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開春(上)

bookmark

宋宣和七年二月十四。★中文網更新迅paoshu8,小說齊全★丙辰。【西元112530】

天津。

冬去春來。滔滔黃重新開始翻騰奔涌。南來北往的行商再次充斥於城中。微的陽光下。紫色的樹開遍了天津鎮大街小巷。春風徐來。純白的柳絮就在空中輕舞飛揚。

天津鎮的港口。此熙熙攘攘。

艘高達六千料的巨型商船在碼頭上一字排開。數條人龍從甲板上放下的梯。蜿蜿蜒蜒一直排到棧橋外。上千名燕地姓揹着包裹攜着兒女。在隊列中一步步向前挪着。

他們是今年第二批前往東,的移,男女老少足足有一千八百人之多。儘管上船後。他們都會站在高聳的甲板上。回望着故土。但人們臉上的表情卻寫滿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與憧憬。

與金國強迫性的遷奴役不同。海給這些移民開出的條件與當年臺灣招收移民時並無二致。四十畝地兩頭牛再加上三年免賦的政策。比起到遼東給金人做牛做馬。當然不知好的幾千裡去了。

去年七月。自接到瑜的旨意後靠着東海歷年來積累下來的信用。天津鎮很快便招募到了第一批一千五百戶移民。上船從天津啓程出。直航東瀛的九州島。

從那時起。除了港口封凍的四個月。每月都會有五次前往東瀛的移民船從天津鎮出。人數逐漸積累。今日。已經足足有五萬燕人抵達東,開始了新的生活。

當年倭國政權統治九州的太宰府已經被焚燬廢棄。現在作爲東海國在東,作爲中樞的港口城市即名爲瀛洲。即後世的博多港。五萬燕人與三萬多來自於兩浙和福建移民一起在瀛洲港周圍地土地上開闢起自己的家園。

雖然時不時的地震和始終煙火不的火山一開始讓移民們驚駭不已。但時日一長。便也習慣下來。半過去。在幾番遭劫變的渺無人煙的九州島上。一派生機勃地太平景象。

當這番景象被傳回天津報名移民的燕地百姓立刻又增加了許多。就如今日。接近了兩千人。不過他們數雖衆。但在一個都的鎮戍軍士兵的監督下。港中的秩仍是井然有序。

“那個就是王貴?”在港口邊的一座酒樓上。有兩人獨據一張酒桌。憑欄而望。看着那個指揮着百名士兵維持港中秩序的都頭。

“沒錯。就是他僅僅砍了一個謀克。奪了一面大旗。就被選入教導隊不過一年。便到了進武副尉。還做了都頭。真是讓人羨煞。”

“那是因爲上面想個榜樣罷了。燕市馬骨並不是喜歡馬骨而是爲了千里馬。”

說話的兩人。一人是個笑眯眯的小胖子。而另一個。則活脫脫一隻猴兒正是東海職方司燕山房主事高明輝以及遼東房主事黃洋。

“不說他了。”高明輝半欠起身子。恭恭敬敬的給黃洋滿酒。“黃二哥。我們倆已經四年多沒聚在一起喝酒了。來。小弟敬二哥你一杯。恭喜二哥今次終於脫離苦海。回京高升。”

黃洋舉起酒杯與高明輝對幹了。卻搖了搖頭:“不知道會安排在那裡。說不定還要坐幾年冷板凳哪比的在外面快活。”

“二哥。你這話就是糊弄人了……”高明輝大笑着。湊到黃洋身邊。“以北地現在地局。大王和樞相寧可冒着遼東房轉運不靈的風險。也硬要將你這個北排名第一的將調回基隆。不是爲了讓你參議國中下一步地軍事計劃還會是什麼?”

黃洋反過來給高明輝斟滿酒。眼裡透着喜色嘴裡卻道:“別亂說只拿到調令。命還沒到手。說這些太早了點。”

“不早了”高明輝拖長了聲調。“女真人已經準備大舉南侵了。完顏翰在大同到處徵集糧草。連燕山這裡派人來勒索過。而平州也是一樣。連種糧都給颳走了。若非如此。不過半年。不會有五萬人去東,啊……遼東應該會例外罷?”

黃洋搖頭。不同意高明輝地看法:“徵集糧草是一回事。但南侵又是另一回事。只要天|皇帝還在外面逍遙。女真人絕敢南下。”

哪還會顧忌他?”

去年七月時。耶律延禧趁金國西路都統完顏宗翰去上京述職的機會。帶着幾年來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數萬人馬。從藏身已久的夾山直下陽嶺。連克天德東勝寧邊雲內諸軍州。接着又南下武州。在舊遼的西京道中如入無人之境。看起來頗有捲土重來。聲威復震的架勢。

但耶律延禧哪裡知。這只是代掌西路軍事的宗大將完顏銀術可【注|】誘敵深入的計策。即見遼已深入西京諸完顏銀術可便立刻從大同兵。自後截斷了天|軍的退路。一舉全殲了遼國最後一點兵力。而天祚帝耶律延禧則僅以身免。

“兵都沒了。女真還怕他什麼?”

黃洋道:“女真人怕的不是天祚皇帝地兵。而是契丹幾百年的積威。若是去年他不南下西京。而是轉向西行。就算手上只有幾百人靠契丹的威名。也足以在西域打下一片天地。論起根基。女真哪能跟契丹比。”

正如

言。在歷史上的確有一契丹室帶着不到三百人脫律延禧的隊伍。一路向西。依靠契丹百年積威。逼迫沿途各國出兵出糧。助他在西域開闢了一個|家。延續了大遼的血脈。史稱西遼。

而這名宗室。便是今在東,從事移民安置事務翰林學士瀛洲知州耶律大石。

“那蔚州之事又怎說?”高明輝不服氣的問道

同樣在去年七月。金人以河東河北宣撫使譚未按盟約提供糧草爲藉口。出兵攻下了蔚州。殺死蔚州知州。佔據了飛狐靈丘二縣並趕走了應州知州蘇京等大宋官員。蔚州與應州同屬燕雲十六州。位於河東【山西】。在大同府之南。是宣和六年年初才被金交割給大宋。但不過數月。便又被女真人強奪回去這已經是他們即將南下的先兆。

“那是金人在做南下地準備。”洋看着突然笑起來地高明輝。“但準備和實際動手是一樣地。有天|在外。金人在只敢挑起邊釁。還沒有膽子大規模南下。”

黃洋說的肯定無比。高明輝也不再與他爭執。一切就看日後局勢的變化:“蔚州即失。飛狐陘便重入金人之手。日後金人向東可入幽薊。向西則直入河東代州。大宋防禦起來可就難了。”他扳着手指數道“飛狐陘一丟。太行八陘便有三陘在金人手中。軍都陘的居庸關蒲陰的金陂關【即紫荊關】還有飛狐地飛狐口任何一處都是夷狄入中原的要道。佔據了這幾處金人如果南侵。就可以東西並進。夾擊東京。而且兩路之間還可以互相支援。以大宋現今在河東河北北地的準備來看。金人一旦南侵。慘敗可以預見。”

二聲】。“太行山南北綿上千裡。有穀道橫貫其其中最重要的有條是爲太行八。此八自春秋戰國時起。便是兵家必爭的險要關所在。現今落入金人之手三陘。居庸關和金陂關自古而今。幾千年都是天下知名的雄關。而飛狐陘。向東可以進逼幽燕。向西也能側擊大宋河東重鎮太原府的門戶代州雁門關。樣是兵家必爭的要道。

“不說這個了。”黃洋不再繼續金人南侵的話題:任金宋兩國再怎麼鬧。只要不大打手我們也會作壁上觀。做哥哥地今次地來天津繞一圈。不是了說這些無關緊要的事也不是想騙你一頓酒菜。”

“那是爲了什麼?”這個疑問早就徘徊在高明輝心中。本就要問。沒想到黃洋自己說出來了。

“你可收到最近金人在平州四處搜捕鐵匠的消息?”黃洋一邊夾着一塊油潑兔。一邊漫不經心問道。

“收到了。”高明輝點頭答道。然後反問着。“不過這不是常有之事嗎?女真人一向喜歡厚盔重甲。不論哪個謀克都會養幾個鐵匠。好一點地捉來漢人。差一點地用渤海人。現在再捉幾個沒什麼好奇怪罷?”

黃洋把兔肉送入嘴裡。又問道那女真暗中強擄鑄鐘匠的事。你知不知道?”

高明輝騰地站起。酒桌被撞的一陣亂響。臉上都是難以置信的神色:“鑄鐘匠?不會罷?”東海國的提舉裝備司兼判軍器監事的鄧肯鄧將軍。火炮的明東海軍排名第一的幕後功臣。可不就是鑄鐘匠出身

“又有什麼不會的”黃洋絲毫不奇怪高明輝的反應。前日他聽到這個情報也是一般的震驚。這麼些年來。女真人在火炮上吃的虧還少嗎?去年來天津打探火炮內情地女真奸細。應該捉到不少罷?”

高明輝坐了下來。笑道:“遼南應該更多罷?”

“原來很多。但自前年陳督帥一剝了二十多張奸細的人皮掛在旅順堡的外牆上後。從那時起就一個奸細也沒有了。”

沒什麼效果。”說笑了兩句。高明輝正經起來。“事我會派人去平州查探的。二哥放心。”

黃洋搖頭:“不是平州。是遼陽。”

“遼陽?”高明輝一。旋即明白了黃洋的意思。他同樣搖頭:“現在說這些未免太早了。莫說命。連調令都沒有…”

“我今次回基隆。雖然不知遼東房會選何人爲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手下沒一個能出來主持大局的。想來只能從外調人入旅順。而最適合也最有可能的選。便是高兄弟你。你做過的副手。熟悉遼東事務。下面的探子也曾是你地手|。由你來做遼東房主事。一切駕輕就熟。不虞遼東房交接出現混亂。上面應該會考慮到這一點。”黃洋嘆了口氣。臉色是前所未的凝重火炮事關國本。決不能讓金人造出來”

高明輝正色回道:“二哥放心。小弟明白”

注|:歷史上是完顏婁室代掌西路軍事。一舉殲滅耶律延禧最後一支軍隊。消滅了遼國最後一絲復國希望。不過本里完顏婁室已死。只能由他歷史上地副手來完成這個任務了。

第20章 義學(上)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24章 烈風(下)第17章 軒波(下)第29章 西路(八)第31章 人心(下)第41章 大石(上)第9章 懲戒(下)第29章 星火(下)第43章 改制(下)第15章 翻牌(下)第28章 攤牌(上)第29章 焚城(下)第26章 傳承(完)第30章 傳言(下)第31章 輕取(中)第6章 未來(下)第40章 帝位(中)第5章 西路(二)第39章 戰線(下)第1章 夜話(上)第6章 紛亂(上)第21章 文治(下)第5章 滿萬(上)第14章 父兄(下)第19章 戰象(下)第21章 勇氣(中)第19章 衢山(上)第26章 俘王(中)第44章 餘波(下)第20章 勇氣(上)第44章 決勝(中)第8章 敵至(下)第11章 孤舟(上)第40章 後續(上)第30章 輕取(上)第32章 局勢(中)第17章 軒波(下)第56章 九五(中二)第20章 開局(中)第45章 蔡攸(下)第60章 投奔(下)第37章 島南(下)第13章 西路(五)第24章 烈風(下)第11章 琉球(上)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53章 杭州(下)第36章 海上(下)第25章 野心(上)第40章 故人(下)第34章 出戰(上)第19章 開局(上)第43章 帝位(下二)第7章 敵至(上)第24章 突遇(上)第39章 戰線(下)第21章 陣線(下)第27章 開春(下)第33章 冬雨(下)第11章 夜談(上)第44章 蔡攸(上)第17章 遭遇(下)第39章 故人第27章 野心(下)第26章 野心(中)第2章 奇襲(下)第39章 帝位(上)第18章 戰象(上)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39章 戰線(下)第37章 異變(中)第30章 祭靈(下)第31章 跳牆(上)第42章 帝位(下一)第14章 包圍(中)第20章 陣線(中)第3章 夜話(下)第14章 西路(六)第55章 九五(中一)第42章 改制(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8章 謀算(上)第44章 決勝(中)第39章 土着(下)第17章 變奏(下)第16章 傳承(二)第30章 人心(上)第8章 四方(中)第4章 西路(一)第41章 帝位(中下)第6章 戰前(下)第16章 船場(下)第49章 聖公(上)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26章 旅順(上)第14章 間奏(上)第29章 連橫(中)第12章 靖安(下)
第20章 義學(上)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24章 烈風(下)第17章 軒波(下)第29章 西路(八)第31章 人心(下)第41章 大石(上)第9章 懲戒(下)第29章 星火(下)第43章 改制(下)第15章 翻牌(下)第28章 攤牌(上)第29章 焚城(下)第26章 傳承(完)第30章 傳言(下)第31章 輕取(中)第6章 未來(下)第40章 帝位(中)第5章 西路(二)第39章 戰線(下)第1章 夜話(上)第6章 紛亂(上)第21章 文治(下)第5章 滿萬(上)第14章 父兄(下)第19章 戰象(下)第21章 勇氣(中)第19章 衢山(上)第26章 俘王(中)第44章 餘波(下)第20章 勇氣(上)第44章 決勝(中)第8章 敵至(下)第11章 孤舟(上)第40章 後續(上)第30章 輕取(上)第32章 局勢(中)第17章 軒波(下)第56章 九五(中二)第20章 開局(中)第45章 蔡攸(下)第60章 投奔(下)第37章 島南(下)第13章 西路(五)第24章 烈風(下)第11章 琉球(上)第3章 白山黑水(三)第53章 杭州(下)第36章 海上(下)第25章 野心(上)第40章 故人(下)第34章 出戰(上)第19章 開局(上)第43章 帝位(下二)第7章 敵至(上)第24章 突遇(上)第39章 戰線(下)第21章 陣線(下)第27章 開春(下)第33章 冬雨(下)第11章 夜談(上)第44章 蔡攸(上)第17章 遭遇(下)第39章 故人第27章 野心(下)第26章 野心(中)第2章 奇襲(下)第39章 帝位(上)第18章 戰象(上)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39章 戰線(下)第37章 異變(中)第30章 祭靈(下)第31章 跳牆(上)第42章 帝位(下一)第14章 包圍(中)第20章 陣線(中)第3章 夜話(下)第14章 西路(六)第55章 九五(中一)第42章 改制(上)第38章 湄嶼(中)第18章 謀算(上)第44章 決勝(中)第39章 土着(下)第17章 變奏(下)第16章 傳承(二)第30章 人心(上)第8章 四方(中)第4章 西路(一)第41章 帝位(中下)第6章 戰前(下)第16章 船場(下)第49章 聖公(上)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26章 旅順(上)第14章 間奏(上)第29章 連橫(中)第12章 靖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