山上做一輩子的道士,因而試着道:“師傅,弟子想過些天到山下走走,順便找點靈藥……或許有助於修煉……”

青陽真人一口回絕:“不急,青城道法浩如煙海,你要學全了才能下山,雖說你天資聰穎,也得學個十年八年。來,我先傳你青城劍法,那可是本派的招牌,若不會使,就算不得青城弟子。”說着走到院中,展示了一遍七十二式青城劍法。

“十年八年?未免太長了吧?”葉昊天一面在心裡苦笑,一面提起木劍學習劍法。

青陽真人見他學得似模似樣,禁不住暗暗點頭,隨後幫他矯正了幾個動作,說道:“回去多練幾遍,明天再傳你青城十三劍。那就不是普通的劍法了,而是隻有真人界的人才能學的仙劍,御劍飛行,十里之外取人首級。”

葉昊天提起精神將七十二式青城劍法仔細練習了十幾遍,每練一遍都有全新的感受,似乎某些招式可以連續起來使用。五遍以後,他將劍法拆開來隨意組合,發現可以組成無數個不同的變化。十遍之後,他已經可以運用純熟了。

等他告一段落的時候,已經過了未時。

天黑還早,他決定在青城山範圍內轉轉,仔細欣賞洞天福地的美麗風光。

走在山間,他經常感到胸前的通靈寶玉時不時地發熱。發熱的時候他就停下來仔細觀察,尋找引起寶玉發熱的寶物。慢慢地,他發現如果運氣於胸前寶玉所在位置,寶玉就可以察覺周圍數十丈附近的寶物;收回功力,寶玉則只能察知足下三尺左右的範圍。

發現這點,他心裡非常高興,於是運足功力東奔西跑,將青城山踏了個遍,結果找到了不少的飛劍、古玩,還在一個佈滿了蛛網灰塵的山洞裡,找到一片紅色的玉簡,上面刻了兩三百個古篆字,可惜很不完整,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除此之外,他還在建福宮外的小山上,找到一個令寶玉熱得燙人的地方。那裡有一片觀音竹,竹林不是很大,竹子有粗有細,大者粗過碗口,小者細如手指,看似雜亂無章,卻又井然有序。他沿着寶玉指引的方向走,腳下折來折去卻怎麼也走不過去,好像竹林的排列是一個陣法。

葉昊天通讀過成千上萬的古籍,普通的陣法難以困得住他,然而眼前這個小小的竹林卻把他難住了。

他看着竹林想了很久。想到觀音竹生長緩慢,長到碗口粗細只怕要兩千年以上的時間,於是仔細點數了一下,發現碗口粗的竹子共有一百零九根,其餘的大概是後來衍生的了。他將那一百零九棵竹子看在眼中,覺得是一個先秦的古陣法八門九星陣,又彷彿是一個三奇六儀陣,只有一棵竹子特別礙眼,除掉那棵竹子,後面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葉昊天又想了半天,確定無疑以後走上前去,揮劍去砍那竹子,觀音竹極其堅韌,他運起功力,砍了十餘次才砍斷,那分功力切割玉石都沒有問題,實在想不到砍竹卻那麼費勁。

去掉那棵觀音竹以後,剩下的果然是八門九星陣和三奇六儀陣的混合陣法。他一面計算方位,一面小心地一步一步走進去,短短的十丈距離,他竟然走了頓飯光景,最後才終於來到通靈寶玉指引的地方。那是一個古冢,前面有個石碑,石碑上刻着:“鬼谷子衣冠冢”,碑文記載,鬼谷子飛昇之時只餘衣冠,葬於墓內。

葉昊天圍着古墓走了幾圈,發現通靈寶玉指引的地方並不是古墓內,而是古墓後方三尺的地方。他揮動寶劍向下挖掘,兩尺之下碰到一方厚厚的青石,挪開青石赫然是一個黑黝黝的洞口,裡面不知道有多麼大。

他取出火石,點了火把探身下去。洞內並不憋悶,大約有兩個房間大小,洞頂鑲嵌着三顆夜明珠,將火把的光亮反射到各個角落,一室通明。

葉昊天在洞內走了一圈,發現令通靈寶玉發熱的是一個石盒。小心地打開石盒,裡面有一張羊皮紙,上面寫着:“餘道號鬼谷子,修行八百年,弟子數十人。晚年隱居青城,得悟天道。飛昇在即,別無牽掛,唯餘奇門陣法七十幅刻於玉簡之上,另附陰陽寶鏡一方,可觀陰陽兩途。此室之外有八門九星陣和三奇六儀陣守護,破此二陣者,必屬才思不凡之士,入我門來,爲我弟子,可傳二寶。”

羊皮紙後是一個巴掌大的玉簡,密密麻麻刻了上萬字。再下面是一個掌心大的銅境,取在手裡竟然有些沉重。葉昊天將整個石盒都收在乾坤錦囊裡,連洞頂鑲嵌的三顆夜明珠也取了下來,走出古洞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入夜,他繼續修煉煉氣化神的功夫,先服下兩葉靈芝和三顆還神丹,然後跌坐練功。他的功力進展飛速,夜半時刻元神就從一尺大小長大到三尺左右,而且可以在院子裡飛來飛去。他記着師傅交代的話,不敢讓元神飛得太遠。這時候,他已經確定無疑地進入了別人耗時兩百年才能達到的真人界。

沒多久,天又亮了,葉昊天來到天師洞前。

青陽真人已經站在門口,順手遞給他一把寶劍,然後開始傳青城十三劍。葉昊天感覺今天的劍法複雜無比,所以直待師傅演練了三遍他才勉強記住。青陽真人指點了他幾句,讓他繼續練習。

葉昊天練了七八遍,漸覺熟悉起來,他運起內力注入劍中,那把劍竟然脫手而出,自行在空中飛舞,隨着意念展示着一式又一式的劍法。但見滿院劍光,在陽光照射下,映得道童明月的眼睛也睜不開了。

青陽真人站在不遠處喃喃自語:“得徒如此,夫復何求?”

話音未落,忽見天邊烏雲翻滾,雲層間電光隱現,轟隆之聲不絕,真人禁不住心中一顫,掐指算了好大一會兒,叫住葉昊天道:“你已經煉成了仙劍,可以早些下山了!”

“下山?師傅怎麼改主意了,不是要十年八年嗎?”葉昊天吃了一驚。

青陽真人轉身進了天師洞,時候不大又走了出來,將一本厚厚的經書遞在他的手裡,面色凝重地道:“青城道法都在這裡,你天資聰穎,非常人可比,拿去自己琢磨便可。道法修煉,不拘形式,不拘地方,隨遇而安,你愛去哪兒去哪,儘可以自己做主。”

葉昊天滿腹狐疑地接過錦盒,心道:“朝令夕改,師傅這是怎麼了?”

此時此刻,青陽真人的面色很沉重,似乎有着很重的心事,說道:“臨走之前,爲師給你畫道靈符。”說話間腳踏天罡北斗,伸出手指憑空在葉昊天身上畫了道符籙,霎時之間,將葉昊天籠罩在一層金光裡。

畫完之後,他前後看了看,點點頭道:“這道靈符可以在危急關頭保護你三次,只要對方功力不超過爲師,你將毫髮無損,如果對方功力太強,也必須先破了靈符纔會傷到你。”說到這裡,他擡頭看了一眼天邊起伏不定的烏雲,面現憂慮之色,叮囑道:“出門在外,事事小心。最好在外面多遊歷幾年,不必急着回來!”

順着青陽真人的眼光,葉昊天也看到了天上的陰霾,禁不住心中一震,隱隱明白了師傅的苦心。看起來,就連延續千年的道家聖地青城山也要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了,只是不清楚這場狂風暴雨將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來的都是些什麼人,那些人會不會跟蘇家滅門的棺中人有關呢?

他知道自己功力太低,即使想幫忙也幫不上,於是向着師父鄭重地磕了三個頭,然後便下山而去。

走在路上,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蘇府大劫的時候,我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只能眼睜睜看着父母慘死;如今師門有難,我的功力仍然太差,只能再一次選擇逃避!我爲什麼總是望風而逃?難道說天生就是個懦夫?”

一面走,他一面使勁搖頭:“不是的,我不是懦夫!我是一條藏在水底的蛟龍!在功力足夠強大之前,我只有盡力忍耐!我不能直面強敵,只好另闢蹊徑,設法爲剿滅妖人盡一份心力。”

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正文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十四章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
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正文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十四章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八十七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十八章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八十九章 皇兮皇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六十四章 閒來屈指從頭數,一場恩怨皆有因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