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西路(七)

大宋洪武四十一年五月十三。乙卯。【西元1166年6月12日

莽莽大漠,烈日爍金。

大馬士革雖與沙漠有着不短的一段距離,通過千百年來不斷修建的運河水道,還是個美麗的花園城市。但最近幾天,從東方沙漠中刮來的熱風,還是讓薩拉丁.尤素夫.阿育布感受到了太陽的威力。

“薩拉丁……”

施爾科叫着自己的侄子。比起自己的幾個兒子,施爾科更喜歡有着智慧和勇敢,同時以真理和正義爲名的侄子。這個二十八歲的年青人,雙眼如鷹隼一般銳利,但溫和的笑容則讓他廣受同伴的愛戴,傑出的才能和個人的魅力,是阿育布家的驕傲。

薩拉丁聽到屋中的聲音,從熾烈的陽光下,走回涼爽的室內,“叔叔!?你叫我?”

施爾科微笑着,對侄子道:“不要太心急,站在太陽底下反而會熱壞身子。該來的總歸會來,不想來的,你站在屋外也不會來。”

薩拉丁嘆了一口氣,在一直都充滿自信的他身上,這是很少發生的一件事:“東邊的惡魔一步步的逼近。而穆斯林還在互相廝殺……”

“真主會指引我們方向,我們只要做到我們該做的就可以了!”

真主的子民如今形勢十分危急,從東面剛剛被趕過來的突厥部族,與在當地盤踞了上百年的突厥人,或大戰,或聯合,將原本就已經很混亂的伊斯蘭世界,攪得更加動盪不安。不過原本壓制阿育布家頭上,由突厥人建立起來的贊吉王朝,在混亂中失去了控制全國的實力,現任的蘇丹努爾丁突然暴斃,繼承人遲遲不決,讓阿育布家趁機取得了大馬士革的控制權。

不過施爾科和薩拉丁並不是只能看到眼前東西的庸人,相反地,他們更看重的是,尤其是聖地被毀滅,聖物被搶走,東方惡魔的腳步越來越近的現在,穆斯林們已經沒有互相爭吵的時間了。在施爾科和薩拉丁的邀請下,大馬士革附近的城主和各個勢力的首領相繼到來,薩拉丁叔侄打算先將周圍的小勢力整合起來,再籍此去說服更遠一點的塞爾柱和法蒂瑪等王朝。

霍姆斯的使節來了,哈馬城的使節來了,阿勒頗城的也來了。到了黃昏時,麥綏葉德城的瘋狗也派人來了。

“是尼扎裡耶派!”

“想不到尼扎裡耶派也到了!他們是什葉派中最狂熱的一派。穆斯林、基督徒、猶太人,沒有他們不殺的目標。霍姆斯的城主、哈里發阿米爾,十字軍的黎波里王雷蒙二世。耶路撒冷王康拉德,前兩年還刺殺過努爾丁。沒想到現在這羣瘋狗也撐不住了!”

“遠在東方的伊瑪目王國已經覆滅。尼扎裡耶派在波斯的鷹巢也被惡魔所佔據,如今就他們就只剩下敘利亞的麥綏葉德了。東方的惡魔不是他們能夠刺殺的目標,收到叔叔你的邀請,也只能來大馬士革一趟了。”

尼扎裡耶派,在歐洲人那裡被稱爲阿薩辛派。這個什葉派支系教派的創立者爲哈桑,或叫做霍山,另外,他還有一個更爲響亮的稱呼——‘山中老人’。從屬於尼扎裡耶派的教徒都是狂熱的信徒,被**和罌粟所控制,以刺殺爲武器,以此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勢力的穩固。

他們在波斯建立了伊瑪目王國,被宋人稱爲木剌夷國,同時在六十年前,山中老人還派出了不少信徒組成的軍隊,前進到敘利亞這個抵抗十字軍的第一線。在整個伊斯蘭的勢力範圍中,尼扎裡耶派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個教派。

不過由尼扎裡耶派建立的伊瑪目王國,在幾年前與中國派來的遠征軍的交戰中,卻是遭到了字面意義上的全軍覆沒。在遭遇到比一開始時的武裝遊行一般的行軍,稍顯強硬的抵抗之後,當時率軍遠征蔥嶺的主將寧易便下達了格殺令。在武裝到牙齒的大宋軍隊的刀槍面前。會動的是反抗者,不會動的則是訓練有素的反抗者,一概殺之無赦。

強悍而無所畏懼,讓阿拔斯王朝的歷代哈里發們聽到名字就心驚膽顫的死士們,甚至沒能展現他們精妙絕倫的刺殺之術,就被寧易率領的遠征軍,殺了個一乾二淨。最終,尼扎裡耶派不得不逃出了他們佔據了七十多年的阿拉木特城堡,也即著名的鷹巢山城,連同附近一連串的山城和城堡,全數送給了宋人。

與東方惡魔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尼扎裡耶派在敘利亞的謝赫拉希德丁.息南,一聽薩拉丁叔侄兩人要商議對付死敵的消息,便立刻派來了他的副手,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傢伙。

“以真主的名義!虔誠的穆斯林要一起站到新月旗下,奪回我們的聖物和失土!”

一進門,老傢伙就舉起攥緊拳頭的雙手,高聲呼喊起來。雖然老傢伙喊出的口號,是薩拉丁叔侄兩人今日邀請衆人的目的所在,但狂熱的語調讓薩拉丁不禁懷疑起拉希德丁的副手是否在來之前,曾抽過**煙。不過一提起被奪走的聖物,房中的每一個穆斯林都跟着老傢伙一起喊了起來,薩拉丁也不得不隨着大流。

在尼扎裡耶派的使節鼓動下,屋中的每一個人都興奮的高呼着真主之名,恨不得立刻就拔出彎刀,給東方惡魔們送去死亡。不過薩拉丁叔侄兩人的眼神依然很冷靜。

每一個從東方過來的穆斯林,都有去紅海邊痛哭聖地的殘跡。薩拉丁也不例外,但他不會衝動,他知道。要想與惡魔爲敵,就必須擁有更多的盟友和軍隊。因爲薩拉丁很清楚,能在一夜之間,毀掉了巴格達的軍隊究竟有多恐怖。他沒有親眼見到巴格達的毀滅,也沒有親眼看到聖地被劫掠,但他在兩年前,卻是親眼見證了一座城市的陷落。

如山巒一般的戰艦,如同熱刀切割黃油,將法蒂瑪王朝引以爲傲的三層槳帆戰船攔腰撞成兩段,在落水的槳手們的呼救聲中,又用如雷霆一般的火焰,將城市中的所有反抗抹去。一個白天的時間,三條戰船以及區區六百敵軍,就將一座繁榮的城市佔領並毀滅。而在事後,從亞丁港傳來的消息,薩拉丁方纔得知。毀掉西奈半島邊的這座城市的,並不是東方惡魔的軍隊,而僅僅是一家商隊的護衛。

西洋商業協會——薩拉丁從那名名叫阿布納的多嘴而貪婪的猶太商人的嘴裡得知了這家商業協會的名字。又用仇恨,牢牢的刻在了自己的心底。

“東方的惡魔是個很可怕的敵人,我們需要更多的盟友,更多的軍隊。贊吉王國已經崩潰,我們先要將王國內的突厥人說服!”薩拉丁在衆人們面前說着自己的意見。

贊吉王朝的第一任蘇丹贊吉一世,原本是薩拉丁家的家僕。可現在,贊吉王朝如今的蘇丹努爾丁已經是薩拉丁家的主君。而整個贊吉王朝,更推廣一點說,所有由突厥人建立起來的王國,他們開國國主原來的身份都是阿拉伯人的奴隸軍團的將領。不過現在奴隸翻身做主人,將阿拔斯的哈里發變成了漢獻帝。

從敘利亞,一直到波斯,曾經屬於阿拉伯帝國第一王朝的地區,現在都有突厥人的身影,到處都是他們的王國。尤其是最近的二十年,在東方被宋人狠揍了一通後。原本居住在裡海沿岸的幾乎所有的突厥人,連同波斯人一起,都拼死逃到了西方。就像幾個世紀以前,毀滅了羅馬帝國的匈奴入侵,讓歐洲的原住民掀起向西遷徙的狂潮。

在越來越擁擠的地盤上,屬於阿拉伯人的空間越來越小,屬於庫爾德人的位置也越來越少,同樣信奉真主的各個民族,現在用刀槍交談。這一點,讓薩拉丁叔侄兩人看得很痛苦。

“什葉派和遜尼派要聯合起來。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還有庫爾德人,也都要攜起手來。爲了對抗真主的敵人,爲了奪回我們的聖物,我們必須聯合起來!”

“我們要去說服埃及的阿迪德,要去說服突厥人,如果有必要,還要去說服耶穌撒冷的基督徒。”

“那些眼睛只能看到鼻尖的基督徒!你難道忘了他們二十年前在敘利亞犯下的罪行?!”哈馬城的使節驚叫道。

“只要他們手上的槍能刺到東方的魔鬼就行!”薩拉丁的聲音沉穩如一,“如果要我在基督徒和魔鬼中做一個選擇,我寧可選擇基督徒。至少,我們可以與他們交談,而惡魔不行。”

……

滄海茫茫。蔚藍色的大海,無窮無盡,讓人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在港口中,如山巒一般雄偉的鉅艦,在也無垠的海上不過是一片落葉,隨浪起伏。行船在海上,日復一日,都是永無止盡的波濤,沒有任何地標可以表識方位,除了天上的日月星辰,水手們沒有其他可以依靠。

“還有多久才能到紅海港!”

就算站在船帆的陰影下,何帆南也不得不眯着眼睛。強烈的陽光從海面上反射回來,讓他的雙眼又紅又腫,淚流不止。

“只要風向對的話,三天內就能到!”

船長路明放下了手上的六分儀。便向船帆下移動。正午的陽光直曬頭頂,連木質的甲板都熱得難以站人。

“三天?還要風向對?”何帆南嘴裡有些發苦,“若有着蒸汽機,根本就不用擔心風向的問題!”

“校尉你是說那艘還沒出渤海,就給風吹得觸礁的蒸汽輪船。”路明哈哈大笑起來,“反正都是要觸礁,當然不需要看風向了……”

何帆南搖了搖頭,路明這些年一直都在大南洋【印度洋航行,走着紅海港到錫蘭寶石港的航線,消息並不是很靈通,“半年前,新型的蒸汽輪船已經從漢城直航天津了!不是東洋商業協會的爛貨,是我們西洋商業協會的船!”

西洋商業協會在蔥嶺和天竺以西,是海上武力最強的一個勢力。控制了紅海的出入口,佔據了亞丁港,並理所當然的將其改名作紅海港。而在東面,也是將大食灣的封鎖。以天竺半島的最南端爲界,還實際控制了五六個優良的港口。整個大南洋地區,無所不在的西洋商業協會,都是有着無數利益存在。

西洋商業協會和東洋商業協會,在大宋有着很特殊的地位。兩個商業協會不僅僅是經營着商船隊和捕奴隊,甚至被賦予開戰權和統治權。有着戰艦,有着軍隊,其中士兵和軍官們還有着軍銜,甚至都在樞密院的軍籍簿掛了號。就像何帆南和路明,他們兩人即是西洋商業協會的僱傭兵,同時也是在戰時會被徵用的預備役軍官。

路明拿出海圖,將方纔測算出來的經緯度在海圖上標上記號。從位置上看,的確離紅海港不遠了。

在大宋國內流傳的天下輿圖上,有本土的路、省,有外藩的國號,但沒有被視爲蠻夷之地的詳細區劃。只有粗略的地區劃分。向南越過吐蕃高原,那是天竺地區,向西出了蔥嶺,直到大食半島,是大食地區。再向西,是遠西、泰西。只有在真正詳細的軍用地圖上,纔有詳細的城市和海港標誌。就算毀掉了聖地,徹底的被穆斯林們視爲死敵後,大宋依然能源源不斷的收到遠西、泰西的地理情報。沒有祖國,只認錢財的猶太人,是最好交往的對象。

何帆南低頭看着海圖,張開手丈量了一下與紅海港的距離,笑道:“到了紅海,一定要好好見識一下紅色的海水。博物學會在南京分會的會首,還要我給他帶回一壺紅海海水。看看到底是爲什麼海水會變紅。”

“沒用的,”路明搖着頭,“紅海看上去是紅色,但將海水舀起來卻是很清澈。俺在紅海來回了多少次,也沒看出個究竟來!”

“到地頭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就算你弄不清,我也弄不清,但博物學會裡,可是有着幾千名學者呢!能給幾萬幾十萬種動物、植物定目錄,能勘探出國中每一處礦產。他們都弄不清的事,天下就沒人能弄清楚了。皇宋百科全書,第一個編輯成書的就是博物部。”說起皇宋百科全書,何帆南突然來了勁,“去年,皇宋百科全書成書,主持編纂的太子賞無可賞,官家便升了太子的嫡子做寧王。我跟你說,在皇宋百科全書中,最受官家喜歡的就是博物部……”

只知道風向、海流的路明對博物一竅不通,只能聽着何帆南在那裡扯。等到何帆南終於收住話頭,路明終於可以插言,“到了紅海港之後,還要跟綠衣大食打交道。現如今,黑衣大食幾乎被毀滅,最大的勢力就是綠衣大食。不論入紅海,還是去崑崙洲,都少不得要提防綠衣大食的威脅。”

“綠衣大食?就是埃及的那個?”

雖然穆斯林開創的王國很多,但除了埃及法蒂瑪王朝和西班牙倭馬亞王朝的兩個王朝以外,大都承認一個共主,就是有着最後也是最偉大的先知血脈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就如春秋時代的中國,天下只有一個王,但諸侯卻有無數。在百年前,突厥人入侵之前,阿拔斯的哈里發是伊斯蘭教教皇和阿拉伯帝國君主的合體。不過如今,巴格達毀滅,阿拔斯的哈里發連最後一片領地都失去,只剩下名義上的宗教權。不像法蒂瑪王朝和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還有着政權可以控制。

不過對宋人來說,那些拗口的名詞只會讓他們咬到舌頭。同時,高傲的宋人也不認爲他們需要分辨這麼多。又不是博物會學的學者,有必要去了解黃山的猴子和峨眉山的猴子到底有什麼區別?直接按照各個穆斯林王朝的旗幟用色習慣,分爲白衣大食,綠衣大食和黑衣大食。

佔據了西班牙的倭馬亞王朝,是最早於中國接觸的伊斯蘭王朝,曾經建立了橫跨泰西、遠西和崑崙州的龐大帝國,被稱爲白衣大食。不過如今早已衰落,只剩下一點殘餘被趕到的泰西地區苟延殘喘,除了職方司中的少數情報官員以外,宋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而黑衣大食,給中國的印象就深多了。大唐失去蔥嶺以西的土地,就是被黑衣大食所擊敗。而阿拉伯帝國的黃金五百年,也是在黑衣大食的統治下。現在,大宋的幾次西征,雖然實際上打的是僅僅以黑衣大食爲共主的突厥人的王國,但用的名義,仍是攻打黑衣大食。

至於綠衣大食,與中國打得交道並不多。佔據了崑崙洲東北部。除了路明這等長走紅海的老船長,像何帆南這樣能知道埃及和綠衣大食關係的,確很少見。

路明點了點頭,“綠衣大食如今就只剩埃及的土地。而且他們現在在於基督徒打仗,已經有上百年了。”

“我對無謂的戰爭沒有興趣。”何帆南並不像其他大宋將校,聽到戰爭就一臉興奮,“就讓天主和真主的羊羔們自己去殺好了。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上古神話,而廝殺百年,不知該說他們是虔誠呢,還是愚蠢!”

“我要去崑崙州。不用大食商人在中間過一手,我們自己去捉崑崙奴!”

第4章 滅國(下)第52章 杭州(中)第23章 傳承(五)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12章 靖安(下)第24章 風雨(下)第32章 輕取(下)第20章 開局(中)第19章 謀算(下)第40章 帝位(中)第10章 綢繆(下)第51章 道阻(五)第31章 輕取(中)第20章 衢山(下)第17章 神機(中)第42章 餘波(上)第15章 船場(上)第39章 帝位(上)第28章 攤牌(上)第59章 投奔(上)第23章 傳承(五)第57章 西軍(中)第26章 旅順(上)第16章 變奏(上)第40章 後續(上)第22章 萬馬(上)第43章 改制(下)第6章 西路(三)第27章 野心(下)第35章 海上(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4章 滅國(下)第33章 經濟(上)第51章 杭州(上)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37章 決戰(下)第15章 翻牌(下)第49章 道阻(三)第2章 夜話(中)第23章 清化(上)第32章 祭靈(上)第36章 異變(上)第60章 投奔(下)第55章 九五(中一)第21章 文治(下)第14章 間奏(上)第14章 翻牌(上)第44章 餘波(下)第40章 帝位(中)第11章 宣傳(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7章 西路(四)第35章 出戰(下)第32章 中秋(下)第45章 決勝(下)第5章 對手(中)第16章 船場(下)第43章 餘波(中)第57章 九五(中三)第13章 父兄(上)第46章 江山(上)第5章 西路(二)第60章 投奔(下)第32章 跳牆(中)第8章 四方(中)第13章 包圍(上)第16章 軒波(上)第2章 奇襲(下)第28章 焚城(上)第7章 紛亂(下)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31章 人心(下)第7章 先鋒(上)第10章 靖安(上)第41章 內附(下)第25章 俘王(上)第32章 跳牆(中)第33章 故鄉(下)第24章 喪事(下)第1章 北行(上)第23章 萬馬(下)第55章 九五(中一)第29章 星火(下)第17章 遭遇(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2章 夜談(下)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14章 意外(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31章 跳牆(上)第34章 經濟(中)第2章 老種(中)第12章 西行(上)第7章 西路(四)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7章 變奏(下)第33章 祭靈(中)第28章 攤牌(上)第11章 夜談(上)第15章 包圍(下)
第4章 滅國(下)第52章 杭州(中)第23章 傳承(五)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12章 靖安(下)第24章 風雨(下)第32章 輕取(下)第20章 開局(中)第19章 謀算(下)第40章 帝位(中)第10章 綢繆(下)第51章 道阻(五)第31章 輕取(中)第20章 衢山(下)第17章 神機(中)第42章 餘波(上)第15章 船場(上)第39章 帝位(上)第28章 攤牌(上)第59章 投奔(上)第23章 傳承(五)第57章 西軍(中)第26章 旅順(上)第16章 變奏(上)第40章 後續(上)第22章 萬馬(上)第43章 改制(下)第6章 西路(三)第27章 野心(下)第35章 海上(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4章 滅國(下)第33章 經濟(上)第51章 杭州(上)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37章 決戰(下)第15章 翻牌(下)第49章 道阻(三)第2章 夜話(中)第23章 清化(上)第32章 祭靈(上)第36章 異變(上)第60章 投奔(下)第55章 九五(中一)第21章 文治(下)第14章 間奏(上)第14章 翻牌(上)第44章 餘波(下)第40章 帝位(中)第11章 宣傳(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7章 西路(四)第35章 出戰(下)第32章 中秋(下)第45章 決勝(下)第5章 對手(中)第16章 船場(下)第43章 餘波(中)第57章 九五(中三)第13章 父兄(上)第46章 江山(上)第5章 西路(二)第60章 投奔(下)第32章 跳牆(中)第8章 四方(中)第13章 包圍(上)第16章 軒波(上)第2章 奇襲(下)第28章 焚城(上)第7章 紛亂(下)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31章 人心(下)第7章 先鋒(上)第10章 靖安(上)第41章 內附(下)第25章 俘王(上)第32章 跳牆(中)第33章 故鄉(下)第24章 喪事(下)第1章 北行(上)第23章 萬馬(下)第55章 九五(中一)第29章 星火(下)第17章 遭遇(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2章 夜談(下)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14章 意外(上)第41章 關山海(中)第31章 跳牆(上)第34章 經濟(中)第2章 老種(中)第12章 西行(上)第7章 西路(四)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7章 變奏(下)第33章 祭靈(中)第28章 攤牌(上)第11章 夜談(上)第15章 包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