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帝國(上)

大宋洪武四十二年十一月初一。乙丑。

天津。

提着精工打造的大號犀牛皮箱,路明跨上了蒸汽火車。由於路明選的是夜班車,車內乘客數量並不多。他選得這節車廂內的甚至就只有不到一半。車廂中安放的長條座椅正好可以讓路明舒舒服服的躺下來睡上一覺。天津至北京的這條線路不過三百餘里,明日凌晨應該就能抵達目的地。一覺醒來,一大早,就可以準時的到總社去報到。

在空蕩蕩的車廂中,路明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將自己的行李箱丟上頭頂的置物架,坐了下來,展開在車站中買的幾分報紙,就着頭頂的油燈燈光,一張一張的翻看。每一份報紙上,連篇累牘的都是科學院葛樑濤大學士、地理學會的金徽成員,在赤道以南的海洋中發現了一座大洲、並繪製完成南天星圖後,于歸途中病逝的消息。

從葛樑濤大學士少年時的同學和鄰居,到他的學生、同事,再到地理學會中的成員,直至葛大學士的家屬,各家報紙從各個角度,以最熱情和誠摯的文字,對葛樑濤的生平進行了詳細報道。並進行最爲沉痛的悼念。而與葛樑濤大學士相對的,路明只有在皇宋新聞最後一面的中縫中,才能看到用着最小的八號字,才區區四行的何帆南校尉的訃聞。

‘果然!被食人生番吃進肚子裡終究是比不上光榮病逝啊!’路明搖了搖頭,爲不幸的何帆南校尉嘆了一聲,‘希望地理學會的會刊上,不至於太過厚此薄彼。’

尖利的汽笛聲突兀的響起,將路明下了一跳。雖然今天在天津港中,已經聽到了幾次這樣的汽笛聲,但路明還是沒有習慣這種刺耳的讓人心中發毛的聲音。聽見汽笛聲,車站月臺邊送行的人們都一下退到了後面。轟轟的車輛啓動聲從車廂下傳了上來,從鋼鐵的車輪中,冒出了一股股熾熱的蒸汽,一下模糊了車窗外的畫面。

火車的速度由緩而快,很快離開了天津站,透過雙層的玻璃車窗,看到黑夜籠罩下的站外,是一片如星辰倒映的萬家燈火,這是繁榮富庶的天津城的夜色。

鐵路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走夜路。在鐵軌上行駛,一般來說,是不用擔心前面的道路上突然出現了陷坑或是障礙。在法理上,鐵路是屬於軍用馳道,與御道一樣,都是禁止閒人上路行走。如果有路人被來往的車輛撞死,那是活該,根本不會有任何賠償。而家屬敢於糾纏不清的,那就是舉家流放海外。從京津鐵路開始運行的這二十多年。只有一開始,有許多沿途的住家,在失去了親人之後又被流放海外。不過最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消息傳出了。

有些寒冷的夜風從身後吹來,路明有些不快的回過頭,通向後一節車廂的通道門被打開,寒風正是從那裡吹進來,驅散了車廂中的暖意。經過二十多、近三十年的發展,一開始都是互相間隔的各節車廂,如今也被聯通了起來。從車尾就能一直走到車頭,讓一名檢票員可以負責整輛車內的工作。

不過從車廂通道走出來的並不是檢票員,而是一個年歲跟路明相當,穿着藍色粗布袍服的中年人。從他身上的工作服,以及他的胸口彆着的那枚銅質的齒輪徽章,他的身份應該是一名機械匠師。匠師進車廂後,回身先關上了通道門,阻斷了寒風的侵襲。

路明很滿意的轉回身。比起在海外西洋商業協會的瘋狂和兇殘,中土的道德水平果然要高上不少。

匠師從車廂中大步走過,像是要到車頭去。但當他經過路明身邊後,剛向前走了兩步,卻突然轉過身來。“路明?!”他的聲音中透着濃濃的難以置信和驚訝。

路明聞聲擡起頭,只見兩步跨過來的匠師的相貌有些眼熟,但就是不知在何時見過。

“路明!是路家的七郎罷?!是我,是我啊……”那名匠師一下站在了路明的對面,彎下腰,指着自己的鼻子,“蘇洪,蘇家的老2!”

路明的神色從茫然漸漸轉成了驚喜,“蘇洪……蘇二哥!”他一下跳了起來,一把抓住匠師的肩膀,驚喜的叫道,“是蘇二哥!?”

“對!對!沒錯!正是俺!”蘇洪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幼時的玩伴,少年別離,十幾年後竟道左相逢,這樣的奇遇一輩子也不一定能碰上一回。

“多少年啦……想不到還能再遇上。”蘇洪拉着路明坐下來。上下打量着,連聲問,“現在過得如何?十幾年前聽說你從軍出海後,就再也沒消息了……怎麼,如今是在幹海上營生?”

“是啊!”路明點了點頭,他跟崑崙奴差不多黝黑的膚色,和一身的海上男兒的氣息,根本瞞不住人。“現在在西洋商業協會中討口飯吃,十幾年了,就算退役進了商業協會,也始終都在海上飄着。近幾年一直走南大洋的航線,家小都安在了錫蘭的寶石港。不過最近終於被調到京中的總社了,估計要在京中住上幾年。一家老小先送回了台州老家。等俺在京中定下來了,再將他們接上京來。”

路明說完自己,轉問蘇洪道。“二哥你呢?當年你家搬到遼寧去後,俺就沒聽到你的消息了。這些年怎麼過得,怎麼現在在鐵路上?”

“俺?俺家自搬到遼寧後,還是繼續進學,不過上的是工程技校,在閻卓大工那裡打了兩年下手,現在拉着我們的蒸汽機車,就有爲兄的一點功勞。如今爲兄在做隨車技師,維護和保養蒸汽機車。”蘇洪也將自己這十幾年來的經歷娓娓道來。靠進技術學校,參與研發,進入工廠,蘇洪的經歷,是大宋的匠師們的縮影。

“隨車技師?”路明擡腳跺了跺車廂地板,“可玩意兒不好服侍啊。”

蘇洪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故障率高,常年要人跟着檢修。拖力也太小,若是以馬來計算,原來牽拉車廂的都是十六匹健壯的挽馬。而現在用來拉車的蒸汽機車,卻相當於八匹、十匹的水平。只不過,佔了便宜兩個字啊……”

路明有些不解,“現在的蒸汽機車都是幾千斤重鋼鐵,怎麼會便宜?而且一路上都要燒煤,一趟就要幾百斤罷?”

“有灤州煤礦在。用得煤炭根本就不算什麼。用馬還不是一樣?!每年光是用在京津鐵路上的草料,就比得上幾個騎兵營的消耗。京津鐵路是複線,來回加起來超過六百里的鐵道上,使用的挽馬整整有九百匹,而且每年就要換掉其中的十分之一!

每年依靠鐵路賺得那點運費,都要填進去一多半。還不僅僅是京津鐵路,北京到潤州的京潤鐵路,潤州到遼陽的潤遼鐵路,平州到天津的平津鐵路,這些線路上總計起來共養有五千匹挽馬。一年就要更換五百匹,算一算這要多少支出?但換成了蒸汽機車。卻只要五十輛就夠了,而且只要修得好,用上二十年不成問題。省了多少糧食?多少人工?光是運營成本就節省了原來的**成啊!”

說起自己的專業來,蘇洪口若懸河,“就因爲運營成本降了下來,朝中最近已經在規劃修建新的鐵路。要將北京和東京,東京和西京,東京和中京……也就是全國的五座京城,都用鐵路連起來,成爲交通大動脈。總長超過一萬里,預計要用十五到二十年時間。”

“二十年?!”路明吃了一驚,那時他不是要五十歲了。朝堂諸公,應該沒有幾個能看到罷,更別說如今已經七十多歲的皇帝了。

“已經很快了!超過一萬里啊……”蘇洪笑着解釋道,“何況又不是全數建完才啓用。建上一段,就用上一段。用上一段就賺一段的錢。”

“不過建這些鐵路不是個小數目罷?”

“楮幣局已經準備委託三大銀行發行鐵路債券了。年利一分二釐,從五年後開始計息。二十年後還本付息。”蘇洪對路明道,“要不要買上一點?”

“我可沒那個閒錢。就算有錢也還不如拿去放貸。”路明毫不猶豫的一口拒絕。有些不屑鐵路債券的利息。要知道,就算勸業銀行面向農戶的青苗貸,半年也有一分的利了,年利就是百分之二十——這還是利息最低的一種貸款——而民間的拆借貸款,基本上都是九出十三歸,從出門就開始計息,年利能達到五分。一分二釐的鐵路債券,也好意思拿出來賣!

蘇洪看了看左右,見車廂中的衆人都以熟睡,卻還是有些鬼祟的湊近了路明耳邊,壓低了聲音:“路七你有所不知。這債券可是可以債轉股的……”

“真的假的?!”路明一下坐直了身子。股票和債券不同,債券只有死利息,到期就要兌付。但股票是可以留一輩子,同時傳給子孫。而且鐵路有別於其他工廠商社,以朝廷做保,延續上百年都沒問題,只要鐵路不斷,鐵路商社就不會倒,而股票也會一日比一日更有價值。而二十年後,一萬里的鐵路建成。鐵路股票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

“那還有假……不看看俺是在哪裡。”蘇洪看了看路明,“不過你是西洋商業協會的,等到了總社去問問。消息肯定比我這裡靈通得多!”

路明低頭盤算,這時又有一人從前方車廂通道走了進來。那人在通道門處張望了一下,見蘇洪坐在這節車廂中,走了過來,“蘇師傅!原來你在這裡!”

蘇洪擡起頭:“怎麼了?”

那人低聲道,“鍋爐裡的壓力有些不對!”

蘇洪臉色一變,向路明說了聲抱歉,就連忙起身去了。

………

北京。

蘇洪去了車頭後,就沒有再回來。三百里的行程,也不過半日功夫。這一趟車是昨日戌時初發得車,而抵達北京站的時候,才交丑時,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路明想找蘇洪交換一下聯絡方式,但蘇洪並不在車頭,卻不知去了哪裡。不過路明還是設法給蘇洪留了話。既然兩人已經知道對方的工作,日後想聯絡也很方便。

沒有在車站中多留。出了站後,路明找了個日夜長開、專門服務夜間旅客的客棧,小睡了兩個時辰。天亮後,洗漱、吃飯,然後叫了一輛馬車,進城去西洋商業協會的總社報到。作爲在大南洋航線上資格最老的船長,同時在崑崙洲立下了一點功勞的路明,如今即將上任的工作是西洋商業協會的軍事參議官,向商業協會的高層提供軍事上的專業意見。

商業協會的軍事總參議邱楠約莫五十歲上下,是曾經跟着驃騎大將軍岳飛遠行大漠的騎兵軍官,也曾帶領商業協會的僱傭兵們,在大食的土地上來回奔馳,算是路明的前輩。是個有些嚴肅和刻板的老派軍官,別在胸口上的各色勳章足足佔了半邊胸膛。

在辦完了一系列手續後,他對路明道,“路參議。按照條例,我給你五天的假。初六再來上工。你久未回中土,先逛逛京城罷!”

不待路明拒絕,邱楠搖了一下擺在桌上的搖鈴,召來一個才十六七歲、高瘦精幹的少年。先將路明的身份介紹給這少年,轉過頭來又對路明道:“這是劉翱,是個纔來沒多久的學徒。有事就使喚他,如果用得好的話,就安排到你手下。”

少年對着路明一揖到地,“小人劉翱,見過路參議!”

路明欠了欠身,作爲回禮。

“好好帶着路參議逛一逛京師。他可是在大南洋爲商業協會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功臣!也有在崑崙洲,以兩百人斬殺一萬土著,奪回何帆南校尉遺骸的戰績”

聽了邱楠的介紹,劉翱的神色越發的恭敬起來。向邱楠告辭後,兩人走出房間,劉翱便討好似的介紹其自己來,“俺小名叫大狗。原本的名字也跟着叫做劉獒,不過給學裡的先生改名做了翱。是插翅而翔的意思……”

邱楠給路明配的這名嚮導嘴很碎,很會說話。路明並不是沉默寡言的人,但一路走出來,他甚至連一句話也沒插上。不過等他出了商業協會大門後,已經對劉翱的身世瞭解了不少。他的父母已經去世,自幼寄居在姐夫家裡。爲了不給姐姐難做,所以提前出來做了學徒。

站在車水馬龍的朱雀大街上,劉翱問着路明:“對了,不知參議有什麼想去的地方。”

路明想了想,道:“先去看看百神祠……拆回教聖地時,俺是親眼見的,那塊黑石還是俺親手送上了青城號。但在京中建起之後,俺還沒有去過呢!”

當年跟着陸游,也即是如今擔任海軍第四艦隊都督的定海將軍,一起乘着青城號入紅海時,路明連水兵的資格都算不上。不過是一名學徒雜役,就跟劉翱現在的地位差不多,但這並不妨礙路明以此向他人誇口。參加了毀滅一教聖地的戰鬥,也是路明多年來引以爲傲的一件生平快事。

“黑石?”劉翱皺眉想了半天,突的恍然叫道,“參議說的是送子玄石啊!我知道了!”

“送子玄石?!”這下輪到路明納悶了,回教的聖物怎麼成了送子玄石?

劉翱向他解釋:“送子玄石神效非常,如今香火極盛。只要婚後無子,去摸一摸玄石,比送子觀音還有用。如果能刮下玄石上的一層石粉,回家後用無根水吞服,一年內肯定生個大胖小子。出門行商拜天后,生兒育女拜石頭。天下無後的夫妻,都要多謝路參議了!”

‘這叫什麼啊!’路明驚得目瞪口呆。

其實這就是各種教派融入中國後的結局。佛教的觀世音,在天竺時,是男性。但到了中國,就成了女性,同時還有了保證婦女懷孕的神職。再如景教,原本是基督教的分支,在唐後教義喪失,與佛教融合變成了彌勒教,而在南方,又轉化成了明教,跟基督教搭不上半點關係。

又如另一個世界的關公,二郎神,財神趙公明,他們的神職都是歷經演變,最後已經是失去了早前身份。而成了一個神職與之前扯不上任何關係的神靈。

在如今,通賢靈女媽祖,原本僅僅是福建地方性的海神。但在趙瑜統治天下之後,就成了護國天后,不但護衛海上行船,同時也演變成了商旅和出行者們的保護神,在火車上也有供奉。

“算了!”路明搖了搖頭,失去了興趣,“下次再說吧!”

“那參議想去哪裡?”劉翱的話音未落,只看着一隊隊的人馬從朱雀大街上經過。隊伍浩浩蕩蕩,旗牌官和御林騎士加起來足足有上千人。

“這是出了什麼事?!”路明奇怪的問道。

劉翱不愧是地頭蛇,京中的什麼事都一清二楚:“太子近日身體不豫,宰相們要去大報恩寺爲太子祈求平安。”

第13章 琉球(下)第21章 陣線(下)第8章 未雨(下)第47章 江山(中)第1章 奇襲(上)第52章 杭州(中)第23章 清化(上)第21章 傳承(四)第2章 奇襲(下)第21章 傳承(四)第26章 旅順(上)第36章 海上(下)第15章 翻牌(下)第57章 西軍(中)第16章 變奏(上)第53章 道阻(完)第22章 球賽第16章 船場(下)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32章 跳牆(中)第41章 後續(下)第38章 異變(下)第1章 三年(上)第25章 輿論(下)第7章 四方(上)第12章 孤舟(下)第41章 關山海(中)第13章 西路(五)第11章 琉球(上)第19章 戰象(下)第36章 島南(上)第26章 天子(中)第19章 陣線(上)第2章 北行(下)第45章 亂象(二)第25章 天子(上)第26章 傳承(完)第59章 九五(下二)第12章 靖安(下)第10章 宣傳(上)第47章 江山(中)第24章 西路(七)第30章 人心(上)第5章 未來(上)第41章 後續(下)第32章 中秋(下)第14章 父兄(下)第30章 人心(上)第2章 三年(下)第10章 綢繆(下)第9章 守城(上)第14章 西路(六)第18章 神機(下)第6章 對手(下)第32章 輕取(下)第35章 經濟(下)第28章 帝國(下)第44章 交涉(下)第44章 決勝(中)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14章 意外(上)第35章 覆亡(中)第49章 聖公(上)第9章 綢繆(上)第25章 野心(上)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6章 傳承(完)第20章 衢山(下)第3章 夜話(下)第19章 陣線(上)第48章 助守(下)第33章 冬雨(下)第25章 野心(上)第29章 西路(八)第47章 助守(上)第56章 九五(中二)第34章 南行(下)第5章 天津(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1章 孤舟(上)第15章 包圍(下)第34章 改變(上)第6章 對手(下)第44章 蔡攸(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5章 船場(上)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33章 跳牆(下)第32章 局勢(中)第22章 萬馬(上)第47章 道阻(一)第55章 九五(中一)第34章 出戰(上)第16章 傳承(二)第11章 和議(上)第16章 神機(上)第29章 西路(八)第13章 包圍(上)第11章 琉球(上)第2章 北行(下)
第13章 琉球(下)第21章 陣線(下)第8章 未雨(下)第47章 江山(中)第1章 奇襲(上)第52章 杭州(中)第23章 清化(上)第21章 傳承(四)第2章 奇襲(下)第21章 傳承(四)第26章 旅順(上)第36章 海上(下)第15章 翻牌(下)第57章 西軍(中)第16章 變奏(上)第53章 道阻(完)第22章 球賽第16章 船場(下)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32章 跳牆(中)第41章 後續(下)第38章 異變(下)第1章 三年(上)第25章 輿論(下)第7章 四方(上)第12章 孤舟(下)第41章 關山海(中)第13章 西路(五)第11章 琉球(上)第19章 戰象(下)第36章 島南(上)第26章 天子(中)第19章 陣線(上)第2章 北行(下)第45章 亂象(二)第25章 天子(上)第26章 傳承(完)第59章 九五(下二)第12章 靖安(下)第10章 宣傳(上)第47章 江山(中)第24章 西路(七)第30章 人心(上)第5章 未來(上)第41章 後續(下)第32章 中秋(下)第14章 父兄(下)第30章 人心(上)第2章 三年(下)第10章 綢繆(下)第9章 守城(上)第14章 西路(六)第18章 神機(下)第6章 對手(下)第32章 輕取(下)第35章 經濟(下)第28章 帝國(下)第44章 交涉(下)第44章 決勝(中)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14章 意外(上)第35章 覆亡(中)第49章 聖公(上)第9章 綢繆(上)第25章 野心(上)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6章 傳承(完)第20章 衢山(下)第3章 夜話(下)第19章 陣線(上)第48章 助守(下)第33章 冬雨(下)第25章 野心(上)第29章 西路(八)第47章 助守(上)第56章 九五(中二)第34章 南行(下)第5章 天津(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1章 孤舟(上)第15章 包圍(下)第34章 改變(上)第6章 對手(下)第44章 蔡攸(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5章 船場(上)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33章 跳牆(下)第32章 局勢(中)第22章 萬馬(上)第47章 道阻(一)第55章 九五(中一)第34章 出戰(上)第16章 傳承(二)第11章 和議(上)第16章 神機(上)第29章 西路(八)第13章 包圍(上)第11章 琉球(上)第2章 北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