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朝會

東京城,才只是四更天,內城門就已經緩緩打開,有稀疏的馬蹄聲自遠處傳來,漸漸密集起來。

看守內城門的禁軍將士們也不以爲奇,自神宗朝以來,這已經是東京城裡的常態了。

每到朝會之時,居住在外城的官員就會分別騎馬前往禁中,早早等候在禁門外等候朝會的開始。

馬蹄聲漸近,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枚白紙糊制的燈籠一枚,侍御使三個大字分外顯眼。

“來大人可真是勤快,怪不得深得官家和章相公看重。”虎翼軍都虞候劉延慶一邊開口問好,一邊示意手下禁軍將士將道路照的更亮堂一些。

來之邵騎着高頭大馬,往日裡古井不波的面龐此時卻隱有一抹憂色。

“劉都虞,不知此前可有嶺南探馬入禁中?”示意隨性小廝按下馬頭,來之邵試探着開口問道。

劉延慶思索了番,眼看着後方又有白紙燈籠行來,方纔在不經意間點了點頭。

“走吧,今日怕是本官又要第一個進入待漏院了。”來之邵吩咐了小廝一聲,眼神簡單的朝劉延慶示意一下,馬蹄聲響,直往禁中而去。

劉延慶心領神會,繼續笑呵呵的迎接下一位大人的到來,別看他只是個軍中都虞候,可是管着這東京城內門,隔三差五就要和朝中哪位大人攀上關係,前途和錢途可是都不缺的。

繼來之邵後,校書郎、著作佐郎李格非、龍圖閣直學士兼御史中丞黃履、監察御史趙挺之等人紛紛前來。

到得五更天,內門處更是燈火不絕,一盞盞燈籠匯聚在皇城之中,遠遠望去,真如火城一般。

章惇是最後一個到的,當他座下老馬開始進入皇城,也就代表着這次朝會官員已經聚齊,一盞盞白紙燈籠開始熄滅。

由於此時禁門還未開啓,左右官員們便開始紛紛進入待漏院中等候,有清酒免費供應,供官員們先行暖暖身子。

若是腹中飢餓,或是被那待漏院前聚集的大量早點攤勾起了食慾,也大可來上幾碗肝夾粉粥下肚,更是舒爽。

“來往喧囂,真同塞下耳!”來之邵低哼一聲,顯然對這些聚集在皇城內的商販極爲不滿,快步走到了左相章惇身邊。

“章相公,嶺南的消息可得知了?”來之邵一向是唯章惇馬首是瞻,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也是想探探其他人的口信。

“都是個什麼意思?”章惇目不斜視,仍舊不急不忙的邁着步子,絲毫沒有半點驚慌模樣。

“大多還是站在相公這一邊的,只是李格非、劉奉世等人恐怕會藉機攻訐,謀取更大權力。”

來之邵還有個事情沒說,官家在昨日突然微服召見了已經致仕的宿德元老文彥博之子文及甫,纔是他最擔憂的事情。

誰不知道文相公最富心機,別看都九十多歲的人了,誰知道會不會一招手就能翻了這大宋的天。

“沒什麼好擔憂的,文彥博若是有爭鬥之心,也就不會接連請辭了,官家還是把這老狐狸想的簡單了。”

章惇話語裡並無多少對文彥博的尊重,不過早已老朽的枯木罷了!

聽章惇如此說,來之邵也安了心,章相公不倒,自己的好日子就多的是,還是琢磨琢磨怎麼跟安惇那傢伙鬥鬥纔是正理。

卯正一刻,禁門開鑰,官員們以左相章惇和同樞密院事曾布的帶領下分置兩班,魚貫而入,前往垂拱殿等候常朝的開啓。

垂拱殿長六丈,寬八丈四尺,單檐九脊頂,雖不如崇政殿空曠,但也足夠威嚴。

官員們按照寄祿官品階分置兩邊,隨着宦官一聲尖細的呼喊傳來,這一次的早朝也就正式開始了。

哲宗一身龍袍,步履矯健,在內侍總管郝隨的侍奉下踏上御座,目光俯視下方諸臣。

“跪!”郝隨一抖手中浮塵,開口呼喊。

下方羣臣以章惇和曾布爲首,分別行跪拜大禮,山呼萬歲,接連三次,方纔在哲宗示意下起身。

“衆卿,誰有本可奏。”趙煦目光平穩,緩緩開口。

來之邵心下一動,看了一眼站立在文臣首位的章惇,沒有率先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嶺南蠻族叛亂,已綿延三州之地,當儘早定策平叛。”尚書左丞,中書侍郎許將第一個站了出來,不知驚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以往不都是小弟們先上,來來回回廝殺痛快了大佬們纔出手的嗎,怎麼今日一上來就是副相,這可怎麼玩......

“此事朕已知曉,大官,你來說給諸卿聽聽。”趙煦揮了揮手示意郝隨向前,神色間看不出喜怒。

“荊湖南路轉運使衙門奏報,蠻族反叛,早有預謀,禍亂三州,百姓流離,其情之迫,已如烈火烹油,永、衡二州皆不堪其擾,轄下有中下縣共三座被攻破,百姓除女子外,皆被屠戮一空,郴州久無音信,更有傳言,蠻人慾與我大宋劃嶺而治,自建王國矣!”

郝隨尖細的聲音慢慢在垂拱殿消散,下方的諸位大臣這時候也是情不自禁縮了縮身子,他們中的許多人之前可是還信誓旦旦的說蠻族動亂只是小事......

“許相公精忠體國,朕心甚慰,可是這大宋,也總有些蛀蟲之輩!”趙煦先開口稱讚了許將,隨後又示意郝隨來念第二封奏摺。

“自神宗以來,蠻族每多動盪,但其無民無地,終要回返大山,臣之見,當曉諭各州縣嚴防死守,絕不與蠻族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如此敵自破矣。潭州乃荊湖重鎮,臣溫益身爲知州,更不可輕動,當爲陛下死守潭州城,爲我大宋盡忠!”

“糊塗!”來之邵在殿中聽完了潭州知州溫益的奏摺,就忍不住低聲喝罵,這傢伙這次是傻了麼,真當官家這麼好糊弄?

果然,郝隨唸完之後,趙煦原本努力剋制的情緒已經有些壓制不住了,一把就將御案上堆積的文書打翻,話音裡都帶着怒氣。

“聽聽,溫知州爲了我大宋,爲了朕,面對區區蠻族都要死守潭州城了,朕要他有何用?我大宋禁軍對上蠻人也要嚴防死守?那朕坐這皇位有何用!”

趙煦徹底怒了,什麼不爭一地得失,要是對上遼國亦或者西夏,興許他還能勉強接受,可是面對一些蠻人竟然還要處處退避,這不是在打他趙煦的嘴巴子麼,紹聖是這麼紹聖的?

垂拱殿一片寂靜,面對突然爆發的趙煦,大宋朝的臣子們還沒有練就此後那山呼有罪的戲碼,只是垂着頭,不敢開口。

“曾樞密,此事如何來辦?”趙煦緩了口氣,直接開始點人了。

曾布暗自嘆息,早知道如此,自己就不該賣那些傢伙一個人情!

“陛下,武岡軍知軍張叔夜精通兵事,潭州又爲重府,只需委其兵事,蠻患不足爲懼。”

趙煦點了點頭,曾布這傢伙好歹說出了點東西,也使得他神色好了一些。

“陛下,臣有本奏。”校書郎李格非瞅準了時機,起身站出。

“臣以爲,嶺南戰事已經不只是軍事,更涉及百姓如何安置,民心如何平定,朝廷又是否要減免稅賦,諸如此類,都需要有重臣主導。”

垂拱殿裡的衆官瞬間來了興致,誰都知道蠻族成不了大氣候,這可是個好機會。

“諸卿可有人舉薦?”趙煦也動了心,這個時候,有個老臣看着確實要讓他放心許多。

這一下,垂拱殿裡可就熱鬧起來,諸臣紛紛出言舉薦,互相間再挑上對方几句毛病,原本因爲許將突然出馬而亂掉的感覺又找回來了,這纔像早朝麼......

“章相公有何人選?”爲首的趙煦看不下去,開口問道。

滿堂寂靜,來之邵甚至都激動的站直了身子,章相公麾下文臣,自己可是數得上號的。

“臣舉薦原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汲郡公呂大防爲荊湖南路轉運使,判監軍事。”章惇聲音沉穩,不徐不疾。

可這話卻嚇倒了朝上大半官吏!呂大防是什麼人,那可是上任的首相!舊黨的魁首!

章惇上位之時,朝中諸公不知道多少人對他多加攻訐,絕不能給他任何復起之機!

於是還不等趙煦發表意見,大批的官員就已經按捺不住開始出言阻止,來之邵和安惇兩人更是直接列出了呂大防十大罪名,開什麼玩笑,呂大防倒相他們二人出力良多,絕不接受!

御座之上,趙煦的臉色也難看起來,他原本還真是有些想念這位老相公,相讓他出面擔些事情,只是看如今朝中諸公的反應,怕是不行。

“老相公年歲已高,就不要勞煩他了,諸卿可還有人選?”

趙煦的聲音讓位列朝中的劉奉世面色一變,再看向那始終安之若素的首相章惇,只覺得心裡一陣寒涼,此人把控局勢之能,真是強到可怕。

“臣舉薦原門下侍郎蘇轍。”沒有猶豫,眼神朝李格非示意一番,劉奉世直接在站了出來,再不爭取,這次大好機會就要被章惇徹底毀去。

“蘇轍對陛下多有忤逆,豈可擔當如此重事,臣舉薦翰林學士承旨兼修實錄官蔡京。”來之邵知道自己沒戲了,找個同盟總是成的。

趙煦在上首輕輕搖頭,以蔡京如今資歷,可擔不起如此重任。

“定州知州韓忠彥可任事。”中書侍郎,副相李清臣最近日子不好過,魏郡王韓琦的長子無疑值得結交。

李清臣的舉薦得到諸多大臣贊成,就連許將、黃履等人也紛紛點頭,韓忠彥屬於中立派,依託其父在文官中人脈又廣,確實是個極好人選。

“如此,就命定州知州遷轉荊湖南路轉運使,兼知軍事,原轉運使遷兩浙路提點刑獄,政事堂儘快擬出章程施行吧。”趙煦做了決定。

“有本奏來,無本退朝。”伴隨着郝隨的尖細聲響起,衆朝官早就沒了心思議事,自然無人開口,早早散去。

“章相公......”來之邵一路追出了垂拱殿,才趕上了章惇的腳步。

“章相公這身子骨可真是利索,下官實在佩服。”

“來大人說笑了,不過行將就木而已。”一邊迴應着,章惇一邊就在僕役攙扶下登上了自己的老馬。

“章相公方纔在朝上真可謂是功力盡顯,狠狠打了那些舊黨的臉!也讓官家看看,到底誰才值得倚靠!”來之邵早就習慣了章惇的高傲,口中依然不住的恭維。

章惇只是微微一笑,話音落下的瞬間,人已經騎着老馬漸漸遠去。

“來大人,本相要蠻族子子孫孫都後悔這次反叛......”

來之邵呆立在原地,始終沒想明白章惇爲何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韓忠彥投靠了章相公?

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馮立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百七十章 捨我其誰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韓維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鼠出洞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六章 勝敗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十章 歸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一百章 挖坑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
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殺馮立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二百五十五章 鄉貢揭榜!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三百七十章 捨我其誰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韓維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五十七章 權力爭鬥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鼠出洞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第四十九章 牢城都第六章 勝敗第五十八章 殺向排山瑤寨!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十章 歸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一百章 挖坑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一百六十七章 步陣的巔峰對決(五一快樂!)