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

風先生站在空空蕩蕩的靈霄寶殿之前,靜靜地等着葉昊天和蘭兒從海底歸來。

等人的時候總感覺時間過得很慢,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漸感不耐,於是沿着靈霄寶殿的外牆繞起圈來。

他走得極慢,步履很是輕微,一邊走一邊想着玉帝會到哪裡潛修。

走着走着,他忽然聽見遠處傳來有人說話的聲音:“道兄,我們每天來這裡看三遍,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前來朝拜的樣子,你說究竟有什麼意思?”

風先生不知道來者何人,急忙閃身躲在牆角隱蔽之處。

但聞一個低低的聲音喝斥道:“不要問那麼多!知道太多不是什麼好事。我們只要將見到的可疑人物報上去就行了。其餘的事自然有別人去辦。”

先前的聲音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道:“唉,想我溫瓊昔日也算有點名氣的人物,如今卻被呼來喚去,做的又是雞鳴狗盜不太光彩的事,想想就感覺憋氣。”

風先生聽見溫瓊的名字,不覺心中一動,暗道:“他不是護衛靈霄寶殿四大元帥之一的溫元帥嗎?怎麼會說這種話?”

這時就聽另外一個聲音又道:“講這些有什麼用?用不了三個月真神就要君臨天下了,你還在想那些陳穀子舊芝麻的事!好好幹吧,若是神君高興,說不定還可以讓你坐回元帥的位置。”

溫瓊“嗨”地長嘆一聲:“做不做元帥有什麼關係?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要不是我見勢討饒,現在還不早就被煉化了?即使不被煉化,若是像天皇大帝那樣一天三次忍受折磨,又有幾個人能受得了?我反正不行,您老不也挺了七天便挺不住了嗎?”

那人沉默良久沒有說話,過了半天才笑嘻嘻的道:“你是玉帝駕前貼身護衛,有沒有想出他究竟去了哪裡?若是能將這個難題解開,真神一定非常高興,沒準封你爲神教長老,那可就舒服多了!”

風先生越聽越是氣惱,心中也越發好奇:“這人是誰?爲何心甘情願爲虎作倀?心思還如此綿密,想到從溫瓊身上尋找蛛絲馬跡。”他知道溫瓊的功力不低,而旁邊之人的功力可能更在溫瓊之上,若是動起手來,自己大概討不了好,於是只得盡力按捺,悄悄躲在牆角繼續傾聽他們的話語。

這時,但聞溫瓊答道:“您老不是不知道,玉帝是什麼人啊?他可是萬王之王、萬神之主,他的心思怎能是我這種小人物能夠明白的?我看別說是我,普天之下就沒有幾個人瞭解他!”

風先生還待再聽下去,可是說話的兩人在靈霄寶殿前站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他不敢驟然跳出攔住對方,只能探出頭來向着兩人離去的方向看了看。結果只看了一眼,便從衣冠和背影認出兩人來,禁不住渾身一震:“原來是他!”

溫瓊身着鮮豔的杏黃色甲冑,身背長槍,極易辨認。

另一人身長丈二,頭髮皓白,胯下一隻碩大的黑熊,赫然竟是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可不是尋常人物,人稱“東王公”,一度被元始天尊任命爲管理天下男仙的帝君,在仙界的地位十分崇高,與主管女仙的西王母並列,曾是神仙榜中二十名之內的人物。

雖然最近數萬年來,東王公在神仙榜中的排名逐漸下滑,但也從未跌出前五十位,可見他是功力極強的頂級高手了。

風先生越想越覺得不妙:“連東華帝君都投降真神了,可見形勢之惡劣!想來其餘被擒人員的日子也不好過,其中還包括天皇大帝,若是他也熬不住,那可怎麼辦?”

他又等了好一會兒,才見到葉昊天和蘭兒手挽手姍姍而至。

隔着好遠,蘭兒舉手招呼,率先傳來一道神識:“風先生,需要猜謎語了!”

“什麼謎語?你們找到留言了?”

“找到了!海底秘洞之前有人題了一首詩,可惜卻在第一句缺了個關鍵的字。”

“詩是怎麼寫的?”

蘭兒脫口而出道:“一朵青雲墜()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爭鋒隨意指爲劍,潑墨由心仁作舟,馳騁古今愛洗耳,紛紜世事多凝眸,何日阮肇歸來去,信手清風不用愁。”

風先生心中一沉:“連點兒提示都沒有?”

蘭兒眉峰微蹙,榛首輕搖,答道:“沒有哩!就這麼一首詩,別的什麼也沒有。”

“這可不太好猜!”風先生陷入了沉思。

葉昊天的面上掛着微笑,好整以暇的道:“我們先離開這裡,等下再仔細分析。”說着將瀚海神舟取了出來,招呼兩人上船。

神舟劃出好遠之後,風先生還在冥思苦想:“藏頭?露尾?還是迴文?怎麼硬生生填這個空格呢?”

葉昊天笑道:“我剛纔用監天御印查過,雖然宇宙間星球總數不知凡幾,但是名字爲兩個字,而且以州字結尾的國度總共只有三萬八千個,加上別名、曾用名也不過二十八萬之多。其中人口超過百萬的只有兩千兩百個,超過千萬的更是隻有三百三十個。玉帝進入王道輪迴的目的就是爲了積累王氣,自然是國家越大越好,人口越多越妙。”

風先生一聽來了精神,一面連連點頭,一面補充道:“我想,玉帝修行的地方不會距離玄都玉京七寶山太遠,或許不超過二十萬光年。”

蘭兒攏了攏額前的秀髮,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風先生解釋道:“玉帝下凡也是迫於無奈,不會不關心天下大劫。如果想了解大勢,最好的方法是留在玄都玉京七寶山附近。昊天玄穹星是宇宙中樞,周邊區域由功力最強、才智最高的黃帝主管,一時半會兒不會完全陷落。只要能拖過一年的時間,玉帝就能重返天界了。”

葉昊天興奮地鼓掌:“先生果然不凡,先前我還想查遍三百三十個星球呢!有您這話,就更容易猜了。請稍等片刻。”

說完他將這個問題交給了監天御印。

不久答案便出來了:“所有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中,距離玄都玉京七寶山二十萬光年之內的只有十三個!”

三個人都爲之精神一振:“才十幾個?太好了!”

葉昊天又將原詩重新朗誦了一遍,笑道:“如果從平仄來看,第一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要是玉帝注意平仄的話,那個缺字應該是仄音。我們再來試試,看屬於仄聲的國家有幾個。”

不一會兒監天御印報上結果,屬於仄聲的有八個,屬於平聲的有六個!

葉昊天剛報出結果,蘭兒就覺得不對:“公子,怎麼成十四個了?剛剛還說十三個嘛!”

葉昊天仔細覈實了一遍,發現其中一個國度有別名,八個仄聲裡面既包括“九州”還包括“神州”,指的都是中土!

“中土也在裡面!”三人都禁不住樂了。

風先生眼中放光,十分肯定的道:“沒錯,很可能是九州了!中土爲宇宙間五大聖地之一,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只有那樣的地方纔能更快地積累王者之氣!”

葉昊天“呵呵”笑道:“既然如此,便請先生跟我們回去一趟。我們以玉帝爲師,他進入人間王道輪迴以修煉王者之氣,我們也趁機積累儒功,全當是修煉神丹了!”

聞言之下,風先生的雙瞳驟然緊縮了一半,停了片刻才嘆了口氣:“近鄉情更怯,欲語淚沾襟。不到萬不得以,我很少回去了……”

蘭兒裝作忽然有了新發現的樣子,睜大眼鏡笑道:“先生也是從中土來的?我們還是同鄉呢,真是好生難得!”

風先生神情微滯,似乎不願多談此事,很快轉換了話題道:“我剛纔在靈霄寶殿前見到兩個神教中人,你們猜是誰?”

葉昊天一邊調整瀚海神舟飛行的方向,一邊說道:“我實在猜不出。請先生慢慢道來。”

風先生將剛纔所見講述了一遍,聽得兩人神色大變,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

蘭兒抓緊葉昊天的手臂,過了一會兒,開始自言自語:“這消息還不算太壞。至少我們知道了玄都玉京七寶山數萬神仙的下落,而且有些人還活着,這就非常難得了。”

葉昊天忽發奇想:“我們能不能再去將陰陽法輪盜出來?眼看那些神仙在法輪中受苦,我心裡總感覺很難過。”

風先生連連搖頭,斷然否定:“得意不可再往!此舉無異自投落網,萬萬不可。除非你的功力到了來去自由的地步,那就另當別論。你想想看,能接下真神幾招?”

葉昊天略一沉吟,龜鏡已經爲他指了出來:“如果有了開天神斧,你的功力只要進入神仙榜百名之內,就能跟力搏真神了。你現在排名兩千零八十位,距離百位差得很遠!知道其中的差距有多大嗎?我告訴你,排在第九十九位的神仙是二十八宿中的珍星星主,自從他坐上星主之位以來,已經整整八十萬年了,可見他修行了多麼久!”

葉昊天覺得難以置信,當下問道:“怎麼這些神仙動輒就是幾十、上百萬年的功力?我看五老帝君也沒有修那麼多年啊!比如黃帝,有人說他飛昇的時間距離今天只有一萬年,另外還有人說他早在三十萬年之前就見過元始天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中是否有些矛盾?”

龜鏡答道:“古人沒有文字記載,天知道黃帝飛昇具體在哪一年?而且每個玉清天神都可以帶着記憶進入輪迴。既然玉帝能輪迴九十九次,五老帝君也絕不止輪迴一次。黃帝與元始天尊見面大概是上一世的事了。”

葉昊天覺得這種說法勉強可以理解,雖然其中還是有些模糊的地方,但也不必仔細追究。

於是他回過頭來答風先生先前的問話:“先生說得不錯,我現在功力確實不宜跟真神硬撼。不知先生您在神仙榜中的排名位於什麼位置?”

風先生淡淡一笑:“我只對做生意感興趣,從未與人交過手,功力不高,神仙榜上三千名左右吧。”

葉昊天笑道:“夠了!天下儘可去得。更何況我們去的地方並不是衆仙雲集的仙境,而是充斥着凡夫俗子的人間。”

大家說說笑笑,旅途並不寂寞。

空閒下來的時候,葉昊天便將自己在鼎湖讀到的彈琴法門講給蘭兒聽。

蘭兒很快便入了迷,一時之間琴聲叮咚,神舟之內充滿了歡歌笑語。

一想起回家,蘭兒就非常高興。

算起日子來,兩人離開中土的時間只有兩、三個月,可是在感覺上卻好像在外漂流了很多年。

眼看蔚藍色的星球就在前方,葉昊天問蘭兒道:“我們先到哪裡?是回家?還是去雁湖?抑或九江?”

蘭兒勉強壓抑激動的心情,儘量用平緩的語氣答道:“還是去雁蕩吧,看看三位大儒是否還好,王獻臣也該甦醒了吧!”

葉昊天點頭道:“好,就去雁湖,先去看看我們的小木屋……”

神舟平穩地停泊在雁湖邊的綠地上。

此時剛好是三月中旬,仲春時節,草長鶯飛,萬紫千紅,午後的豔陽暖暖地照在碧綠的湖面上,三間玉室在陽光下反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小木屋依舊保持原貌,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安詳寧靜。

蘭兒迫不及待地跳出神舟,向着玉室衝去,一邊跑一邊高聲叫着:“師傅們,我和公子回來了。”

然而周圍一片安靜,只有樹梢頭的鳥兒在唧唧喳喳的叫個不停。

葉昊天心頭一緊,以爲三位大儒出事了。

然而當他們衝入玉室的時候,首先看到一封信箋,上面寫着:“御史已醒,傳下修儒大法,使我等一月之間突破三重亞聖的境界,進入聖人之境第一重,不但功力大進,連頭頂的‘紫儒’之氣也可收發自如!多留此間徒勞意義,不如結伴同行暢遊四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方是儒生本色。汝等毋需掛懷,日後必有相見之日。”

看了這段話之後,葉昊天心底的石頭纔算落了地。

可是他馬上想到一個新的問題:“王獻臣究竟悟出了什麼功夫?能夠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他清楚地記得將王獻臣救回來的那一天,自己曾經跟三位大儒有一番比較深入的探討。

儒家要想真正在天界立住腳跟,必須做到兩件事。一是深入挖掘“身聖”方面的修煉方法,找到符合儒家的修行方式。二是尋求將“外王”建立的功勳轉化爲“身聖”,也就是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

內聖外王,缺一不可,譬如一個國家,既可以自力更生,也可以加強外貿,如果缺了哪一條,都無法繁榮富強。

佛家的修煉便是如此,諸位菩薩既自己修煉出舍利子,也可以將佛心轉化爲神丹,因此在神仙榜中的排名都很靠前。

“在監天神尺的幫助下,我已經獲得了突破,找到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解決了外王這方面的問題,可是儒家體系還不完善,還缺內聖的煉法。‘身聖’該如何修煉?王獻臣悟出的功法究竟是什麼樣子?是否就是儒家夢寐以求的‘修身’之術呢?”

葉昊天迫切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可是幾位大儒卻又不在。

蘭兒沒有想那麼多,反正只要幾位老人沒出事就好。

她將風先生讓進玉室中休息,自己將小木屋裡裡外外仔細察看了一遍,手提寶劍修剪湖邊瘋長的番薯。

葉昊天見了笑道:“我看你不如將番薯全部剷除,將來如果想種就到山下農家找幾棵幼苗好了。估計本地家家戶戶都種了番薯了!”

蘭兒聽他講得有道理,便將近百棵番薯連根拔起,只餘一棵作爲紀念。

等到她將一切收拾妥當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她看着滿天的晚霞,忽然激動莫名,感嘆道:“我最喜歡的還是人間的日子。公子日後若是想開闢一方樂土,最好不要離家太遠。對我來說,只要看到天高雲淡、月白風清就足夠了。”

葉昊天也有着同樣的感覺。

他們靜靜地欣賞天上的彩霞,直到夜幕低沉月上枝頭,才和風先生一起騰空而起向京城飛去。

從雁蕩到金陵不過千餘里,所以三人根本不用啓動瀚海神舟。即使是騰雲而去也只是一盞茶工夫的事。

三人將身形直接落在王府內宅。

此時正是晚飯時刻,大廳內燈火通明,侍候的下人婢子走來走去。

當蘭兒出現在門口的時候,王妃手中的筷子一下子掉在地上,王爺的雙手也禁不住微微顫抖。

蘭兒三步兩步衝了過去,一頭撲進母親懷裡,眼含淚花說道:“娘,我們回來了!”

王妃緊緊地摟着女兒,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好孩子,我以爲再也見不到你們了,沒想到回來得這麼快!”

王爺忙着招呼葉昊天:“快進來坐!”

葉昊天簡單介紹了跟在身後的風先生,說是在天界新結識的朋友。

王爺趕緊吩咐下人撤下桌上的菜餚,重新上酒添菜,大擺宴席。

葉昊天更是命人將殷東平也請了來。

兩月不見,殷東平臉上的憂鬱之色早已一掃而光,甚至還掌握了石泰《還源篇》中傳下的腹語之術,雖然舌頭還沒有長出來,已經可以與人交流了。

葉昊天將自己和蘭兒的行程略微講述了一小部分,聽得王爺和王妃目瞪口呆,殷東平更是羨慕得緊。

王爺也大體介紹了京裡的形勢:“自從王府大宴出事之後,攝政王和兩大國師就沒有回來,九陰教在朝中的勢力下降很多,朝中的奸臣賊黨也收斂了不少。皇上不但重新坐回金鑾殿,而且比往日更加勤政愛民,尤其是最近半月,迴光返照,精神煥發,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傳位詔書也已經頒佈了,皇上要在明年三月傳位於太子。”

話說到這裡,酒菜已經上齊了。王爺看了看酒罈,大聲道:“難得今天高興,我們要一醉方休!來人,將我珍藏多年的女兒酒取來!”

聽見女兒酒三個字,風先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等到兩壇酒拿上來,進而倒入碗中的時候,他眼看着橙黃清澈的佳釀,聞到芬芳濃郁的酒香,整個人都變得彷彿如泥塑木雕一般。

王爺笑着看了蘭兒一眼道:“二十年前,當蘭兒剛一出生的時候,我便請人到釀酒聖地——曾是越國都城的紹興釀製了一千罈美酒,運回來埋在地下。這種酒非比尋常,以得天獨厚之鑑湖水,選用上等精白糯米、優良黃皮小麥爲原料釀製而成,芳香馥郁,醇厚甘鮮,經過多年陳化之後,更是滴滴入口,脣齒留香!我本想等蘭兒出嫁的時候纔拿出來喝的。自從去年開了一罈,就再也無法按捺得住,隔三差五都要開一罈,再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就全部喝光了。”隨即一邊喝一邊勸衆人舉杯。

葉昊天笑嘻嘻地看着蘭兒,蘭兒的臉上已經蒙上了一層彩霞。

轉頭看風先生時,卻見他一言不發,只顧舉杯痛飲。

在座之人很快都看出了異狀。

王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原來的話題道:“紹興的酒自古以來就很有名。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戰敗,越王勾踐釀造了許多佳酒獻給吳國君臣。吳國伍子胥的軍隊就駐紮在杭州灣的北岸,得酒狂飲,喝剩的空酒瓶堆積如山!後來,越國漸漸強大起來,勾踐決心興師伐吳。出征前,百姓們前來送行,紛紛進獻美酒犒師勞軍。勾踐爲了能與三軍同飲,即將酒投江,衆軍民都俯身河畔,迎流而飲。越王投酒之河,就是現在紹興的‘醪河’,又稱‘勞師澤’。前兩年我還去過那裡。”

風先生的神色越來越暗,酒越喝越快,到後來直接端着二十斤重的酒罈痛飲起來,驚得王爺連忙閉了嘴,不敢再說下去,心道:“這位天仙究竟是咋的了?怎麼這麼難伺候?”

蘭兒一直擔心地看着風先生,不知道這段故世是否會觸動他的心事。

葉昊天也有些納悶,不知道這些事怎會如此深地觸動風先生。

按說那麼多年過去了,再傷心的往事也該變成了美好的回憶。

風先生喝光一罈酒之後,將酒罈輕輕放在地上,環視衆人一眼,再也不願沉悶下去。

他擡頭望着高高的房頂,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表情激動地道:“當年吳越大戰之後,作爲戰敗者,越王勾踐與夫人一起被扣在吳國爲奴。越國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大部分男丁都戰死沙場,老弱婦孺耕作農桑。越國每年出產的東西,都要先挑最好的送到吳國去。勾踐爲了討得吳王歡心,專門蒐集了美酒千擔、極品佳釀十壇送給吳國,你們知道那十壇酒的名字嗎?”

衆人紛紛搖頭,畢竟年代久遠,沒有一個人知道其中的細節。

風先生略微穩定了自己的情緒,臉上平添了一抹愁容,緩緩說道:“那些酒便喚作‘女兒酒’,又名‘女兒紅’,每壇都有一個專門的名字,最香醇的兩壇分別叫做‘夷光’、‘鄭旦’。吳王飲了美酒之後問起酒名的來歷,隨後纔有了西施赴吳!”

衆人都心中一沉,知道隨後而來的必將是西施的故事,於是無不屏住呼吸聽他講述。

風先生似乎喝得多了些,面上的愁容被酒色掩蓋,漸漸變得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地說道:“那一日,苧籮村東頭施家的女兒夷光提着重重的竹籃,走到若耶溪邊浣紗。苧麻又粗又硬,她的手經常被扎傷,一不小心就是一道血痕。秋天的若耶溪水一日寒似一日,冷得刺骨,洗得半晌,似乎手都麻得不似自己的了。

傍晚,她終於洗完最後一團紗,剛剛站起身來,忽然心口一陣熟悉的痛感傳來,她習慣性地捂住心口下方,擡頭看着天上的雲彩。

天邊一片晚霞,紅得耀眼,映得她的臉也一片紅豔。若耶溪邊,晚霞映着她那輕顰的麗容,早已經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了。

一個身着錦衣的青年男子上前一步,扶住了她:‘姑娘小心。’這邊已經幫着她提起了竹籃。

夷光回頭,不禁臉一紅,眼前的青年男子這樣的衣着,這樣的容貌舉止,她一個生於小山村的姑娘,何曾見過這樣的人物,不禁嚇得低下了頭。

錦衣男子的眼光停在她的面上:‘姑娘,你好美,叫什麼名字?’

夷光紅着臉退了一步:‘我姓施,名夷光,住在村西頭,所以大家都叫我西施。’

錦衣人眼睛一亮:‘西施——果然名不虛傳,絕代佳人,傾國傾城。’

夷光看着對方,感到面前這人的眼睛裡有一種令她害怕的東西:‘你是什麼人?’

錦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是越國大夫范蠡。’

夷光頓覺耳邊轟地一聲,眼前的男子,身上頓時散發出一層層的光環:‘范蠡大夫,越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自楚國的奇男子,聰明絕頂的人,隨越王入吳爲奴三年,成功地使越王自吳國脫險回來,重建宗廟。想不到這個傳奇人物竟站在我的面前,想不到他竟是如此的年輕英俊,溫文爾雅。’

一個浣紗女的命運,自此改變。

西施隨後被送到京城,在越王宮中學習各種宮廷的禮儀和服侍君王的方法,三年之後被送往吳國。送行的便是大夫范蠡。

此時的西施再非先前溪邊浣紗時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了。

她本來就極美,此時更是光彩照人,明豔不可方物,一顰一笑都有着莫大的魔力。那種美麗可以說是千年難見的驚豔,令人神魂顛倒,食不甘味。連閱歷極豐的范蠡也看得癡了,不由自主地從心底愛上了她,好生後悔三年前將她舉薦給越王勾踐。

西施也一直沒有忘懷初次見到范蠡的情景。她也同樣對聰慧賢明的范蠡十分欽慕。

從越國到姑蘇,每走一天,兩人的心都更加貼近一分。短短一短路,竟然走了一年多。兩人雖然沒有山盟海誓,卻已是心心相印。

眼看就要到吳國都城,范蠡牽着西施的手又痛又恨,又憐又惜,依依難捨,傷心欲絕:‘罷了,阿施,跟我逃走吧。’

西施眼淚汪汪,然而神態卻很堅決:‘越國百姓日子好苦,我不能走。先生之情,只有來世再報了!’隨後她便進了館娃宮……一入宮門深如海……”

說到這裡,風先生語聲斷續,連呼吸也變得艱難起來。

葉昊天和蘭兒早已知道風先生就是范蠡,因而沒覺得十分奇怪,只是被美麗的故事吸引住了。

王爺、王妃和殷東平都聽得迷迷糊糊,怎麼也沒有想到面前說話之人就是范蠡本人。

蘭兒見風先生停了下來,連忙在旁邊提醒道:“後來呢?西施是怎麼逃出來的?范蠡又是何時開始修仙的?”

風先生也清楚葉昊天和蘭兒知道自己的來歷,因此他沒有刻意隱瞞,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盡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然後接着說道:“范蠡一向自詡爲大丈夫,一直到三十歲時都沒有把兒女之情放在心上。西施赴吳的那一年他三十一歲,就是從那時開始,他終於明白什麼是刻骨銘心的傷痛了。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得到的東西不知道珍惜,只有失去時才知道寶貴。

一想起西施進入館娃宮前悽婉的笑容,范蠡就覺得彷彿有一根針刺在心裡,可是他只是個文弱書生,雖然有奇計在身,也無法再見到西施一面。

那時他無比灰心,萬分沮喪,百無良策,只能竭盡全力協助越王勾踐,希望早日打敗吳國,好將西施救出來。

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年。

直到有一天,他聽說越國山陰南林有一位仙子,‘生於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卻酷愛擊劍,劍法獨具一格,連當世聞名的劍客袁公都甘拜下風。於是他費盡心機、不辭勞苦終於找到了那位仙子,誠懇地邀其出山。

仙子果然到了越國,向越國兵將傳授了二十四式越女劍法,還將一本練氣擊劍的小冊子交給了范蠡。

范蠡一見之下歎爲觀止,從那以後他便對修仙養氣、習武擊劍着了迷。他遍訪名山,廣求名師,功力進境一日千里。

又過了五年,越國大舉反攻,吳國節節敗退。

范蠡趁亂之際闖入館娃宮去尋西施,然而令他無比痛苦的是:西施剛剛被逼服下斷腸草、鶴頂紅、墨蛛汁、孔雀膽、碧蠶絲等九種劇毒之品!只剩下最後一口氣,說了一句話之後便昏迷不醒:‘相公,我終於等到你了,你怎麼纔來啊……”

范蠡心痛之極,急忙奮力運功護住她的心脈,一面抱着她飛速去找當世神醫扁三鵲。

扁神醫就住在太湖中的石公山,距離館娃宮不過三、四十里。

然而等范蠡飛快趕到石公山的時候,扁三鵲只瞄了一眼便道:‘人都死過了,你還來幹啥?’

范蠡聽了如聞晴天霹靂,低頭看時,西施果然已經沒有氣了!

那時正是夕陽無語、霞光漫天的時候,他木木地抱着西施的遺體站在石公山上,眼前盡是一片血紅,除此之外什麼也看不到,什麼都感覺不到。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忽聽身後有人說道:‘唉!看你如此深情,我就幫你一把,全當是畫餅充飢吧!’

回頭看時,卻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

老者取下身上的葫蘆,以手指天,口中唸唸有詞。

時候不大,但見一縷彩霞從天邊飄來,在西施身上繞了一圈,隨後緩緩進入葫蘆裡。

老者將葫蘆蓋緊,然後遞在范蠡手中,說道:‘我教你幾句口訣,你以後每日唸誦,可保她的靈魂長存不散。每年的正月十五日,還可以喚出來說一會兒話。唉,我也不知這樣幫你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逆天而爲,畫餅充飢,其實不亞於沉重的枷鎖,今後你別想有一分安寧了。’

范蠡當時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對老者感激涕零。

老者臨行之前還斷斷續續地說了一些話:‘如果……能收齊靈藥,同時借得九天坤鼎……或許還有轉機……無奈,難如登天啊!’

范蠡聽得糊里糊塗,還想再問時,那老者已經去遠了。”

說到這裡,風先生悄悄停下來,神態迷惘,似乎還在回憶當時的情景。

wωω ◆тт kǎn ◆c○

衆人都聽得如癡如醉,完全被故事迷住了。

王爺和王妃很想問他:“你是如何知道得那麼詳細的?你是誰?”

殷東平已經大體猜出風先生的來歷了,所以他只是驚異地看着對方,感到簡直難以置信。

蘭兒如在夢中,猶自問道:“後來呢?不是說范蠡到了齊國,然後又到了‘陶’嗎?”

風先生答道:“那時范蠡神功未成,不得不四處飄零,希望能找到昇仙的方法,同時能找人問一問什麼是‘九天坤鼎’。無奈走過了很多地方還是一無所獲。他在齊國和陶呆的時間較長,是因爲聽說那裡仙蹟甚多的緣故。

他不但自己尋找隱士奇人,還請人幫忙尋找。

求人不能無財,於是他買賣貨物賺點小錢,結果卻無心插柳成了富商。

功夫不費有心人。二十年後,他終於找到了帝嚳之師赤松子修仙的地方。又過百年之後,他纔到了仙界。”

說到這裡他就此打住,眼睛望着葉昊天和蘭兒,意思是說“後面的事你們都知道了,就不用再說了吧?”

葉昊天卻問道:“石公山上出現的那位老者是誰?”

風先生低聲答道:“南極長生大帝,范蠡後來買了十個很富庶的星球送給他,他也二話不說就收下了。”

聽到這裡,沒有人不知道他就是范蠡,可是他既然自己沒有挑明,葉昊天決定以後還是叫他風先生。

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正文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五十章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
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九十九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正文第七十三章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七十四章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三十三章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八十八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三十五章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第三十六章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八十四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第三十一章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五十章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五十四章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五十三章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七十六章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五十八章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四十三章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四十六章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三十七章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六十二章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八十一章 靜以修丹行舟緩,檢以養德水流急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二十五章 妙手回 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二十七章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一章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四十四章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十三章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八十三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九十七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七十二章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五十六章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九寶居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