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行入京

吳七是怎麼都要跟着的,難得的是吳小九,明明怕得厲害,卻也自告奮勇要一起去北京。連夏晴也要陪着一起上去時,吳承鑑道:“亂湊什麼熱鬧!這萬里迢迢的,你一個女孩子家是想伺候我還是想託我後腿?”最後只定了吳七、吳小九與鐵頭軍疤三人,加上鐵頭軍疤的兩個徒弟,兩個能搬能擡的馬伕,以及一個慣走京師的老向導姓裘的,人員準備妥當後,行裝一切從簡。

蔡巧珠葉有魚雖然已經做了心理準備,但真到了要告別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哭。

“不要哭!哭什麼!我上去就一定會是壞事嗎?”吳承鑑道:“前面兩次,我們是被迫應戰,不也都好好的。而這一次,全都在我和貽瑾的計劃之內。我這次上去,就是要去,等我回來的時候,我們吳家又要再進一步。我告訴你,你現在這些淚水,那都是白哭的。”

他又嚇唬葉有魚:“你肚子裡有一個小的呢,想着今後生出個愛哭鬼嗎?”

這邊的習俗傳言,一直有孕婦喜笑則生下來的孩子愛笑、孕婦老哭則生下來的孩子愛哭的說法,葉有魚被他一嚇,竟然就收了淚。

蔡巧珠卻是收不住的,一直送到江邊。

船隻纔出河涌,潘家的大船就來送行了,吳承鑑隔船與他飲了幾杯,但祝一路順風。潘有節將他直送到珠江。

船才進珠江,葉大林、劉三爺等相繼前來,送行的船隻接舷比幟,密密麻麻塞了半條珠江,這排場可把那兩個差役看得暗中後怕——他們之前覺得這吳承鑑也就是個商人,就是有點錢罷了,所以第一次說話的時候呼來喝去的,至此才曉得他在廣東真是個大人物啊!

船行將轉向北,蔡士羣、盧關桓等又來送行,免不了又喝了幾杯,葉大林直送佛山邊界,劉三爺則陪同吳承鑑進入佛山,佛山陳已經來接。

這一路囑咐一路告別一路喝酒,到十里亭吳承鑑都醉了,直接就躺在了車上。佛山陳一路把他送到清遠。

這一次他們進京,走的是“沙井路”,在省內從吳家園登船,經過佛山、清遠、連江、英德,至韶州府換船,度太平關,至南雄州登岸——從廣州到這裡全都是吳承鑑及其盟友的地盤,所以一路上走得又快又省心。

南雄登陸之後,早有宜和行在這裡的分店安排好了人手,用馬車送到山路邊——到這裡就要走山路過五嶺了,分店的掌櫃早僱好了挑夫搬東西,又用四人擡的爬山虎把吳承鑑擡了,度大庾嶺,走山路。

從粵北到江西南部、湖南南部、福建西南部的五嶺山區地區,乃是客家人的天下,因盧關桓打過招呼,這邊有客家土豪把吳承鑑一行護着,直入江西境內。

這一路只要走山路的必定是熟腳挑夫,走平地必定是馬車,交接之間不用講價,到了就走。

進入江西之後又換船了,沿途都用最快的船,走贛江水系,從沙井登陸換馬車,經九江府、廬州府,過鳳陽府,進入徐州地界。從江西到安徽,這一條路則有葉家的人打點。

自廣州一直到安徽南部,沿途都很少住客店,處處都有十三行的上游合作商戶,因早半個月都得到了消息,人人都將這位昊官款待得極好,若不是吳承鑑力求趕路,只怕得一路吃喝過來,人都要胖兩圈。

而這一路,也讓兩個跟隨的差役歎爲觀止,越走越是心驚,他們是萬料不到自己帶來的這位爺有這麼大的勢力!

過長江以後粵商勢力漸小,過徐州府之後,就沒有十三行保商的分店或直接合作夥伴了,沿途得住客店,然而最難走的道路都已經走過了,這裡到京城已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

一路上,嚮導老裘不斷給普及沿途見聞,說道:“我們廣東到京城,有沙井路、長江路、浙河路。這三條都是走東邊的,都是經江西、江蘇或安徽,進入這山東地界,其中沙井路最快。此外又有西邊的兩條路,一條漢口路,一條樊城路,是經湖南湖北的。不過西面的那兩條路,如今是走不得了。”

這時幾個人都騎着驢呢,吳七在驢上問道:“爲什麼?”

老裘道:“還能爲什麼,白蓮教啊!這也是我們廣東人命好,沒被白蓮教波及,湖廣四川那邊,白蓮教如今鬧得如火如荼,走那邊別說平安,說不定小命都得賠上!”

吳承鑑耳裡聽着白蓮教,心裡就想着澳門那邊懸而未決的英夷犯界,尋思着:“和珅自詡能吏,卻把國家的內政外防折騰成這樣。”

一行人穿過山東、進入涿州,不久就望見了廣寧門。

在進入安徽之前,兩個差役對吳承鑑都唯唯諾諾,進入山東地面之後,說話漸漸就不一樣了,等望見北京城門,大概是覺得到自己地盤了,便舊態復萌,說話也不那麼客氣了,甚至言語間夾帶着些許威脅之意,暗示吳承鑑最好再給些孝敬,否則入京之後沒好處。

吳承鑑知道“閻王好過、小鬼難纏”的道理,也不跟他們計較,還真補了些銀兩給他倆,兩個差役大喜,這一趟去廣州辛苦是辛苦,但也賺了個盆滿鉢滿,兩人都想着這樣的好事如果再來兩三次,他們都可以退休養老了。

兩人又來問吳承鑑是否需要住店,他們能提供方便云云——這自然不是好心,而是如果吳承鑑住了他們介紹的店,後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好處。

吳承鑑微笑道:“我們先往廣東會館問問,如果找不到地方住時,再來請兩位差爺幫忙。”

兩個差役這纔想起人家是廣東大土豪,自然會去住廣東會館的,這事便罷了,那滿口黃牙的差役說:“你落腳好了之後就來找我們,我們領你去衙門,好讓府尹老爺問案。”

吳承鑑道:“好。”

進城門後,雙方分開,嚮導老裘就帶了他們往廣東會館走——這北京城吳承鑑也不是第一次來,上一次來還不到十年的功夫,乾隆年間的北京城在幾年裡頭幾乎沒變化,所以吳承鑑一路走很是熟門熟路。

吳七卻是第一次來,左看右看的,圖個新鮮——北京乃是這時中國最大的城市,然而跟廣州相比,也就是總面積大,市井的商業繁華程度難分軒輊,只是風格上南北有異罷了,相對而言西關地區的配套更齊全些,所以吳七進城之後非但沒有什麼大開眼界之感,反而左嫌棄右嫌棄,這會說土真多,那會說味道好臭,因街上污泥遍地,溝渠也的確難聞,一些貧民甚至就將各種髒東西倒在路邊,甚至包括屎尿。

吳承鑑聽了有一會,制止了他道:“小聲點吧!被人聽見了不好。”

吳七道:“怕乜!我哋講廣東話麥得咗(我們說廣東話不就好了)。”

吳承鑑道:“不許,給我說官話,最好多學幾句京片子。”

——————

廣東乃是大省,商業又極其發達,在北京的會館不止一處,吳承鑑上一次來是私自進京,沒住會館,這一次則直奔廣東會館而來。這邊也早就打了招呼,管事老蘇的一聽昊官到了,帶了一幫夥計迎了出來。

老裘是這裡的熟客,手一擺:“這就是昊官了。”

能做廣東會館的管事,哪裡會不知道廣東的行情,那老蘇雖然早就能說一口京片子,這時卻開腔就是家鄉話:“昊官,一路辛苦噻。”

吳承鑑聽他帶着東莞腔,卻笑了笑,用京片子回道:“得,不辛苦!”

老蘇一聽,轉回官話:“哎喲,昊官這是來過京城啊。”

吳承鑑笑笑道:“好幾年前來過,那時怕被老爺子揍,就不敢住你這兒了。再說那時我也沒資格住這裡。”

“昊官這話說的!要是傳出去,叫我老蘇怎麼做人!”老蘇道:“宜和行少東駕到,咱廣東會館就算沒房間,也得有房間啊!”

衆人大笑,老蘇就引了吳承鑑入內。

這廣東會館規模甚大,主體是一座大四合院,改建之後,院門開闊、廳堂華麗,磚瓦木雕都從廣東運來,內部按照嶺南園林來裝修,進去後把院門一關,不知道的還以爲到了廣州。

圍繞着這座主院,周圍又建了許多店鋪、住房,共有二三百間之多,南面又有個園子,種了許多桃樹,因此叫做桃園。管事老蘇半個月前就把桃園清了出來,留等吳承鑑居住。

“昊官,這還滿意不?”帶吳承鑑轉了一圈之後,老蘇笑着說:“園子裡該備的都備了,聽說昊官是慣吃暹羅米的,這裡也設法進了幾鬥,又進了不少東山的羊,大塘的鵝,幹瑤柱等等,南方的果蔬也備了許多,廚子也都是順德來的師父,跟廣州自然是沒得比,但怎麼的也得讓昊官勉強能住下去。”

吳承鑑笑道:“要這還住不下去,滿北京我就找不到地方下腳了。”

進了桃園之後,迎面又一排丫鬟站開,老蘇道:“聽說這次昊官來是有正事要辦,路上會來得快,我估摸着未必會帶丫鬟,所以讓牙行挑了十二個丫頭在這裡等着,昊官要不就挑幾個順眼的,湊合着用?”

吳承鑑往吳七一擡下巴,吳七道:“都先下去,回頭我來挑。”

那十二個待選丫鬟也都是經過調/教的,齊齊萬福,便都退下了。

接下來,搬運行李、歸置東西、挑選丫鬟、講論規矩,吳七等自有一番忙亂。吳承鑑卻不管這些,讓吳小九把躺椅搬到桃樹下,眯眼養神了。

第三十三章一路哭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五十七章相遇第四章封簾第二十四章吳二少的密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一百零四章驚聞內禪第一百一十五章資源再配置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百章 步驟第六十五章封簾宴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二十七章兩廣總督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天府傳喚第二百三十五章 跪等第二百一十三章 猜疑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罰銀議罪第十八章吳家女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茶談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六十三章圍飯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一百八十章 破裂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一百四十五章有喜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買命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二百二十九章 定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要斷就斷,要絕就絕!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一百二十九章闖園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一百五十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九章換玦第二百四十二章 買命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一百一十八章且讓啓官坐兩年第一百三十章換女出嫁第二百二十一章 恩斷義絕第四章封簾第七十五章謝家倉庫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一百一十一章吳老病夫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清首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羣的建議第十九章挑唆第一百六十九章 休書第三十三章一路哭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三章敘舊第四十八章討債還債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六十九章拜壽第七十章逼債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
第三十三章一路哭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五十七章相遇第四章封簾第二十四章吳二少的密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一百零四章驚聞內禪第一百一十五章資源再配置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百章 步驟第六十五章封簾宴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二十七章兩廣總督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天府傳喚第二百三十五章 跪等第二百一十三章 猜疑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謀第二百四十三章 罰銀議罪第十八章吳家女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茶談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六十三章圍飯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一百八十章 破裂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一百四十五章有喜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買命第一百零一章暗線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二百二十九章 定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要斷就斷,要絕就絕!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一百二十九章闖園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父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一百六十章 探監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一百五十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九章換玦第二百四十二章 買命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一百一十八章且讓啓官坐兩年第一百三十章換女出嫁第二百二十一章 恩斷義絕第四章封簾第七十五章謝家倉庫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一百一十一章吳老病夫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清首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羣的建議第十九章挑唆第一百六十九章 休書第三十三章一路哭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三章敘舊第四十八章討債還債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六十九章拜壽第七十章逼債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