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

青唐城西域都護府,韓維主導下司禾府關於開墾土地的章程迅速被政事會通過,翟汝文提出藉助此次機會對轄下百姓進行編戶,也被認可加入章程。

除此以外國稅府府丞劉摯也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議,最終將其完全確定下來,開始調遣人力物力實施。

鄒勝在伏羌寨的表現給呂璟提供了思路,爲了解決如今都護府缺乏吏員的現狀,呂璟以自身名義發出徵召令,將一批因爲各種原因迴歸鄉里的軍卒重新召喚回來任職。

因爲此舉還引得監府丞劉安世不滿,很是向呂璟上了幾封摺子,不過被他以迫不得已暫時壓了下來。

蘇轍最近忙着在營造府搭建班底,同時還要對各處工程進行考量,儘管有李廌和劉啓年幫襯,還是拖了兩日纔有單獨會見呂璟的機會。

時間恰巧是傍晚,蘇轍趕來的時候,呂璟正在府上教授一個少年練箭,神情看起來很是輕鬆。

“小師叔怎麼有時間來了?可是知道小子最近正在研究新吃食?“

呂璟率先行了一禮,他最近實在受不得青唐當地的粗糙飯食,正鼓搗着要把羊肉泡饃這道西北美食折騰出來呢。

“你這小子端的清閒,我們這些老傢伙卻是跑斷了腿。”蘇轍笑罵了兩句,心中卻並未生怒。

作爲西域都護府如今的主掌者,他知道呂璟如今身上的擔子絕不像看起來這般輕鬆。

“宗武你先行下去吧,記得讓火夫給整兩碗羊肉泡饃。”呂璟開口吩咐一句,那少年放下弓箭,徑自前去安排。

“你呀,老夫可不是來你這蹭吃蹭喝的。”蘇轍擺了擺手坐下,回頭多看了那離開的少年兩眼。

“真沒想到韓持國能夠捨得他這寶貝侄子來這裡。”

“不過利益交換罷了,小師叔可是爲朝廷旨意前來?”歷精城的工程確定下來後,韓宗武很快就趕到了呂璟身邊聽用,如今暫時充作書童一類的角色。

蘇轍緩緩點頭,繼續說道:“確實如此,不過在此之前,師叔要提醒你一句,北地韓氏家大業大,韓維也不是好相與的,你雖然一時拿住他命脈,還是要小心爲上。”

“多謝師叔提醒,小子曉得的。”呂璟能夠感受到蘇轍話語裡的關懷,心中不由一暖。

韓宗武恰巧在此時去而復返,將兩碗新鮮製成的羊肉泡饃遞了上來,味道上雖然不及後世美味,但這純天然的羊肉吃起來也是別有味道。

蘇轍不經意間吃了一大碗,這纔想起,自己是來提醒呂璟朝廷最新詔令的。

“大郎,我知道你對那種族政策自有看法,但是這次政事堂既然出面,縱然無奈,也只有遵從了。”

蘇轍話語提到的詔令是由左相章惇簽署後剛剛由政事堂送達,核心內容就是勒令在西域都護府境內取消種族政策,所有民族一律平等,而且提到了設立太學等措施。

“小師叔,小子聽說蘇師曾和程頤多有交集,不知此人如何?”呂璟並沒有正面回答。

“不好相與。”蘇轍嘆了口氣,思索了一會才繼續開口。

“程頤程顥二兄弟師承濂溪先生周敦頤,說起來還和郴州有一段淵源,只是他二人後來跟隨其叔父張載修行洛學,慢慢開創了理學一脈,程頤又在涪州潛心著書多年,如今出山,恐怕來者不善。”

呂璟點了點頭,後世理學以朱熹爲聖,但二程的地位同樣不低,是入了孔廟的人物。

“程頤此人看似孤傲,實則頗有心機,而且擅謀而後動,他這次挾儒學宗師之名前來西北,你若是執意與其抗爭,恐怕會受到天下讀書人的唾罵。”蘇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如今的大宋,隨着蘇學和關學等漸漸沒落,以程頤爲代表的理學已經大行其道,這也是其根基所在。

“小師叔放心,他不是要來西北建立太學嗎,小子準備從國稅府出五萬貫捐助,只要他把這新學設在青唐。”

蘇轍目中一驚,程頤如今是何種地位?憑藉着理學被尊稱爲夫子,百年後有機會立地成聖的人物,別人唯恐避之不及,呂璟竟然還要將其迎到家中來?

“小師叔,雖然小子不清楚哪裡得罪了這位夫子,但既然他要來,躲是躲不過的,與其等着他在西北攪弄風雨,反而不如請到眼前。“

“可是......你麾下並無人能與其抗衡,豈非處處受到他的壓制?“

這就是程頤的可怕之處,他此次前來西北雖然只是掛了個太學祭酒的官職,品階甚至不如呂璟,但以他在大宋文人界的地位,蘇轍和韓維等人也完全無法匹敵。

在這個時代,誰掌握了士大夫擁戴,誰就擁有話語權,縱然是當朝相公也不敢輕易得罪。

“無妨,總要見招拆招纔是,想必程老夫子不會拒絕小子。”

“你啊,膽子可真是夠肥的。”蘇轍苦笑兩聲,他雖然做官上比兄長優秀,但若論地位,還真是差的多了,幫不了呂璟多少。

“小師叔,鹽場那裡的情況怎麼樣了?”身爲後世之人,呂璟對於青海湖的豐富資源自然不陌生,那裡的鹽場也是此次應對危機的重中之重。

“劉啓年已經帶人親自前去查探了,鹽質確實不錯,只是那裡如今正在戰亂,而且朝廷又一向禁止私鹽,你要如何運作?”

呂璟笑了笑,將一封早就準備好的奏摺拿了出來,想要和程頤這種半聖作對,沒個靠山怎麼行。

“你這......真能有這般收益?”蘇轍也呆住了。

按照呂璟奏摺中所述,他將要在青海湖設立產量達到千萬斤的大鹽場,預估利潤每年高達百萬貫,這簡直是個匪夷所思的數字!

“小師叔,你知道每年大宋要向西夏進口多少青鹽嗎?光是榷場明面上都達到數十萬斤,加上各種渠道走私,這裡面的利潤,何止千萬貫!“

“可大郎你應該知曉,我大宋實行茶鹽專賣,需以鹽引售賣,西域屬於通商區,那些人可不會放過這麼一塊大肥肉。“

蘇轍曾經入過政事堂,眼光自然非常人可比,他一眼就看到了這鹽場設置可能引起的波瀾。

由於大宋實行專賣制度,又將食鹽定價權交給了地方政府,其中早已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鏈條,以海州爲例,官府從百姓手中三文錢收購海鹽,轉手定價就能賣出四五十文的價格,何止暴利!

而呂璟在青海湖設立鹽場,若是惹得這些人暗中施展手段,哪怕是蘇轍也覺得恐怖。

“小師叔放心,上百萬貫的收益最多讓他們肉痛,還不至於和小子拼命,況且,這鹽場中的三成分子,是留給官家的。”

呂璟想要發財有很多手段,之所以要動食鹽,除了青唐本身便利外,根基還是和西夏有關。

大宋每年和西夏的青鹽貿易固然賺取了大量錢財,但是也同時向其輸入了緊缺的糧食等物資。

而且這大宗的青鹽交易也成爲一把雙刃劍,李元昊曾經因爲大宋和其中斷青鹽貿易被迫和大宋議和,爲什麼?

國內各大部族賺不了錢,飯都吃不上,誰還給你打仗?所以自然只能議和。

到了大宋,看似貿易順差的地位,實則也是一樣的,爲了緩解軍費開支,大宋在邊境實行茶引制度,具體就是由各地商人將所需物資送到邊境,覈查後發給茶引。

商人再拿這茶引前去兌換青鹽,牟取暴利,假設有一天大宋真的向西夏發動滅國之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這些鹽商和他們背後的勢力!

而只要他們拒絕向邊境提供物資,大宋軍隊再強,又怎麼滅的了西夏?

“此事還是要謹慎一些,若是因爲程頤而得罪那些鹽商,實非明智之舉。”蘇轍沉吟了會,開口勸說。

他不知道呂璟心中的想法,但他很清楚,一旦青海湖鹽場開設,針對西域都護府的百般手段,頃刻間就要到來!

“小師叔放心,小子有辦法讓那些人乖乖讓出食鹽的利益。”呂璟微微一笑,臉上的神色卻讓蘇轍都有些看不懂。

這個師侄能夠推出種族政策,可見其對於利益人心把握的很是精妙,可是爲了應對程頤而妄自觸動那些鹽商,豈不是隻會讓情況更糟?

真正在青鹽貿易中受損的,只有百姓而已......

想到此處,蘇轍沉默了,呂璟也沒有再多言,爲了這鹽場,他可是專門留下了木徵這顆棋子,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先將餌料拋出來纔是。

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六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二百八十三章 遭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六章 勝敗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一百章 挖坑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七十章 捨我其誰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十五章 遇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
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六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二百八十三章 遭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六章 勝敗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一百章 挖坑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七十章 捨我其誰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十五章 遇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單騎闖宮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