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

九華山很快到了,葉昊天和蘭兒收起天際飛帆,按下雲頭落在山腳空曠無人的地方。

蘭兒望着一個又一個高高的山峰,有點兒爲難的道:“我雖然是九華派的弟子,卻不知道肉身寶殿的確切位置,只聽說是在一個被陣法和密咒封閉的神秘的山洞裡。”

葉昊天笑道:“不用怕,我們有進出肉身寶殿的指向明燈,那就是你師伯交託給我、你剛纔察看過的‘地藏神珠’。一切玄機都可以在那裡找到答案。你再找找看,神珠中應該有出入肉身寶殿的法門。”

蘭兒再一次將佛珠託在眼前,放出元神入內尋找。沒多久,她從儲藏舍利子的小室中找到一隻尺許大的圓圓的銅鈸,光潔的鈸面上刻着一圈圈成千上萬的小字,裡面就有“掌門圓寂前後的安排”,其中講了肉身寶殿。她大致看了一下,然後將銅鈸遞給了葉昊天。

葉昊天接過銅鈸看時,但見上面寫道:“肉身寶殿,位於神光嶺‘護國肉身寶塔’正後方的山洞中。洞口有師尊地藏王菩薩和歷代掌門所加的十八道‘九華淨土咒’,非菩薩化身或佛心五倍於神丹的仙界之人無法入內。另外還有‘地藏十輪陣’守護,可以杜絕一切野獸、妖魔進入,入陣之法如下……”葉昊天花了好大一陣兒工夫才把入陣的方法讀完,不禁感嘆道:“肉身寶殿的防護如此嚴密,不知道里面隱藏着什麼佛門秘辛。”

蘭兒望着遠處的山巔道:“請跟我來,我知道神光嶺的位置。”說着不急不緩沿着山道行去,一邊走一邊道:“公子知道嗎?‘護國肉身寶塔’是爲祭奠‘金地藏’而建的。”

葉昊天道:“我聽說過金喬覺這個人的事蹟。史書上說,他是新羅國王金氏近族,二十四歲時削髮爲僧,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抵江南卸舟登陸,經南陵等地到達九華山,在此苦修七十餘年。九十九歲時忽召衆徒告別,趺跏圓寂。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衆佛徒認定他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爲他建造了一座石塔,那就是‘護國肉身寶塔’。”

蘭兒很是佩服地道:“公子知道得比我還多。我以前很少來這裡,今天既然來了,不妨去看看這座世人皆知的寶塔。”

兩人一邊說一邊沿山道上行,不覺來到神光嶺頭。但見周圍古木參天,濃廕庇空。一座數十丈高的殿宇拔地而起,紅牆森嚴,巍峨雄壯。殿前有八十一級臺階。站在臺階之下,擡頭仰望,可見南門廳上方有兩塊橫額。上額書“肉身寶塔”四字;下額書“東南第一山”五字。

肉身寶塔不愧爲佛門聖地,此刻殿門大開,進香之人絡繹不絕。善男信女聚集成羣,一步一磕頭的向着肉身殿緩緩行去。

葉昊天拾級而上,很快來至殿前,見四周雕樑畫棟,殿宇面闊三間,中央爲六尺高的漢白玉塔基,上矗七層八方木質寶塔一座,高六丈。木塔每層八面,背有佛龕,每龕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共五十六尊。

蘭兒驚歎不已:“殿內有塔,世所罕見。”

葉昊天一邊讚歎,一邊留神四周的動靜。他發現殿中的和尚要麼愁眉苦臉低頭誦經,一副說不出多麼受苦受難的樣子;要麼神采飛揚左顧右盼,好像俗家子弟心浮氣躁。另外還有一個年長的和尚,正面目陰冷地注視着進香遊覽的百姓。

他和蘭兒像周圍的百姓一樣在殿中虔誠的進了幾炷香,然後從肉身殿的後門出去。走出近百丈,看看四處無人,他面色憂鬱心情沉重的道:“九華山已經完全被妖孽盤踞了,希望真正的肉身寶殿不要被損壞。”

蘭兒也有些擔心,不覺朝寶塔後五百丈外的地方望去,入目卻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林後是數十丈高的懸崖峭壁。看來要想找到真正的肉身寶殿的洞口,必須穿過那片樹林。

葉昊天忽然放下心來,有了這片樹林的保護,肉身寶殿應該不會被損壞,自己也可以跟蘭兒悄悄進入那裡,而不用擔心如何對付九陰教。

他牽着蘭兒的玉手走入了樹林,一直走了近百丈,忽然發現前面的松樹驟然增粗了兩倍,高可參天,井然有序,彷彿是一個極高深的陣法。他站在那裡靜靜的看了一會兒,想着銅鈸上所說的“地藏十輪陣”,不知道這是不是陣法的第一重。

他按照銅鈸上所說的入陣方法前行,大約走了盞茶工夫,來到懸崖邊,看到一副對聯:“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每一個字都從石面上突起來,就像一個個的石紐。

葉昊天走近前去,雙手握住對聯中的“慧”字,依照銅鈸上說的,左轉八圈右轉五圈,然後走開數步靜觀其變。就聽“吱呀呀”的聲音不斷傳來,光滑的石壁上忽然現出一個深深的洞府。洞口伏着八隻石獅子,隱隱然又是一道陣法了。

他拉着蘭兒一路行去,小心的通過八隻石獅子組成的獅子陣,又通過了天龍陣、修羅陣,羅漢陣、金剛陣等八重大陣,眼前忽然開闊起來,來到一個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地方,蝴蝶在身邊飛舞,百靈在輕輕歌唱,清風徐來,陽光明媚,既沒有丘陵、坑坎、荊棘、沙礫,也沒有悽風、冷雨、嚴霜、寒冰。

兩個人不覺呆住了。

良久之後,蘭兒才輕嘆一口氣,夢囈般的道:“這就是極樂世界了嗎?”

葉昊天望着遠處一座高入雲端的大殿,強自收攝心神道:“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極樂世界,卻知道這是九華淨土的所在。”

蘭兒疑惑的問道:“淨土不是在西方嗎?怎麼九華山也有淨土?”

葉昊天搖搖頭道:“佛經上說,淨土是由菩薩以無比的熱情、無畏的勇氣和廣大的慈悲心開闢出來的一片‘永無衆苦、諸難’的地方。有一方菩薩就有一方淨土,十方法界之內,有着十方的諸佛淨土。淨土不知道有多少。最著名的淨土是釋迦牟尼佛的靈山淨土;其次有藥師佛的琉璃淨土;阿悶佛的妙喜淨土;彌勒佛的兜率天內院淨土等等。我們現在到的,應該是地藏菩薩五大分身之一開闢的九華淨土了。”

蘭兒滿心歡喜的道:“我好喜歡這裡。真盼望等公子日後功力大成時,也能開闢一方這樣的淨土!”

葉昊天卻面色凝重的道:“開闢一方淨土容易,將整個世界變爲淨土就難了。地藏菩薩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端的是令人佩服。我們儒家也有自己心目中的淨土,只不過稱呼不同而已,我們將其稱爲‘大同世界’。淨土與‘大同世界’雖然有一些不同,但也有相通的地方,都要有和平寧靜的心態,衆生平等的願望,衣食無憂,遠離愁苦……”

聽他這樣講來,蘭兒更加佩服他的博學和愛心,指着遠方的大殿道:“我們去那裡看看!希望能親耳聆聽菩薩的教誨。”

葉昊天牽着蘭兒的玉手向前走去,不久來到高高的金碧輝煌的大殿前。正在猶豫着是叩門而入還是出聲稟報時,他忽然聽見殿內有人說話的聲音:“金師兄,你總算回來了。師傅身陷危難之中,您看我們是否該去助他一臂之力?”

接着又有一個聲音道:“我一去數年,今日剛從靈山淨土回來。佛祖已經知道師傅受難的事。他說師傅修行之中該當有此磨難,如果能度過此關,師傅的‘地藏大悲功’就可以再升一重,臻至第八十一重的最高境界。放心吧,師傅早就煉成了萬劫不壞之身,地心烈火也不能損他分毫。再說以我們現在的功力,恐怕還不能在地心烈火中呆足盞茶工夫,去了也不能渡化幾個惡鬼。”

先前之人又道:“眼見師傅受難,若不去幫忙總覺得心裡不安。”

後來說話的人道:“勝瑜師弟,修行這麼多年你還沒堪破生死嗎?師傅發下的宏願就是要歷盡萬劫,普渡衆生,這次磨難對他老人家來說實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且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被呼爲師弟的人又道:“謝師兄點化,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眼看修成菩薩身了;壞消息是師兄離開的時候我到山前看了看,發現整個九華山妖氣瀰漫,滿地狼藉,實在不像樣子。這幾天我一直很想出手,卻又怕功力不足,心裡別提多麼難受。”

被呼爲金師兄的人安慰他道:“不要急,修成菩薩身後你的功力會增長很多。前幾日佛祖在靈山召開佛宗秘會,提起當前的妖氣瀰漫,佛祖說道:‘此番妖氛來自天奎星系,應該與神仙排行榜上目前排在第三位的‘真神’有莫大的關係。現在天界衆神正在設法查證‘真神’的真實身份,無奈天奎星有數十億人口,‘真神’又隱藏得極其嚴密,一時難以查出。’”說到這裡他忽然輕“咦”一聲:“奇怪,怎麼會有仙道之人來此?”

葉昊天聞言心下不安,連忙在門上拍了兩記,高聲道:“啓稟前輩,弟子葉昊天和朱蘭兒有要事求見。”

門內很快現出一位老僧,項聳奇骨,軀長七尺,面目慈祥,跟先前所見的金地藏的塑像竟然有幾分相似。

葉昊天想起殿中有人被呼作金師兄,心下明白,面前站着的恐怕就是金喬覺本人了。於是他連忙走上前施禮。

蘭兒更是雙膝跪倒大禮參拜,口中叫道:“祖師在上,弟子朱蘭兒拜見。”

老僧似乎已經好久沒有面對面的接受別人參拜了,一時沒能反應過來,愣了一下之後才急忙招呼蘭兒起來:“衆生無高低貴賤之分,無需如此。老衲金喬覺,不知兩位施主來自何方?有何貴幹?”

葉昊天謙恭的道:“弟子出身於青城派;蘭兒正是九華派的門下。我們受九華掌門浩寂神僧之託,將他的鉢盂送至此處,請前輩指點如何安放。”說着將鉢盂捧在手中。

金喬覺伸手將鉢盂接了過去,神目如電掃視了鉢盂一眼,然後笑道:“好,好,肉身寶殿又多了一位金身菩薩,兩位請跟我來。”說着往大殿深處走去。

葉昊天和蘭兒邁步入內,迎面看到兩尊佛像,一個是釋迦牟尼佛尊,一個是地藏王菩薩,然後是兩旁端坐着的十三尊真身,其中的一個正面帶微笑向他們招手,其餘的真身卻都如泥塑木雕一樣端坐不動。

招手之人自我介紹道:“貧僧勝瑜,歡迎兩位仙長來此。”

葉昊天和蘭兒連忙上前見禮,不知道他既然能說話怎麼還坐在那裡。

禮畢之後,金喬覺給兩人介紹其餘的諸位真身:“這些都是我的師弟,分別是道明、宗杲、海玉……他們都已經成就真身,不久就能修成菩薩身了。”他一邊說一邊將鉢盂中的骨灰倒在佛祖面前的一個淨壇裡,然後取了些菩提聖水倒了進去,接着將雙手伸進淨壇裡捏個不停。

葉昊天看不見他的手法動作,只看見淨壇中放出耀眼的白光,金喬覺身上的袈裟鼓漲開來,一雙手臂變作近乎透明的顏色,十指連動不停,口中唸唸有詞。他念得極其快速,葉昊天凝神細聽也聽不清楚。

過了好大一會兒,金喬覺收回雙手,從淨壇中捧出一尊尺許大小的塑像,灑了些金粉在上面,然後低喝一聲道:“咄,金身已成,元神還不移入,更待何時?”

話音未落,一道灰色的身影從鉢盂中飄起,飛速進入小小的金身中。

片刻之間,金身動了起來,對着金喬覺施禮道:“謝師兄成全。”然後又對葉昊天道:“謝小施主幫助。”

金喬覺面容莊重地對金身道:“從此之後,你就在此潛修,元神不得逸出金身,直到大成之日方可出來,否則將前功盡棄。大約三百年後,你的金身就會跟諸位師兄一樣大了,再用五百年便能修成菩薩。我也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你看勝瑜師兄也即將成功了。”

葉昊天這才明白過來,那些真身原來是佛宗修成菩薩之前的一個過渡階段。佛宗可以經過百年清修先將凡軀化作真身,然後再經過五百年潛修成就菩薩身,在此之間不能受到一點干擾,所以才躲在這樣受到重重保護的淨土中來修行。

他望着那些真身感覺好生神秘,不覺盯着他們的眼睛多看了幾眼,隱約之間似乎看到了什麼,眼前彷彿出現了九朵蓮花,心內強烈的震動了一下。他不願放棄這難得的機會,於是對金喬覺道:“前輩,我想在寶殿中靜坐片刻,求前輩成全。”

金喬覺望了他一眼,十分訝異的道:“施主慧根深厚,跟我們佛宗有緣啊,你只管安心靜坐,成就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葉昊天對着蘭兒笑了笑,然後盤膝坐在殿中的蒲團上,將心靈進入寧靜平和的狀態,想着儒家“仁功”中的“愛、生、通”的法則,由“愛”入佛,由“生”悟佛,彷彿自己也成了那些真身中的一員,無怨無恨,無憂無慮,生機勃勃,佛心飛進。他又施展開“仁功”中“通”的功夫,將自己跟諸位真身的內心完全溝通交融在一起,相互切磋,互相促進,片刻之間明白了很多東西,不但瞭解了佛宗的教義和修行原理,還知道了很多佛宗的秘聞。他的神思像泉水一樣流出,又像大江大河一樣滾滾流入,他的佛心在迅速增加中,似乎十三位真身每個人都傳了些佛心給他。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他覺得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似乎忽然成了修行數百年的老僧,假如繼續修煉下去,同樣可以成就菩薩之身!

蘭兒在旁邊靜靜的看着,眼見他身上漸漸放出光芒,最後籠罩在一團金光中,驚訝得瞳孔放大了兩倍。

金喬覺雙目凝視着葉昊天,似乎完全明白了他的來歷;又看了看美若天仙的蘭兒,禁不住連連點頭,感到兩人都是世所罕見的奇才,值得進一步培養引導,說不定能爲挽救眼前的浩劫帶來莫大的好處。

大約過了兩個時辰,葉昊天才悠悠醒轉,睜眼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諸位真身拜了幾拜,口中道:“謝諸位菩薩成全,弟子終於明白什麼是‘佛’,什麼是‘菩薩’了。”

金喬覺雙掌合什,既驚訝又高興,道:“這真是人間奇蹟!你在短短時間內贏得諸位真身的信任,所以每個人才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畢生修行的東西傾囊相授。你現在的修爲已經不亞於任何一位當世的佛門高僧。你不但成就了真身,還結出了舍利子。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取個法號,從此之後算作我的師弟。”

葉昊天忙上前施禮道:“謝前輩成全,我以俗家之身向佛,不知佛祖是否喜歡?”

金喬覺答道:“佛家眼中並無出家與在家的區別,只要有一顆佛心,哪裡修行都是一樣。因爲你是在淨土之中頓悟的,你的法號不妨就叫做‘淨悟’吧。”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又道:“從今以後,你不但可以參加佛門高僧的辯論講經,還可以參加百年一次的靈山法會,親耳聆聽佛祖親傳的大乘佛經。我再給你一件伴我多年的佛磬,如果有人懷疑你的身份,你可以取出佛磬,一擊之下大家就明白了。”說着取出一個佛磬遞過來。

葉昊天接過佛磬看了看,見其端正祥和,隱隱之中佛光四溢,於是道:“師兄,這似乎不是一件普通的佛器啊!”

金喬覺點點頭道:“我跟隨師尊地藏菩薩三千餘年,受師尊之命來此開闢九華山一方淨土。臨來之時,師尊賜給我三件法器,這件佛磬就是其中的一件。如今我已經成就菩薩之身,再有三百年就可以成佛了。所以已經用不着它,不如送給你,做爲身入佛門的象徵吧。師尊的化身就在這裡,想來他也會同意的。”

葉昊天擡頭看看地藏菩薩的塑像,發現菩薩依然面帶微笑目視前方,彷彿已然洞悉世間的一切,於是道:“感謝師兄,如此我就不客氣了。”他很高興自己有了一件佛門法器,尤其這件法器又是與樂音有關的,說不定能使自己和蘭兒的“音功”更加完善。

隨後他又問了一些佛門注意的事項,然後欲待告辭。

出門時,金喬覺忽然道:“師弟,明年六月初六有一場靈山法會,由佛祖親自講解大乘佛經,機會非常難得。”

葉昊天躬身道:“謝師兄告知,我一定如期前往。只是有個問題,靈山淨土究竟在哪裡?”

金喬覺笑道:“你已經是佛門高僧了,入定之後自然會知道的。”

葉昊天聞言再次告別,和蘭兒一起向外走去。

※※※

兩人抵達京城已經是臘月二十五的午後。

傍晚的時候,蘭兒又在悉心的撫摸手腕上的玉鐲,然後用紗巾緩緩的擦拭。爲了用心呵護玉鐲,她專門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請教當代的金石大家。有人告訴她古玉有“三忌”、“四畏”,主要是忌油、忌腥、忌污穢,畏冰、畏火、畏姜水、畏驚氣。所謂“畏驚氣”,是指當佩戴者受驚或不慎,將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於硬物之上,輕則產生裂紋,重則“粉身碎骨”。

葉昊天則取出龜鏡詢問自己在神仙榜上的排名。

龜鏡告訴他:“你的神丹排名爲十萬八千,佛心排名七千三百位,總仙品爲六萬五千位。”

葉昊天見了很滿意,過去的幾天他不但灌輸了兩百年的神丹,而且在佛心方面有了很大進步,竟然在有着無數高僧菩薩的佛心排行榜中居於七千餘位,無論如何都應該算是驚人的成就了。

晚飯的時候,王爺道:“兩天之後就是攝政王府的大宴了。我心裡很是擔心,不知道這次又有哪位大臣不聽話,要落個身首異處了。”

葉昊天卻道:“我擔心的倒是皇上,他可能有麻煩了。攝政王即使不當場逼宮,也會趁機要他表態。皇上不管答應還是不答應,以後的日子都更加難熬了。”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道:“爹,你上次給了我十個人的名字,我已經請人去冒充其中的七個闖入王府伺機行事。不知道還有什麼人跟攝政王走得很近?我想化裝成那人的樣子參加大宴,保護皇上和衆位大臣。”

王爺想了想道:“禮部侍郎黃文輝很得攝政王的賞識。這人才華出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惜人品方面差了很多,竟然不知自持,跟妖人混在一起。想來實在可惜。”

葉昊天點點頭道:“我想知道這人的身世背景和生活習慣。”

王爺有些爲難的道:“這個人的身世背景我知道一些,生活習慣卻不太瞭解。他是山西人士,十二年前的進士。就住在離此不遠的玄武湖另一側。”

▲тт kan ▲c○

葉昊天一邊吃飯一邊詢問黃文輝的詳細地址和京中官員的調動情況,以及衆位大臣心中在想些什麼。他要儘可能地熟悉京中的情況,纔好在赴宴是不出漏洞。

晚飯結束後,他取出龜鏡再度察看王獻臣的情況。

王獻臣側身躺在攝政王府的“還魂閣”裡,似乎呈現出神智不醒的樣子,令人十分擔心。

“看來必須先把王獻臣救出來,實在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接着察看周圍的妖氣情況。不知爲何,“還魂閣”周圍的防護比前幾天鬆了很多,而且整個攝政王府的妖氣比先前淡了一半。他又察看了那七位自己請來的仙人,發現他們已經到了京城,分別住在不同的客店裡。其中南宮鏵和令狐瑾因爲是俗家人,住在煙花巷附近的“悅來客棧”裡。

察看清楚之後,葉昊天叫上蘭兒來到“悅來客棧”。

蘭兒不想見外人,所以先行避入乾坤錦囊裡。

看到葉昊天進來,南宮鏵高興的道:“先生,我們正準備出門查看名單上貪官的動靜,想在明天晚上動手,那樣後天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參加王府大宴了。”

令狐瑾卻“呵呵”笑道:“我早想感受身爲官老爺的威風了,這下終於逮着了機會。”

葉昊天攔住他們道:“有一件事非常重要,我想在今晚就去做。辦好之後,參加王府大宴就沒後顧之憂了。”

南宮鏵聞言斬釘截鐵的道:“先生有事儘管吩咐,我們的性命都是您救回來的,您說咋辦就咋辦。”

葉昊天道:“兄弟不要這麼說。我想到攝政王府救一個人。這個人不但是我的朋友,而且是一代大儒,國之根基。想請兩位幫個忙,去攝政王府放幾把火,我好趁亂將那人救出來。”

令狐瑾“哈哈”笑道:“你只教我們搗亂、放火,就不能真刀真槍地拼一下?要不我們選在後天王府大宴時大鬧一場,乾脆將所有妖孽一舉剿滅了吧!”

葉昊天連忙擺手:“大叔萬不可輕心,九陰教的實力深不可測,說不定有神仙榜排名五千之內的妖人坐鎮。若是那樣,我們無論如何不是對手。所以今晚千萬不可戀戰,只要能把人救出來,大家的任務就完成了。我剛纔仔細算過,今天王府的妖人實力弱了不少,估計他們都在準備兩天後的王府大宴,所以疏於防範了。”

令狐瑾看他神情凝重,不得不收起輕視之心,說道:“好吧,那就放火!放火很容易,我這裡有別人送的火器之王--霹靂堂的雷火珠,若是炸裂開來,兩丈之內化爲烏有,引發的大火更要費一番工夫才能撲滅。來,每人發三顆,我們去熱鬧熱鬧。”說着小心地取出幾顆大若核桃包得嚴嚴實實的小球。

葉昊天拿了兩個,卻不知道如何使用。

令狐瑾解釋道:“雷火珠被牛皮紙包着的時候很安全。用的時候將牛皮紙打開,然後拋出去就行了。沒有牛皮紙包裹的雷火珠直接暴露在空氣中,一旦拋出後撞擊到人、房屋或者地面就會爆炸開來。”

葉昊天點點頭,隨後又叮囑了一句:“你們各自在王府一角擲出雷火珠,然後就趕緊離開。千萬別多逗留!”

南宮鏵有些擔心的道:“要不我去把其餘幾人找齊了一起前去,也好過你一個人單打獨鬥。”

葉昊天搖搖頭道:“現在還沒到決戰的時候。我也是進去搶了人就走,不會戀戰的。要想逃走應該不難,難的是在妖人攔阻之前找到要救的大儒。所以纔想請你們幫忙。”

商量妥當之後,幾個人很快來到攝政王府前。

放眼望去,但見夜色籠罩下的王府顯得十分陰森威嚴,一個又一個亭臺樓閣修得比皇宮內院還要高大。王府院牆外二十丈內竟然沒有一間民房,看來九陰教爲了修建攝政王府拆了很多人的房子。

葉昊天吩咐南宮鏵去北方,令狐瑾去東方,自己則準備從南方進去。

他一邊等待,一邊再次將龜鏡取出來,查看還魂閣的位置、攝政王府的佈局以及王獻臣的情況。

不一會兒,王府西北角發出驚天巨響,然後是沖天的火光。接着正東方又是兩聲巨響,同樣是火光沖天。王府中的所有人都被驚動了,全都探頭向火光升起的地方看去,然後是亂喊亂叫的聲音:“是天雷嗎?不好!天兵來了!”“鬼叫什麼?快去救火,死豬!”整個王府頓時亂了起來。

葉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還魂閣”飛去。眨眼之間落在閣門前,一腳踢碎厚達尺許的門板,如一陣風飄了進去,瞬間找到側臥在牀人事不醒的王獻臣,二話不說抖手將其收入乾坤錦囊裡。

這時周圍呼啦一下圍上來數十人,爲首的正是蘇家慘禍的罪魁禍首紫幽真君。

赤神真君和蒼靈真君也隨後趕過來了。

葉昊天不敢動用開天九寶,只是雙掌連連拍出,同時祭起五、六把飛劍,當場斬殺十餘人,並且將三位真君逼得退出七八步。

他縱身出了還魂閣,見圍着的衆人中沒有高手,真想將他們一舉除掉。可是擡頭看時,卻見空中正有數十位妖人飛過來,其中一道黑雲格外醒目,那雲黑中帶紅,紅得近乎成了紫色,顯然是有功力極高的妖人正迅速趕過來。

他不敢遲疑,騰空而起向遠方飛去。升在空中時,順勢取出天際飛帆,飛速跳了進去,然後一揮船槳眨眼飛出數百里,把所有人甩在後面。

回頭看時,只有那道紅雲還在隨後追來,不過也越追越遠,很快不見了影子。

第三卷

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正文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正文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正文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
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正文第二十四章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四十七章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八十六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七十一章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十七章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二十二章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二十三章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二十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明皇長恨無絕期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三十四章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四十二章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正文第二十六章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十一章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五十七章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第七十五章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事關情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正文第四十一章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第六十五章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六十章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王鼎第十章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四十九章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五十一章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七十八章 炎炎烈火如燈滅,陰風鬼雨愁煞人第八十二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十九章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四十八章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四十章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二十八章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九十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八十五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九十八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八十章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第二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三十九章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六十三章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七章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五十二章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仁義信第六十九章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九十四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第五章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六十七章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十五章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三十八章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九章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六十八章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六十一章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五十九章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第七十九章 千年生死兩茫茫,孤雲無處話淒涼第二十九章 莫道東風弱無力,潛移默化草生春第九十三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六十六章 功垂百世軒轅業,魂系千秋力擎天第八章 蕭條古縣無完瓦,戚瀝寒雲滯早梅第四章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第七十章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九十二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十六章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七十七章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九十一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六章 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