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

始皇帝的祭祀黃了。

坦率地說,這種事情有些扯淡。

身爲國家的大事,君主的祭禮與戰爭具有天然的優先性,理論上任何事務都得爲這兩件大事讓道,集中國力,爲祭戎二務創造條件。

換個說法,祭祀的事只要定下來了,天塌地陷,兵臨城下都得進行下去,可沒有黃了這個說法。

可始皇帝的思想境界早就超神了,作爲古往今來唯一的皇帝,於他而言,禮法合心意時是禮法,不合心意就是贅法,是糟粕。

有錢難買我樂意,這是始皇帝如今唯一的行事標準。

他就在宗廟門口駐蹕下來,廣設帷幔軟席,靜候救災結果。

雞鳴前後,韓談首先帶着喜訊回來。

賴羌瘣忠勇,將士用命,火雖大,卻被控制在問仙閣一處,不曾牽連章臺主殿。如今明閣塌毀,火盡人安,萬事抵定矣。

之後又過了幾個時辰,在日出與食時當間,羌瘣的事故報告也呈上來了。

昨夜祝融至,起於章臺朝宮,持續一個時辰有餘,共焚燬宮閣一處,亭臺兩座,另各類樹木一十七棵,宮坪、草地方圓百三十七步。

爲救災得便,衛尉寺在滅火過程中行軍法三斬,共殺宮娥七人,中人十九,亂陣之卒十二,驅打、笞退近百人。

事定之後,羌瘣組專事,詢旁觀、事涉九十二人查起火因由,人皆言有火鳥破空,直墜宮閣而後火起。

羌瘣又清查了火場,確定火源四十七處,覆蓋宮閣上下,幾乎涵蓋整個正廳。

他找到了證詞中尖頂的穿孔,卻沒有在火場發現任何一隻烤熟烤焦的疑似禽類,更沒有找到諸如油罐、柴堆、壇瓦等明顯的縱火痕跡。整場火情形如天降,不帶半點人工意味。

如此奇特的調查報告看得始皇帝嘖嘖稱奇,隨同報告,羌瘣還上呈了火場內可疑事物七十二件,小至亂石殘瓦,大到金鼎斷樑,請始皇帝聖覽。

始皇帝是肯定不會親手去翻找那些煙熏火燎的破敗物件的,爲了修仙,他是不願見人,又不是不能見人,這一點,他一直分得很清楚。

眼下北阪生出如此大事,他甚至都勿需召見,只需要等,便可以了。

食時至,咸陽宮宮門大開,在宮外等候了數個時辰的朝臣勳貴魚貫而入。始皇得報,三公、九卿、咸陽貴賤共百六十二人連袂請見,帝允之。

覲見之地就定在宗廟外廣場,始皇居於陛上,外罩帷幕,再外女侍。

薄紗織就的幕布團扇層層疊疊,把始皇帝的身型遮擋起來,使羣臣無從得見。

羣臣肅立於階下,如大朝會般分出文武階級,始皇帝也看不清他們,但韓談輕聲報着名姓,讓他至少能知道來的究竟有哪些人物。

不出始皇帝所料,三公九卿全來了,皇子公主全到了,周貞寶來了,盧舉也來了。

待聽到已抵咸陽十餘日,卻一直不曾請見的李恪名字的時候,始皇帝終於有了些意外。

帷幕後傳出一聲訝問:“恪卿?”

李恪出班拱手:“臣在。”

“十餘日前,本真人便已聞報你至咸陽,可你卻藏在扶蘇府中足不出戶。莫非你是想借此告訴本真人,你不願在庫不齊就事?”

李恪袖子一甩,喊起了叫天屈:“陛下誒,臣此來可是來求援的。求的事雖說不大,可言明易,書明難。若是見得着陛下,臣何需在殿下府上蹭那吃喝,說不得這會兒都回磴口了!”

諫言來得措不及防,羣臣噤聲,始皇皺眉,只聽李恪一人在那嘀嘀咕咕。

“臣還以爲,陛下一反常態,藏在懸廊上足不出戶,就是爲了叫臣知道,您看不上我在庫不齊就事……”

直諫毫無徵兆地成了馬屁。

這一番當真風迴路轉,連趙高這樣的佞臣都覺得自嘆弗如。

人人都知道始皇帝宅起來是純粹的任性,可被李恪這樣胡言亂語,在他口中,皇帝的行爲就成了臣子不肖,主君仁厚。

忠言不必逆耳,賢臣未必直言。始皇帝笑得既歡又澀,那瞬間表情之豐富,若不是深藏於幕,肯定會叫熟悉他的大秦臣工們歎爲觀止。

不需要任何人吩咐,李恪回班,束手自顧。始皇帝在帷幕中沉默了半晌,突然命令侍衛撤掉幕布。

只剩下團扇遮擋在皇帝與臣子中間。

團扇背後,那模糊的影子擡起手:“貞寶,昨夜之事,你知曉多少?”

周貞寶肅容躬身:“稟陛下,臣聽聞火鳥貫天,墜入問仙閣,以至問仙閣祝融驟起,險將章臺宮燒燬。”

“知道的倒是不少。”始皇帝淡淡一笑,“本真人問你,你可知火鳥何來?”

“臣未見其實,不敢妄言,然就聽聞,卻與臣師門的仙法傳書頗爲相似。”

“哦?”始皇帝詫異地呼了一聲,“仙法傳書?”

“仙法傳書乃臣師門秘傳之術,開壇、祭法皆有講究,術成之時,請動仙禽,瞬息之間,便可抵萬里之遠。”

盧舉突然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危機感,他高聲斷斥:“笑話!我亦是仙家子弟,何以不曾聽過此術!”

周貞寶冷笑一聲:“師弟滿心功名利祿,師門之事,你能知道多少?”

盧舉羞愧交加,可仍咬着牙強辯:“若師兄知曉此術,可敢施爲!”

“你欲觀耶?”

周貞寶長笑一聲,抖袖翻手,無中生有般端出一隻巴掌大小的木盒。他打開盒蓋,從中取出一隻精緻小巧,寒氣四溢的冰鳥。

“陛下,恕臣冒昧。”

他告罪一聲跪下來,恭敬地把冰鳥罝於石板地上,又一口咬破手指,圍着冰鳥畫起了八卦。

手指的破口是擠不出多少血,他繪製的速度又慢,連着咬了三次,幾乎把自己的食指咬爛,才繪出八卦的大概模樣,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

冰鳥燃了起來。

幽藍色的火焰靜靜舔舐着冰雕,無聲無息,火勢漸強。

冰裹火,火浮水,冰雕融化,漸成水漬,在周貞寶那清朗,卻無人可懂的吟誦聲中,冰消水乾,地面僅剩下一道比拇指略大些的純墨色玄鳥圖案。

周貞寶虛弱地喘了口氣,指着地上的玄鳥圖案說:“陛下,術成矣。”

隨處可聞皆是倒吸涼氣的聲音。

百多觀者不可能都看到那小小的施術過程,但口口相傳,也足以讓他們身臨其境。

冰的表面自燃起不懼水的火焰,那火將冰鳥燒化,將化水煮沸,煮乾的水自成迷幻,竟是一副清晰明白的玄鳥之圖!

仙術當真如此神奇麼?

周貞寶有備而來,盧舉心中的不安感更加強烈,他硬着頭皮又站出來:“師兄之術看來神妙,可與傳書有何關係?”

“早說師弟學藝不驚,今日何以要一而再地自取其辱?”周貞寶嘆了口氣,向着始皇帝拱手作揖,“陛下,玄鳥傳書,瞬息萬里,我以偶祭,則萬里之外,師哥之處將有火鳥破碎虛空,橫貫天際,正如昨日北阪之景!”

團扇之後,始皇帝猛捏緊了拳頭:“貞寶之師哥,莫非是……”

“除卻爲陛下出海尋山之徐巿,再無他人!”

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
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