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

離開第五關之後,蘭兒驚歎道:“公子,天庭的懸賞好重啊,竟然有可以增長五千年功力的靈丹。你要能答出來就好了。”

葉昊天興致盎然的道:“巫凡已經說過,那是包括‘太上神丹’在內的九種靈丹,不知道太上神丹是不是太上老君留下的金丹。靈丹都有一種共性。一般來說,同一種靈丹服用第二次的時候,效力會比前一次下降一成左右,如果連續服十次,後面再服效果就很差了。所以天庭纔會將九種靈丹放在一起作爲懸賞,因此才能增長五千年的功力。至於那個問題,我也想解答出來,不過現在還沒有頭緒。”

蘭兒望着前方蜿蜒曲折的山路道:“不知道下一關考什麼。過關的賞賜越來越重了,公子加油啊!”

葉昊天挺了挺腰板道:“好!我盡力而爲。”

兩人一邊說一邊前行,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纔來到第六關前。跟第五關一樣,入關的大門同樣緊閉着,只開了一個小門供不想闖關的人通過。

早在十丈開外,葉昊天就看到大門邊寫着的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走近看時,但見門上還有一張告示:“經綸事務之能非獨人間珍惜,仙界也不可或缺,本關考的是事關三界衆生的管理之策,有意闖關者請高歌三句治世名言,若守關者滿意自然會開門迎接。”

蘭兒看了很是高興,笑道:“公子,這是讓你再考一遍進士呢!”

葉昊天也有些詫異,沒想到仙界還需要這些東西。

沉吟片刻,他高聲唱道:“‘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強?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爲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威不二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故法者,國之權衡也。’”

聲音遠遠的傳了出去。

片刻之後大門洞開,一位峨冠博帶的長者興高采烈地現出身來,對着兩人拱手爲禮道:“老夫巫相,歡迎兩位前來闖關。又是五十年過去了,我終於再度聽到高歌叩關的聲音,真是太高興了!快請入內一敘。”

蘭兒急忙道:“前輩,闖關的是我家公子,我是不成的!”

巫相笑道:“那沒事,只要有人闖關就成了。我最喜歡跟人聊天,人越多越熱鬧。我老早就想換到第一關去,可惜他們都不答應,說是若由我守第一關,只怕過關的人就沒幾個了。”

蘭兒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問道:“怎麼會呢?經綸事務的題目不太難啊。每到科舉之年,一批又一批的舉子哪一個不是滿腹經綸?”

巫相笑道:“那些人只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的。真正有才華的人又難修至仙界。你想啊,來此闖關的大多是自幼修行的和尚、道士,別說經綸事務,就是簡單的人際關係也不一定搞得明白。所以我才一等就是五十年。來,來,來!快請入內。”說着頭前帶路向裡走去。

葉昊天和蘭兒跟着他邁步而入,不久來到一間雕樑畫棟的房間裡。

巫相請他們坐下,然後吩咐徒兒奉茶,道:“我這裡有採自崑崙山巔的‘天風茶’,與世間香茗大不相同。”

不一會兒,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端了茶水進來,給每人倒了一杯,隨後悄悄坐在巫相身後不遠的一張方桌旁。

巫相看了看尚未開口的葉昊天道:“適才我聽先生所唱之詞兼有道家、儒家和法家三家之說,能不能請你略微闡述一下?”

葉昊天笑道:“小子葉昊天乃末學後進之人。前輩不必客氣,直接稱呼我的名字即可。”頓了一下後,他又道:“空談理論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前輩不妨舉個例子好了。”

巫相笑道:“闖關之人都是難得一見的博學之士,所以我向來以‘先生’呼之。”然後他略一沉吟,說道:“王母設置此關的目的,是爲了選拔人才管理崑崙山,或者推舉至天庭爲官。兩位有所不知,天界的管理始終是一個大問題。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的數千萬年裡,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始終倡導無爲而治。自從三位天尊失蹤之後,玉帝接過了管理世間萬物的重擔。開始的二十萬年,他只是延續了三天尊的治世方法,對於天界衆神基本上不管不問,這樣的結果是整個宇宙處於失控狀態,有的地方發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卻極其落後。總體來看宇宙的發展還是太慢了,很多問題過了二十萬年也沒有得到解決。

後來玉帝改變了治世方法,拋棄了‘無爲而治’的思想,改爲‘以法治世’。爲此天界專門制定了上萬的天條,規定所有天條必須嚴格執行,執行時不能講一點情面;建立了很多獎罰制度,比如此處的有獎闖關以及天界難題的懸賞等;還建立了遍佈宇宙的交易所,鼓勵神仙分工合作。

這樣做的好處是整個宇宙發展快了很多,以前久懸難解的問題很快找到了解決方法。還出現了善於創造發明的家族,比如公輸世家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這樣也有一些壞處,最大的壞處是天界的整體佛心水平下降了很多,甚至出現了此起彼伏的殺伐。殺伐之事近年來愈演愈烈,嚴重時一次騷亂之後竟然損失三分之一的神仙!

目前,玉帝和玉清衆神已經認識到天界管理的缺陷,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良,這才下令各界探討適合於天界管理的方案。這也就是王母設置此關並給予重賞的原因。”

✿тт kдn✿CΟ

葉昊天聽後有些疑惑,問道:“不是還有佛祖主管心性變遷的嗎?按理說有了佛祖的配合,玉帝的管理應該容易很多,不該出現天界衆神佛心驟降的問題。”

巫相搖頭嘆息:“佛祖的心性管理也存在不足之處。人們往往只重視眼前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對於死後的六道輪迴並不在意。這從神丹幣和佛心幣受歡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來,本來兩者之間是一比一的關係,現在卻成了十枚佛心幣才能兌換一枚神丹幣。目前甚至出現這樣一種情形,佛祖和衆位菩薩苦口婆心勸人向善,世人卻不理不睬毫不動心!由此可見,單有佛祖的管理還遠遠不夠,還要尋找其餘的方案作爲補充。”

葉昊天聽完也禁不住嘆了口氣,道:“沒想到天界的管理也面臨着人間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只怕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必須反覆探討仔細求證,才能逐漸完善。我只能粗略地談談自己的想法。”這時他看到坐在巫相身後的年輕人正在飛速的寫着什麼。

巫相看他注視自己的身後,笑着解釋道:“這是天庭要求的,所有闖關者關於天庭管理的想法必須記錄下來,然後由守關人摘錄有價值的部分上報天庭,爲天庭的革新提供思路。特別新穎的東西還會轉給玉帝審閱,若是他老人家看了高興,說不定會有額外的賞賜。”

葉昊天一聽來了精神,暗想:“我曾經答應三位大儒力爭改變儒家在天界處於底層的地位,現在不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嗎?不管結果會怎樣,自己總應該盡力爭取一下!”

想到這裡,他急忙坐正了身子,將儒家的“仁”功施展開來,使自己的心跳跟對方的內心波動完全一致,然後才用無比親切而誠懇的聲音道:“晚輩認爲,如果不考慮佛心的管理,只從玉帝主管世間萬物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天庭的管理還是人間的管理都離不開道與法,同時還應該加上儒家的因素。其中道家無爲而治,主張‘主逸臣勞’,‘上無爲而下有爲’,以虛靜無爲爲根本。法家主張‘寄治亂於法術’,‘名正法備,則聖人無事。’不但要任法不任智,還要讓一切人與物的資源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儒家提倡德政。‘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玉帝和神職人員只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天下的人就會像衆星拱北斗一樣順從其治理,這樣便可以實現無爲而治。道、法、儒三者之間應該密切配合,互補不足,才能使天庭的管理比較完善,達到三足鼎立的穩定狀態。”

巫相聽得兩眼放光,鼓掌讚歎道:“好,先生講得十分透徹。不知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聽聽?”

葉昊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覺茶水很奇特,不禁低頭看了兩眼,道:“前輩,這天風茶清涼爽怡,果然不同凡響!”

巫相聽他講到關鍵之處,正在滿心歡喜之時,聞言只是道:“是,是,請先生接着講治世方略。”

葉昊天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漢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秦國征服六國,靠的是法家爲基礎的殘酷無情的精神。爲達到鞏固統一的目的,秦採取了統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書和百家學說,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都被徹底焚燬。甚至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坑儒’之事。

然而只有法家的治理是遠遠不夠的。秦朝很快因爲殘暴統治而迅速垮臺。當劉邦領軍進入長安的時候,與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廢除秦朝的苛法。這就是從法家到道家的轉變。

漢朝初年‘黃、老’大興,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結合,纔有了當時的‘文景之治’。後來漢武帝感到,如果要維持統一,還是要統一帝國內的思想。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正式宣佈儒學爲官方學說,六經在其中佔統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積極得多,也溫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樣不加區別地禁絕一切學派,而是從‘百家’之中選出一家,即儒家,給予獨尊的地位,作爲帝國的教義。”說到這裡,他暫時停下來喘一口氣。

巫相卻還想再聽下去,接着問道:“‘廢除百家,獨尊儒術’,如此一來是不是法家和道家都廢了呢?”

葉昊天環顧四周,發現蘭兒正手託香腮看着自己,眼睛裡滿是欽佩自豪的神情,當下對蘭兒笑了笑,接着道:“至於法家,雖然成了秦的替罪羊,可是也從未全部被人拋棄。法家能夠針對新的狀況提出新的統治法術。所以,隨着帝國版圖的擴展,帝王們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論和方術。這就是所謂的‘儒表法裡’。同樣的,道家的作用也很重要。縱觀中華帝國的歷史,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時候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那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實際上,不論儒家、法家還是道家,各有其應用的適當範圍。應當三家互補,各取其長,各避其短。只有達到三足鼎立,才能治理好包括天庭和人間的整個宇宙。”說完之後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已經充分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也算爲儒家在天界的興起盡了一分心力。

此時巫相已經聽得入了神,良久之後還瞪大了眼睛看着葉昊天,感覺如聞天籟,餘音繞樑,久久不絕。

他身後的少年已經記錄了厚厚的一摞,正在以手扶腕稍事休息。

過了好半天,巫相才醒過神來,親自給葉昊天續了茶水,親切地道:“先生能不能將剛纔所說的總結一下,也好讓我用神識將其寫入玉符,呈給天庭覽閱。”

葉昊天想了想道:“總體來說,不外乎‘內用黃老’、‘外用儒法’、‘文武相資’、‘寬嚴相濟’。”

巫相仰天長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千年書。真盼望玉帝能親耳聽到你的妙語。好,好,好!今天真是痛快!這一關你已經過了。歡迎先生有空多來坐坐。”說着取出一個絲綢包裹的小盒遞給葉昊天,道:“這裡有十顆沙棠丸,服一顆可以增長功力六十年,十顆全部服下則可以增長功力四百八十年。此外還有王母備下的‘崑崙貴客’銀牌一塊,崑崙山內所到之處無不奉先生爲貴賓。”

葉昊天自己也很高興,他的高興主要還是第一次毫無遮掩地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不必像在人間的時候說話只說一半。他接過錦盒再三感謝,然後拉着蘭兒告辭而去。

站在通向最後一關的山路上,回頭遙望身後的一道又一道關口,葉昊天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這樣一關關的闖過來,每闖一關都彷彿受到一次洗禮,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像一個又一個師傅在傳授知識一樣,每一關都調動了他渾身的潛能。但是這樣的闖關也很容易讓人疲倦,雖然體力沒有消耗多少,精神上的折磨卻不容忽視。現在的他已經有些累了。

蘭兒感慨地道:“修仙的路真不好走,要不是公子熟讀百萬經書,這些關怎麼能闖得過啊!”

葉昊天嘆道:“有些人或許覺得我修仙太過容易,他們卻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不論做任何事情,找到最佳方法非常關鍵,只要方法對了,後面的事往往變得十分容易。比如說那麼多人去找乾坤錦囊,每個人都知道那幾句謁語,然而他們走遍了大江南北都無法找到。我卻一頭鑽進藏書室裡,一年之內翻閱了上百萬的書籍,又經過仔細分析,最後終於找到了正確的位置。這就是方法問題。翻書看似跟尋寶風馬牛不相及,其實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蘭兒笑道:“那是因爲公子聰明啊!”

葉昊天搖搖頭道:“人在一出生的時候其實都差不多,能力是逐漸培養出來的。比如說記憶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十天背不下一本書,後來我仔細琢磨找到了記憶的規律,才變得快起來。歸根到底是方法的問題。”

蘭兒聽了點點頭:“是啊,我也是因爲興趣使然纔開始學琴的,剛開始老是出錯,後來經過數個寒暑的苦練才熟悉了指法,然後即使閉上眼睛也可以揮灑自如了。公子說得不錯,萬事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那種規律就是‘道’,只有找到了規律才能輕輕鬆鬆地做事。”

兩個人走得很慢,一邊走一邊聊着。

半個時辰之後,他們來到第七關前。

這一關遠沒有前面幾關雄偉,血紅的大門洞開着,簡直就像立着的貞節牌坊一樣。

門上方題了兩行金字:“導引吐納徒自苦,神丹金液通日月。”

葉昊天看了金字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那是說煉丹遠比別的修煉方法重要了。

果不其然,當他走到門前時,發現門上也有一張告示,上寫着簡單的兩句話:“本關考的是煉丹相關問題,自覺有望者請至丹房一敘。”

他看了一圈找不到別的指示,於是拉了蘭兒跨入大門。

入內是一條長長的小徑,兩旁是濃密的樹林。

大約走了十餘丈之後小徑分成兩條,分別標着“闖關小徑,至丹房”和“穿行小徑,至崑崙仙境”。

兩人沿着闖關小徑緩緩前行。

又走了二三十丈,忽然眼前豁然開朗,但見數間平房座落在一個不大的山谷中,綠樹環繞,顯得非常寧靜。

一個道童正在修剪花樹,見了他們連忙上前招呼:“師尊已經知道你們前來,他老人家正在丹林居相候。請跟我來。”說着轉身頭前帶路。

蘭兒一面走一面問道:“不是說在丹房嗎?怎麼改成丹林居了?”

道童看了她一眼,略微有些遲疑的道:“丹房之內正在煉一爐‘不死藥’,所以不太方便,就改在丹林居了。”

葉昊天笑着解釋道:“煉丹有很多講究,有時候特別怕女子進入丹房,怕影響丹的陰陽屬性。”

蘭兒聽了也沒怎麼在意,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只要葉昊天煉丹的時候不把她趕走就行了。

不一會兒,兩人來到一片丹林圍繞着的房屋前,老遠就看到一位錦袍老者站在門外相候。

早在數丈開外,就聽老者朗聲笑道:“老夫巫咸,歡迎你們前來闖關!我已經等了八百年,等得好辛苦!快請入內!”

葉昊天和蘭兒一邊寒暄一邊進入房中。

分賓主落座之後,葉昊天拱手道:“久聞前輩大名,如雷貫耳,皓月當空,今日相見真乃三生有幸!”

巫咸“喔”了一聲,問道:“是嗎?你怎麼會知道我的名字?”

葉昊天解釋道:“晚輩是從古書的記載中知道的。《歸藏》曰:‘昔黃帝與炎帝爭鬥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咸。’《世本》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爲帝堯之醫。’《外國圖》雲:‘昔殷帝大戊使巫咸禱于山河。’相關的記載還有很多,標明的年代又各不相同。看來您老跨越了多個年代,金丹之術委實高明。”

巫咸手撫長髯笑道:“好!你知道得不少啊!老夫的‘不死藥’還不算最高明的金丹,只能在金丹之中排在第三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太上老君的‘太上神丹’,其次是黃帝的‘九轉金丹’,然後才能輪得上老夫的‘不死藥’。”說到這裡他的臉上呈現出幾分得意和自豪的神色。

葉昊天連聲稱讚道:“前輩果然厲害,怪不得王母讓您來守最後一關。”

巫咸“呵呵”笑道:“這一關考的就是煉丹術,煉丹是我們道家的根本,不得不集思廣益,反覆探討,然後才能不斷進步。”

葉昊天不解的問道:“既然如此,爲何不將煉丹術放在第一關考呢?”

巫咸答道:“煉丹之術非比尋常,上乘的金丹大道絕非普通人能夠悟得出的。如果放在第一關,固然會有更多人提出煉丹的見解,然而十有八、九都是錯誤的,反而影響了我煉丹的思路。放在最後一關則不然,凡是能過六關的人,每一個都是天縱奇才,提出的見解縱然不完全對也會有幾分道理,對我都大有裨益。而且這樣我還可以省下時間來煉丹。”

葉昊天點頭道:“晚輩明白了,請問這一關如何考法?”

巫咸道:“我要問你五個問題,其中有的問題是有答案的,考的是煉丹的基礎,有的是沒有答案的,只要你講得有道理,見解有獨到之處,就算闖關成功。”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道:“金丹之術分爲外丹和內丹,我要考的主要是外丹。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何謂六一神泥?’”

葉昊天不慌不忙的道:“‘六一神泥’又名‘固濟神膠藥泥’。通常是在外丹燒煉過程中用於容器的‘固濟’和密封的泥狀物。主要的成分是:礬石、戎鹽、滷鹼、礜石、東海左顧牡蠣、赤石脂、滑石等凡七物。”

巫咸聽了臉上增添了笑容,道:“很好!第二個問題是:‘何謂進退抽添’,這個是煉丹的關鍵了,答得好就表明你的煉丹術已經達到了大師的水平。”

葉昊天想了想道:“‘進退抽添’講的是煉丹火候的掌握。火候的操持必須注意陰陽的進退。所謂‘進’就是‘進陽火’,包括起火以及逐步增進火勢的過程;所謂‘退’就是‘退陰符’,包括減弱火勢、文火溫養以及中止燒煉;所謂‘抽’就是抽去舊火,所謂‘添’就是添加新火。”

巫咸臉上的笑意更盛了,接着問道:“在煉丹過程中,會形成‘火毒’,必須加以排除,否則服食就會中毒。火毒的破壞性在於它能夠導致服食者口鼻生瘡,面部像被火燒焦一樣。所以我的第三個問題是關於‘出毒’的,你知道有那些出毒方法,請一一道來。”

葉昊天低下頭來考慮了一會兒,然後道:“我曾經讀過《還丹衆仙論》、《陰陽九轉成紫金點化還丹訣》等數十本煉丹著作,結合師傅所傳,大體知道出毒的方式。排除火毒主要有兩種,一是‘藥排法’,比如取五加皮、地榆、餘甘子各一斤,硝石、甘草各四兩,搗之爲末,煮七日七夜,幹後細研之,以棗肉製作成丸。再有一法是把煉就的丹埋進地中一年;然後取出在井水浸泡一年;又取出在地中埋一年,直到金丹不發霞光爲止,然後以甘露汁和丹,製作成丸,放入盒子中,進火燠養,火毒就能夠排除。”

此時巫咸的臉上已經是滿臉堆笑了,嘆道:“你如此年輕就掌握了煉丹之秘,真是十分難得。老夫爲了探討這些方法足足花了三千年!好!”

他讚不絕口的連說了數聲“好”,然後道:“上面考的是已知答案的問題,下面還有兩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需要你談談自己的看法。我先說第一個問題。世間之人都知道煉丹的基本方法,可是沒有幾個人能夠煉成;就連丹道大師煉出的也十有八九是假丹;我自己煉的丹也時好時壞,好壞參半。按說我每次煉丹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每次煉丹我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煉完之後對比記錄發現跟以前的操作完全一致,可是就是效果難以保證。爲了這個問題我想了數千年了,到現在還沒有找出原因。你幫我想想看,原因會在哪裡?”說到這裡他滿臉都是希冀的神色。

葉昊天想了想道:“如果說操作方法完全一致,那就不是操作的問題了,很可能是你所用的材料有問題。”

巫咸急忙道:“我用的丹砂都是最上乘的,絕對沒有一點問題,每次都經過了仔細的篩選。”

葉昊天沉吟了一會兒,道:“前輩有沒有對比丹砂的出產地,最好是用同一個地方出產的丹砂,越近越好,如果能不超過三尺就更好了。”

巫咸聽了呆住了,不解的道:“我用的丹砂有不少是在同一座山上採集到的,卻沒留意相互之間距離多遠,難道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

葉昊天定定的看着他道:“不知前輩是否聽說過‘金元’、‘玉精’、‘木靈’、‘火魂’?丹砂雖與它們有所不同,卻也是山川之精華凝聚而成的,只不過有的蘊育了億萬年,其中山川之精華多些;有的只蘊育了幾千年,山川之精華少些。雖然外表看着都差不多,內裡卻大不一樣。這或許是您煉的丹時好時壞的原因吧!”

巫咸聽了一下子跳了起來,一頭撞在屋頂的橫樑上,將橫樑撞得粉碎,屋頂晃了幾晃差點兒掉下來。他興奮得又叫又跳,過了好半天才停下來,對着葉昊天深深地鞠了一躬道:“謝謝小師傅指點,您這幾句話可以省卻我數千年的冥思苦想,我真是太高興了!”說話間他從懷裡取出一個不大的葫蘆,小心翼翼地倒出五顆丹丸,用蠟紙反覆包好,雙手捧着來到葉昊天面前,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小師傅收下。”

葉昊天看着他極其謹慎的樣子,知道丹丸必然極有價值,連忙推辭道:“前輩不要客氣,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不用這樣。”

巫咸硬是將丹藥塞在他的手裡,怕他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解釋道:“這是我萬年來煉製最好的一爐‘不死藥’,服一顆可以增長功力六百年,可惜剩得不多了。”

葉昊天暗叫:“我的娘!一顆增長功力六百年,幸虧是同一種靈藥多吃就不靈了,否則他吃完之後不是可以在神仙榜上排第一了?”他推託了幾次都被巫咸擋回來,只好將丹藥收了起來,然後道:“前輩說有五個問題,不知道最後一個問題是什麼?”

巫咸恭恭敬敬的道:“最後一個問題是天庭規定回答的。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這個問題還是關於丹毒的。丹毒很複雜,不單是火毒和金毒的問題,還有很多別的毒性,實在難以控制。您剛纔說的除毒之法固然是金玉良言,但能不能除得盡卻很難說。所以往往出現這樣一種現象:辛辛苦苦煉成的丹卻不敢服用,服了可能會死,不服又心有不甘,進退兩難。這是令天下數十萬神仙頭痛的問題。請您想想看有沒有辦法。”

葉昊天站起身來在屋子裡走來走去,過了很久才停下來,道:“這個問題或許可以這樣解決。先找二十隻老鼠,根據它們的重量給其中的十隻服下適量的丹藥,另外十隻不服。看看服藥後的結果。如果服下丹藥的老鼠大都死了,那丹藥就還需要再煉。如果大都活了,或者只有一隻死了,就再找六隻猴子來試試,如果猴子也都沒事,就去徵集幾個自願的人服用丹藥。如果那些人服下也沒事,纔可以說這爐丹沒有問題。”

巫咸呆呆地坐了半晌,嘆息道:“這種方法好是好,只是老鼠、猴子也是有魂魄的,它們只是一時墮落到牲畜界而已,這樣對它們不公平。”

葉昊天聞言一愣,暗暗自責:“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不但神有神權,人有人權,牲畜也有牲畜權啊!”

他想了半天,最後道:“那麼是否可以這樣,丹成之後可以廣貼告示,招聘二十位自願服丹的牲畜界的朋友,告訴它們服丹的後果:要麼很快脫離苦難轉生人界,要麼一死了之進入餓鬼界。我想那樣還是會有很多牲畜願意來的。”

巫咸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連聲道:“好!這方法不錯!”說着取了一個金箔包着的盒子,道:“您是萬年以來連闖七關的第二人。這是王母備下的賞賜,裡面有一小瓶玉膏,一個人全部服下可以增加功力九百六十年,若是分給多人服用,一滴就可以增長功力六十年。另外還有一塊刻着‘崑崙長老’的金牌,可以任意穿行除了王母寢宮之外的崑崙山各處,還可以到屬於王母和天庭的苗圃中任意採集三種靈藥,但最多隻能採集一半,不能採光了!”

葉昊天很高興地接了過去,然後拉了蘭兒欲待離開。

快要出門的時候,忽然聽見巫咸從後面叫道:“等等!”

回頭看時,但見巫咸從手腕上解下一隻玉簡遞了過來,道:“小師傅,這是我煉丹萬年總結的經驗,請您收下吧。這些經驗可以省卻您很多年摸索的時間。”

葉昊天吃了一驚,忙道:“萬萬不可,我並沒有給前輩解決什麼問題,不敢受此大禮。”

巫咸誠懇的道:“這不是給您的禮品,這其實是一副重擔,也是我的一點私心。煉丹術發展到今天每進一步都很困難,以我的資質很難再有大的進步。我將畢生的經驗傳給您,是希望您能登峰造極,不斷開拓,將金丹大道發揚光大,這是一副很重的擔子。我的私心是希望您能每隔三千年回來一趟,將您悟出的新東西傳授給我。”

葉昊天感慨萬千的道:“前輩胸襟開闊,堅心向道,執着求索,我又怎敢不答應下來。好,每隔三千年我一定回來拜訪您一次。”說着他接過玉簡轉身離去。

出門五、六步,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於是急忙回頭道:“前輩,您能不能跟其餘幾位仙長說一聲,在刻石碑和上報天庭的時候別寫我的真名,現在天界不太平,我怕一不小心被人打死了。”

巫咸看了他一眼,笑道:“好說,你想刻成什麼名字?”

葉昊天想了一下道:“連闖七關之人前面有鬼谷子,我也應該取個別號,不妨叫作‘神州子’吧,取其漂泊萬里不忘神州之意也。”

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偏遇鬼,誅掃邪佞借上仙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
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九十六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偏遇鬼,誅掃邪佞借上仙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四十五章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五十五章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煙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